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红旗沟金矿床是青海省五龙沟矿集区Ⅸ号含金破碎蚀变带中的典型金矿床。文章通过对矿床元素组合、元素相关变化特点及主矿体赋矿构造中原生晕分布、组分分带、垂(轴)向分带序列变化规律、原生晕叠加特点等地球化学特征的综合分析,探讨了该矿床成矿热液活动地球化学规律和找矿标志模型,圈定了矿床深部第二富集带及矿化带深部有利盲矿赋矿空间,预测矿区深部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2.
云南省龙陵县杨梅田铜矿为中温热液型铜矿床,铜矿体的分布宏观上受上奥陶统第2层底部层位的控制,主要产于构造破碎带中。在系统研究赋矿地层和矿床的元素组合、成矿成晕的轴向分带及叠加特征基础上,总结了深部盲矿预测的构造叠加晕标志;根据矿床成矿规律和探矿构造圈定有利成矿空间,结合构造叠加晕原理,在有利成矿空间上方坑道或钻孔中的前缘晕叠加部位圈定盲矿体预测靶区,并对定位预测的靶区进行工程验证。验证结果证明了构造叠加晕找盲矿法在热液型铜矿深部盲矿体定位预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陈卓 《地质与勘探》2018,54(3):535-543
宝兴沟矿区位于黑龙江省塔河县,2002年由1∶10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异常圈定,2007年通过1∶1万和1∶2万土壤测量进一步圈定了异常范围,并利用槽探工程进行揭露,首次发现了Au矿体,矿体主要为蚀变砂岩、蚀变闪长岩、蚀变闪长玢岩等,少量为含金石英脉,以中-低温蚀变为主。本文在充分收集矿区已有资料的基础上,结合矿区最新的钻孔采样数据,对矿床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矿床构造叠加晕分布特征,矿床前缘晕特征指示元素为Sb、As,近矿晕特征指示元素为Pb、Ag、Au、Zn、Cu,尾晕特征指示元素为W、Mo、Bi,初步确定了宝兴沟金矿床串珠状矿体、不同深部矿体组合的构造叠加晕模式;并依据已知矿体及矿床构造叠加晕,对深部有利成矿部位进行了预测,指出I-1-1号矿体向下应有很大的延伸或I-1-3号矿体深部应有盲矿存在,I-2-1号矿体深部可能有盲矿体存在。  相似文献   

4.
青海省那更康切尔银矿具有多期多阶段叠加成矿成晕的特点。依托主矿体ⅡAg-3在07线不同高程构造蚀变带中取样,对210多个数据结果进行分析,研究ⅡAg-3矿体原生晕特点和不同成矿阶段形成矿体原生晕的叠加规律,得出了那更康切尔沟银矿ⅡAg-3矿体的构造叠加晕的综合特征:矿体原生晕轴(垂)向分带序列从上至下为Sb-Ag-Mn-Sn-As-Mo-Hg-W-Au-F-Bi-Zn-Pb-Cu,前缘指示元素为As、F、Hg,近矿指示元素为Pb、Zn、Ag、Sb、Cu、Au、Sn,尾晕指示元素为W、Mo、Bi、Mn。根据原生晕轴(垂)分带特点及不同阶段形成的矿体(晕)在空间上的叠加结构,建立了盲矿预测的构造叠加晕模式,确定了盲矿预测的标志。  相似文献   

5.
魏江 《地质与勘探》2023,59(5):1017-1026
花脑特银多金属矿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境内,矿区内共有4条蚀变带,其中Ⅰ号蚀变带为已发现的最大含矿带。为查明花脑特矿区Ⅰ号蚀变带三维地质特征以进行深部盲矿预测,依托CnGIM-ma软件构建了花脑特矿区Ⅰ号蚀变带三维地质模型,包括几何模型和属性模型。通过几何建模,清晰地展示了Ⅰ号蚀变带深部地质结构特征,解决了长期困扰矿山地质人员的岩体侵入接触界面展布问题;通过属性建模,完成了Ⅰ号蚀变带各单元素的三维异常图,并对前缘晕元素(Hg、B、Sb、As)、近矿晕元素(Ag、Pb、Zn、Cu、In、Au)异常在三维属性模型中的综合表达方法进行了研究探索,最后选用“分带赋值法”建立了前缘晕、近矿晕的综合属性异常模型,在已知矿体的深部预测了2个成矿靶区,可与传统构造叠加晕研究预测位置较好吻合。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甘肃寨上金矿南矿带矿体隐伏规律,预测深部找矿远景,基于构造叠加晕找矿方法对该矿床南矿带深部找矿潜力进行探讨。对南矿带32号脉9种金属元素(Au、Ag、As、Bi、Cu、Pb、Sb、W、Zn)的测试数据进行数学地质分析,结果表明Au与As具有较好的相关性,是找矿的指示元素;As与Sb、Cu与Bi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86、0.945,可能与它们在热液上升过程中靠近矿体的头部和尾部有关。基于对矿区9种元素的数学统计分析并与中国金矿床原生晕综合轴向(垂向)分带序列对比,得到寨上矿区理想原生晕分带序列为:As-Sb(前缘晕)→Pb-Ag-Au-Zn-W(近矿晕)→Cu-Bi(尾晕);根据改良的格里戈良分带指数法得到各勘探线轴向分带序列,前、尾晕共存等“反分带”现象的出现表明存在多次热液叠加作用。使用克里金插值法得到衬值晕分带图,显示矿体向东倾覆,含矿热液应从东南向西北运移,剥蚀程度自东向西加强。在野外地质工作的基础上,结合矿区地质特征和元素空间分布规律,建立了南矿带构造叠加晕实用模型。根据原生晕找矿特征标志,32号脉东南部67线深处的有利成矿空间指示有矿,并将其定成预测靶位。通过布设钻孔ZK67-0验证了预测靶位的准确性,表明构造叠加晕实用模型在寨上金矿找矿预测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杜利明 《地质与勘探》2021,57(3):563-571
三山岛断裂是胶东重要的控矿断裂,自三山岛北部海域至仓上地区,包括新立金矿床在内的多个金矿床受其控制。以往地质勘查资料显示,三山岛断裂在新立金矿床深部2000m以下仍有延深,但深部断裂及矿化蚀变带的形态及找矿靶区尚不清楚。本次选用区内典型剖面0勘探线的CSAMT测深、钻孔原生晕资料,结合已知地质资料综合研究认为,电阻率断面能够客观反映深部断裂带的展布规律,为推测蚀变带赋存形态提供了证据,矿体深部尾晕元素不发育、尾晕和前晕共存、呈反分带等轴向分带及叠加特征,指示深部仍存在盲矿体。本文运用综合物化探方法,综合研究莱州新立矿区深部三山岛断裂带赋存规律,预测一处深部找矿靶区,为今后该地区的深部金矿勘查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对矿区地表至960m中段共计6个中段平面系统采集构造地球化学样品,共采集地层和构造蚀变岩样品184件,测试了Au、Ag、As、Sb、Cu、Pb、Zn、Sn、Mo、Mn、Co、Ni、Cr、V、Ti 15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编制了各元素地球化学纵剖面图和单个矿脉元素含量曲线图,综合地球化学图件分析法和格里戈良分带指数法确定了元素的纵向、横向和轴向分带序列,建立了原生晕地球化学三维分带模式。综合地质地球化学资料分析得到:硅化砂泥岩、构造蚀变岩中Au、As、Sb、Ag元素含量高,是地壳的数倍到数百倍,变异系数大,表明这些元素卷入了成矿作用,硅化泥岩是主要的富矿围岩,而矿体大部分赋存于由于成矿热液多期次强烈活动而形成的石英岩和构造角砾岩中。矿区原生晕轴向分带序列为:As、Pb、Mo、Sn、Cu、Au、Ag、Mn、Zn、Sb。与矿体北西向侧伏规律一致,矿区地球化学异常体亦具向北西侧伏的趋势。根据元素地球化学纵剖面图中主成矿元素异常高值带向下延伸未封闭,矿体向下未尖灭、特征前缘晕元素Sb和成矿晕元素Zn出现在矿尾晕等特征说明,矿体向下仍有一定的延伸,已知矿体北西侧深部是下一步找矿勘探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9.
范谢均  吕新彪  柳潇  刘龙 《地球科学》2021,46(3):1083-1099
乌奴耳矿床位于内蒙古东部大兴安岭造山带中段中生代火山岩覆盖区,为近年来新发现的陆相火山岩型多金属矿床.为了对该矿区的进一步深部找矿勘查工作提供围岩蚀变和岩石地球化学信息,对乌奴耳矿床进行了详细的野外地质特征研究、岩石蚀变分带研究和原生晕研究.乌奴耳矿床中存在多期多阶段矿化特征:第1阶段斑岩型钼矿化,主要产于矿床深部的花岗斑岩体内;第2阶段岩浆热液(隐爆角砾岩)型铅锌矿化,主要产于花岗斑岩体顶部及其附近围岩的隐爆角砾岩中;第3阶段浅成低温热液型铅锌银矿化,主要产于浅部张性断裂构造中.矿区内存在至少两期与成矿关系密切的构造事件,张性断裂构造是重要的控矿因素和找矿标志.乌奴耳矿床中具有明显的围岩蚀变分带特征,蚀变矿物分布与已知矿体产状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是重要的找矿标志之一.岩石原生晕异常分布与已知矿体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具有明显的前缘晕-近矿晕-尾晕元素组合分带特征,能够为乌奴耳矿床深部找矿提供可靠信息.综合以上主要找矿信息特征,预测在乌奴耳矿床Ⅱ矿段207勘探线剖面深部有盲矿体存在.   相似文献   

10.
宝兴厂金矿床位于滇西碱性斑岩金、铜多金属成矿带南部,是典型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以宝兴厂金矿床人头箐矿段微量元素组合、水平分带、垂直分带、构造叠加晕、矿体侧伏等特征为例,预测矿区深部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1.
广西金山金银矿区成矿构造分析和构造地球化学找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广西金山金银矿区现场地质调查和构造编图,系统总结了矿区构造控矿规律。在此基础上针对主控矿断裂开展地球化学找矿研究。矿区兼有产于主控矿断裂带中的蚀变岩型金矿和侧羽状张裂带中的石英脉型金矿两种类型,不同的构造环境控制不同的矿化类型,可互为找矿标志;矿体受构造界面控制,控矿断裂成矿期不均一张开导致矿化分段富集;成矿期的构造活动表现为主断裂上盘向南西斜滑,相应地矿体向南西侧伏、倾斜延深明显大于延长;矿体中部厚、两侧薄,11号勘探线为矿化富集中心。随热液蚀变的增强,Ag、Au、Cu、Pb和Zn含量逐渐增高。因子分析表明,矿区主成矿元素组合为Ag、Au、Cu、Pb和Zn,可作为找矿的指示元素。元素分布型式、元素组合分析和分形分维统计显示,本区Ag、Au成矿具多阶段性。矿区构造地球化学原生晕分带序列自上而下为Au-Hg-As-Bi-Sn-Sb→W-Co-Cr-Ti-Ni-Ag-V-Mn→Cu-Zn-Pb-Mo,显示该矿床为一浅剥蚀矿床。在综合分析成矿构造、岩浆活动、蚀变特征和构造地球化学原生晕分带资料的基础上,认为矿区深部和外围仍有较好的找矿前景。其中矿区深部找矿重点在11线南西侧。  相似文献   

12.
河南萑香洼金矿床作为典型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通过研究分析该矿床F985矿化带的Ⅰ号矿体各类元素组分在不同地质体的含量变化特征,原生晕异常分带特征和地球化学轴向分带特征,建立了该矿床完整的地球化学异常分带理想模型,得出矿床地球化学异常轴向分带序列确定为:烃类、Sb(前缘晕)→As、Hg(矿头)→(矿中晕)Au、Ag、Cu、Pb、Zn、W、Mn→(矿尾晕)Mo、Co、Ni、Sn,并总结出了找矿预测标志,为该矿区深部找矿提供了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李惠 《地质与勘探》2021,57(2):351-359
构造叠加晕找盲矿法在可以建模的已知矿床深部预测盲矿已取得了显著效果。本文介绍了在尚未发现矿体、未建模的勘查(新)区采用构造叠加晕法预测盲矿的理论与方法,并根据作者总结建立的热液型金及有色金属矿床深部盲矿预测的构造叠加晕"实用理想模型",建立了在勘查(新)区预测构造-蚀变带深部含矿性的构造叠加晕"参照实用理想模型"。据此模型可快速、有效地对勘查(新)区各构造-蚀变带进行评价、深部预测,筛选出最有利成矿的构造蚀变带,提出有利成矿部位或预测靶位,从而缩小找矿范围,为进一步勘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赤峰大井子铜多金属矿位于大兴安岭南段锡、铜、铅、锌、银、钼多金属成矿带上,矿体受断裂构造控制。基于构造叠加晕的理论研究基础,本次研究对矿区内最大的1#脉进行了系统的原生晕研究。研究表明,矿体前缘晕指示元素为F、B、As、Sb、Hg,近矿晕指示元素为Cu、Ag、Sn,尾晕指示元素为W、Mn、Ni、Ti、V;原生晕轴向分带及特征参数显示有“反分带”现象,预示矿体深部有盲矿体的存在。通过建立矿区1#脉构造叠加晕模型及构造叠加晕垂直纵投影图提出下一步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15.
为预测和评价贵州普安泥堡金矿床的成矿潜力,采用原生晕地球化学方法对10460勘探线所控制的Ⅲ-1号矿体进行原生晕轴向分带特征研究。采集了该勘探线上6个钻孔矿体附近的构造蚀变岩石样品进行ICP-AES分析。通过对各元素进行相关性分析及因子分析,选取原生晕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的指示元素为Au、As、Ag、Cu、Hg、Mo、Co、Cd、Sb。综合原生晕分带图及指示元素分带序列分析,判断Ⅲ-1矿体原生晕出现了明显的分带异常,其由浅部到深部总体表现为:前缘晕元素+尾晕元素—近矿晕—前缘晕元素+近矿晕元素+尾晕元素的元素异常分布序列,指示在深部存在一个或多个隐伏矿体,是造成元素异常叠加共存与轴向分带序列异常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针对矿区地表及井下四个中段共采集地层和构造蚀变岩样品194件,分析Ti、V、Cr、Mn、Co、Ni、Au、Ag、Cu、Pb、Zn、W、Sn、Mo、Bi、As、Sb、Hg等18种微量元素含量,编制各元素地球化学0号勘探线横剖面图,综合利用地球化学图件分析法与格里戈良分带指数法,确定元素的轴向分带序列。通过地质地球化学资料可知,石英闪长岩、构造蚀变岩中Cu、Ag、As、Au、Mo、Sn元素含量高,变异系数大,表明这些元素参与成矿蚀变作用。矿区原生晕轴向分带序列为:(Zn、Cr1、Hg1、Ni、As)→(Pb、V、Mn、W、Cr_2、Ti)→(Hg_2、Sb、Co、Bi、Sn、Ag、Au、Mo、Cu),根据元素地球化学横剖面图中主成矿元素异常高值带向下延伸未封闭、矿体向下未尖灭、特征前缘晕元素Hg、成矿晕元素Cu出现矿尾晕等特征,说明矿体向下仍有一定的延伸,预示着深部具有一定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7.
锡矿山锑矿床为严格受构造控制的热液型矿床,成矿成晕具有多期多阶段叠加的特点;F75断裂破碎带中元素的含量及叠加晕特征表明,该断裂不仅是导矿构造,而且在局部有利部位成为储矿构造;文章以飞水岩矿段为例,总结了矿体的元素组合及其相关关系,确定了不同成矿阶段矿体的特征元素;单一次成矿形成的原生晕轴向分带序列是As,Hg,F,Li,Ba→Sb→Ag,Cu,Pb,Zn→Mo,Bi,Mn,Co→Ni,Ti,V,W,Sn,Sr;在识别不同成矿阶段的矿体(晕)在空间上的叠加结构基础上,建立了矿床构造叠加晕模式,确定了盲矿预测标志,对矿床深部进行盲矿预测,提出了盲矿的找矿靶位;初步验证工作表明,构造叠加晕方法对锡矿山锑矿飞水岩矿段深部盲矿体的预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甘肃大水金矿深部成矿潜力,在分析矿区成矿地质条件及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大水金矿Au2主矿体开展了构造叠加晕研究。地球化学统计分析表明,大水金矿矿床元素组合为Au、Ag、Hg、As、Sb、W,矿区Au、Sb、Ag、As、Hg、U等元素背景含量较高。矿体轴向特征研究显示,大水金矿床Au2主矿体原生晕轴向分带具有"前、尾晕共存"或"反分带"特征,表明大水金矿具有多期多阶段叠加成矿-成晕的特征。在矿体上部(标高3800m),前、尾晕形成叠加或共存,指示上部矿体已剥蚀;而在矿体尾部(标高3500m),Hg、Te、As、Sb等前缘晕元素又发育内、中带强异常,形成了前、尾晕叠加或共存,指示深部找矿前景较好。  相似文献   

19.
哈达门沟金矿床13号脉受断裂构造控制,具有多期多阶段叠加成矿(晕)的特点.矿床分为4个成矿阶段,各成矿阶段元素含量和地球化学特征参数表明,金成矿与金属硫化物关系密切.第Ⅰ阶段成矿较弱,第Ⅱ、Ⅲ阶段为主成矿阶段,第Ⅳ阶段不成矿.确定矿床的头晕元素为As、Sb、Hg,矿体晕元素为Au、Ag、Cu、Pb、Zn、Bi,尾晕元素为Ni、W、Co、Mo.建立了原生叠加成矿成晕模式,矿脉在垂向上形成串珠状分布的多个富集矿体,各富集矿体上部存在头晕元素异常,中部对应矿体晕元素异常,下部存在尾晕元素异常,富集矿体之间存在头、尾晕元素共存区.总结了应用模式找矿的准则,认为在含矿构造带内,Au品位较低时,如果存在头、尾晕元素共存,则指示深部有矿,当再叠加Cu、Pb、Zn等元素异常时,指示深部矿体还很富.同时,利用构造叠加晕模式和深部预测标志对已知矿体深部进行盲矿体预测,在实践生产中得到了很好的验证.  相似文献   

20.
寨上金矿床位于西秦岭地区,是中国卡林-类卡林金矿床的最重要的富集地之一。寨上金矿矿体赋存于板岩与灰岩接触界面及板岩一侧破碎带内,围岩蚀变主要发育硅化、黄铁矿化、毒砂化和褐铁矿化等,可作为直接的找矿标志;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量显示H1高阻异常和L2低阻异常间的电性梯度带对应32号脉,表明在电性梯度带内含矿的可能性很大;剖面原生晕分带序列为As-Mo-Sb-Ag-Cu-Bi-Au-Zn-W-Pb;前缘晕元素为Pb、Sb,近矿晕元素为Au、Ag、As、W,尾晕元素为Mo、Cu、Bi、Zn,尾晕元素Mo、Bi分别位于序列的前缘晕和近矿晕元素位置,近矿晕元素Pb位于序列的尾晕元素位置,表明浅部矿体有可能被风化剥蚀,深部有可能存在盲矿体;根据地球物理、地球化学信息特征和矿床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及找矿标志,建立了综合找矿模型。并在南矿段进行钻孔验证,取得较好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