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赵辉  李粮纲 《探矿工程》2005,32(3):9-11
结合深圳市某填海及软基处理工程实际,分别采用三维固结理论和根据实测孔隙水压力值推算软基的固结度,并加以对比分析,证明其适用性。另外,根据固结度计算公式反推软基的最终沉降量和预测沉降稳定时间,这对于提出工程具体卸载时间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深基坑施工时地表沉降预测的时序-投影寻踪回归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盛斌  丁红岩 《岩土力学》2011,32(2):369-374
为了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实现信息化施工,必须对基坑实际监测数据进行分析与预测。现有的趋势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很难满足实际施工中高度非线性问题的拟合,预测误差较大。基于这点考虑,以天津某工程基坑施工地表沉降观测序列为例,在对原始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既可以考虑趋势时间序列,又具有高度非线性拟合性能的时序-投影寻踪回归模型。首先,通过比较分析几种时间序列方法的逼近误差和预测误差,寻求出一种逼近较好的时间序列预测方法。然后,将预测得到的时间序列和观测数据相结合,采用投影寻踪回归方法拟合。应用结果表明,该模型逼近性能良好,预测误差小,可为深基坑位移沉降的动态预测提供一条较好的途径,对基坑动态设计与信息化施工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BP神经网络-灰色系统联合模型预测软基沉降量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彭涛  杨岸英  梁杏  袁琴 《岩土力学》2005,26(11):1810-1814
目前软基沉降预测多采用指数曲线和双曲线延伸法,其结果不够理想,神经网络在此方面的运用也存在一定的局限,虽然GM(1,1)模型在软基沉降预测领域已得到运用,但在已有的案例中所使用的等时距模型都没有明确说明所采用的插值方法。以深圳湾西部通道填海软基沉降预测分析为例,建立BP神经网络-灰色系统联合模型来探讨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采用BP神经网络逼近非线性插值方法构建等时距时间序列数据,在此基础上建立沉降变形时间序列的GM模型,并建立相应的时间响应函数,预测沉降量。计算实例表明,该模型短期沉降预测结果比较准确,其最终沉降预测结果具有一定的工程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秦植海  秦鹏 《岩土力学》2012,33(6):1747-1753
海堤工后沉降分析预测对工程维护和灾害防治具有重要意义。以海堤工后初期监测资料为基础,运用分层总和法和太沙基一维固结理论反演了土层固结系数,并通过对固结系数变化规律的分析,提出采用改进变维分形预测模型对具有较强趋势性的固结系数进行预测,进而对海堤工后可能发生的长期沉降进行预测。以浙江省洞头县北岙后二期东围堤工程的海堤监测数据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验证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反映了实际土体的固结沉降机制,能够较好地预测海堤工后沉降趋势,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5.
采用室内试验求取的压缩性指标,由于受样品扰动的影响,往往不能反映实际土体的变形特点.为了寻求一种合理确定压缩性指标的方法,根据目前实际中广泛采用的沉降量计算公式,以深港西部通道填海工程软土的实测沉降量为例,通过对沉降量计算公式中参数的合理选取,反算求得了压缩性指标,经验证,其结果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6.
黄广军 《岩土力学》2016,(4):1061-1065,1074
采用Asaoka法对深圳某工程实例的地基工后沉降进行预测,发现选取不同的起始点和时间间隔时,其预测结果相差有3倍之多。因此,用数学方法对预测地基沉降的Asaoka法的表达式进行分析,探讨其拟合参数的误差对沉降预测结果的影响,提出了拟合参数误差放大系数的概念,并对预测结果的可靠性进行分析和评估。分析结果表明:影响Asaoka法沉降预测结果稳定性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其预测沉降的表达式对拟合参数β_1过于敏感,而且敏感性随着β_1的增大而增大,因此,在保证线性拟合良好的前提下,增大离散点的时间间隔,可减小β_1,从而有效减轻β_1的误差对预测结果的影响;采用Asaoka法预测沉降时,不能单凭线性拟合的好坏来判断一个预测结果的可靠性,还需要考虑拟合参数的误差放大系数的大小。  相似文献   

7.
软土路基沉降实时建模动态预测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肖武权  冷伍明 《岩土力学》2005,26(9):1481-1484
在路基填筑施工过程中,用多项式与时间序列AR组合模型预测其沉降变形发展。根据沉降观测值,采用统计分析方法识别和建立多项式预测模型,预测在某时期沉降趋势值;用平稳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建立随机部分模型,并预测沉降随机部分值,二者之和即为某时期沉降预测值。随着新观测数据的不断加入,及时修改预测模型参数值,达到实时预测之目的。工程实例研究表明:组合模型预测值明显优于单一趋势模型预测值。组合模型一步预测误差绝对值大多数情况下小于5 mm。预测步数越多,预测误差则越大。  相似文献   

8.
罗浩  马建林  周洪燕  周斌  李峰 《岩土力学》2009,30(Z2):374-376
高速铁路桥梁沉降控制是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措施.通过对京沪高速铁路桥梁大量沉降观测资料的积累,对软土地基沉降过程具有一定实际应用价值的沉降变形规律进行曲线回归,以预测其沉降发展规律.为了对桥梁基础沉降曲线全过程进行拟合和预测,通过各种理论计算和大量沉降观测资料的分析、统计归纳,首次提出了变形过程指数法.该成果为适用于京沪高速铁路及其他相关工程的桥涵基础的沉降预测提拱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吹填土围海造陆技术能有效缓解土地资源紧张的问题,所以提高此项技术水平刻不容缓。但是吹填土中,黏粒含量高,有机质含量高,含水率和压缩性大,强度低,导致固结效率低,沉降速度慢。进行长期沉降观测需要耗费较多的资源,故大部分工程并不进行观测。吹填土土体表面形成硬壳的时间一般需要耗费2~3a之久,工期长,加固效果不理想,工后实际沉降与预期沉降相差很大。因此,为工程达到规定变形的要求,如何结合沉降的观测数据进行长期沉降量的预测,以及针对预测得到沉降量,对吹填土采用哪种处理方式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自编程序建立了时间序列动态神经网络的非线性方法,并将其运用于吹填土沉降的预测中并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动态神经网络的方法可较为合理准确的运用于软土的固结沉降预测中,误差小,可行性强,预测结果具有较高的精度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某矿石码头堆场矿石分级压载的地基沉降预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健  白彦峰  贾敏才 《岩土力学》2009,30(7):2101-2104
采用规范沉降计算法及太沙基一维固结理论,对某矿石码头堆场地基的沉降进行计算分析。基于沉降实测资料,采用反分析方法,确定了各土层的压缩模量和固结系数,并将反演得到的参数代入太沙基一维固结方程,对后续沉降进行预测,从而确定分级压载的下一级压载时间与压载量。与传统的沉降预测方法相比,由反演分析得到土层参数,对后续沉降进行预测的方法,其结果更加真实可靠,也更能反映实际土体的固结沉降机理。该方法可供今后其他类似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软土地基上修筑路堤,最突出的问题是路堤的稳定与沉降。为掌握软土路堤在施工期中的变形动态,就必须进行动态观测和沉降预测,一方面保证路堤在施工中的安全与稳定,另一方面能正确预测工后沉降。而众多的预测方法给实际应用选择带来一定的困难,如何更科学合理地选择预测方法是工程技术人员面临的难题。就几种常用的曲线拟合预测方法的适用性进行分析,以期针对具体工程选取更为合适的预测方法,有效控制工后沉降并保证路堤施工和运营期的安全。  相似文献   

12.
基础沉降预测的Verhulst模型   总被引:24,自引:5,他引:19  
宋彦辉  聂德新 《岩土力学》2003,24(1):123-126
目前,基础沉降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一般通过渗透固结理论来计算,由于假设条件较多且影响渗透固结的因素复杂,计算结果常与实际观测值不一致。本文通过分析基础沉降的发生过程及Verhulst模型的特点,提出可以根据施工过程中的观测资料,运用Verhulst模型预测今后不同时刻基础的沉降量,预测实例表明,这一模型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可以运用到实际工程中。  相似文献   

13.
为了真实反映大荷载原煤仓天然地基沉降变形随上覆荷载的变化特征及规律,确保工程安全,在研究区场地建立了一套沉降监测系统,跟踪测试了建设施工及运营期间荷载作用下原煤仓地基土的沉降变形,并依据实际监测结果,通过"规范方法"及"三维数值分析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原煤仓地基实际变形满足规范要求的允许值,证明采用第四系湖积砂层作为天然地基方案是可行的;地基土实际沉降主要集中在运营期间,建设及施工阶段所占比例较小(10%~27%),而规范计算该阶段沉降所占比例在40%以上;在沉降计算及预测过程中考虑基础刚度的影响,所得基底土压力分布及沉降计算结果更符合现场实际。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工程场地设计、建设及安全施工提供理论依据及参考。   相似文献   

14.
云南巧家高填方工程场地地形崎岖,高差悬殊,存在工后沉降量大以及不均匀沉降等问题,而传统沉降预测方法因忽略参数差异性问题不能准确预测高填方场地工后沉降。基于云南巧家高填方工程30组实测沉降数据,采用粘弹性模型、指数模型和双曲线模型三种方式进行工后沉降预测,结果显示粘弹性模型对于高填方沉降预测精度明显优于其他两种模型。基于粘弹性模型预测了云南巧家高填方工程工后沉降分布规律,探明了最大沉降速率和最终沉降的分布区域,为后续开展工程措施提供了合理的科学依据。通过粘弹性本构模型参数反演发现云南巧家高填方工程回填材料的压缩模量和粘滞系数均呈现显著的空间差异性,若不考虑参数空间差异性将会导致预测结果产生显著的误差。基于此提出了高填方场地考虑参数变异性的分区计算方法,该方法不仅能够减少整个高填方场地计算参数,并且能够有效提升预测结果精度,从而满足工程需求。  相似文献   

15.
在研究抚顺某石油厂区地质环境条件的基础上,分析其地面沉降产生的原因,并基于厂区某地面沉降监测点连续8 a的实际监测数据建立灰色预测模型,该模型预测平均相对误差9.69%,误差较小,可以满足实际工程需要。然后据此模型对厂区未来3 a的地面沉降变形进行预测,预测结果显示该厂区地面沉降仍在持续,但年度沉降值有减小的趋势,该预测结果总体上反映了厂区地面沉降变形的变化规律和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剥山填海地基上建筑物产生严重不均匀沉降的原因,介绍了采用注浆法对其进行处理的设计与施工。  相似文献   

17.
工后沉降预测结果是黄土高填方场地变形稳定性评价和建筑物规划布局的重要参考依据。为遴选适合黄土高填方场地的工后沉降预测模型,基于某典型黄土高填方工程的实测沉降数据,分析了工后沉降曲线的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建立了17种回归参数模型,提出了模型预测效果的评价指标和方法。结果表明:(1)该工程填方区工后沉降历时曲线呈“缓变型”变化,土方填筑完工初期无陡增段,随时间增加沉降速率逐步降低,尚未出现沉降趋于稳定的水平段;(2)将外推预测误差、内拟合误差和后验误差比最小化作为综合控制目标,可遴选出理想的回归参数模型;(3)MMF模型(Ⅱ型)和双曲线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较好的稳定性和较强的适应性,在17种模型中的预测效果最佳;(4)沉降数据的变化越平稳,模型预测效果越好;(5)增大建模数据的时间跨度,会提升预测精度,但增大至一定值后,预测精度提升效果不再显著。  相似文献   

18.
沈建文  刘力 《岩土力学》2015,36(Z2):709-714
随着城市内地铁盾构区间隧道临近城市道路桥桩工程的增多,急需研究盾构隧道临近桥桩施工对桥桩的变形影响问题。采用有限元数值计算方法,结合盾构隧道穿越桥桩实际工程,建立了盾构隧道施工对临近桥桩影响的数值分析模型,模拟盾构隧道施工,对盾构隧道穿越临近桥桩的桩体沉降、桩体侧移、地表沉降进行了数值分析研究,盾构隧道穿越时及穿越后桩体沉降、桩体侧移、地表沉降控制结果较为理想,桩体处于稳定状态。结合现场监测成果,对数值计算结果和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表明采用的数值分析计算模型、参数取值对盾构隧道施工对临近桥桩影响的模拟是可靠的,可以运用文中的数值计算方法预测后续盾构隧道施工引起临近桥桩沉降、桩体侧移和地表沉降结果。  相似文献   

19.
从软土的结构性出发,对软土较高的孔隙比、较强的透水性以及其压缩曲线的特点等进行分析总结,对公路路基沉降计算方法作进一步探讨。反分析方法在路基沉降方面的应用已经成为预测工后沉降的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该方法是在空域和时域内对工程进行反馈分析的方法,是动态设计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包括在常规设计期间内进行的各种静态分析,而且包括随施工过程,根据工程现场实测的变形及其它可观测信息进行一系列反馈处理,它将设计与施工过程密切联系起来。为了较好地预测工后沉降,从沉降固结计算的角度对模型参数进行反分析,并反演设定参数,预测了沉降趋势,并与实际观测数据及理论计算数值进行比较,对实际工程做出评价,对工后沉降做出合理地预测。  相似文献   

20.
公路软基沉降预测的支持向量机模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黄亚东  张土乔  俞亭超  吴小刚 《岩土力学》2005,26(12):1987-1990
提出了基于支持向量机(SVM)模型对公路软基沉降进行预测的一种新方法,工程实例预测结果表明,在同样的训练均方误差下,SVM模型预测能力要优于BP神经网络模型,同时该模型能够综合利用分级加载过程中的沉降观测数据作为训练样本集,比仅依靠预压期内部分实测沉降数据的双曲线法更能反映地基土的变形趋势。因此,将建立的SVM模型应用于公路软基沉降预测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实际沉降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