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矿矿石样品加工程序,是采用切乔特公式Q=kd~2进行的,关于K 值的决定,未做过试验,一直是根据专家建议,或其他矿山试验数字,采用K 值为0.2来处理样品。我们考虑矿山生产时间还长,今后处理样品的数字还很大,因此根据锰矿石本身的结构及性质,进行了K 值试验。  相似文献   

2.
闽省银矿地质工作起步较晚,近两年来,才在沿海中生代陆相火山岩地区开展银矿的普查找矿工作。几年来,外省—特别是华南和邻省银矿地质工作有重大发展。在借鉴其成矿地质背景和找矿经验的基础上,对照福建的地质构造条件,笔者认为,福建有着良好的银矿成矿地质条件。为此,试图对福建银矿类型划分及各类型特征、标志,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黄典豪  丁孝石  吴澄宇  张长江 《地质学报》1991,65(2):127-140,T001
本矿床是燕山期的热液充填-交代脉状铅-锌-银矿床。其中伴生有综合利用伤值的金、银。金、银主要呈微粒自然金、银金矿、脆银矿、螺状硫银矿、深红银矿、黝锑银矿和自然银产出。金矿物常与辉铋铅矿、自然铋、未命名的Bi_2Te矿物相伴生,包裹于或充填于黄铁矿、铁闪锌矿、含铁闪锌矿和方铅矿的微裂隙中。银矿物通常产于方铅矿、铁闪锌矿和黄铁矿的解理或裂隙内,但不与金、铋矿物伴生。金、银矿化晚于铅、锌矿化,而金矿化相对早于银矿化。  相似文献   

4.
砂岩铜矿是铜矿床的一种重要类型,牟定清水河铜矿就是该类型的一个高品位矿床。该矿床主要含有辉铜矿、孔雀石以及少量斑铜矿、黄铜矿等。银主要呈矿物状态产于辉铜矿中(达1296.96克/吨)。本文主要是研究银的赋存状态,用电子探针测定了样品,研究结果指出:银和铜的关系很密切,银通常以细粒矿物产于辉铜矿中。分析结果发现的银矿物有角银矿、辉银矿、自然银、硫铁银矿、银金矿等。这些银矿物通常在铜硫化物的胶结带,由表生作用形成。  相似文献   

5.
白连生 《地下水》2001,23(2):90-92
利用稳定流抽水试验确定渗透系数 K,不但要正确选稳定流时段 ,还要正确选择三维流范围及确定补给半径 ;用不同落程试验数据求出的 K值要考虑其代表性和真实性 ,K值的选取不能简单地求取均值 ;方法选取合理 ,组织有力 ,操作井然有序是获取可靠试验数据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在地下水资源计算中经常应用的主要水文地质参数有四个—K、μ、α降、α灌。其中K值(渗透系数)是比较容易获取的,特别在机井广泛分布的地区,一般均可获得较为理想的结果,因试验简单易行,便于控制较大面积,其代表性自然较好。富平地区用此资料编绘的k值分区图,反映特征基本与水文地质条件一致。  相似文献   

7.
白石坡银矿床是大别山地区具代表性的中型银矿床,已探明银储量219.8 t。银矿体与矿区花岗斑岩空间关系密切。为深化理解其成矿地质背景,对白石坡花岗斑岩进行了详细的岩相学观察、锆石U-Pb同位素测年、岩石地球化学和Sr-Nd-Hf同位素研究。通过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分析,获得花岗斑岩锆石U-Pb同位素年龄为(142±2) Ma(MSDW=1.9),表明其形成于早白垩世。岩石具较高的SiO2含量(73.94%~76.14%)和富K2O(7.46%~9.55%)等特点,总体属于强过铝质(A/CNK=1.07~1.45)、高钾钙碱性系列,具高分异花岗岩特征;岩石富集轻稀土((LREE/HREE)N=10.88~12.89),具中等Eu负异常,并具有较低的Sr、Y、Yb含量。岩石锶同位素初始比值ISr为0.714 762~0.715 890,钕同位素εNd(t)值约为-13.8,两阶段Nd模式年龄TDM2=2.06~2.05 Ga。锆石εHf(t)值集中于-16.6~-13.5,两阶段Hf模式年龄TDM2=1.98~1.81 Ga。岩石地球化学和Sr-Nd-Hf同位素特征共同揭示,该花岗斑岩可能是扬子陆壳北缘古老地壳物质重熔演化的产物。白石坡花岗斑岩及相关银矿床形成于白垩纪加厚下地壳拆沉之前地壳持续挤压加厚环境,与陈棚组火山活动不存在直接联系。  相似文献   

8.
针对现行工程设计和数值分析中土的静止侧压力系数K0大多依经验确定并取定值的缺陷,对非饱和含浅层气砂土的K0取值问题开展系统的室内K0固结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含气砂土K0值并非常数,砂土的含水率和密实度均对其有影响;其值随含水率的增大而增大,随密实度的增加而减小,密实度相对于含水率对K0的影响更为显著;工程设计中取松散饱和状态下砂土的K0值是偏于保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9.
赵岩 《地质与勘探》2015,51(3):441-450
高家堡子银矿是产于辽宁青城子矿田内的大型银矿床。利用从该矿床所采集的含银石英脉及脉状铅锌银矿石样品,对矿床成矿流体进行了详细显微测温、激光拉曼光谱、群体包裹体成分及氢氧同位素测试研究。结果表明高家堡子银矿存在纯液相及水盐气液两相流体包裹体;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揭示水-盐气液两相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22℃~202℃,主要集中在122℃至185℃之间;成矿流体盐度为1.05%~9.34%Na Cleq;激光拉曼测试显示包裹体主要由H2O、CO2、CH4等组成,与流体包裹体气相成分测试结果基本一致;成矿流体液相分析显示Na+、Mg2+、Ca2+、K+、Cl-、SO2-4为主要成矿流体的阴阳离子。结合矿田内已有H-O同位素测试分析结果,认为青城子矿田内金银矿成矿流体来自岩浆活动驱动的热液系统。高家堡子银矿为岩浆热液叠加早期沉积变质大理岩的浅成低温银矿床,岩浆活动在成矿中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对中国南方的3个水稻土样品进行了Cd、Pb单一离子和混合离子吸附特点的研究。结果表明,3个水稻土样品中Cd、Pb的吸附特点都相似,Langmuir等温方程可很好地描述Cd、Pb的吸附等温线。3个土壤样品中,有较高pH值和较低有机物、CEC浓度、粘土含量、高岭石含量的2个土壤样品对Cd、Pb有较大的吸附量,且其等温吸附拟合的最大吸附量(B)也较大。在两组分混合溶液中,尽管共存离子的存在影响了土壤对单一离子的吸附,同时土壤对Cd的吸附在一定程度上受影响的程度大,但3个土壤样品都表现出对Pb有强的吸附能力。在3个土壤样品中,Langmuir等温方程中Pb的健合能常数(K)都大于Cd的健合能常数(K),混合溶液中的K值高于单一溶液的K值,表明2种金属离子对吸附位点的竞争提高了特定吸附位点的保持力,使金属离子在土壤中特定位点的吸附更加坚固。  相似文献   

11.
对中国南方的3个水稻土样品进行了Cd、Pb单一离子和混合离子吸附特点的研究。结果表明,3个水稻土样品中Cd、Pb的吸附特点都相似,Langmuir等温方程可很好地描述Cd、Pb的吸附等温线。3个土壤样品中,有较高pH值和较低有机物、CEC浓度、粘土含量、高岭石含量的2个土壤样品对Cd、Pb有较大的吸附量,且其等温吸附拟合的最大吸附量(B)也较大。在两组分混合溶液中,尽管共存离子的存在影响了土壤对单一离子的吸附,同时土壤对Cd的吸附在一定程度上受影响的程度大,但3个土壤样品都表现出对Pb有强的吸附能力。在3个土壤样品中,Langmuir等温方程中Pb的健合能常数(K)都大于Cd的健合能常数(K),混合溶液中的K值高于单一溶液的K值,表明2种金属离子对吸附位点的竞争提高了特定吸附位点的保持力,使金属离子在土壤中特定位点的吸附更加坚固。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东乌旗阿尔哈达铅-锌-银矿床硫和铅同位素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阿尔哈达铅-锌-银矿床是近年来在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境内发现的一处大型铅-锌-银矿床,其产出环境和形成机理为国内外矿床学家所关注。对该矿床代表性岩(矿)石样品进行了硫和铅同位素分析,并对其变化规律和成因意义进行了讨论。研究结果表明,围岩和矿石中硫化物δ34S值变化范围为1.2‰~8.6‰,具有混源硫特征。根据共生硫化物对所确定的温度表明,该矿床的形成可划分为高温和中-低温两个阶段。17件矿石硫化物样品206Pb/204Pb、207Pb/204Pb和208Pb/204Pb比值变化范围分别为18.153~18.431,15.370~15.602和37.653~38.213,其平均值分别为18.271、15.464和37.873;3件围岩硫化物样品206Pb/204Pb、207Pb/204Pb和208Pb/204Pb比值变化范围分别为18.281~18.293,15.470~15.484和37.874~37.909,平均值分别为18.288、15.477和37.893。硫和铅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阿尔哈达铅-锌-银矿床成矿物质分别来自泥盆系火山-沉积岩和印支期花岗岩。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甲乌拉大型铅锌银矿位于大兴安岭成矿带北段,2号矿体为该矿区最大的矿体。本次研究基于2号矿体的垂直纵投影图,选择代表性样品进行化学分析,从铅、锌、银、铜品位的等值线图中探讨成矿元素分布的空间规律,以探索甲乌拉矿区成矿元素的富集规律和成矿机制,为找矿勘探提供有价值的信息。结果表明,矿区主成矿元素具有一定的分带性,北部以铅锌、银矿化为主,南部以铜矿化为主,反映2号矿体中成矿元素在空间上由南到北为由高温到低温的空间分布规律,据此推测2号矿体北段找矿前景良好,南段应加强对铜的勘查工作。  相似文献   

14.
董家埝银矿床位于小秦岭成矿带中南部,受小河断裂次级构造的控制,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大型银矿床,预计资源远景达到3 000 t。为了研究董家埝银矿床的成矿时代,打开区域找矿的新思路。本次研究通过对董家埝银矿床中的矿化蚀变绢云母进行40Ar-39Ar同位素定年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绢云母的坪年龄308.9±4.11 Ma,等时线年龄为298.82±10.07 Ma,认为董家埝银矿床形成于古生代晚期。依据银矿石、岩浆岩、蚀变岩及沉积岩等岩矿石的LREE/HREE-ΣREE与(Sm/Eu)样品/(Sm/Eu)球粒-(Sm/Eu)样品投图结果,认为岩浆岩、蚀变岩及沉积岩都参与了成矿作用,其中蚀变岩与银矿石的关系最为密切。结合大地构造背景,认为董家埝银矿床形成于古生代晚期,在板块俯冲的构造背景体系下,深源岩浆向上侵入,与地壳物质发现相互作用,最终在构造及破碎带等开放的空间富集成矿,形成以蚀变岩型矿床为主的热液型银矿床。董家埝银矿床成矿年龄的确定对于认识小秦岭地区银矿成矿演化及区域找矿具有重要...  相似文献   

15.
莲花山铜银矿床是位于大兴安岭中南段东坡的热液脉型铜银矿床。为了进一步探讨该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本文对矿石硫、铅同位素进行了分析测试。研究结果表明:矿区金属硫化物的硫同位素组成变化范围较小,δ~(34)S_(VCDT)值主要介于0.0‰~3.0‰之间,塔式分布特点明显可见,指示该矿床成矿流体中硫的来源主要为深部岩浆;铅同位素组成在构造模式图中,样品投影点主要落于地幔演化线和造山带演化线之间,说明矿石铅主要来自于壳幔物质的混合。  相似文献   

16.
选取了市场交易量较大的代表性珠宝玉石品种,如金刚石、刚玉、碧玺、祖母绿、翡翠、珍珠、珊瑚等,利用低本底多道高纯锗伽马能谱仪对其进行核素分析,测试天然放射性核~(226)Ra、~(232)Th和~(40)K的比活度值,获得样品的放射性水平。测试结果表明所有样品的放射性比活度处于很低的水平,低于检测值37 Bq/g,处于安全限以下;内照指数I_(Ra)和外照指数I_γ均远远低于国家对建筑材料中放射性核素的限量;人工辐照过的宝石样品放射性活度高于大多数未经过辐照处理的宝玉石样品。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重庆银矿垭口铝土矿床的研究,发现该矿床中镓含量普遍超过了工业综合利用的最低指标,在含矿岩系中均有分布,且镓和Al2O3呈弱的正相关关系。通过Sr与Ba比值推断,矿床以陆相沉积为主,沉积过程中有海水的介入;样品Rb/K值小于标准海洋沉积值(0.006),属半咸水海陆过渡带沉积~淡水沉积;U/Th比值和V/Cr比值分别在0.1~0.73和0.5~2.04之间,由此可以判别含矿岩系属于典型氧化环境;对Ni/Co比值的计算发现含矿岩系可能在沉积过程中受到了海水的改造;Ga/Al比值变化范围主要在0.53~1.74,成矿介质酸碱度的变化幅度较小;从含矿岩系矿物组合中含黄铁矿、高岭石等矿物可以推断介质为酸性的可能性较大。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分布模式表明,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据样品统计,δCe<0.95为负异常的4个样品分布在探槽工程底部,0.95<δCe<1.05为正常的样品个数为3,其余19个为正异常,Eu显示为负异常;总体水介质应以淡水为主、基本处于氧化环境、弱酸性介质。因此该矿床是以陆相沉积、淡水作用为主的海陆交互环境。  相似文献   

18.
浙江三种不同类型的金、银矿床(璜山金矿、治岭头金-银矿和毫石银矿)的铅、锶同位素组成有显著的差别,这反映了三个矿床的不同来源和成因。璜山金矿床具低初始锶比值和低μ值或低放射成因铅,主要来自上地幔源区;治岭头金-银矿床具高初始锶比值和高μ值或高放射成因铅,以上地壳来源为主;毫石银矿床的铅、锶同位素比值介于上述两者之间,为壳幔混合来源。特征的铅同位素组成可以用来作为寻找不同类型矿床的标志。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三道湾子金矿Au-Ag-Te系列矿物特征及其成矿流体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电子探针对黑龙江省三道湾子金矿中Au-Ag-Te系列矿物碲银矿、碲金银矿、针碲金银矿、斜方碲金矿和碲金矿进行了详细的矿物学研究,本次研究还发现Au2Te的存在。碲化物矿物多呈粒状或脉状分布于石英或硫化物矿物的裂隙中。Au-Ag-Te系列矿物中,Au含量与Ag含量呈负相关性,与Te含量呈弱的负相关性。结合Au-Ag-Te成分共生图解及镜下特征对金银碲化物矿物共生组合进行分析表明Te优先与Ag结合形成碲银矿或碲金银矿,只有成矿流体中Ag被大量消耗后,Te才与Au结合形成针碲金银矿、斜方碲金矿、碲金矿,最后当成矿流体中Te也被大量消耗后,Au才会形成自然金。氦、氩同位素研究表明石英—黄铁矿阶段流体包裹体中3He/4He值为0.01~0.03Ra,金银碲化物阶段3He/4He值为0.08~1.04Ra,指示金银碲化物阶段有大量地幔物质参与。  相似文献   

20.
不同大地构造环境控制了不同类型的银矿床。火山弧和岛弧控制了浅成低温热液型和黑矿型银矿床。裂谷带的地垒之上产出有浅成低温热液银矿床、中深中温次火山热液银矿床、斑岩型银矿床和矽卡岩型银矿床。裂谷带的地堑之中产出有五元素矿床、碱性火山岩中的块状硫化物型银矿床、沉积岩中的块状硫化物型银矿床、砂岩型铜银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