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古地貌恢复是盆地沉积体系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准噶尔盆地春光探区井位分布不均,无法有效地对白垩系凹陷区的储集层潜力进行评估。首先利用三维地震、测井和岩心等资料,采用高精度古地貌恢复方法,在建立全区层序地层格架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压实校正、剥蚀量恢复和古水深恢复,按砂组恢复出春光探区白垩纪古地貌特征,识别出了下切谷、坡折带和局部凸起等地貌单元。结果表明春光探区白垩系沉积经历了扩张—收缩—逐渐填平补齐的过程,沉积体系继承性较好;精确的古地貌恢复反映了盆地的沉积过程,有助于储集层预测和微相划分,对白垩系沉积特征研究有重要意义。其次,分析了地貌单元对砂体分布和沉积相展布的控制作用,认为研究区古地貌对砂体控制作用明显,其中局部凸起对砂体有分隔作用,坡折带控制着砂体展布和成因类型,下切谷作为搬运通道控制着砂体发育位置和规模。最后,对沟谷体系进行了精细刻画,总结了古沟谷的V-U-W型发育模式,并定量分析其搬运能力。  相似文献   

2.
层序地层体制中的陆相储层发育规律   总被引:46,自引:0,他引:46  
樊太亮 《地学前缘》2000,7(4):315-321
沉积基准面旋回变化控制着陆相层序地层的形成与演化 ,并为预测陆相储层的发育与展布提供了一个参照格架。在纵向上 ,基准面旋回通过控制物源区的扩大与收缩、河流地貌的改造与变迁、沉积物的供给型式等 ,控制着储层形成条件与发育规律。基准面低位期是形成各类储集砂体和岩性圈闭的有利时期 ;在平面展布上 ,储层沉积作用受到古构造和古地理格局的制约 ,盆地内局部高地影响着水系的具体分布格局 ,古山口、侵蚀沟谷、古河道等决定着物源的搬运通道 ,古断层、古斜坡和坡折带等决定着沉积物卸载场所。因此 ,沟谷、河道等负向地貌单元与古断层、坡折带等地势梯度变化带相匹配的地理空间 ,是储集岩分布的有利所场。  相似文献   

3.
辽西低凸起北段源-汇系统精细描述与油气勘探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辽西低凸起北段现存物源区范围小,长期被认为供源能力不足缺乏优质储层而成为勘探"禁区".为理清辽西低凸起北段物源面貌及沉积储层分布规律,综合利用钻井、测井和三维地震资料,对古物源区面貌、古沟谷与坡折体系等源-汇要素精细描述,预测了富砂沉积体平面分布,并探讨了砂体差异富集的控制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自南向北发育多个孤立的"链状岛"状隐性物源区,并发育半充填型和侵蚀型两类古沟谷及8种坡折带组合类型,多个近源沉积体环物源分布.源-汇耦合关系决定了砂体的富集程度,其中物源区大小及持续发育时间是影响砂体发育的决定性因素,断裂活动及坡折带类型进一步决定了不同位置砂体富集程度的差异性.上述新认识指导发现了锦州25-1、锦州20-2北两个油气田.   相似文献   

4.
构造活动是源-汇系统中形成古地貌和砂分散体系的重要影响因素。塔木察格盆地塔南凹陷在早白垩世是一个典型的断陷湖盆,经历了多期幕式断陷活动,但同沉积构造活动及其配置所产生的古地貌对层序结构特征、沉积体系及砂体分布的控制作用仍不明确。文中以地震、测井、岩心资料为基础,以层序地层学理论和古地貌控砂理论为指导,建立了塔南凹陷下白垩统层序地层格架;结合断层活动性分析,阐明了不同类型古地貌对沉积体系和砂体分布的控制作用和规律。构造演化和沉积充填的综合研究表明: 受控盆主断裂的幕式断陷活动及同沉积断裂的差异断陷活动影响,塔南凹陷发育横向凸起和走向斜坡2种类型的构造调节带,这些构造调节带是水系入盆的通道,控制着盆地的主体物源方向、沉积体系类型与分布特征;根据断层的几何形态及发育部位,共识别出4种类型构造坡折带,分别是陡坡断崖型坡折带、陡坡断阶型坡折带、缓坡反向断阶型坡折带和盆内坡折带,它们各自控制了不同类型沉积体系的形成与分布;沉积物入盆后,沉积物分散体系和砂体的分布特征受同沉积断裂的组合样式控制,研究区共发育梳状断裂系、叉状断裂系和平行断裂系3种同沉积断裂平面组合;与构造调节带相对应的断裂坡折带低部位是大型储层砂体,特别是低位扇三角洲或盆底扇砂体发育的有利部位,是寻找砂岩油气藏的有利区带。研究成果对于深化断陷湖盆源-汇系统理论、指导断陷湖盆砂体分布预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5.
构造活动是源-汇系统中形成古地貌和砂分散体系的重要影响因素。塔木察格盆地塔南凹陷在早白垩世是一个典型的断陷湖盆,经历了多期幕式断陷活动,但同沉积构造活动及其配置所产生的古地貌对层序结构特征、沉积体系及砂体分布的控制作用仍不明确。文中以地震、测井、岩心资料为基础,以层序地层学理论和古地貌控砂理论为指导,建立了塔南凹陷下白垩统层序地层格架;结合断层活动性分析,阐明了不同类型古地貌对沉积体系和砂体分布的控制作用和规律。构造演化和沉积充填的综合研究表明: 受控盆主断裂的幕式断陷活动及同沉积断裂的差异断陷活动影响,塔南凹陷发育横向凸起和走向斜坡2种类型的构造调节带,这些构造调节带是水系入盆的通道,控制着盆地的主体物源方向、沉积体系类型与分布特征;根据断层的几何形态及发育部位,共识别出4种类型构造坡折带,分别是陡坡断崖型坡折带、陡坡断阶型坡折带、缓坡反向断阶型坡折带和盆内坡折带,它们各自控制了不同类型沉积体系的形成与分布;沉积物入盆后,沉积物分散体系和砂体的分布特征受同沉积断裂的组合样式控制,研究区共发育梳状断裂系、叉状断裂系和平行断裂系3种同沉积断裂平面组合;与构造调节带相对应的断裂坡折带低部位是大型储层砂体,特别是低位扇三角洲或盆底扇砂体发育的有利部位,是寻找砂岩油气藏的有利区带。研究成果对于深化断陷湖盆源-汇系统理论、指导断陷湖盆砂体分布预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6.
基于三维地震和测井资料分析,以层序地层分析和古地貌恢复技术相结合,根据地层剥蚀状况,将层序界面分为洼陷带内的平行不整合面、凹陷边缘超覆带的角度不整合面、旋转断块顶部的角度不整合面和潜山顶部强烈剥蚀不整合面4种类型,针对不同的界面类型采用不同的剥蚀地层恢复方法,重建了辽河滩海海南—仙鹤地区关键构造期古地貌形态。研究发现海南—仙鹤地区发育下切谷、陡坡断裂坡折带、古凸起等多种古地貌单元,古地貌整体呈现沟、梁斜列,下切沟谷和陡坡断裂坡折带发育,物源面积大、物源方向与海南断层斜交等特点。古地貌对物源体系、层序构成和砂体分布具有明显控制作用,具有"大沟对大扇,小沟对小扇"、砂体平面上分布受断层坡折控制、纵向分布受体系域控制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歧口凹陷层序构成样式的时空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歧口凹陷为中国东部渤海湾盆地内重要的内陆断陷含油气凹陷,具有多幕构造演化、多类构造样式、多个物源体系、沉积体系演化时空变化剧烈等特点,导致层序构成样式在时空上具有显著的差异性。结合歧口凹陷构造古地貌背景和物源供给体系时空演化差异性的研究,在研究区古近系总结出四种典型的层序构成样式:断控陡坡带型层序样式、多级断阶带型层序样式、轴向断坡带型层序样式、挠曲坡折带型层序样式。层序构成样式的时空差异主要受控于宏观构造的幕式演化和局部同沉积断裂不同组合样式所形成的特定的古地貌差异,而物源供给体系的强弱程度以及供给方向变化也是控制层序构成样式的重要因素。不同类型的层序构成样式控制了沉积体系、砂分散体系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而影响了砂体的分散和堆积样式。因此,层序构成样式的时空差异性分析对于研究区有利隐蔽圈闭的预测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综合利用恩平凹陷丰富的地震资料,通过古地貌特征分析、古沟谷识别及多相带联合追踪等方法,明确恩平凹陷古近系文昌组沉积时期的古地貌特征及砂体展布规律。恩平凹陷文昌组砂体成因和平面展布与沉积古地理背景及古沟谷密切相关:凹陷北部陡坡带受控洼断裂及古沟谷控制,发育一系列向北退覆式叠置的扇三角洲砂砾岩体,与中深湖相泥岩指状交互,其发育期次、规模与边界断裂活动密切相关;凹陷南部EP18-1继承性古隆起控制南部斜坡带的古沟谷发育与古地貌格局,将南部斜坡带分割成东西两个古沟谷物源供给体系,两个古沟谷体系分别控制EP17洼及EP18洼南斜坡辫状河三角洲的展布方向,而EP18-1继承性古隆起上则发育大型滩坝相砂体。  相似文献   

9.
物源问题一度成为制约歧口凹陷歧南低斜坡沙三段油气勘探的焦点。在综合分析沉积期古地貌及沟谷展布特征、地震属性特征、碎屑颗粒组分、重矿物组合特征、砂体展布特征等资料基础上,探讨歧南低斜坡沙三段沉积时期物源体系特征及分布。结果表明:歧南低斜坡沙三段存在3大物源体系,其中,西部歧南水道物源体系延伸距离远,波及范围大,控制了歧南低斜坡沙三段沉积时期砂体的形成与分布。进一步研究表明,古物源与沉积体系具良好的空间配置关系。受歧南水道主物源体系控制,低斜坡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砂体分布具"埕宁隆起物源供砂,歧南水道沟槽输砂,物源体系-坡折带联合控砂"的内在机制。物源方向的确定对研究沉积体系展布、砂体分布及有利勘探区预测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古地貌对渤海石臼坨凸起古近系沉积体系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渤海湾盆地石臼坨凸起沙一、二段所发育的扇三角洲储层,在沉积演化过程中由于古地貌特征的不同,造成储集砂体形态特征及分布规律的不同,储层认识困难。通过分析断裂活动对古地貌格局的控制作用进行古地貌恢复,研究不同地貌单元与沉积体系的匹配关系,阐明了古地貌对沉积体系发育类型和沉积特征的控制作用,揭示了扇三角洲的沉积过程。在此基础上结合地震属性分析技术,精细描述了各沉积期次扇体的展布特征,并对沉积演化过程中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发育的差异性进行了解析。最终明确了盆地边缘沟谷和古地形发育特征对物源的控制作用,形成了"大沟对大扇,小沟对小扇"的沉积模式指导依据;同时确定了斜坡带上扇三角洲的沉积规律和砂体分布的控制机理。  相似文献   

11.
The sequence architecture and depositional systems of the Paleogene lacustrine rift succession in the Huanghekou Sag, Bohai Bay Basin, NE China were investigated based on seismic profiles, combined with well log and core data. Four second‐order or composite sequences and seven third‐order sequences were identified. The depositional systems identified in the basin include: fan delta, braid delta, meander fluvial delta, lacustrine and sublacustrine fan. Identification of the slope break was conducted combining the interpretation of faults of each sequence and the identification of syndepositional faults, based on the subdivision of sequence stratigraphy and analysis of depositional systems. Multiple geomorphologic units were recognized in the Paleogene of the Huanghekou Sag including faults, flexures, depositional slope break belts, ditch‐valleys and sub‐uplifts in the central sag. Using genetic division principles and 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tectonic features of the Paleogene of the Huanghekou Sag, the study area was divided into the Northern Steep Slope/Fault Slope Break System, the Southern Gentle Slope Break System and T10 Tectonic Slope Break System/T10 Tectonic Belt. Responses of slope break systems to deposition–erosion are shown as: (1) basin marginal slope break is the boundary of the eroded area and provenance area; (2) ditch‐valley formed by different kinds of slope break belts is a good transport bypass for source materials; (3) shape of the slope break belt of the slope break system controls sediments types; (4) the ditch‐valley and sub‐sag of a slope break system is an unloading area for sediments; and (5) due to their different origins, associ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ing patterns, the Paleogene slope break belt systems in the Huanghekou Sag show different controls on depositional systems. The Northern Fault Slope Break system controls the deposition of a fan delta‐lacustrine‐subaqueous fan, the Southern Gentle Slope Break system controls the deposition of a fluvial–deltaic–shallow lacustrine and sublacustrine fan, and the T10 Tectonic Slope Break System controls the deposition of shallow lacustrine beach bar sandbodies. The existence of a slope break system is a necessary but not a sufficient condition for studying sandbody development. The formation of effective sandbodies along the slope break depends on the reasonable coupling of effective provenance, necessary association patterns of slope break belt, adequate unloading space and creation of definite accommodation space. Copyright © 2013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2.
盆地的古地形及构造坡折带的形态和类型决定其沉积充填的特征和储集层砂体的分布。根据对蒙 古国东部塔木察格盆地南部地区南贝尔凹陷和塔南凹陷的盆地边缘的古地貌结构特征分析,将南贝尔凹陷和塔 南凹陷白垩纪发育的古构造坡折带划分为4种类型,分别控制着4种类型沉积相的形成和分布。断崖型坡折带 控制近岸水下扇相及前方的远岸湖底扇相的形成和分布;断阶型坡折带控制扇三角洲相和近岸水下扇相的形成 和分布;缓坡型坡折带控制扇三角洲相的形成和分布。在基准面下降阶段,盆内坡折带控制着远岸湖底扇的形 成和分布。  相似文献   

13.
沾化凹陷三合村洼陷沙河街组沙三下亚段(Es3L)作为重要储集层段,勘探潜力巨大,精细刻画三合村洼陷沙三下亚 段物源体系对沉积体系重建、有利区带预测具重要意义。采用古地貌宏观区分物源区与沉积区,并精细刻画西南部与南部 物源通道(I~VI号),运用岩心、岩屑组成特征明确沉积区沉积相类型及原始物质成分,通过地震属性与地层切片精细描绘 沉积区内“源-汇”配置及时空演化关系,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三合村洼陷古物源体系进行综合刻画。结果表明,洼 陷西南部斜坡区(约3°)物源来自陈家庄凸起西段(I、II号沟槽输导),相对富砾,以碳酸盐岩岩屑为主;南部坡折区 (约8°)物源来自于陈家庄凸起东段(III~VI号沟谷输导),相对富砂,发育单晶石英或多晶石英颗粒。平面上,沉积区扇 三角洲沉积体系规模与物源通道的宽深比及延伸距离呈正相关,垂向上,低位体系域(LST)形成扇体规模远大于高位体 系域(HST)扇体,且交汇区物源体系由南部向西南部迁移转化。  相似文献   

14.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7段重力流砂体规模巨大、油气资源丰富,但不同层系不同地区砂体的形态、规模及叠置关系差异巨大,砂体构型特征及发育规律认识程度低,制约了其油气滚动勘探和开发效率。在岩心观察基础上,基于单井砂体构型界面识别和区域性连井砂体对比,结合砂体沉积微相类型开展了砂体构型划分和发育特征研究。研究认为陇东地区长7段重力流砂体规模较大,主要发育西南物源体系,其次为东北物源。发育典型的重力流水道—湖底扇沉积,可细分为侵蚀型水道、过渡型水道、沉积型水道、溢岸、沟道化朵叶体、板状朵叶体和浊积席状砂7种沉积微相。自三角洲前缘斜坡至深湖沉积中心,除砂体形态从条带状向扇形转换外,砂体规模、垂向叠置关系、横向迁移方式等构型特征亦呈现规律性变化,平面上呈现良好的分带性。在靠近三角洲前缘斜坡的近岸半深湖区,单砂体厚度小,呈孤立条带状分布,叠置关系以薄互层或单层型为主;向盆地内部,单砂体厚度增大,横向连通性增强,砂体叠置导致垂向连通性增强,逐渐向连续叠加型转化;靠近沉积中心地区,单砂体厚度略有减小,但横向连通性显著增强,连片性明显,呈间隔叠加型。综合分析认为,该区重力流砂体构型受控于重力流沉积微相、基准面旋回变化以及物源供给速率。  相似文献   

15.
蠡县斜坡是冀中饶阳凹陷西部的一个大型宽缓斜坡,以倾向上的小坡降和走向上的古地形差异相对较显著为特征,自北而南呈现出台地区和单斜区等不同的地貌单元。区内古近系沙河街组沙二段和沙一段下亚段发育“浅水型”三角洲和滨浅湖滩坝两种沉积相类型,构成了斜坡带的主要储集体。根据斜坡带走向上的古地貌、沉积相类型等基本因素的差异,可归纳为两种类型的砂体发育区:1)斜坡南段单斜区的三角洲相砂体发育区和2)斜坡北段台地区的滩坝相砂体发育区。通过隐蔽油藏勘探方向分析,认为这两种不同类型砂体发育区的隐蔽油藏形成条件各异。以台地区的滩坝相砂体发育区最为有利,是隐蔽油藏勘探的主要方向。在斜坡的内带、中带和外带等不同部位,隐蔽油藏成藏模式也各不相同,以斜坡中带的隐蔽油藏类型发育最为齐全,是寻找规模储量的主要靶区。  相似文献   

16.
17.
断陷湖盆是我国东部新生代发育的主要含油气湖盆,探讨这类盆地储集砂体发育主控因素,对油气储层预测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运用沉积—构造地质学和地球物理理论与技术,对辽河断陷西部凹陷古近系砂体发育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沉积环境、古地貌、基准面和湖平面变化是断陷湖盆储集砂体发育的主要控制因素。除了沉积环境,构造运动造就的古地貌影响最大。西部凹陷古近纪古地貌包括古隆起、古沟谷、古台地、古坡折和古断槽等单元类型,它们不同程度地控制着沉积体系的展布和砂体的发育。根据构造特征,古坡折分为断阶型、陡崖型和陡坡型,它们分别对应于冲积扇-扇三角洲-远岸浊积扇沉积体系、冲积扇-近岸浊积扇沉积体系、冲积扇-扇三角洲和冲积扇-近岸浊积扇沉积体系等的发育。  相似文献   

18.
以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综合地震、测井、岩芯以及古生物等资料,对贝尔凹陷下白垩统层序格架下砂体的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在三级层序格架下,不同沉积期沉积体系的空间展布和配置关系有明显差异,SQA层序为初始裂陷型层序,主要发育冲积扇、近岸水下扇等粗碎屑沉积体系;SQB~SQC层序为伸展裂陷型层序,发育近岸水下扇、湖底扇、扇三角洲和半深湖相等沉积体系;SQD~SQF层序为裂陷收敛型层序,发育三角洲、滨浅湖和半深湖以及河流、沼泽相等沉积体系。低位域砂体为岩性圈闭的形成提供有利条件,其时空展布主要受幕式构造运动及其产生的构造坡折带的类型和样式控制。在垂向上,构造坡折带类型控制不同类型低位域砂体的形成和分布,其中断崖型坡折带形成近岸水下扇,断阶型坡折带形成浊积扇以及断坡型坡折带形成扇三角洲砂体;在平面上,构造坡折带平面样式控制低位域砂体的空间展布特征,尤其是砂体的形态及规模受断层调节带控制。受同沉积断层组合样式的控制,平面上主要形成断弯型、断接型、断沟型以及交叉型等4种基本砂体分布类型以及断弯-交叉型、断弯-对接型、断弯-断沟型、对接-交叉型、对接-断沟型和交叉-断沟型等6种复合砂体分布类型。低位域砂体在洼槽区相互叠置、连片分布,为各类岩性-地层圈闭的形成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9.
歧口凹陷构造-层序-沉积一体化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大量地质、地化和物探资料的处理和分析,探讨了新生代歧口凹陷的构造演化、层序格架样式和沉积体系的时空配置。新生代歧口凹陷包括5个负向构造单元、5个正向构造单元,经历了两个构造演化阶段、四个构造活动幕;对歧口凹陷的古近系及新近系进行了系统的层序地层研究,划分了4个二级层序和17个三级层序单元,并识别出断裂陡坡带、多级断阶带、断阶陡坡带以及挠曲坡折带等坡折带类型,建立了相应的层序发育模式和垂向演化模式;明确了歧口凹陷4大主物源体系(北部燕山物源、西部沧县物源、南部埕宁物源和东部沙垒田物源),并按三级层序单元重建了各个时期的沉积体系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