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淡水珍珠中球文石的XRD谱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马红艳  崔福斋 《矿物学报》2003,23(4):371-373
球文石是CaCO3的同质多象变体,在自然界中很少出现。对不同质量淡水珍珠进行XRD物相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颜色的优质淡水珍珠中几乎全部由文石组成,方解石不发育;劣质淡水珍珠中主要含有文石、球文石;在劣质的淡水无光珠发现有球文石,可能与这些珍珠混有较多的有机物有关,文中例举了含球文石与不含球文石的淡水珍珠XRD谱。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珍珠中的六方球文石成为珍珠研究的一个热点。利用文石与六方球文石的特征拉曼光谱差异,对淡水无核珍珠样品的两种物象组成进行了测试研究。采用显微激光拉曼成像技术初步确定了淡水无核珍珠样品中六方球文石的位置、形状与大小。结果显示,其多分布于珍珠珠核部位,也可出现在珍珠表面。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进一步观察,珍珠表面上的六方球文石与文石的微形貌特征有较明显的区别。同时,还一并探讨了拉曼光谱在珍珠样品中出现的方向性效应以及有机色素产生的拉曼效应。  相似文献   

3.
淡水养殖珍珠的矿物组成特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采用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及显微激光拉曼光谱对三角帆蚌养殖珍珠的矿物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浙江诸暨产三角帆蚌淡水珍珠的矿物组成主要为文石。在无商业价值的部分珍珠中存在六方碳钙石。其中具珍珠光泽的珍珠层一般呈半透明状,均为文石组成;无珍珠光泽的不透明层有时由文石组成,有时由六方碳钙石组成。三角帆蚌淡水养殖珍珠中不存在方解石,这与海水养殖珍珠中存在方解石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4.
运用偏光显微镜和红外显微镜对中国大量的优劣海水和淡水养殖珍珠进行了系统的对比观察,发现在海水珍珠中存在文石和方解石,没有球文石;而在淡水珍珠中存在文石和球文石,不存在方解石。基于大量的珍珠内部结构的偏光显微镜图片,我们修正了前人建立的珍珠内部结构综合模式图,建立了一个新的更符合科学实际的养殖珍珠内部结构综合模式图。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海水灰色Akoya珍珠是珍珠类饰品的新宠,前期研究主要聚焦在对其海水属性、各结构单元的元素赋存特征、辐照处理及其鉴别方法等方面。本文借助紫外可见(UV-Vis)反射光谱仪、显微红外光谱仪、扫描电镜等技术,对具有白色内核的一类灰色珍珠的宝石学与其精细结构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在珍珠的珠核与珍珠层之间,基本存在厚约几十微米的褐色有机质过渡层。在珠核至珍珠表面的径向上,靠近褐色过渡层的珍珠层区域中存在无特定形态区域,该区域物相组成所对应的红外光谱中可见分别归属球文石(约1444cm-1、887cm-1)与方解石(约1410cm-1、872cm-1、708cm-1)的特征吸收。同时,在接近珍珠表面处的珍珠层中,文石板片形貌较不规则;而在珍珠径向上并位于珍珠层的中间区域中,文石则呈规则的板片形貌,且自内核至珍珠表层方向上,文石板片的厚度呈现渐薄特征。②整个珍珠表面的反射光谱与外层单一的珍珠层的光谱特征一致,上述褐色过渡层对整个珍珠的UV-Vis反射光谱无直接影响,因此该褐色过渡层是否对珍珠呈现灰色产生影响有待进一步商榷。本研究工作对灰色Akoya珍珠的呈色机理探究及形成属性的鉴别具有较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可进一步丰富人们对具有0.3~0.6mm薄层珍珠层的珍珠品类精细结构及矿化特征的认知。  相似文献   

6.
海水及淡水养殖珍珠的物质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立平 《地球科学》2009,34(5):752-758
采用偏光显微镜、X射线粉晶衍射仪、傅利叶红外光谱仪、电子顺磁共振谱仪、拉曼光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等测定了淡水珍珠、海水珍珠及部分贝壳的矿物及化学组成.研究表明: 珍珠矿物组成单一, 主要由文石构成, 仅含少量球文石或方解石; 淡水珍珠明显富含Mn, 而海水珍珠中明显富含Na、K、Mg、Sr; 这种富集特征与淡水、海水中元素的富集特征相似.此外, 各颜色品种之间化学成分也存在微小的差异, 白色珍珠比有色珍珠更纯净, 所含铁、锰、铬等致色元素更低.紫色珍珠略富含Mg、Mn, 橙色者明显富含Fe, 而黑色海水珍珠的颜色可能与有机组分有关.   相似文献   

7.
球文石是CaCO_3的第3种亚稳定多形体,它常在实验室中被合成,很少在自然界产出。太行山北段观赏石中球文石的野外地质、显微光学和红外光谱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太行山北段观赏石中的球文石为紫红色,呈放射状、菊花状及同心圆状结构,长径范围为0.5~3.00mm;光学显微镜下呈六边形结构,发育一组不完全解理。闪突起十分显著,并由低负突起过渡到高正突起,少数呈聚片双晶、集合体等;在红外光谱图中,常发育1494cm~(-1)、1086cm~(-1)、876cm~(-1)+848cm~(-1)、713cm~(-1)+677cm~(-1)等4个特征吸收峰。当前,尚未发现有肉眼可识别的大粒度球文石的报道,太行山北段观赏石中肉眼可识别球文石的发现对未来球文石结构的表征、与其次结构相关的晶体结构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8.
贝壳珍珠层的X射线衍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珍珠层中文石晶体的择优取向是珍珠层具有优异力学性能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对三角帆蚌贝壳珠层的X射线衍射研究,表明珍珠层除存在公认的(002)面网平行珍珠层面的强烈定向文石晶体外,还有强烈的(012)面网平行珍珠层面的亲新定向文石晶体,且在同一贝壳的不同位置,该两种取向的择优取向度变化较大,充分说明了珍珠层结构的不均匀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市场上出现的一种外观酷似翡翠的透辉石微晶玻璃,利用常规宝石学检测仪器、X射线粉末衍射和红外光谱等测试方法,对该材料样品的宝石学特征、物相组成及谱学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在宝石显微镜下透辉石微晶玻璃显示特征的放射状晶花,具球晶结构;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表明,其主要物相为透辉石和玻璃质;红外光谱分析显示,该样品的谱学特征与翡翠的红外光谱有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场发射高分辨率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和场发射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对物理法改色前后的优质淡水珍珠表面进行了细致的观察。通过对比分析珍珠在微米级至纳米级的范围内微结构及超微结构特征的变化,证明珍珠质层是天然的纳米材料;改色前后珍珠的红外光谱分析及XRD分析对物理法改色珍珠机理是由于微量MnCO3在γ射线辐照下氧化成Mn2O3或MnO2所致的说法给予否定;由红外光谱测试结果可知物理法改色珍珠呈色机理与珍珠中有机物的辐照化学变化有关,并且物理法改色珍珠伴色的呈色机理与珍珠的文石纳米粒径效应亦无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秦岭造山带二台子铜金矿床矿物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通过矿物地示化学研究,认为陕西二台子铜金矿床属钠长石碳酸角砾岩型矿床,是大陆热点成矿系统中幔源碱性热流体成岩成矿作用多期叠架所形成。砷黝铜矿富Fe、As,低Sb、Ag;黄铁矿中富As、Se,白云石(内核)有显著的锰铁白云石(外部环带)增生环带;长石类矿物出现富Mg铁长石;这些特征是陕西二台子铜金矿床属钠长石碳酸角砾岩型矿床的典型矿物地球化学特征。矿物地球化学组合类型指标可判断不同矿化类型及分散矿化  相似文献   

12.
埋藏后生作用对生物壳体87Sr/86Sr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小渡口剖面28层有孔虫、介形虫、腹足类生物壳体的微观观察、微量元素及其比值、^87Sr/^86Sr与微量元素特征对比经及水-岩反应^87Sr/^86Sr的混合模式,显示生物壳体遭受了埋藏后生作用,但对生物壳体原始的^87Sr/^86Sr比值基本没有改变或影响甚微,推测参与埋藏后生作用的流体与生物壳体具有相近的Sr同位素组成或较悬殊的Sr含量。同时,实际研究表明评价和判别埋藏后生作用对生物壳体原  相似文献   

13.
改性蒙脱石吸附水中氟离子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制备四种改性蒙脱石,并利用X射线衍射分布和化学成分分析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选用其中两种对水中的氟离子进行了吸附试验,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它们吸附氟离子的适宜条件及吸附等温线(25℃)。结果表明,制备的改性蒙脱石具有很强的吸附氟离子的能力,在pH分别为5和4时的除氟效果最好,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型吸附等温线方程。  相似文献   

14.
岩石内应力的储存和释放对深地资源和能源开发具有重要约束。矿物晶格间距的动态变化是揭示岩石内应力演化的重要指示。X射线衍射法是当前获取矿物晶体结构的主要手段,可以准确测定矿物的特征衍射峰。但是,对于具有复杂结构和矿物组成的岩石,X射线在穿透过程中携带的统计信息,难以反映矿物晶格间距的细节特征。中子射线的能量高、穿透深度大,且与原子核反应,因而能更准确地刻画矿物元素位置和结构细节,但中子的波长较长、校准困难,结果具有不确定性,导致中子射线在岩石内应力研究中未能发挥应有作用。在分析X射线、中子技术优势和固有局限的基础上,提出了岩石内应力的X射线-中子衍射测量方法,重点剖析了该方法的基本原理,提出了该方法的关键技术与研究前景。得出了如下结论:利用X射线在确定岩石矿物晶格参数的优势,结合加热处理等技术,可实现岩石矿物无应力条件下晶格间距的标定; 采用中子衍射技术可精确测量岩石矿物的衍射偏移峰,实现岩石内应力深度轮廓的精准刻画; 结合X射线与中子的优势,可实现岩石内应力绝对值的精确测量。提出的技术手段有利于揭示岩石内应力的微观储存和释放过程,以及长期存留的物质条件和物理力学机制,并有望为岩石矿物组成和微观结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相山矿田热液水云母化及其与铀矿化关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相山铀矿田广泛发育热液水云母化,且水云母以伊利石、蒙皂石混层矿物居多。对典型矿床围岩、蚀变岩石和矿石中粘土组成的定量分析和化学成分分析表明:随着U元素的逐渐富集,粘土矿物存在蒙皂石→伊利石、蒙皂石混层矿物→伊利石的转化过程,而且这一转化过程在本区是一个动态的平衡过程,这一研究结果很好解释了相山矿田以群脉矿床的为主的特征;蚀变岩石中高蒙皂石含量的粘土矿物为后期富大矿起了富集U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潍河下游地区海咸水入侵动态三维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中以潍河下游的莱洲湾南岸地区为研究区 ,阐述了海咸水分布规律。针对海咸水运移过程中的水动力学特征和化学动力学特征 ,推导了水动力化学动力耦合的盐分运移对流弥散方程 ,水动力过程考虑了浓度变化对水流运动的影响 ,化学动力学过程考虑了含水介质表面吸附 (解吸 )作用对盐分运移的影响。采用改进的非线性特征有限元法 ,求解高浓度溶质运移三维模型。计算结果表明 ,该模型更真实地刻画了海咸水入侵系统。通过对海咸水入侵规律进行模拟 ,指出海咸水入侵的根本原因是过量开采地下淡水资源 ,要防止海咸水入侵 ,必须科学开采地下淡水资源。  相似文献   

17.
河北省东坪金矿几种新金矿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东坪金矿是与偏碱性杂岩有关的新类型金矿床,矿物组成复杂,在其中发现了8种未定名的新矿物,它们是:Au2TeO4(A),Au2TeO4(B),AuTeO4,Au(Pb,Te)O4,(Au,Zn)2,(Bi,Te)O5,AuO.nH2O,Au2Te3S2和Au2Te。对以上矿物的形态及物理特征,光学性质,化学成分,元素价态,X射线衍射数据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The sedimentological and geochemical properties of a 7·47 m long laminated sequence from hypersaline Lake Yoa in northern Chad have been investigated, representing a unique, continuous 6100 year long continental record of climate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 in the eastern Central Sahara. These data were used to reconstruct the Mid to Late Holocene history of this currently hyper‐arid region, in order to address the question of whether the Mid Holocene environmental transition from a humid to a dry Sahara was progressive or abrupt. This study involved a suite of analyses, including petrographic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examination of thin sections, X‐ray diffraction, X‐radiography, granulometry, loss on ignition and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The potential of micro‐X‐ray fluorescence core scanning was tested at very high resolution. Detailed microscopic investigation revealed the sedimentary processes responsible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fine laminations, identified the season during which they were formed, and confirmed their annually rhythmic nature. High‐resolution X‐ray fluorescence core scanning allowed the distinction of each individual lamination over the entire record, opening new perspectives for the study of finely laminated sediment sequences. Geochemical and mineralogical data reveal that, due to decreasing monsoon rainfall combined with continuous and strong evaporation, the hydrologically open and fresh Mid Holocene Lake Yoa slowly evolved into the present‐day hypersaline brine depleted in calcium, which has existed for about the past 1050 years. During the oldest part of the investigated period, Lake Yoa probably contained a permanently stratified lower water column that was nevertheless disrupted relatively frequently by mixing events. Deep‐water anoxia became more stable because of increased salinity‐driven density stratification. In parallel, the sediment grain‐size proxies record a progressive increase of aeolian input in the course of the last 6100 years. Altogether, all geochemical and sedimentological indicators point to a progressive drying of the eastern Central Sahara, strengthening previous conclusions based on palaeoecological indicato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