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二届岩石动力学学术讨论会于1990年11月8—14日在湖北宜昌葛州坝水电工程学院召开,来自全国水利水电、冶金矿山、煤炭石油、地震地质、高等院校、科研国防等系统的30个单位54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收到学术论文55篇,会前由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成集。会议期间,同时召开了岩石动力学专业委员会会议,总结了  相似文献   

2.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岩石动力学专业委员会于1987年10月在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召开成立大会,会议由岩石动力学专业委员会付主副委员王承树研究员主持并致开幕词,主任委员王武林高级工程师向大会作了岩石动力学专业委员会筹备工作报告。大会收到了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及学会理事长陈宗基教授的贺信;中国力学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高温高压专业委员会、地下岩石工程专业委员会、岩石力  相似文献   

3.
《岩土力学》2011,(1):321
(2011年10月19~21日,北京)第一号通知(征文通知)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岩石动力学专业委员会拟定于2011年10月在北京召开"第十二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暨国际岩石动力学专题研讨会,会议主题:"凝练创新●面向国际",欢迎全国相关学科的专家、学者、科技工作者与工程技术人员踊跃撰稿并积极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4.
《岩土力学》2013,(1):305
由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岩石动力学专业委员会主办,重庆大学承办的"第十三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拟定于2013年10月在重庆召开,会议主题:"岩石动力学的协同创新",欢迎全国相关学科的专家、学者、科技工作者与工程技术人员踊跃撰稿并积极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5.
《岩土力学》2006,27(12):2233-2233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岩石动力学专业委员会拟定于2007年8月在葫芦岛召开“第十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暨岩石动力学专委会成立二十周年庆祝大会”,会议主题:“岩石动力学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欢迎全国相关学科的专家、学者,科技工作者与工程技术人员踊跃撰稿与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6.
黄理兴 《岩土力学》2005,26(10):1622-1622
由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岩石动力学专业委员会主办、三峡大学及湖北省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承办的“第九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于2005年8月14日至18日在宜昌三峡大学隆重召开,来自全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工程管理与施工单位和国内知名仪器设备厂商等单位的代表共150多人出席了本次会议。三峡大学校领导出席会议并致词。  相似文献   

7.
《岩土力学》2013,(1):F0003-F0003
由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岩石动力学专业委员会主办,重庆大学承办的“第十三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拟定于2013年10月在重庆召开,会议主题:“岩石动力学的协同创新”,欢迎全国相关学科的专家、学者、科技工作者与工程技术人员踊跃撰稿并积极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8.
《岩土力学》2004,25(1)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地面岩石工程专业委员会等单位作为协办单位,参与组织了于2003年10月28-30日在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召开的“中国科学院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研讨会”、“全球华人中青年学者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论坛”。会议期间,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地面岩石工程专业委员会举行了换届会议暨第六届地面岩石工程专业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来自全国各地高校、水利、矿山、铁路、公路等部门的50余名委员或代表出席了会议。第五届专委会主任崔政权大师因参加三建委会议,未能出席大会,特以电话方式祝贺大会取得圆满成功,并委托中国科…  相似文献   

9.
第五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纪要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岩石动力学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第五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于1996年11月5~9日在南京工程兵工程学院召开。来自全国冶金矿山、煤炭石油、地质地震、建筑环保、国防科研、大专院校等部门与系统的22个...  相似文献   

10.
《岩土力学》2007,28(10):2244-2244
由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岩石动力学专业委员会主办,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承办的第十届全国动力学学术会议暨岩石动力学专业委员会成立二十周年庆祝大会于2007年8月15目-18目在辽宁省葫芦岛兴城市八一疗养院举行,来自全国煤炭石油、冶金矿山、交通建筑、水利水电、国防建设、大专院校与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与工程技术人员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相似文献   

11.
<正> 在实际勘探中,碳酸盐岩既可作为烃源岩,也可作为储集岩存在。确定碳酸盐岩中含有的烃类是原生的,还是从它处运移而来的,这在勘探实践中有着指导意义。为此目的,许怀先等用岩石热解分析方法做了大量研究工作。结果表明岩石中原油的热蒸发烃高峰温度和干酪根热解烃高峰温度具有显著差异:干酪根热解产烃高峰温度 T_(max)为400~600℃;原油热蒸发烃最高峰温度 T_(max)为300~400℃。由此可以区分原油的热蒸发烃和干酪根的热解烃,并进一步判定当最高热解峰温 T_(max)>400℃时,该岩石为烃源岩,而当T_(max)<400℃时,则为储集岩。对干酪根热解的进一步研究表明,不同成熟度的干酪根在不同的热降解温度范围内的产烃量是不同的。低成熟度的干酪根在450~600℃范围内所产生的烃占热解烃的5%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爆破冲击波的传播特点,指出了对岩石破坏最大的是拉伸应力波,并对岩体结构对岩石爆破效果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刘三意 《探矿工程》1996,(3):10-11,27
简要介绍了国内外扩底技术现状、扩底灌注桩的特点、MRR型基岩扩底钻头的结构衣技术参数,结合工程实例对MRR1000钻头的使用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15.
Ayers Rock     
For years the world's most famous inselberg was plagued by the deleterious effects of human activity. Now a massive investment, stimulated by the international tourist industry, has ensured preservation of the rock's unique geomorphological features and its fragile ecology.  相似文献   

16.
17.
Micromechanical Modelling of Stress Waves in Rock and Rock Fractures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The goal of this paper is to simulate the interaction of stress waves and rock fractures in a particle micromechanical model. Stress waves travelling in fractured rock masses are slowed down and attenuated by natural heterogeneities, voids, microcracks and, above all, by faults and fractures. Considerable laboratory and 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 have uncovered the major aspects of this phenomenon, but models that cover the core mechanisms of the wave propagation in rock masses are necessary to investigate aspects of wave–fracture interaction, which are not completely clear, and in the future simulate full-scale real problems. The micromechanical model is based on the particle discrete element model that reproduces rock through a densely packed non-structured assembly of 2D disks with point contacts. The model of a hard rock core is developed and an irregular rock joint is generated at mid-height. A new contact constitutive model is applied to the particles in the joint walls. Numerical static joint compression tests are performed and a typical hyperbolic stress–displacement curve is obtained. Conditions for good quality wave transmission through non-jointed unorganized particulate media are determined, hybrid static–dynamic boundary conditions are established and plane waves are emitted into the compressed joint. The transmitted and reflected waves are extracted and analysed. Joint dynamic stiffness calculated according to the hypotheses of the Displacement Discontinuity Theory shows to increase with the static joint compression until the joint is completely closed. Still in its early stages of application, this rock micromechanical model enables the joint behaviour under static and dynamic loading to be analysed in detail. Its advantages are the reproduction of the real mechanics of contact creation, evolution and destruction and the possibility of visualizing in detail the joint geometry changes, which is hard to accomplish in the laboratory.  相似文献   

18.
《International Geology Review》2012,54(12):1408-1421
Density of volcano-sedimentary complexes progressively rises going down the Paleozoic section and decreases in the Precambrian. Density of the intrusive rocks is determined largely by their composition. There seem to be lateral changes in rock density, correlative with surface relief of the crust, differences in intensity of metamorphism, and intensity of dislocation. The density differences may be related to those in the degree of weathering or in the conditions, nature and intensity of metamorphism. --Author.  相似文献   

19.
20.
岩体损伤问题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袁建新 《岩土力学》1993,14(1):1-31
从微观及宏观两方面对岩体损伤的意义及性质作了阐述,介绍了连续损伤力学中有关损伤变量的定义和量度,给出了韧性、脆性、疲劳与蠕变状态下的损伤演变方程。文内除了列举几种反映岩体软化及节理裂隙性质的损伤模型外,还介绍了细观与统计损伤模型。最后简要叙述了几种损伤测量方法,包括超声衰减技术、声发射以及现代光学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