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1 毫秒
1.
金矿成矿过程中构造应力场转变与热液浓缩-稀释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大量野外地质观测和室内测试分析研究基础上 ,进一步证实热液金矿工业矿化富集大多数是在构造应力较为张弛的环境下形成的。构造变形岩相形迹的大比例尺填图及测量分析表明 ,热液金矿成矿早期的热液蚀变矿化作用是在压剪性构造背景之下进行的 ,而主要工业矿化与张剪破裂即引张构造有着密切的联系 ,两个阶段的构造应力场有近乎于正交的转化。岩石矿物及流体地球化学的系统分析发现 ,几乎所有的大中型热液矿床中都在热液蚀变基础上伴随强烈的成矿流体浓缩作用 ,初始浓度较稀薄的含矿流体 ,通过水岩反应生成富水矿物的交代带 ,使热液中的自由水大规模缩减 ,并且 ,其自由水通过与C、S等组分的反应也被大量地消耗 ,流体的减压沸腾也极大促进成矿热液中自由水的减少 ,从而使残余流体中金属浓度增高 ,水岩系统中流体的浓缩即时与构造应力场转化为引张作用耦合 ,引起新的流体加入 ,随后的稀释作用形成金属硫化物的沉淀。  相似文献   

2.
林文蔚  殷秀兰 《矿床地质》1998,17(Z6):1051-1054
初始稀薄的含矿流体在其生成、运移、演化的过程中,通过水-岩反应,生成宽广的含水蚀变带,水与C、S等物质反应消耗自由水以及流体沸腾等作用,使体系中自由水大量减少,促成残余流体浓缩。依据这种流体浓缩理论,借助流体包体的分析资料,可以进行深部矿量预测。本文以福建上杭紫金山铜金矿为例,阐述这种方法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3.
水—岩反应中成矿流体的浓缩作用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岩反应中成矿流体的浓缩理论在中、外文献中鲜有报道1),本文概要阐述水—岩反应中成矿流体浓缩作用的基本概念、成矿流体浓缩的主要方式、研究方法和它的实用意义。1水—岩反应中成矿流体的浓缩作用11基本概念成矿流体的浓缩作用是指含矿流体在其运移、循环过...  相似文献   

4.
安徽月山矿田夕卡岩型矿床形成的水岩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分析了安徽月山矿田夕卡岩型矿床形成过程中水岩作用的类型和特征.估算和讨论了水岩作用过程中的质量-体积变化和动力学问题.结论认为:水岩作用对流体成矿系统中夕卡岩和蚀变矿化作用的发生、发展,成矿流体的形成,成矿物质的富集,矿床定位等具有重要意义;水岩作用的水岩比值(W/R)小于0.1;夕卡岩和矿化蚀变分带是开放体系一系列溶解沉淀波反应前锋发生水岩反应后矿物和元素组合的时空分离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华南加里东期金矿床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文章分析了安徽月山矿田夕卡岩型矿床形成过程中水岩作用的类型和特征。估算和讨论了水岩作用过程中的质量-体积变化和动力学问题。结论认为:水岩作用对流体成矿系统中夕卡岩和蚀变矿化作用的发生、发展,成矿流体的形成,成矿物质的富集,矿床定位等具有重要意义;水岩作用的水岩比值(W/R)小于0.1;夕卡岩和矿化蚀变分带是开放体系一系列溶解沉淀波反应前锋发生水岩反应后矿物和元素组合的时空分离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广东长坑大型-超大型金银矿床的地球化学与成因带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张生  李统锦  王联魁 《矿床地质》1998,17(2):125-134
对长坑金银矿床的化学组成、同位素特征、流体性质、成矿物理化学条件和机理的系统研究表明,与矿化最密切的硅质岩应主要为热液交代成因;金、银矿体的稀土和微量元素特征既有共性又有异性;矿床的硫、铅、碳、锶同位素组成特征反映它们均为壳源物质或沉积成因;成矿流体相对富Ca、K,主要来自演化了的加热大气水或建造水;矿床形成于中低温的热液条件,矿化机制包括热液沸腾、流体混合与水岩反应。总之,长坑矿床为微细浸染型金矿与碳酸盐岩交代型银矿构成的新颖矿床组合,金、银矿体是统一的热液作用在不同的成矿环境和控矿条件下的产物,它们与区域内的铅锌(银)矿床应属于一个成矿系列。  相似文献   

7.
庙顶Cu-Au矿床是近年来在四川省冕宁县锦屏山地区新发现的中型铜金矿床,其位于扬子板块西缘NNE向锦屏山深大断裂与近SN向箐河-程海断裂交汇部位所夹的锐角区域内。文章在总结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对矿床开展系统的C、H、O、S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和流体包裹体的研究及成矿机制的探讨,初步认为庙顶铜金矿床的成矿流体应为岩浆热液来源,岩浆热液流体在运移过程中与围岩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水岩反应,从而导致围岩玄武岩中的Au、Cu等成矿元素遭受淋滤而进入成矿流体,并在后期还有少量大气降水的加入。矿床的形成经历了高温到中温,最后到低温的演化过程,矿床成因类型属岩浆热液交代矿床。  相似文献   

8.
川西呷村黑矿型多金属矿床热液体系稀土元素组成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首次测定了呷村黑矿矿石中流体包裹体的REE组成,计算了与含矿流纹岩系熔体平衡的岩浆热液REE含量。主成矿期流体具有轻稀土富集、Eu明显正异常的特点,但岩浆热液却具有明显的Eu负异常特征,结合热液体系氧同位素及稀土元素交换反应模拟,表明岩浆热液不是直接的成矿热液。蚀变围岩具显著的Eu正异常,其它稀土元素出现亏损。蚀变反应水/岩比值较大,蚀变岩中的REE组成反映了成矿热液REE的特点,且REE亏损  相似文献   

9.
地质流体是一定地质作用的产物,而矿床的形成过程与特定地质构造背景下地质流体的产生、运移和聚集有着密切联系。不同成矿流体的成矿机制各有差异。岩浆热液因温度降低、压力减小等因素使热液中成矿物质达到过饱和,从而产生矿质沉淀;沉积盆地含矿热卤水流体在热对流、沉积压实等作用下运移、充填、聚集;与海底基性火山活动有关的现代大洋海底热液形成硫化物矿床;地幔流体的碱交代作用形成大型一超大型中高温热液矿床。在具体的成矿过程中,各种构造环境又对流体中的成矿元素的分配、集中起到至关重要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提出615铀矿床侧缘蚀变的双层交代蚀变结构,即碱性流体交代之后叠加的酸性流体交代蚀变;强调在蚀变带中元素变化与蚀变岩石中矿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论述该矿床铀成矿是酸性流体叠加的结果;总结矿床经历了3次不同性质的热流体作用过程:即前期为富硫氢酸期,铀矿化期为氟化物、硫化物、磷酸盐、碳酸盐期和矿后富氧的简单流体作用期。  相似文献   

11.
工程地基的选址依据,本世纪中叶以前是地基范围内没有断裂,即避免断裂原则。60年代以后,工程选址的条件由避免断裂转变为考察断裂是否活动。美国率先制定了工程地基范围内活动断裂指标规范,认为具有非活动性断裂的岩体上可以构筑大型工程。花岗岩体规模大,整体性好...  相似文献   

12.
甘肃北山南带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构造控矿解析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通过研究不同层次的韧性剪切带与金矿化的关系及含金裂隙类型。结合地质地球化学和磁组构分析。探讨了韧性剪切带对金矿化的控制作用。认为韧性剪切带的控矿作用表现为在区域上控制金矿床(点)的分布,在矿床范围内,它既是唯一的赋(含)矿构造,也控制着矿化带和矿体的形态,产状,规模和分布,在矿床成因上决定了金矿化以蚀变糜棱岩型为主,同时韧性剪切变形及其形成的动力变质热液是金矿成矿流体的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13.
德兴斑岩铜矿成矿过程的氧、锶、钕同位素证据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探讨德兴铜厂斑岩铜矿床成矿热液流体的来源、作用范围、时空演化及Cu在热液流体中的行为和迁移方向等重要问题,对采集于该矿床南部不同蚀变程度的岩石进行了氧、锶、钕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虽然与铜三斑岩铜矿成矿过程有关的热液流体至少有3种,包括高温岩浆流体、来自深部围岩的非岩浆流体和大气降水,但是起主导作用的是岩浆流体,钕、锶同位素在空间上的变化表明,在成矿流体形成及演化过程中,锶同位素值由斑岩体内部向围岩接触带有规律地升高(0.705→0.711),指示了矿床是因热液流体将成矿元素从岩体内部迁移到接触带附近富集而成的,它符合斑岩铜矿的正岩浆模式,而钕同位素则相对稳定,可作为蚀变侵入体岩浆起源的示踪剂。  相似文献   

14.
朱永峰 《矿床地质》2004,23(4):509-519
文章总结了产在克拉通和古生代造山带中、受韧性剪切带控制的金矿的重要研究成果。通过对比这两类金矿的地质特征及其成矿作用发生的大地构造背景,探讨形成韧性剪切带型金矿的成矿环境与成矿机制。大型韧性剪切带型金矿一般就位于剪切带的脆一韧性转换位置,成矿作用一般不受围岩性质和变质程度的控制。剪切带既是成矿流体的通道,又是金的沉淀场所。克拉通中韧性剪切带型金矿的成矿模式有两类:同构造成矿和构造期后成矿,前者认为变质流体沿韧性剪切带迁移,最终在剪切带中沉淀形成矿床;后者则强调发生在韧性剪切带形成之后的地质过程如岩浆活动等对成矿作用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根据地质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建立了铜陵地区赋存于石炭系地层底部的块状硫化物矿床的成因模型;该类型矿床的形成主要与石炭纪海底热水活动有关,属喷流-沉积型(SEDEX)块状硫化物矿床;下伏古生代地层是重要的成矿金属源区,海水硫酸盐是硫化物成矿的主要硫源。成矿热流体循环的动力学数值模拟揭示。该类型矿床底盘岩石中的流体活动和热影响范围主要局限在主排泄通道两侧较小的区域内;温度场和流场决定以沉积岩为容矿岩石的喷流.沉积型块状硫化物矿床底盘岩石中的蚀变和矿化强度不如以火山岩为容矿岩石的块状硫化物矿床。伴随强大深部热流的张性同生断裂是控制喷流一沉积型块状硫化物矿床形成与分布的关键因素。海西期扬子板块北缘的张性构造体制为该时期喷流一沉积型块状硫化物矿床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地球动力学环境。  相似文献   

16.
热液金矿床控矿断裂性质与成矿流体的物理化学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热液金矿床的成矿物理化学条件与控矿断裂构造环境有着密切联系。作者对比了不同构造环境(小秦岭、焦家、玲珑和太白金矿)流体包裹体物理化学参数特征,表明韧性剪切带环境中的金矿成矿流体压力大、CO2/H2O数值也高。不同构造环境中流体K+/Na+、F-/Cl-的差别不仅与容矿岩石化学特征有关,也与构造应力作用有关,同一矿田内,甚至同一断裂带内,因所处构造部位不同,成矿流体压力也不同,致使其他物理化学参数的系统变化,这对地质找矿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7.
矿区成矿元素地球化学以及成矿流休的初步研究表明,五台山七图金矿的成矿物质(金,银)主要来源于围岩的滹沱群四集庄组粗碎屑岩组合,变质基性火山岩的去硫作用提供了金矿化的硫源,韧-脆性剪切事宾发育及活动是金矿化的动力学机制,成矿流体具有变质流体的性质,在变质基性火山岩中形成的蚀变岩与金矿化密切相关,矿床成因类型为沉积变质热液叠加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8.
云南兰坪北部铜多金属矿化区成矿流体流动与矿化分带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徐启东  周炼 《矿床地质》2004,23(4):452-463
通过研究白秧坪、富隆厂、吴底厂、麻栗坪、金满、科登涧等矿床和矿点的矿化脉体中黝铜矿等矿物的铅同位素组成及黝铜矿和白云石的特征元素组成,进一步探讨了成矿流体与矿化分带的关系。结果表明,黝铜矿中Cu分别与As、Sb之间的正、负相关性,白云石中Sr含量与矿床之间相对距离间正相关关系,指示成矿流体由西向东流动;矿石与盆地的中新生界沉积岩系的铅同位素组成相似。不同矿化部位矿石的铅同位素组成与逆冲推覆构造断裂主要围岩铅同位素组成之间的对应关系指示,金属组分可能主要源自盆地中的中新生界沉积岩系,成矿流体与不同围岩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造成不同部位矿石铅同位素组成不同的主要原因之一。成矿流体的形成、流动和沉淀源自和发生在该区地壳浅部范围。喜马拉雅期青藏高原的隆升,造成了盆地地形西高东低,有利于形成水力梯度,驱动流体由西向东流动。流体以逆冲推覆构造断裂系统作为通道流动,有效地在更大范围内、长期或周期性地从所流经的各种岩石中萃取和迁移金属组分到合适部位富集。  相似文献   

19.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674987111000430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Mineral assemblages formed during hydrothermal alteration reflect the geochemical composition of ore-forming fluids. Gold is mainly transported in solution as AueCl and AueS complexes. The change of physicochemical conditions such as temperature, pressure, oxygen fugacity, and sulfur fugacity are effective mechanisms for gold precipitation. Gold tends to be concentrated in the vapor phase of fluids at high temperatures and pressures. AueAs and AueSb associations are common in gold deposit. Native antimony and/or arsenic e native gold assemblages may precipitate from hydrothermal fluids with low sulfur fugacity. Hydrothermal fluids forming epithermal gold deposits are Au-saturated in most cases, whereas fluids of Carlin-type are Au-undersaturated. Quasi-steady As-bearing pyrite extracts solid solution Au from hydrothermal fluids through absorption. The capability of As-bearing pyrite to absorb Au from under-saturated fluid is the key to the formation of large-scale Carlin-type deposits. With increasing new data, studies on the geochemistry of gold deposits can be used to trace the origin of ore-forming fluids, the source of gold, and the transporting form of Au and other ore-forming elements, such as Si, S, F, Cl, As and Ag.  相似文献   

20.
初论浅成作用和热液矿床成因分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陈衍景 《地学前缘》2010,17(2):27-34
通过简单列举现有金矿床类型的名称,发现热液矿床分类命名混乱、繁杂、缺乏科学逻辑,严重制约着教学、科研和找矿勘探事业的发展,原因是对于深度<10 km、温度为50~300 ℃条件下的地质作用研究薄弱,缺乏概念描述,构成认识盲区,因此提出了浅成作用(epizonogenism)的概念,用于概括深度<10 km、温度为50~300 ℃条件下的地质作用。藉此将热液矿床划分为浅成热液、变质热液和岩浆热液等3个成因端员;确定浅成、变质和岩浆流体的特征分别是低盐度 贫CO2、低盐度 富CO2和高盐度 CO2含量变化大;岩浆热液矿床发育含多种子晶包裹体和高盐度富CO2的包裹体,变质热液矿床发育低盐度富CO2包裹体,浅成热液矿床只发育水溶液包裹体,缺乏含子晶包裹体和富/含CO2包裹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