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9 毫秒
1.
张雄华  黄兴  张孟  高璐  张克信 《地学前缘》2021,28(5):362-379
中国石炭纪构造活跃,在华北地块、扬子地块、塔里木地块等稳定块体间存在着大量造山带,尤其存在着北天山洋、南天山洋、布青山—勉略洋、金沙江洋、甘孜—理塘洋等多个洋盆中的洋板块地层,大地构造分区极为复杂。传统的地层区划主要考虑稳定的地块区,按目前的地理格局来进行地层区划划分。本文通过大地构造单元与构造演化阶段相结合,借鉴目前国内经典的大地构造划分方案,对中国石炭纪构造-地层进行区划,共划分出阿尔泰—兴蒙地层大区、北准噶尔—西拉木伦地层大区、天山—北山地层大区、塔里木—阿拉善地层大区、华北地层大区、秦祁昆地层大区、扬子地层大区、华夏地层大区、北羌塘—三江地层大区、班公湖—怒江地层大区、印度地层大区等11个地层大区及若干地层区。其中阿尔泰—兴蒙地层大区位置相当于阿尔泰—兴蒙多岛弧盆系,发育洋板块地层及大量岛弧火山岩,分为阿尔泰地层区和兴安地层区;北准噶尔—西拉木伦地层大区位置相当于额尔齐斯—西拉木伦大洋盆,包括大量岛弧带地层及洋板块地层,分为北准噶尔地层区及西拉木伦地层区;天山—北山地层大区位置相当于天山—北山造山系,发育大量火山岩,分为南准噶尔地层区、北天山地层区、南天山地层区、伊犁地层区及额济纳—北山地层区;塔里木—阿拉善地层大区位置相当于塔里木陆块、塔东南—敦煌隆起及阿拉善地块,为稳定的滨浅海沉积,局部为海陆交互相沉积,分为塔里木地层区和阿拉善地层区;华北地层大区位置相当于华北陆块及贺兰山陆缘裂陷盆地,主要为稳定的海陆交互相地层,分为贺兰山地层区、华北地层区及华北地块北缘地层区,其中华北地层区缺乏密西西比亚纪地层;秦祁昆地层大区位置相当于秦祁昆造山系,分为祁连地层区、东昆仑—柴达木地层区、西昆仑地层区、秦岭地层区、南秦岭—苏鲁地层区;扬子地层大区位置相当于扬子陆块,分为盐源—丽江地层区、中上扬子地层区、下扬子地层区、湘浙赣地层区及滇黔桂地层区,主要为稳定的碳酸盐沉积,仅湘浙赣地层区见现有较多的海陆交互相沉积;华夏地层大区位置相当于武夷—云开造山系,分为粤闽地层区、粤南地层区、钦防地层区、琼北地层区、琼中南地层区及华夏地层区,除钦防地层区为一套深海—半深海硅泥质沉积外,其他地层区主要为滨浅海沉积及少量海陆交互相沉积;北羌塘—三江地层大区位置相当于北羌塘—三江多岛弧盆系,包括多个稳定的小型地块及其间的蛇绿混杂岩带,洋板块地层发育,分为可可西里—巴颜喀拉—勉略地层区、金沙江—哀牢山地层区、中甸—昌都—思茅地层区、鲜水河—甘孜—理塘地层区、北羌塘地层区及甜水海地层区;班公湖—怒江地层大区位置相当于班公湖—双湖—怒江—孟连大洋盆,主要为洋板块地层;印度地层大区位置相当于印度大陆北部被动大陆边缘,以发育冈瓦纳大陆特有的古生物化石组合及冰成岩为特征,分为冈底斯地层区、北喜马拉雅地层区及保山地层区。简单介绍了各地层大区、地层区及部分地层分区内的岩石组合、古生物组合及地层序列。结合实例提出了中国石炭纪地层格架建立的原则,对各地层区系石炭系进行了系统的地层对比,建立了其地层对比关系。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额济纳旗早二叠世遗迹化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的遗迹化石产自内蒙古额济纳旗南部戈壁滩古硐井下二叠统菊石滩组;产遗迹化石的地层剖面,位于酒泉以北约250km,沿酒泉至额济纳旗公路,即到达化石产地古硐井。遗迹化石系甘肃省第一区测队二分队采集,后由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金玉玕同志转赠,甘肃区测队李志琛、李大庆等同志提供有关地层资料,作者对以上同志表示感谢! 一、含遗迹化石的地层本区附近出露的地层,在北部有长城系石英岩,南部见有华力西晚期石英闪长岩体,  相似文献   

3.
对青藏高原晚白垩世地层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开展了青藏高原晚白垩世地层区划的初步研究,共划分出3个地层大区、12个地层区、12个地层分区。详细介绍了各个地层区的上白垩统的地层命名系统及发育情况,其中青藏高原北部祁连-柴达木-巴颜喀拉-羌塘地层大区主要为河湖相沉积的陆相地层系统;青藏高原中部班公湖.双湖.怒江地层大区主要为一套陆相磨拉石沉积地层;青藏高原南部冈底斯一喜马拉雅地层大区主要以海相地层、海陆过渡相地层为主。  相似文献   

4.
东特提斯喜马拉雅在中生代位于东冈瓦纳大陆的结合部位,其古地理对于了解东冈瓦纳大陆裂解至关重要.对东特提斯喜马拉雅塔嘎地区沉积地层进行了详细的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东特提斯喜马拉雅塔嘎地区采样剖面沉积下限为126.6±2.7 Ma.碎屑锆石年龄谱显示东特提斯喜马拉雅塔嘎地区采样地层主要包含~520 Ma、~890 Ma和~1 200 Ma的特征峰值年龄,对比结果表明东特提斯喜马拉雅塔嘎地区沉积地层碎屑锆石年龄谱与印度东部和澳大利亚西南部地层碎屑锆石年龄谱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结合东冈瓦纳岩浆活动记录以及该剖面下部玄武岩年龄,东特提斯喜马拉雅塔嘎地区地层沉积于东特提斯喜马拉雅从东冈瓦纳大陆分离时期,其物质来源可能为印度东部、澳大利亚西南部以及南极大陆.   相似文献   

5.
中国二叠纪植物群与地层分区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二叠纪分布着安格拉植物群、华夏植物群和冈瓦纳植物群。三个植物在地地层中的分布是受古地理模式控制的,安格拉植物群沿北部边缘地层区,塔里木地层区展布;冈瓦纳植物群仅见于喜马拉雅地层区;华夏植物物群分布在华北地层区和华南地层区。三个植物群常混生有欧美植物群的分子。在植物群与地层分区关系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国二叠纪植物群古气候特征。  相似文献   

6.
李光勋 《云南地质》1999,18(2):168-177
滇西和台湾地区喜马拉雅期成矿作用分属西太平洋成矿带和特提斯-喜马拉雅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两地区喜马拉雅期斑岩、火山岩型金铜矿床的综合分析对比之后,认为其成矿作用在本质上是相似的,但由于所处大地构造位置不同而又有其差异。初步归纳出9个方面的相似之处与7个方面的差异。经运用近几年兴起的顺磁共振法测定成矿年龄,不仅滇西喜马拉雅期斑岩类金铜成矿作用发生于喜马拉雅期是无可置疑的,而其它时期斑岩类及喜马  相似文献   

7.
宝兴厂矿区是与喜马拉雅期富碱斑岩有关的多金属成矿集中区,地层、斑岩体、矿化体具有明显的物性差异,有利于开展激电测量,圈定多个物探异常,工程验证发现多金属矿化体.  相似文献   

8.
<正>研究区位于雅布藏布江缝合带南侧,喜马拉雅地块北缘,以札达一拉孜一邛多江断裂为界,北部为浪卡子—曲松构造亚带(亦称北构造亚带),南部为康马—隆子构造亚带(亦称南构造亚带),地处喜马拉雅地块拉轨岗日被动陆缘盆地、洛扎断裂东南端。区内出露的地层主要有早侏罗世日当组、早-中侏罗世陆热组、中侏罗世遮拉组、晚侏罗世维美组以及早白垩世拉康组。第四纪地层出露较  相似文献   

9.
西藏古堆地区地处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一级构造单元之喜马拉雅片的中段,北涉雅鲁藏布江板块结合带。区内成矿条件较好,本文在前人成果资料的基础上,利用"矿床位置预测系统(DPIS)"中的信息量计算法,筛选了六大类38个标志信息进行信息量计算,圈出了信息总量异常区,再通过地质资料的综合分析,进行成矿远景区的圈定,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喜马拉雅地区(我国境内)地层研究的新认识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正> 1966—1968年珠穆朗玛峰地区的科学考察,为喜马拉雅地区(我国境内)的地层研究建立了良好的基础。1973—1976年,在西藏科学考察中,又获得比较丰富的地层、古生物资料。本文在上述工作和所获新资料的基础上,概要地介绍喜马拉雅地区(我国境内)地层研究的一些新认识。  相似文献   

11.
<正>1地质背景错那洞淡色花岗岩体位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和主边界逆冲断层之间的北喜马拉雅淡色花岗岩带南缘,与扎西康矿床、索月矿床、柯月矿床相邻,地理坐标位置(N28?10′6.9",E92?00′5.9")。该岩体呈岩株状侵入中生界侏罗纪日当组(J1r)和陆热组(J1-2l)浅变质海相沉积地层中,形成时代大致与北喜马拉雅花岗岩  相似文献   

12.
根据岩石组合特征、沉积构造和沉积相序的分析,结合岩石化学测试数据和粒度分析结果,将西藏南部的晚侏罗世一白垩纪地层划分为5个沉积区,从南往北依次为:喜马拉雅陆棚-外陆棚沉积区;拉轨岗日斜坡沉积区;雅鲁藏布深海盆地沉积区;日喀则弧前盆地沉积区;拉萨弧间盆地沉积区。进一步确定了西藏南部沉积与构造演化的时空关系。  相似文献   

13.
大姚铜矿六苴矿段位是滇中中生代红层区具有代表性的矿床,矿区含矿地层为上白垩系统马头山组和下白垩统高峰寺组。其工业矿体是在初始矿源层的基础上,后经喜马拉雅期构造活动控制的热卤水叠加改造的产物。  相似文献   

14.
西藏是青藏高原主体,大地构造位置居于南、北大陆之间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巨型山系东段,是特提斯构造域的组成部分。本文介绍了西藏区域地层、岩浆岩、变质岩及变质作用、地质构造格局的基本特征,阐述其形成环境及分布特点,从时空角度展示西藏特提斯构造演化历史。  相似文献   

15.
一、产出概况阿里西部地区的放射虫硅质岩相当发育,在北喜马拉雅区、冈底斯区和喀喇崑仑区均有出露.岩石多为棕红色、紫红色和灰绿色,少数为灰色.呈层状,似层状或透镜状,产于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的地层中,其产出情况各地有所不同,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Schel.  D 李才 《世界地质》1993,12(4):32-48
经过6年的地质调查,一张东尼泊尔喜马拉雅的地质图已经问世。该图东起锡金边界、西至加德满都山谷、北起高喜马拉雅顶部、南至恒河平原。这次调查还澄清了一个中喜马拉雅弧剖面的构造及构造地层问题。由此,西藏高原以南,东尼泊尔喜马拉雅可分为相关的以逆冲断层接触的三个构造区:(1)由高喜马拉雅结晶基底组成的高喜马拉雅逆冲片;(2)中喜马拉雅带组成的中喜马拉雅逆冲片;(3)由锡瓦里克群(Siwalik Group)沉积岩组成的低喜马拉雅叠瓦带。沿主中央逆冲断裂(MCT),东尼泊尔的高喜马拉雅逆冲片至少逆冲于中喜马拉雅变质沉积地层之上140 km,有可能在175~210 km之间。中喜马拉雅逆冲片伏于MCT之下,覆于主滑脱断裂(MDF)和主边界逆冲断裂(MBT)之上,剔除了MBT上盘不相关的逆冲断裂和近期不活动的MCT。低喜马拉雅迭瓦带是一个可见的迭瓦扇,其北缘是MBT,南缘是主前缘逆冲断裂(MFT),并覆于5~7 km的MDF之上。横穿东尼泊尔高、中、低喜马拉雅建立的均衡剖面表明,自MCT开始活动起,东尼泊尔喜马拉雅造山楔南北水平构造收缩量至少在210 km和280 km之间。沿底部的MDF逆冲作用,中、低喜马拉雅的南北构造收缩量为70 km,其中低喜马拉雅叠瓦带,Sun Kosi逆冲断层和MBT分别收缩25km、10 km和35 km。在15~25 Ma期间,从MDT开始活动起来,东尼泊尔喜马拉雅南北间水平平均收缩速率为每年8.4~18.6 mm。由于MCT向下伏MDF上的运动,和向MBT上的斜冲,以及在低喜马拉雅内叠瓦构造的逆冲作用导致MBT深部产状的旋转,因此,东尼泊尔喜马拉雅的构造几何学显示了一个总体“肩背式”(Piggyback)的逆冲序列。  相似文献   

17.
小壳化石是寒武系纽芬兰统年代地层划分和全球对比的主要生物地层学依据。长期以来,喜马拉雅西侧的巴基斯坦北部寒武纪早期小壳化石的发现较为零星,导致该地区埃迪卡拉纪与寒武纪过渡期地层序列的划分缺乏统一认识,相关地层时代归属十分不清晰。在第二次青藏科考任务的支持下,作者对巴基斯坦北部隶属于小喜马拉雅区的Hazara盆地东部前寒武纪与寒武纪过渡期地层Hazara组、Kakul组、Abbottabad组和Hazira组开展详细研究,首次在Kalu-di-Bandi剖面Abbottabad组Sirban段顶部硅磷质白云岩中发现了寒武纪纽芬兰世幸运期小壳化石组合。该小壳化石组合属种相对丰富,含有Anabarites trisulcatus、Protohertzina anabarica、Conotheca subcurvata、Hexangulaconularia formosa、Olivooides multisulcatus、Maikhanella pristinis、Lopochites latazonalis、Siphogonuchites sp.及Spirellus columnaris等分...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志留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的志留系研究已有近百年的历史。特别是近二十年来,进展很大,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1.过去研究很少的一些地区的志留纪地层层序已基本建立起来,如兴安岭区、天山—内蒙古区、昆仑—秦岭区、喜马拉雅区;2.研究较好的扬子区、华南区的志留纪地层层序和时代的认识也有较大的进展,如扬子区原认为是中、上志留统的,大部分均属中、下志留统,华南区的中志留统文头山群改属下志留统上部,建立了中、上志留统合浦群、防  相似文献   

19.
<正>研究区位于北喜马拉雅构造带的东段,地处雅鲁藏布江缝合带(IYS)与藏南拆离系主拆离面(STDS)之间。区内地层主要为下侏罗统日当组(J1r),其主体地层岩性为黑色板岩,其次为变石英砂岩、钙质砂岩及少量不连续分布的灰岩和凝灰岩。主要构造有褶皱、断裂构造发育,主要分布于研究区的下侏罗统日当组地层中,F1、F2断裂均为含矿构造,在矿区的出露面积较大,大体倾向为近北向。研究区周围的玄武岩、辉绿岩等基性岩脉分布于日当组(J1r)地层中呈顺层产出。区内的围岩  相似文献   

20.
仲巴微地体夹持在拉萨地块和特提斯喜马拉雅之间,两侧均被蛇绿混杂岩带所围限,是雅鲁藏布江西段重要的地质单元。揭示其构造亲缘性对于探讨新特提斯洋构造演化和青藏高原多地体拼合过程具有重要意义。仲巴微地体中段马攸木地区较好地出露一套志留系—石炭系沉积地层,其中志留系为片理化钙质片岩、大理岩夹砂岩,泥盆系为一套片理化的结晶灰岩夹钙质片岩,石炭系为一套砂岩、粉砂岩夹钙质片岩的碎屑岩组合。碎屑锆石年代学数据表明,志留系、泥盆系和石炭系均表现出约530 Ma和950 Ma的特征年龄峰值,年龄分布样式与西羌塘地体和喜马拉雅地体具有高度的相似性,缺乏拉萨地体以约1 170 Ma的特征的年龄峰值。结合区域地层对比,认为在志留纪—石炭纪,仲巴微地体具有明显的喜马拉雅亲缘性,其构造位置临近印度大陆北缘,是西羌塘—大印度—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体系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