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马谦 《地质论评》1985,31(2):194
国际锡矿地质讨论会,于1984年10月26日至10月30日在广西壮族自洽区南宁市召开。来自亚太经社会和世界五大洲的19个国家和地区的120多位代表出席了这次会议,其中有外宾51位。会后赴大厂锡矿进行现场地质考察。会议由我国地质矿产部与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经济社会委员会联合召开,由中国地质科学院与亚太经社会区域矿产资源开发中心负责组办。  相似文献   

2.
亚太地区洪水灾害分析讨论会于1982年9月7日至13日在泰国曼谷举行,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孟加拉、缅甸、中国、马来西亚、巴基斯坦、南朝鲜、斯里兰卡、泰国、越南等国家,联合国机构由救灾委员会、台风委员会、开发计划署、世界气象组织、亚太经社会等派员参加,代表共25人。我国派李曼卿参加了会议。会议主要内容:1.洪水灾害分析的介绍;2.洪水灾害分析所需的资料;3.美国、加拿大和亚太地区  相似文献   

3.
1 会议概况第13届亚洲遥感会议于1992年10月6-11日在蒙古人民共和国首都乌兰巴托的青年文化中心召开。参加国家除亚洲各国外、还有澳大利亚、新西兰(该两国现已参加亚洲遥感协会,成为正式成员)以及美国、法国、波兰、瑞典、荷兰、奥地利等西方国家。与会代表共213名,其中蒙古人民共和国代表85名,日本代表36名,我国有39名代表参加了会议,核工业总公司代表1名。  相似文献   

4.
吴顺宝 《地质论评》1980,26(4):356-356
1980年2月11—24日,国际地科联地层委员会与新西兰在新西兰首都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召开了第五次冈瓦纳讨论会(Fifth Gondwana Symposium)。我国以杨遵仪教授为团长的中国地质学家代表团共三人出席了会议,受到热烈欢迎和普遍注意。参加大会的还有新西兰、澳大利亚、美国、法国、印度、英国、苏联等18个国家,156位正式代表。  相似文献   

5.
以交流和讨论锡矿地质、锡矿资源勘查经验为主旨的国际锡矿地质讨论会,于1984年10月26日至10月30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召开。来自亚太经社会地区和世界五大洲的18个国家和地区的51位代表,以及国内的共120多位从事锡矿研究的专家、教授、学者出席了这次讨论会。这次国际锡矿地质讨论会是由我国地质矿产部与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经济社会委员会联合召开的,  相似文献   

6.
张美良 《中国岩溶》2003,22(2):161-162
20 0 3年 5月 11- 18日 ,在法国南部地中海岸蒙彼利埃(Montpellier)市举行了第三届岩溶记录 -气候变化的国际研讨会。第一届国际研讨会 ,于 1996年在挪威卑尔根 (Bergen)市举行 ,李彬博士参加了这届研讨会。第二届国际研讨会 ,于2 0 0 0年在波兰克拉科夫 (Krakow)市召开。出席第三届会议的有法国、德国、美国、英国、中国、意大利、加拿大、波兰、以色列、新西兰等 2 5个国家 ,出席会议的专家和代表达 12 0余人 ,其中有国际著名学者 D.Ford,P.Williams,A.Baker,D.Genty,S.E.L auriten和 B.Onac等人。会议共提交论文摘要 10 0余篇 (其…  相似文献   

7.
第38届国际煤岩会议于1985年9月23~28日在南斯拉夫杜勃罗夫聂克(Dubrovnik)召开。参加会议的有22个国家共62名代表。其中联邦德国11人,英、美、法、澳、荷各四人,苏、波、比各3人,东道国南斯拉夫6人,其余为来自日本、巴西、新西兰和加拿大的代表。我国以客人身分(不属会员国)参加了会议。由于出席会议的人数不多、采取了全体大会的形式进行。会议主席  相似文献   

8.
由著名古生物学家、学部委员、我院杨遵仪教授领导的IGCP(国际地质对比计划)—203项目,即“东特提斯区二叠—三叠系界线及其过渡期地质事件”(1984——1987).先后在北京(1984)、莫斯科(1984)、美国俄亥俄州(1985)及意大利的布里西亚(1986)召开过工作会议和学术讨论会.它是国际地科联领导下的一个很活跃的项目.今年9月5日—20日又在我国召开了国际总结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有美国、苏联、西班牙、意大利、荷兰,丹麦、波兰、新西兰、澳大利亚、印度、泰国的代表及国内十多个单位的代表.9月5日—7日在北京地质教育中心、武汉地质学院北京  相似文献   

9.
全国沉积学大会于 2 0 0 1年 1 0月 1 6~ 1 9日在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召开。到会代表总计 2 1 0人 ;校外代表 1 6 3人 (其中中科院系统代表 2 6人 ;高校系统代表 2 9人 ;产业部门和其他系统研究人员代表 94人 ;编辑、出版等方面代表 1 1人 )。我国沉积学界著名的专家、学者几乎均出席了此次盛会。为了总结 2 0世纪中国沉积学发展历程中的经验 ,检阅我国沉积学研究的最新成果 ,促进新世纪中国沉积学与国际沉积学研究的全面接轨 ,根据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沉积学专业委员会的决定 ,本次大会围绕沉积学与资…  相似文献   

10.
1.塔拉那基盆地,结构类型和构造背景2.新西兰塔拉那基南部近海和纳尔逊西北部的Kawau群,Kapuni组中沉积物的碳氢化合物分析3.新西兰霍克湾南岸上新生代构造史4.新西兰北岛东岸大陆坡下气体水合物的证明  相似文献   

11.
<正> 杨桥矿区位于分宜县和宜春县北部,二叠纪龙潭组厚403—437米,根据沉积旋迴、古生物组合特征,自下而上分为官山段(P_2l_1)、老山段(P_2l_2)、狮子山段(P_2l_3)和王潘里段(P_2l_4)。我们选择了上东山、观光和芦村三处剖面为代表,并以钻孔中的老山段作为补充,对各层段的砂岩和A、B煤组90个样品进行重矿物研究(图1)。  相似文献   

12.
1957年10月22日至30日在柏林召开了经济互助会议参加国经济及科学技术合作地质常设委员会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组第一届会议。出席会议的有经济互助会议以下各参加国的代表: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1人)、匈牙利人民共和国(3人)、德意志民主共和国(6人)、波兰人民共和国(2人)、罗马尼亚人民共和国(2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3  相似文献   

13.
峨眉山大陆溢流玄武岩(ECFB)的西南部以丽江、大理和攀枝花三角区为中心的苦橄岩分布区,面积约5×10 4 km2 ,为峨眉地幔柱的轴部区。Sr、Nd、Pb同位素和痕量元素研究表明,大部分火山岩样品落在洋岛火山岩成分范围内,并存在类似FOZO、HIMU和EM - 的三个端元。这说明它们是在地幔柱轴部,由地幔岩和榴辉岩(古玄武质洋壳)组成的源区产生的岩浆形成的。岩浆源区再循环玄武质洋壳的存在可能是该区超大型钒钛磁铁矿床形成的根本原因。少部分分布在洋岛火山岩成分范围之外的样品,一部分属于地幔柱岩浆与地壳混染产物,另一部分低Ti岩石可能与岩石圈反应有关。地幔端元的地球化学特征如下:FOZO端元以白林山苦橄玄武岩(YB-0 1)为代表,低87Sr/86 Sr(0 .70 36 ) ,高1 43Nd/1 44 Nd(0 .5 12 7) ,中等2 0 6 Pb/2 0 7Pb(18.5 6 93) ;Nb/U =36 .6 7,Th/Nb =0 .0 82 ,L a/Nb=0 .91,Zr/Nb=6 .2 3。HIMU端元以丽江苦橄岩(JL - 2 9)为代表,高2 0 6 Pb/2 0 4 Pb(2 0 .6 4 12 )和2 0 7Pb/2 0 4 Pb(15 .74 89) ,低87Sr/86 Sr(0 .70 4 8)。EM - 端元包括两部分:1以二滩苦橄岩-玄武岩(R- 1、3、5、8)为代表,高87Sr/86 Sr(0 .70 73) ,低1 43Nd/1 44 Nd(0 .5 12 3) ,低2 0 6 Pb/2 0 4 Pb(17.996 8)和2 0 8Pb/2 0 4 Pb(37.94 5 0 )  相似文献   

14.
本文应用270多个样品的化学分析数据中随机选择47个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在Bayer准则下建立判别函数组。将永泰—德化地区的火山岩分为G_1和G_2两群,其G_1的分类水平=0.24、G_2的分类水平=0.35的距离系数。在G_1群中可分出G_(1-1)和G_(1-2)两亚群。代表该区的火山岩岩石分类。即:G_(1-1)—流纹岩类(λ);G_(1-2)—英安岩类(ζ);G_2—安山岩类(α)。该法是一种应用数学地质法对火山岩分类的探索,也可做为今后区域岩石学对比。  相似文献   

15.
对祖尔肯乌拉山地区 4个火山岩样品进行了Ar -Ar年龄测定 ,其坪年龄分别为 (40 91± 1 18)Ma、(41 0 7± 0 80 )Ma、(42 0 0± 1 31)Ma、(39 0 0± 2 0 6 )Ma。它们代表了这些火山岩的形成时代 ,表明本区在古近纪始新世中期发生过大规模的火山活动  相似文献   

16.
应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和教科文组织的邀请,我国参加了1984年11月29日到12月1日该二组织在菲律宾马尼拉联合召开的“亚洲地区水资源评价活动手册讨论会”。参加讨论会的国家有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裴济、马来西亚、新西兰、菲律宾、美国和中国,代表共20人。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北京密云地区放马峪条带状铁矿矿石围岩中含磁铁矿石榴子石斜长片麻岩进行SHRIMP锆石U-Pb测年研究,主要获得3组锆石207Pb/206Pb年龄,分别为(1 817±13)Ma、(2 456±6)Ma和(2 529±8)Ma。结合其岩相学、阴极发光图像分析,其中具有变质成因的锆石年龄分别为(1 817±13)Ma和(2 456±6)Ma,代表了该区条带状铁建造的两期变质时代;而另外1组年龄为(2 529±8)Ma的锆石,具岩浆锆石韵律环带特征,代表了该含磁铁矿石榴子石斜长片麻岩中碎屑锆石的年龄,从而间接限定了该区条带状铁建造的形成时代为(2 456±6)Ma到(2 529±8)Ma之间。结合前人研究资料,认为其可能形成于新太古代晚期。这些成果为该区乃至整个华北地区前寒武纪BIF型铁矿以及晚太古代至古元古代的构造演化提供了进一步详实的年代学资料。  相似文献   

18.
合作地区位于甘肃省南部,区内三叠系十分发育。殷鸿福等系统研究了区内三叠系地层,确定本区属中秦岭地层分区(图1),并分出南、北两带。南带以扎油沟剖面为典型代表,自老至新的地层单位为下三叠统山尕岭群(T_1s)、中三叠统古浪堤组(T_2g);北带以小河沟—土门关剖面为典型代表,自老至新划分出下三叠统隆务河群(T_1l)、中三叠统古浪堤组(T_2g) 研究该区三叠纪沉积环境对了解秦岭印支期构造发展史以及区内沉积矿产的成因及分布规律有着极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第 1 5届国际喜马拉雅 -喀喇昆仑 -西藏学术讨论会 ( Himalaya- Karakoram- Tibet Workshop,简称KHT会议 )于 2 0 0 0年 4月 2 2日~ 2 4日在成都西藏饭店国际会议厅举行。来自澳大利亚、加拿大、中国、法国、希腊、德国、印度、意大利、日本、尼泊尔、新西兰、巴基斯坦、俄罗斯、瑞士、英国、美国等 1 6个国家及中国香港、台湾等 2个地区的 2 0 5名学者出席了这次国际盛会。其中国外学者 61人 ,中国的港、台地区各1人。我国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孙鸿烈、刘东生、丁国瑜、李廷栋、肖序常、刘宝王君、曾融生、陈禺页、许志琴等出席…  相似文献   

20.
基于最新的同位素年代学资料 ,华北克拉通东部中生代的岩浆作用可划分成四个阶段 ,即晚三叠世 ( 2 0 5~ 2 2 5Ma)碱性岩浆作用 ;中晚侏罗世 ( 1 5 5~ 1 6 0Ma)花岗质岩浆作用 ;早白垩世 ( 1 1 2~ 1 32Ma)双峰式岩浆作用和晚白垩世 ( 92~ 73Ma)碱性玄武质岩浆作用。徐淮地区中生代侵入岩中榴辉岩捕虏体的发现及其地质年代学资料 ( 2 1 9Ma)表明 ,华北克拉通东部中生代早期曾发生过一次重要的陆壳加厚过程。俯冲板片的断离以及高压—超高压变质岩的快速折返和晚三叠世 ( 2 0 5~ 2 2 5Ma)的碱性岩浆作用的存在均暗示 ,华北克拉通中生代岩石圈减薄已经开始。拆沉作用则是引起中生代早期岩石圈减薄的主要机制。中、晚侏罗世 ( 1 5 5~ 1 6 0Ma)花岗质岩浆作用形成于造山期后的伸展环境 ,代表了中生代岩石圈减薄的继续和发展。早白垩世 ( 1 1 2~ 1 32Ma)双峰式岩浆作用表明中生代岩石圈减薄达到了峰期。而幔源纯橄岩捕虏体中富硅质熔体的交代作用和玄武岩的高87Sr/ 86Sr值、低ε(Nd ,t)值特征表明 ,软流圈对岩石圈底部的化学侵蚀可能是导致该阶段岩石圈减薄的主导机制。晚白垩世 ( 92~ 73Ma)碱性玄武质岩浆作用和“海洋型”地幔捕虏体的存在代表了等温面的下降和岩石圈地幔的增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