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刘丹  谢忠 《地球科学》2006,31(5):693-698
基于无线定位技术的位置服务系统的逐步应用与推广, 为中小企业对流动人员进行合理高效的管理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对各种手机定位技术进行综合比较分析, GPSOne的定位精度高、成功率高和运营成本低等特点和优势使得它更加适合用于人员定位和管理.针对水务部门巡线人员管理的典型应用需求, 结合GIS技术和GPSOne手机定位技术, 提出了建设定位巡检系统的可行性和系统目标, 设计和完成了基于WebGIS模式的系统构架模型和基本系统功能, 提出了连续主动定位与人员考勤相结合的巡检业务模式.介绍了利用WAP手机上网方式进行定位监管和信息查询新的巡检管理手段.其位置服务在物流、交通等行业将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利用空间信息网格技术,建立面向社会公众服务的地质空间信息共享与应用服务体系,实现东北地学数据的一体化空间数据资源组织、海量空间信息共享、高性能的协同分析处理、跨地域的空间数据服务与处理服务集成,为地质调查提供广泛有效的无障碍应用,实现多元主体形成的分布式基础数据真正共享.  相似文献   

3.
王勇  吴信才 《地球科学》2006,31(5):635-638
网络在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的构建过程中越来越重要, 信息资源正从单纯的自供自给的封闭模式发展成为内部数据加外部数据模式.在研究网格计算、空间元数据、开放网格服务体系及互操作等技术基础上, 利用Wrapper/ Mediator方法给出基于开放网格服务体系(open grid service architecture, OGSA) 城市空间信息共享技术的总体架构.该框架解决了多源系统间的互操作问题, 为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建设中空间数据共享提供一种全新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
基于空间信息网格(SIG)的矿产资源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GIS的普及和深化,空间信息的大数据量、高复杂性和难共享的问题对其研究和应用提出了新的挑战.空间信息网格(Spatial Information Grid,SIG)作为创新性的网络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和技术体系,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的契机.本文在给出SIG基本定义和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就如何实现基于SIG的矿产资源评价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矿产资源评价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5.
吴亮  谢忠  陈占龙  马丽娜 《地球科学》2010,35(3):362-368
为了提高分布式环境下海量空间数据的空间运算的效率,解决空间分析处理模块在设计上与底层的数据库服务协议、空间数据模型等透明一致的设计问题.分析了分布式空间运算具备的基本特征,从空间运算任务分解和分布式空间数据的划分方法、共享数据复制策略、基于负载的数据划分策略和空间运算框架的缓存机制等几个方面讨论分布式空间信息的运算技术体系,并提出现阶段可行的实现框架.基于本框架开发的系统用于实际应用中,较好地解决了分布式环境下的大规模复杂空间数据运算的效率问题.以分布式环境下的经典空间运算为例进行的试验表明:该框架设计新颖,提高了空间运算效率.   相似文献   

6.
地质空间信息元数据为解决地质空间信息的共享提供了有效的手段。从地质空间信息核心元数据的标准着手,介绍了基于分布式结点自治的地质空间信息元数据服务体系的结构,给出了元数据的服务模式的解决方案。其中重点阐述了元数据的管理、发布与服务功能。将该元数据服务模式应用于国家地质空间信息网格平台,提供元数据应用的服务示范,取得了良好的信息共享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7.
吴亮  谢忠 《地球科学》2006,31(5):649-652
如何提高地质图空间数据库信息交换体系的可扩展性和互操作能力是这一领域中的研究热点.首先研究了ISO/OGC空间信息共享的规范和标准, 并建立了具有服务能力的空间信息集成模块, 在此基础上研究具有一致性的空间信息共享与服务体系, 形成独立于软件、适用于地质空间信息互操作的表达模式, 提供一个可用于异构和分布式体系下的数据描述机制, 使得应用管理地质空间数据成为可能.提出了以地理置标语言(geography markup language, GML) 模型为框架, 给出一种地质空间信息交换的机制.针对地学应用需求, 提出了专业应用数据的模式, 为地质空间信息交换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基于Web服务的分布式WebGIS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布式W ebGIS是目前GIS领域研究的重点,对于实现空间信息共享和GIS互操作具有重要的意义。传统上,用于构建分布式W ebGIS的分布式对象技术主要有对象管理集团(OMG)的COBRA、微软的COM/DCOM和Sun的J2EE/EJB。然而,由于这些分布式对象技术往往要求服务使用者和提供者之间必须进行紧密耦合,因此无法适应基于Internet计算要求的松散性。鉴于以上不足,这里提出了一种基于W eb服务构建分布式W ebGIS的新方法,并设计出了基于W eb服务的分布式W ebGIS系统结构框架。论文结合应用研究项目,示例了基于.NET平台实现分布式W ebGIS应用系统的过程。实践证明,基于W eb服务建立的分布式W ebGIS系统具有稳定性、可扩展性和部署灵活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海洋表面温度场数据应用研究现状,结合Web服务技术,提出了海洋表面温度场数据应用服务框架,把海温数据及应用模型均封装成Web服务,从而提高了分布式环境下,数据的互操作性、应用的可移植性及透明性.基于该框架,开发设计了"中国南海海温数据应用服务平台",该平台可以集成异构、分布式环境中的数据服务和应用服务,从而为用户提供透明的、"一站式"的海温数据Web应用,可为其它海洋信息的集成与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二维平面非恒定流数学模型的遥感水位数据同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在水流计算中定量化利用遥感水位数据,基于偏微分方程最优化控制理论建立了变分模型来融合二维平面非恒定流的数学模型和数据。根据遥感数据空间信息密集的特点,提出遥感水位数据同化的新算法。采用人工合成数据考察了面域遥感数据对于定常参数和时变两类参数的反演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遥感数据提供的空间分布式信息有利于空间分布式参数的反演识别,而且通过引入考虑水面空间变化信息的附加项,可以改善观测信息的同化,更好地辨识时变参数(流量过程)。以Moselle河的RADARSAT卫星遥感水位数据检验了模型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
徐战亚  吴信才 《地球科学》2010,35(3):495-500
智能终端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移动空间信息服务成为数字城市和数字地球的重要内容,而各种基于定位导航的嵌入式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也逐步成为这类信息服务的主要方式.分析了现代移动空间信息服务的特征,采用层次式模块化的方法,介绍了基于GIS的可移植抽象层、多元数据存储模型、电子地图显示引擎和高性能应用服务引擎等关键模块的设计,设计了可移植的嵌入式GIS平台,为通用的移动空间信息服务移动端的应用开发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12.
无缝空间数据中心概念模型及其技术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顺平  胡茂胜  方芳 《地球科学》2010,35(3):345-350
随着空间数据中心技术在国土资源等领域地逐渐成熟,开拓出一套具有自身特色的空间数据集成管理与开发利用模式,是一种新型的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应用模型.然而,空间数据集成与整合利用、增量更新问题以及不同厂家的功能共享与合作开发仍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在空间数据中心技术的基础上,引入分布式异构空间数据无缝集成技术,建立了数据无缝、功能无缝和应用无缝3个层次的无缝空间数据中心概念模型,并讨论了其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3.
基于GML的WFS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显刚  谢忠  吴亮  刘丹 《地球科学》2006,31(5):639-644
网络要素服务(webfeature services, WFS) 是空间数据互操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能为不同GIS数据格式提供要素级的交互.基于地理标志语言(geography markup language, GML) 的WFS能够为Web环境下的空间数据互操作技术和空间信息处理互操作技术提供简单而又有效的基本数据访问、要素编辑(包括添加、删除、更新)、要素的组合查询.通过研究开放式GIS联盟(open GIS consortiumInc., OGC) 的标准规范, 使用MAPGIS基础平台和.NET编译环境实现WFS, 使用XML传输和存储地理信息, 其中包括属性和地理要素的几何属性.最后给出了以MAPGIS平台为基础的基于GML的WFS的体系结构和实现方法.WFS只解决了空间数据互操作的一部分, 为了更好的进行空间数据互操作, WCS、WCTS的实现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4.
基于MapGIS数据中心构建基础地理信息地图集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泽均  周顺平 《地球科学》2010,35(3):391-396
分析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的数据内容及组成,基于MapGIS面向实体的空间数据模型,采用MapGIS数据中心的思想,类比主流数据库的数据模型,建立地图集模型,并对该模型的特征进行研究.描述了基于模型的空间数据建库、库一体化管理与表现和数据库的安全控制与维护等基本操作,并将此模型应用在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系统建设中.   相似文献   

15.
深部地球物理探测数据是岩石圈结构研究的重要资料,然而由于地学数据本身的多来源、多学科、海量等特点阻碍了数据的共享,而GIS技术恰好以强大的多学科交叉和空间数据处理功能为数据发布提供了新的途径。在GIS中信息的显示和分析方法都取决于地理信息数据模型,因此在利用GIS技术建立数据共享平台时,建立一个符合数据体查询和分析要求的数据模型尤为重要。笔者对几种空间数据存储方式和主流的空间数据模型进行了深入研究,最终结合深部地球物理探测数据的特点,以Geodatabase为基础建立了一个数据模型,为数据发布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activities in the world, the construction activities have also increased. A proper surface and subsurface investigation is made to assess the general suitability of the site and to prepare an adequate and economic safe design for the proposed work. The main purpose of the current study is to create a spatial model of the geotechnical conditions and considerations by using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GIS) techniques to develop and analyze a site model and to plan site activities at the new extension of Suez City (SC). In the geotechnical site evaluations, GIS can be used in four ways, data integration, data visualization and analysis, planning and summarizing site activities, and data presentation. The integrated data can be displayed; manipulated and analyzed using tools build into the GIS programs, thus creating the geotechnical site model of the study area. Decisions can be made for further site activities and the results of the site activities can be integrated into the GIS site model. Interpretation of geotechnical data frequently involves assimilating information from many sites each with a unique geographical location. Interpretation of these data requires the spatial location to incorporate into the analysis. Weights are assigned to different of mechanical, physical soil properties, geological, hydrogeological, and other ancillary data. Finally, the weighted maps are integrated using a GIS 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purposes for the new extension of SC for significant cost savings in design, construction and longevity. The ideal and good zones’ highest regime has been observed towards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with sporadic pockets. The marginal zones to average zones are moderately suited for shallow foundation.  相似文献   

17.
Stochastic methods based on time-series modeling combined with geostatistics can be useful tools to describe the variability of water-table levels in time and space and to account for uncertainty. Monitoring water-level networks can give information about the dynamic of the aquifer domain in both dimensions. Time-series modeling is an elegant way to treat monitoring data without the complexity of physical mechanistic models. Time-series model predictions can be interpolated spatially, with the spatial differences in water-table dynamics determined by the spatial variation in the system properties and the temporal variation driven by the dynamics of the inputs into the system. An integration of stochastic methods is presented, based on time-series modeling and geostatistics as a framework to predict water levels for decision making in groundwater management and land-use planning. The methodology is applied in a case study in a Guarani Aquifer System (GAS) outcrop area located in the southeastern part of Brazil. Communication of results in a clear and understandable form, via simulated scenarios, is discussed as an alternative, when translating scientific knowledge into applications of stochastic hydrogeology in large aquifers with limited monitoring network coverage like the GAS.  相似文献   

18.
以往的三维地质图由于多是仅利用数字高程模型(DEM)对平面地质图进行z轴方向的扩展,并不包含真三维的属性信息和空间信息,因此其在空间查询、分析和决策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局限性。笔者首先分析总结了地上地下空间数据和现有数据模型的特点;然后使用UML建模工具建立了基于Geodatabase的地上-地下、地质-地理、属性-空间一体化的数据库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地上地下一体化的数据库原型,并借鉴地上地下集成建模的思想,探讨了在ArcGIS Engine环境中进行三维地质图编绘的思路和方法,实现了具有空间查询、分析等真三维特征的地质图的编绘;最后研发了相应的系统原型对该方法进行了实例验证。结果表明:地上地下集成建模可以解决地上地下三维模型的无缝集成问题,以空间集成的方式进行三维地质图的编绘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
目前的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基础平台不能够很好地适应数字油田工作的开展,迫切需要结合油田的实际业务开发面向油田应用的专业基础平台.开展了多元油田数据的统一存储、多级海量油田数据分布式管理、专业应用模型与GIS基础平台集成、协同研究工作平台等关键技术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搭建思想构建数字油田基础平台的技术思路,为有效突破GIS在石油行业的应用瓶颈提供了解决方案.结果表明,该平台的研究与开发对于扩大GIS应用领域也将有着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