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黄世杰  李友良 《铀矿地质》1989,5(4):209-214
在湿热的气候条件下,红土化作用可使金在风化壳中迁移再富集。发育完好的红土型风化壳常呈现三层结构,金主要富集在红土化较强烈的中上部。稳定的陆块、富金的原岩、湿热的气候、准平原的地貌等是重要的成矿条件。我国华南的赣中、闽西、粤西等地区是有利的成矿远景地区,红土型金矿埋藏浅,易勘探,易采易炼,是今后找矿值得重视的矿化类型。  相似文献   

2.
胡胜雄 《地学前缘》2005,12(4):479-480
红土型金矿是含金较高的地质体在红土化作用下,岩石和土壤中所含的金发生活化、迁移、沉淀、富集所形成的,它是产于红土风化壳剖面一定位置的表生矿床.该类金矿床具有品位低、规模大、易采、易选、回收率高、经济效益好等特点.粤东地区寻找红土型金矿具有很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以湖北蛇屋山、云南北衙、湖南龙形寨三个红土型金矿为例,本文分析了矿床构造特征和构造在红土型金矿成矿过程中的控制作用。红土型金矿的形成与构造也有密切的关系,区域构造和矿区构造通过控制区域成矿带、原生金矿床(矿体)或高含金地质体的风化母岩的形成、风化母岩的抬升、出露与风化作用、古地理及古构造地貌、古水文地质条件等方面而对红土型金矿的形成产生间接或直接的影响。动力学模拟表明,断裂构造可以显著增高岩石渗透率、促进地下水的流动,从而有利于岩石的化学风化与红土化作用、促进金的溶解、迁移、富集与红土型金矿的形成,并导致断裂部位的风化壳与金矿体厚度显著增大。  相似文献   

4.
老挝班康姆金矿床存在两类金矿化,即产于安山岩与大理岩接触带处并受断裂带控制的低温热液硫化物原生金矿化和产于原生金矿化附近的残坡积红土型金矿化。红土型金矿化主要呈带状或似层状产出于第四系红土层中。研究认为,本区红土型金矿化主要为原生金矿受物理风化作用而形成的残坡积再生改造型金矿,成矿过程主要受原生金矿化及红土化作用控制,并结合地质、化探特征在本区圈出7处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5.
红土型金矿床的地质特征、成矿条件及找矿评价标志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红土型金矿是80年代新发现的金矿类型,它可分为初生型和改造型两类。矿床规模大,矿体成层状、似层状和透镜体,产状平缓。矿石呈松散状,品位低,金主要呈次显微状或微粒状的游离自然金存在,其沉淀富集主要发生在地下水流动带。形成红土型金矿的条件为:相对稳定的地质区及地台区,存在含金矿源体,古气候为热带雨林和热带稀树干草原气候,准平原及低山丘陵地貌,找矿评价标志为:发育红土型风化壳是找矿前提,金矿源体存在是找矿基础,化探异常、红土发育区残留的“硅帽”及红土化剖面中的铁质带为重要的找矿标志,网纹状红土下面的高岭土层为矿体顶板的标志层,砂金为指示其上游红土发育区可能存在红土型金矿的标志  相似文献   

6.
张祖海 《贵金属地质》1998,7(4):308-314
澳大利亚伊尔冈地块内红土型金矿化形成的古气候条件为季节性潮湿热带气候、干旱气候和持续干旱气候。Au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发生了活化-沉淀-再活化-再沉淀作用。表生金矿化可见于红土化剖面的红土带、腐泥土带中和运积盖层之下。  相似文献   

7.
李志群  任治祝  刘继顺 《矿床地质》1998,17(Z3):457-460
红土型金矿是云南近年新发现的矿床类型之一。新构造运动期是云南红土型金矿的主成矿期。由于地壳的快速抬升,红土型金矿表现出了对基岩含Au性依存度高的特点,分为岩控、层控和构控三种类型。红土型风化壳剖面一般发育不全,成熟度低,厚度较小,长期保持在红土化作用的初期一中期阶段。铁质层对金有明显的次生富集作用。金矿物成色多大于850,为显微-次显微状,多呈不规则状镶于褐铁矿中。矿石组构依风化程度不同分为三组。  相似文献   

8.
江苏某地红土型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机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苏某处金矿为渗流热卤水—次生富集沉积成因,工业类型属改造红土型金矿床,矿石类型主要为含泥化角砾红土金矿石,成矿物质最终源于含金碳盐岩地层,受构造、地下(热)水及气候等因素控制。  相似文献   

9.
老挝爬奔金矿床存在两类金矿化,即产于二叠系灰岩及其接触带上,受断裂构造控制的碳酸盐化低温热液型原生金矿化和产于凹陷地形中,与原生金矿化伴生的红土型金矿化。两类矿化在空间上紧密相关,空间结构自上而下为红土型金矿化和碳酸盐化构造蚀变岩型金矿。矿区土壤地球化学Au异常区、红土型金矿以及原生型金矿体常具"三位一体"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0.
云南红土型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李志群 《矿产与地质》1998,12(3):160-166
红土型金矿是云南找金工作的主攻类型之一。云南新构造期运动是红土型金矿的主成矿期,地壳的快速抬升,古气候与古地貌的变化,表现出红土型风化壳剖面发育不全,成熟度低,厚度不大,对基岩含金性依存度高等特点。云南红土型金矿成矿作用为红土化作用的初、中期阶段,其金矿类型有岩控型、层控型和构控型三种。  相似文献   

11.
中国红土型金矿类型、成因和找矿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根据典型矿床的剖面结构、控矿构造、与矿源关系等将中国红土型金矿划分为残积和迁积型两种。对比研究了中国红土型金矿与澳大利亚博丁顿金矿( 典型红土型金矿) 的差异,认为中国红土型金矿主要是由矿源( 矿体、矿化体)经风化残积、坡积而形成,其红土化仅为初级、中级阶段,提出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2.
黔西南炼山坡红土型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简述了黔西南炼山坡红土型金矿的矿区地层与构造、分散流与次生晕的成果、矿体产出状态等矿床地质特征,并从成矿物质来源,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及古气候,红土化作用及元素的迁移与富集作用方面探讨其成矿地质条件,提出了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3.
广西红土型金矿基本类型及找矿前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瑞湖 《广西地质》2000,13(1):29-36
广西红土型金矿是90年代初发现的一种新型金矿。文章通过对广西红色风化壳及红土型金矿分布的研究,依据含金红土类型及金矿源体矿化特征将全区红土型金矿划分为7种基本类型;并结合其成矿环境和控矿条件的剖析,认为广西红土型金矿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提出碳酸盐岩类、火山岩类及蚀变构造岩类红土型金矿是广西红土型金矿的主攻类型,主攻地区为桂西百色-平果、桂中横县-贵港、桂西南凭祥-崇左等地。  相似文献   

14.
张祖海 《地质与资源》1998,7(4):308-314
澳大利亚伊尔冈地块内红土型金矿化形成的古气候条件为季节性潮湿热带气候、干旱气候和持续干旱气候.Au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发生了活化-沉淀-再活化-再沉淀作用.表生金矿化可见于红土化剖面的红土带、腐泥土带中和运积盖层之下.  相似文献   

15.
老万场红土型金矿成矿过程的地球化学作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陈履安 《贵州地质》2000,17(1):18-26
根据地质地球化学研究所揭示的与成矿地球化学作用有关的宏观和微观特征,对老万场金矿的物质来源和成矿过程的地球化学作用进行了讨论,阐述了成矿(成土)过程中Au和相关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以及本类红土型放形成的地球化学机理。指出了喀斯特红土化作用在原始卡林型金矿风化成土过程中对红土型金矿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滇西菲红超基性岩风化壳铂族元素地球化学行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在世界不同地区进行了风化过程中铂族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研究。作为中国西南部的第一个实例,本文研究了云南西部菲红超基性岩体上发育的红土风化剖面。矿物学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证明该风化壳是超基性岩风化的结果。文中详细讨论了风化壳的地质、矿物学、红土化和铂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风化壳的红土化程度不高,仍处于红色粘土阶段;风化壳上部的表层土壤带和铁质粘土带中铂族元素总量至少富集了3.57-7.87倍,其中Ru和Pd的富集程度较大,Ir的富集程度中等,Pt和Rh的富集程度较小,使得铂族元素的配分模式由基岩的Pt富集型转变为风化壳的Ru-Pt富集型,证明红土化过程中铂族元素发生了分异。  相似文献   

17.
红土型金矿的成矿机理与成矿模式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王燕  谭凯旋等 《地质与勘探》2002,38(4):12-16,32
对红土型金矿的地质特征,主要控矿因素,金的溶解迁移与沉淀富集机理进行了分析。红土型金矿风化壳剖面具有分带性,金矿体主要呈层状,似层状产于铁(硅铝)质硬壳层,杂色粘土层中。金以自然金为主,主要呈显微,次显微状被褐铁矿,蒙脱石,高岭石及伊利石等矿物所吸附,金的成色较高。红土型金矿的形成受干,湿交替的热带,亚热带气候控制,并与基底构造(特别是断裂构造0密切相关。金主要以AuCl4^-,Au(S2O3)2^3-等络合的溶解和迁移,还原作用是金沉淀富集的重要因素。建立了红土型金矿的综合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8.
蒋年生 《湖南地质》1999,18(2):79-83
湘南红土型金矿的分布受东西向基底断裂和深源同熔型岩浆岩控制,矿体富集受浅部断裂、岩体接触带、一定的地层层位等基因控制。本文描述了已知红土型金矿的地质特征,分析了其控矿因素。  相似文献   

19.
红土型金矿是在红土化作用下形成的一种金矿,对该类矿床,应着重掌握两点(1)金矿源(体)层或含金高的岩石.(2)先期已形成的金矿体或金矿化体.应加强找矿准则,评价标志及经济有效的勘查技术方法研究,探讨红土型金矿床成因,指导找矿.  相似文献   

20.
在对元谋县猛林沟、牟定县戌街两地红土化剖面的地质特征、次生矿物变化、主要元素及金含量变化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金在红土化剖面上的分布形式和红土化过程中金的活化、迁移及沉淀等的机理。笔者认为,区内保存完整的红土化剖面上存在金的双峰式富集,其中产于铁质硬壳层附近的上部金富集带是由于铁质胶体吸附的结果,而腐泥岩层附近的下部金富集带是由Eh变小、pH变大引起的;氧化还原作用是金活化、迁移、沉淀富集最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