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 毫秒
1.
正砂岩型铀矿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铀矿床类型,亦是我国铀矿勘查的主攻方向。二连盆地位于中亚造山带,是我国北方砂岩型铀矿的主攻和重点突破地区。近年来,随着找矿勘查工作的深入,在盆地中部先后发现了巴彦乌拉、赛汉高毕和哈达图等多个古河道型砂岩型铀矿床,实现了铀矿找矿的重大突破(张金带,2016)。这些矿床产于盆地中部,主  相似文献   

2.
中国北西部地区地浸砂岩型铀矿床的成矿条件与分布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亚地区发现大量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床引起了我国的重视 ,目前正在积极开展此类型铀矿的找矿工作。我国北西部是寻找类似中亚地区层间氧化带后生地浸砂岩型铀矿床最理想的地区 ,本文在论述了区域大地构造特征、地壳演化与区域铀成矿带形成的基础上 ,着重阐明了区域中新生代盆地地浸砂岩型铀矿床形成的铀源条件、盆地类型与结构及富铀性对形成地浸砂岩型铀矿的影响 ;并以区内已有层间氧化带地浸砂岩型铀矿床为例 (伊犁盆地、二连盆地与测老庙盆地砂岩型铀矿床 ) ,论述了盆地砂岩型铀矿床形成的岩相古地理条件、水文地质与层间氧化带发育条件及对铀成矿的影响 ;并阐述了本区层间氧化带地浸砂岩型铀矿床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3.
<正>1问题的提出"铀煤兼探"是在鄂尔多斯陆相能源盆地开展砂岩型铀矿勘查工作中提出的找矿新思路。在该新思路指导下,使我国铀资源勘查在短时间内实现了重大突破,结束了我国无世界级大铀矿的历史。大营超大型铀矿床的发现既冲击了传统的中亚地区砂岩型铀矿成矿理论,也为我国东部构造域中生代能源盆地成矿建造组合和共生机制、盆  相似文献   

4.
鄂尔多斯盆地为我国大型油气、煤炭和铀多种能源矿产产出盆地。新世纪以来铀矿成矿理论技术研究和勘查取得了系列重大突破,对推进砂岩型铀矿找矿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概要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的构造沉积演化9大阶段、基本特征及其区域控矿作用;从全盆尺度论述了砂岩型铀矿的时空分布特征;阐述了盆地东北部地区、西缘宁东地区、西南部国家湾地区、东南部店头地区的铀矿化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该4片地区砂岩型铀矿的成矿模式,对找矿实际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最后,基于矿床模型综合地质信息预测技术,对全盆地不同找矿层位的铀成矿远景进行了定量预测,为后续找矿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中亚地区发现大量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床引起了我国的重视,目前正在积极开展此类型铀矿的找矿工作。我国北西部是寻找类似中亚地区层间氧化带后生地浸砂岩型铀矿床最理想的地区,本文在论述了区城大地构造特征、地壳演化与区域铀成矿带形成的基础上,着重阐明了区域中新生代盆地地浸砂岩型铀矿床形成的铀源条件、盆地类型与结构及富铀性对形成地浸砂岩型铀矿的影响;并以区内已有层间氧化带地浸砂岩型铀矿床为例(伊犁盆地、二连盆地与测老庙盆地砂岩型铀矿床),论述了盆地砂岩型铀矿床形成的岩相古地理条件、水文地质与层间氧化带发育条件及对铀成矿的影响;并阐述了本区层间氧化带地浸砂岩型铀矿床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6.
东胜砂岩型铀矿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初探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近年来,鄂尔多斯盆地在石油和天然气勘查取得重大进展的同时,在盆地北部东胜地区也发现了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床,标志着我国地浸砂岩型铀矿勘查取得了重要突破。从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入手,初步总结了东胜地区砂岩型铀矿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新疆伊犁和中亚典型的层间氧化带型砂岩铀矿进行了对比,分析探讨了铀成矿作用,认为东胜砂岩型铀矿成矿作用虽与氧化还原过渡带有关,也具外生和深源双重性质的微量元素组合,不同于单一的外生水成层阃氧化带型砂岩铀矿,铀成矿过程中有深部物质和含煤层气或油气流体参与。  相似文献   

7.
砂岩型铀矿在当今铀矿勘探和地质研究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伊犁盆地砂岩型铀矿是我国重要的产铀基地。通过对伊犁盆地地质概况分析并结合洪海沟地区矿石钻井岩心特征以及国内外有机质与铀矿化相关性研究,进一步说明煤屑有机质中腐殖酸的还原、络和、絮凝作用对砂岩型铀矿成矿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准噶尔盆地南缘与著名的中亚砂岩型铀矿集区毗邻,在其东西两侧的吐哈盆地和伊犁盆地均有大型砂岩型铀矿床产出,而且与吐哈盆地和伊犁盆地在中、新生代经历了相似的构造演化历程和岩石沉积组合(刘和甫等,1994;李胜祥等,2006;李卫红等,2010),然而至今却没有发现砂岩型铀矿床,只是在地表发现星点状铀异常。前人普遍认为,地表的异常点带具有潜水氧化成因特点,并且与新构造活动导致的油气渗出作用有关。但最新研究表明,局部地段(如头屯河地区)的铀异常应属层间氧化带型"古矿"残留(耿英  相似文献   

9.
准噶尔盆地位于新疆北部,是我国重要的多能源矿产产出盆地之一。本文首先从基底构造、中新生代构造演化、沉积建造特征、后生蚀变特征等角度阐述了准噶尔盆地砂岩型铀矿的区域成矿环境条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已知铀矿化的发育特征,划分了已知铀矿化的类型,提出了不同盆段铀矿化的成因地质模式。最后,从全盆尺度对盆地资源突破方向进行了探讨,认为该盆地具有良好的基底演化条件,砂岩型铀矿总体成矿潜力好,层间氧化带型应作为铀资源突破的主攻类型,首选目标层位为中—下侏罗统,首选突破盆段应为东准地区,其次为西准和什托洛盖坳陷等地区;西北缘"油气掩盖"型砂岩铀矿亦具备较大的找矿潜力;盆地南缘需坚持"强中找弱",以萨瓦布齐式铀矿为重点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0.
滇西新生代盆地砂岩型铀矿勘查现状与找矿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滇西新生代盆地是我国重要的砂岩型铀矿成矿带之一,蕴藏着丰富的铀资源,现已探明8个中、小型砂岩型铀矿床。笔者回顾了区内砂岩型铀矿找矿历程,分析了找矿现状,介绍了沉积体系与层序地层学在滇西新生代盆地内砂岩型铀矿应用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滇西新生代盆地内砂岩型铀矿的找矿前景,提出了扩大老矿区与探索新盆地的找矿思路。  相似文献   

11.
铀矿大型矿集区与成矿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仉宝聚 《铀矿地质》2001,17(1):5-17
大型矿集区的形成,是在地质历史演化进程中,多矿种大矿量超常聚集的结果。不同的矿集区有不同的典型矿种和典型矿床。本文仅以铀矿为例,在世界范围内厘定出14个铀矿大区矿集区。本文研究铀矿大型矿集区时空分布规律与地球动力学演化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铀矿大型矿集区元素超常聚集规律,提出多矿种“点区超常聚集”和“短时限爆发成矿”特征。本文按照“源、运、积”3个环节,探讨铀矿大型矿集区的成矿作用,其中有关深源成矿、特殊碱质流体的水岩反应以及元素沉积环境的研究,为建立铀矿大型矿集区的找矿模式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砂岩型铀矿床中铀矿物的形成机理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李盛富  张蕴 《铀矿地质》2004,20(2):80-84,90
本文通过对砂岩型铀矿床中铀在不同地球化学环境中的行为、存在形式及铀矿物种类的分析,论述了主要工业铀矿物——沥青铀矿的形成机理:(1)铀是变价元素,在氧化环境中活化迁移,在还原环境中还原沉淀;(2)来自于氧化环境的[UO2(CO3)3]^4-、[UO2(CO3)2]^2-在氧化还原过渡带与有机质、硫化物及低价铁等还原剂发生反应,形成铀的简单氧化物——沥青铀矿;(3)有机质、粘土矿物等吸附UO2^2 ,加快了其被还原的速度,有利于铀的富集。因此认为:有机质还原UO2^2 形成H2S和H2S还原UO2^2 的作用是沥青铀矿形成的主要原因,这一反应在中性和弱碱性碳酸盐溶液中广泛和普遍存在。H2S等还原剂的存在是环境Eh值下降的主要原因,从而使水中的UO2^2 在氧化还原过渡带处于过饱和状态,加速了铀的吸附和沉淀。  相似文献   

13.
洪斌跃  潘家永  张笑天  刘颖 《地质论评》2016,62(S1):101-102
鹿井矿床位于南华活动带华夏褶皱带武功—诸广断隆区,闽、赣后加里东褶皱地块西缘,诸广山复式岩体中段,受遂川断裂及热水断裂组成的地堑式断陷带控制。本文主要对鹿井矿床内铀矿物的赋存状态、成分特征及组合特征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开鲁坳陷钱家店铀矿床铀的赋存状态及铀矿形成时代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对开鲁坳陷钱家店铀矿床铀的存在形式及铀矿成矿作用进行了研究。钱家店铀矿床矿石中铀的存在形式有铀矿物、吸附铀及含铀矿物,其中以铀矿物和吸附铀形式为主。U6 /U4 比值为0.266~1.116,平均为0.761。铀矿石中铀在各种粒级碎屑中均有分布,但集中分布在0.1~0.25mm粒级中,铀分布率27.89%~76.98%,平均为46.55%。钱家店砂岩型铀矿床UPb等时线年龄为53±3Ma和7±0Ma。  相似文献   

15.
A listing of the recognized types of uranium mineralization shows nineteen determinable types out of which only six can be classified as of economic significance at present: Oligomictic quartz pebble conglomerates, sandstone types, calcretes, intra-intrusive types, hydrothermal veins, veinlike types. The different types can be genetically related to prevalent geological environments, i. e. 1. the primary uranium occurrences formed by endogenic processes, 2. the secondary derived from the primary by subsequent exogenic processes, 3. the tertiary occurrences are assumed to be formed by endogenic metamorphic processes, however,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behaviour of the uranium during the metamorphosis and thereby the metallogenesis of this tertiary uranium generation is still vague. A metallotectonic-geochronologic correlation of the uranium deposits shows that a distinct affinity of the uranium exists to certain geologic epochs: to the Upper Archean — Lower Proterozoic, to the Hercynian and in a less established stage: to the Upper Proterozoic.  相似文献   

16.
从构造演化—岩浆作用—成矿流体系统将火山岩-花岗岩型铀矿作为统一体开展成矿作用研究。在总结华南热液型铀矿成矿地质特征的基础上,根据区域铀时空分布特征,结合成矿溶液的氢、氧同位素组成,从动力学过程阐述了成矿物质来源,并进而分析了成矿流体演化及成矿作用过程。认为早寒武世富铀地层是华南热液型铀矿最本质的铀物质来源,成矿流体是岩浆水和降水混合的产物,岩浆作用形成了成矿物质的"汇"区,燕山期伸展或向伸展过渡的地球动力学背景下的岩浆作用,促成了成矿热液系统的形成、演化及成矿作用的发生,随着岩浆作用物质-能量场的减弱,华南热液型铀矿成矿作用终止。  相似文献   

17.
下庄铀矿田构造特征及与热液铀矿化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下庄热液铀矿田位于贵东印支-燕山复式花岗岩体的东部,主要有北西西、北北东和北东-北东东向3组断裂。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论文着重对断裂构造进行了野外考察和显微构造分析,初步查明了不同方向断裂自印支期以来的活动历史、性质以及所反映的区域应力场。运用花岗岩的原地重熔原理,提出了下庄铀矿田构造控矿规律。北西西向断裂由晚侏罗世剪切发展成早白垩世追踪张性活动,主要控制辉绿岩浆侵入,晚白垩世时转化为压性,形成北西西向挤压破碎带。北北东向断裂由晚侏罗世剪切发展成早白垩世张剪性活动,控制了粗、细晶石英脉及多种蚀变分布,早白垩世晚期发生了韧性剪切变形,晚白垩世时部分北北东向断裂控制了辉绿岩浆侵入。北东-北东东向构造侏罗纪主要发生褶皱、逆冲,早白垩世主要为左旋压剪活动,晚白垩世转化为拉张,控制了晚白垩世红盆发育。早、晚白垩世之交,主压应力方向由北西 南东转化为北东 南西。贵东岩体经印支、燕山早、中期的多次重熔,为铀的活化迁移及富集成矿准备了良好的前提条件。早、晚白垩世两次铀矿化,与花岗岩层的两次重熔相关。重熔界面上升时,花岗岩层熔化,断裂切割深度小,构成了岩浆热液的通道;重熔界面下降时,花岗岩层固结,断裂深切至重熔层下方,成为基性岩浆上侵的通道。北西西向断裂拉张强度大,是基性岩浆的主要通道,北东-北东东向断裂规模较小,构成容矿构造,而北北东向断裂规模较大,在早、晚白垩世主要作张剪性活动,构成含矿热液主要运移通道,是下庄矿田重要的导矿构造。沿北北东向断裂向上运移的含矿热液遇到北西西向基性岩脉时,铀被还原而富集,含矿热液进入北东-北东东向断裂时,铀被“拥堵”而滞留,两者均是成矿的有利部位。层状花岗岩+“成矿壳层”+断裂构造,是下庄铀矿田下一步“攻深找盲”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相山矿田铀的中和还原成矿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周文斌  史维浚 《矿床地质》1996,15(4):351-357
该文以相山矿田为例介绍了铀的中和还原成矿作用的概念和机理。  相似文献   

19.
龙巴岭铀矿床矿化类型不同于相山铀矿田已知的水云母-萤石型和钠长石型铀矿化类型,它以石英-晶质铀矿矿物群产于碎斑流纹岩中。根据铀矿化产出形式、矿化岩石的化学组成和矿物群的组成及生成顺序,这种铀矿化类型既区别于已知的铀矿化类型,又与这两种铀矿化类型存在某些关联。介绍这种矿化类型可能会有益于对相山铀矿田的铀成矿认识和找矿评价。  相似文献   

20.
We show evidence that the primary uranium minerals, uraninite and coffinite, from high-grade ore samples (U3O8>0.3%) in the Wuyiyi, Wuyier, and Wuyisan sandstone-hosted roll-front uranium deposits, Xinjiang, northwestern China were biogenically precipitated and psuedomorphically replace fungi and bacteria. Uranium (VI), which was the sole electron acceptor, was likely to have been enzymically reduced. Post-mortem accumulation of uranium may have also occurred through physio-chemical interaction between uranium and negatively-charged cellular sites, and inorganic adsorption or precipitation reactions.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microorganisms may have played a key role in formation of the sandstone- or roll-type uranium deposits, which are among the most economically significant uranium deposits in the worl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