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地球物理方法对垃圾填埋场探测的有效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中根据在河北省某市两处不同类型垃圾(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填埋场上采用多种地球物理方法(高密度电阻率法、探地雷达法、高精度磁测法、激发极化法和瞬变电磁法)进行试验研究所取得的实测资料,结合工作地区的地质和岩土物性特征,通过分析对比,指出了不同地球物理方法在圈定和监测垃圾填埋场的污染范围和扩散趋势等方面的作用和能力。实验证明,垃圾填埋场渗漏污染检测中,探地雷达法、高密度电阻率法、激发极化法和瞬变电磁法均有一定的效果。除高密度电阻率方法外,激发极化法在监测垃圾的污染范围和污染趋势、圈定污染程度方面,效果也很明显。  相似文献   

2.
土壤与地下水污染的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列举了土壤、地下水中常见的有机和无机污染组分.进入地下水中的绝大部分污染物与介质发生物理化学反应后,各种金属、非金属离子、固体溶解物、盐类在地下潜水面附近逐渐浓集,导电性增强,电阻率明显降低,对电磁波的反射能力增强.经实际检测发现,某垃圾填埋场被垃圾渗漏液污染的土壤视电阻率在10 Ω·m左右,垃圾渗出液的实测电阻率在0.40 Ω·m左右.比较高密度电阻率法、瞬变电磁法、探地雷达法的效果后发现,高密度电阻率法的效果显著.荧光光谱和吸附乙烷、游离甲烷对指示储油气设施泄漏有显著效果,实际应用中,检测游离甲烷可快速圈定污染范围.  相似文献   

3.
《地下水》2015,(6)
通过高密度电阻率法对河北某地垃圾填埋场的勘查实例,查明该垃圾填埋场垃圾栏护坝下游地下30 m以内基岩的断裂展布情况。为研究测区内水文地质条件和渗流污染状况,开展该垃圾填埋场对下游水体的污染评价,并提出修复治理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黄彪  朱源婷 《贵州地质》2019,36(3):261-266
本文以武汉市二妃山生活垃圾填埋场为研究对象,结合前期物性试验结果及场区已有资料,利用高密度电法和自然电场法对该填埋区受污染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填埋Ⅳ区产生的垃圾渗滤液对场区西、南侧均造成了较严重污染。本次调查查明了污染方向并圈定了污染范围,为同类型垃圾填埋场的渗漏调查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工程物探方法在探测坝体隐患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锦西化工集团皂化渣场存在的防渗大坝渗水现象,采用综合物探方法对坝体进行渗漏检测.检测工作选择充电法、高密度电阻率法和浅震反射波法,准确地圈定了坝体内部的渗漏部位.经防漏施工后有效地制止了坝体渗漏.由此证实工程物探方法是一种经济、高效的坝体渗漏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6.
垃圾填埋技术是我国应用较广的垃圾处理技术,以某简易垃圾填埋场为例,查明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通过计算得到垃圾渗漏液产生量及相关污染物浓度,选取合理预测参数,运用visual-modflow软件建立研究区地下水流场及地下水溶质运移模型,对研究区地下水相关污染因子进行预测,根据相关预测模型和参数,结果发现:该简易垃圾填埋场中氨氮污染距离可达536.4 m;高锰酸钾指数污染距离可达480.36 m,说明该简易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泄漏已对下游一定区域的地下水环境造成了污染。  相似文献   

7.
本文结构选址的实践,针对垃圾卫生填埋场环境水文地质 的中心问题是垃圾涌沥液场地渗漏对地下水的污染,提出了垃圾卫生填埋场选址的环境水文地质调查,应综合考虑地形,地貌,特别是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即影响渗沥液产量与场地渗漏量的各种因素。  相似文献   

8.
由于自身运行性质以及巨大的规模,垃圾填埋场成为了地下水污染的重要污染源。这些垃圾填埋场的监测井网络在探测污染羽的位置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项研究介绍了一种评估垃圾填埋场地下水监测系统可靠性的方法。对几种检测系统的监测率进行了比较,提出了一个假设存在的问题。Monte-Carlo方法被用来综合评价由于地下非均质性及泄露位置而造成的不确定性。水力传导系数和渗漏位置作为用来指示用的概率密度函数的随机变量。有限差分地下水模型与随机流动的质点跟踪模型可模拟出源自垃圾填埋场的污染羽形态。分析表明,媒介的横向分布率对监测系统的可靠性有重要影响,这是因为横向分布率是控制污染物羽的主要参数。此外,监测井的数量和位置取决于媒介的各向异性和污染物泄漏的尺寸。最终可推断,习惯上采用的三梯度监测井的可靠性从对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的预防角度而言是不充分的。  相似文献   

9.
在工业固废堆场及垃圾填埋场的整治前,需要查明堆、填物的空间分布,为开展挖掘清理工程提供技术依据。根据场地的基本情况分析勘察目标物理性质条件,选择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中的高密度电阻率法、高精度磁测法进行室内模拟,开展可行性研究。在实验场地进行现场勘察,了解填埋物异常反映特征,并推断其空间分布;经开挖验证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地下水污染调查中的地球物理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秋 《地下水》2014,(2):57-58
地下水污染调查是国内外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研究课题。通过查阅前人的研究成果。总结了地下水污染调查的地球物理应用基础,主要的地球物理方法及其应用。主要的地球物理方法主要有电阻率法、大地电磁法、地质雷达法、放射性法、核磁共振法、地震勘探法等,这些方法对于不同的污染物有不同的特点,如电阻率法、大地电磁法多用于垃圾填埋场的污染,地质雷达法、核磁共振法和地震勘探法多用于有机污染。充分研究和合理选择这些方法,将使地球物理方法在地下水污染调查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城市地下供水管破损漏水检测,一般使用听音工具和设备来进行,这种需要漏水点传出声音的检测方式,效果往往并不理想。使用一种新的检测方法,无需利用声音,而是通过供水管漏水造成地层电性变化这一特征,使用小极距高密度电法查明管道漏水点位置。该检测方式不仅解决了常规方法难以查明的供水管漏水问题,而且拓展了小极距高密度电法的应用空间。  相似文献   

12.
应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实现坝体渗漏快速探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坝体渗漏探测是水利工程除险加固工作的重要环节,事关大坝安全运行,具有重要工程意义。文中以某坝体渗漏处理的问题为例,为解决传统探测手段的不足,开展了高密度电阻率法探测试验,结合工区地质和岩体地球物理特征分析,快速定位坝体渗漏区域。工程处理结果表明,高密度电阻率法可有效地解决小范围和小渗流量的渗漏部位探测问题,定位快速准确,可为查找坝体渗漏的原因以及工程治理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 Effective leak detection systems are most often needed to enable early warnings of groundwater contamination from landfill areas. In order to monitor the groundwater chemical changes over time direct current (DC) resistivity measurements have been used, since variation in groundwater ion concentration give changes of the electrical potential field. A simple, low-cost system for long-term monitoring has been developed and used for 4 years at an existing operational landfill in central Sweden. The paper describes the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of the geoelectrical monitoring system based on a fixed electrode Wenner array, situated in a glaciated terrain. The simplicity of the system enables non-experts in geophysics to run the system and evaluate the results. The lateral resistivity variations (up to 10,000% from the mean lateral value) clearly reflect strongly different natural geological conditions, whereas the variations over time (15% from the mean value at each specific point) reflect mainly the seasonal soil humidity and groundwater level variations. Leachates from the landfill have a low resistivity (about 1 ohmm) and the moderate seasonal variations in electrical resistivity favour the possibilities for identification of leakage from the landfill. Evaluation of resistivity data comprises modified double mass calculations versus data from reference measurement sites, which enables detection of contamination although it influences the resistivity less than the natural seasonal variations.  相似文献   

14.
高密度电阻率法二维成像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密度电阻率法在工程勘察和环境监测中是一种很重要的勘探手段,高密度电阻率法二维成像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在理论和实际应用上都有着很重要的意义。随着地球物理反演和成像技术研究的兴起和发展,层析成像技术在高密度电阻率法中的应用,提高了高密度电阻率法的勘探质量和精度。本文献电阻率法层析成像技术的前提条件及高密度电阻率法二维成像理论与方法进行了粗浅探讨,最后给出了一些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5.
高密度电法是一种高效率、高精度的勘探技术,近年来在工程勘壹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高密度电法勘探的应用现状及应用领域进行了简要的总结,介绍了高密度电法勘探的基本原理及MN-B三极测量装置系统的工作方法。结合西气东输施工道路料场勘查,对MN-B三极测量装置系统的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地质解释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与探讨。结果显示,高密度电法在西气东输管道施工道路天然建筑料场的勘查中显示出了较多的优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于快速料场勘查、确定料场有用层的厚度、准确地计算料场储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尾矿库内堆放的有污染的固体和液体废物若得不到合理妥善的处理,会对周边的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为了确定尾矿库的稳定性,分析尾矿库内的固、液废弃物对周边土壤和地下水的影响,急需查明尾矿库的形态特征和库容规模.高密度电法作为一种常规的物探方法,以其简便、快捷、高效等特点,在确定尾矿库形态特征方面成为现场探测的首选技术手段.本研究运用高密度电法反演得到尾矿库的底界面范围,并结合钻孔验证,在Voxler平台构建了尾矿库的可视化三维模型,从而更加精确计算尾矿砂的方量,证明了高密度电法在确定尾矿库形态特征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在实际工程中, 地质体通常呈现复杂的三维空间分布, 基于二维介质假设的传统高密度电法难以准确反映其空间位置及走势, 三维高密度电法能更好处理此类问题, 但长期以来由于数据采集与处理难度大, 其应用受到限制。为研究三维高密度电法在空间形态复杂的不良地质体勘探中的应用效果, 比较其与二维电法的差异, 本文首先研究三维高密度电法的工作原理及数据处理方法, 然后通过现场试验进行应用研究, 利用二维及三维高密度电法对福建寿宁银矿采空区进行勘探, 并利用三维激光扫描对结果进行验证。成功实现了复杂地形条件下240道电极的三维电法数据采集, 并引入基于光滑约束的最小二乘法完成三维电法数据的反演。研究结果表明, 三维激光扫描能精确获取采空区的形态及走势, 为电法结果提供可靠的验证; 三维高密度电法能准确反映浅层电阻异常体的位置及走势, 相比于二维高密度电法, 其反演结果收敛, 排除了深层的干扰信息, 降低了多解性。  相似文献   

18.
高密度电阻率勘测方法分辨率研究与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高密度电阻率法在工程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对分辨率的影响因素分析研究也受到重视。论文以均匀半空间局部直立异常体为探测目标,建立多个基于温纳高密度电法装置的地电模型,采用有限元等方法进行正反演数值模拟分析,对高密度电阻率法探测分辨率的影响规律进行探讨。分析表明,地形起伏会引起异常体的位置与形态发生畸变和位移,分辨率降低; 电阻率差异增大,分辨率提高; 深径比增大,分辨率降低; 当异常体的水平范围一定时,探测分辨率随纵深的增大而提高。  相似文献   

19.
The grid-net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measurement system for detecting exact locations of landfill leachate intrusion in the subsurface was developed in this study. Laboratory and pilot-scale field model tests were performed to evaluate the direct application of a grid-net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measurement system for the detection of landfill leachate.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of soil was observed by adding landfill leachate. This can be explained as an increase in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of pore fluid due to an increase in leachate constituents as charge carriers. In pilot-scale field model tests, leachate intrusion locations were accurately identified at the initial stage of landfill leachate release by the grid-net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measurement system. Th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of the subsurface before leachate injection lay within a small range of 24.8–43.0 S/cm. Th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values in detected points were approximately ten times more than the conductivity values of the subsurface without landfill leachate intrusion. The results in this study indicate that the grid-net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measurement method has a possible application for detecting locations of landfill leachate intrusion into the subsurface at the initial stage, and thus has great potential in monitoring leachate leakage at waste landfil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