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怀安镇幅(K50E022002)位于晋冀交界地区的恒山—桑干高压麻粒岩带内,属华北克拉通典型的早前寒武纪高级变质岩区。怀安镇幅1∶50 000地质图数据库是按照中国地质调查局新颁布的《1∶50 000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DD 2019—01)和行业其他统一标准及要求,采用现代变质岩区填图技术方法和数字填图系统编制完成。通过区域地质调查对测区新太古代变质深成岩体进行了详细解体,划分出5个不同构造层次的变质深成岩体填图单元;新厘定出新太古界桑干岩群和古元古界集宁岩群2期不同时代、不同性质的变质表壳岩单元,为晋冀蒙交界地区早前寒武纪变质地层单元的划分与对比提供了新的依据;系统总结出古元古代3期变质事件,重塑了古元古代造山构造演化过程。该图幅采用特殊线段直观地表达了古老造山带深部地壳岩石塑性流变构造变形样式,丰富了图面表达形式;建立了高级变质岩区变质深成岩和变质表壳岩的识别标志。该数据库为MapGIS格式,数据内容包括1∶50 000地质图和图饰部分,并包含11个锆石U–Pb年龄数据,数据量为137 MB。本地质图数据库充分反映了晋冀交界地区最新的区域地质调查成果,为后续地质矿产调查和科学研究提供了基础地质图库。  相似文献   

2.
山西省垣曲县幅(I49E005015)1∶50 000地质图数据库是根据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工作和地质行业的统一标准及要求,在充分利用该区1∶200 000、1∶250 000等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成果资料的基础上,通过采用数字填图系统进行野外地质填图形成的。野外共采集岩石化学分析样品54件,同位素测年样品7件。通过本数据库的建立,对中条山地区“涑水杂岩”进行了解体,查明了该区变质基底的物质组成及构造轮廓;对古元古界进行了重新厘定划分,提出中条山地区古元古界新的划分方案;对中元古界熊耳群进行了“火山构造-岩性岩相-火山地层”三重填图及同位素测年,限定了该区中元古界的底界年龄;系统总结了该区变质岩建造特征;提出中条山地区古元古代3期构造叠加样式,对中条山核心铜矿区胡–篦型铜矿的成矿规律、构造控矿的研究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华北克拉通的组成及其变质演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华北克拉通早前寒武纪变质基底主要由五套不同类型的变质岩系组成。克拉通在形成过程中经历了多期构造活动、多期岩浆侵位、多期变质作用以及不同程度的混合岩化和深熔作用,岩石已遭受多次不同地质作用的叠加改造,因此华北克拉通具有复杂的演化历史。从太古宙到古元古代末的克拉通形成,华北克拉通主要经历了五期区域变质作用。鞍山地区的古—中太古代经历了角闪岩相变质作用改造,尚未获得变质年龄数据。但在TTG岩系中已获得3 560 Ma和3 000~3 300 Ma早期的变质年龄。河南鲁山太华杂岩的中太古代斜长角闪岩中获得2 776~2 792 Ma和2 671~2 651 Ma两期变质作用年龄信息,代表了新太古代早期的变质作用。新太古代麻粒岩-TTG岩系和新太古代花岗-绿岩系都经历了新太古代晚期—古元古代初的变质作用改造。在古元古代阶段,在华北克拉通北缘在1 965~1 900 Ma期间发生了中低压/高压麻粒岩相变质,局部发生超高温变质,这期变质作用与陆块间的俯冲碰撞及其后的地幔上涌有关。在古元古代晚期(1 890~1 800 Ma)在华北克拉通的中部及东部的胶—辽—吉带发生了高压麻粒岩相-角闪岩相的区域变质,代表了陆块间的碰撞拼合过程。不同变质岩系类型经历的变质作用反映了不同的构造背景。太古宙晚期大量的TTG岩系及呈面状分布的中/低压麻粒岩主要出露在华北克拉通的中北部,普遍具有逆时针的p-T轨迹,反映了地幔柱底板垫托的构造环境。新太古代的花岗-绿岩系在新太古代晚期—古元古代早期经历的变质作用多为顺时针的p-T演化轨迹,反映其发生可能与弧后+地幔柱联合作用的构造背景。古元古代晚期的两期变质作用多表现为高压麻粒岩相的顺时针p-T演化轨迹,反映了不同陆块(地块)之间碰撞拼合的过程,意味着类似显生宙的板块构造体制已经出现。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1∶5万三道砬子河—露水河林业局幅内不同层次、不同样式构造形迹的系统调查研究,结合本区1∶5万地质建造构造图及1∶25万和龙市、靖宇县、浑江市和长白县幅的构造格架图,运用GIS技术编制本区构造纲要图。调查研究确定新太古代表壳岩及变质深成侵入体TTG组合至少有3期构造变形特征。在汉阳屯新发现太古代变二长花岗岩推覆至晚元古代南芬组粉砂岩之上。填图结果显示GIS技术具有传统制图方式无法比拟的诸多优势,便于地质信息管理及重复开发、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5.
新疆北山地区白山幅(K46E020014)1∶50 000地质图数据库是按照《区域地质调查总则(1∶50 000)》(DZ/T 0001—1991)、《1∶50 000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DD 2019—01)等规范要求,按照构造–岩性实体填图理念,借鉴国外地质填图先进经验,充分利用遥感和航磁资料,探索系列新的地质调查方法,采用数字地质调查系统(DGSS)完成各类基础数据采集,并创新成果表达方式而形成的通用性地质图和标准图幅空间数据库。本数据库包含24个非正式填图单位、28个正式地层单位,数据量为236 MB,反映调查区地层、侵入岩、变质岩和构造的基本特征,建立了地层格架、侵入岩序列、构造期次和变质历史,包括古元古代敦煌岩群(Pt1D.)4个岩性段、26种自然层和4级变质相带,晚石炭世石板山组(C2sb)3个岩性段、7个自然层,4期岩浆事件,7期构造变形,以及2条新厘定出的早二叠世韧性剪切带。特别是,厘定出新疆北山最早的镁铁–超镁铁质杂岩体,为启鑫铜镍矿的发现和北山晚古生代大陆裂解时限提供了重要信息,拓展了新疆北山地区铜镍矿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巴彦哈拉幅(K48E021017) 1∶50 000地质图是在充分收集、综合分析已有地质资料基础上,依据《1∶ 50 000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DD 2019—01)和行业统一标准及要求,应用数字填图技术,通过路线地质调查、实测剖面和大比例尺填图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完成的。在野外地质数据采集过程中,通过自查、互查及项目组抽查等方式对数据质量进行了监督,确保原始数据真实可靠。在填图数据采集完成的基础上,以中国地质调查局《数字地质图数据库标准》(DD 2006—06)为标准,建立了巴彦哈拉幅(K48E021017) 1∶50 000地质图数据库,详细表达了不同地质体的基本属性。本地质图数据库为MapGIS 格式,包括12个正式填图单位、6期岩浆岩事件、8期构造变形事件以及9个样品的锆石U–Pb年龄数据,数据量为210 MB。图幅采用造山带填图新理论和新方法,在图面表达中突出了多期构造形迹及其产状要素,全面反映了填图区自古元古代以来的多期构造变形样式及时代。同时开展了复杂构造区地质填图方法指南的编写,为系统构建构造地质填图新方法提供重要依据。该图幅为构造试点填图图幅,在2018年度全国区域地质调查图幅展评中荣获“特优图幅”奖。  相似文献   

7.
新疆太古宙变质岩系岩石组合特征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新疆塔里木盆地周边发育前寒武纪变质岩系,其太古宙变质岩系分布在库鲁克塔格-星星峡及阿尔金山前。铁克力克可能有新太古代变质岩系的存在。库鲁克塔格地区太古代变质岩出露较全,由古-中太古代及新太古代变质岩组成:阿尔金山前、南天山及中天山尾亚地区均有新太古代变质岩系分布。太古代变质岩系由表壳岩和变质深成岩(岩系)组成,前者往往呈规模不等的包体散布在变质深成岩中。变质作用主要为区域中高温变质作用和区域动力热流变质作用,变质相为中深变质的角闪岩相-麻粒岩相,具中深部构造相的塑性流变特征。  相似文献   

8.
江西大桥幅(H50E023002)1∶50 000地质图数据库是按《1∶50 000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 》(DD 2019—01)和地质行业的统一标准及要求,在充分搜集和利用1∶200 000、1∶250 000等区域地质调查、1∶50 000 矿产调查工作成果资料的基础上,采用数字填图系统 (DGSS)进行野外地质填图和数据库建设,结合 Spot、ETM等多种遥感影像对构造及岩性边界不断验证和完善,最终绘制成图。图件运用造山带填图理论详细填绘了测区新元古代地层单位,图面表达以构造建造为单位,对新元古代地层进行了重新划分,并对内部沉积序列进行了重新厘定,限定了宜丰岩组沉积时代和沉积环境。解体了九岭南缘新元古代花岗岩侵入体,查明了各侵入体岩石类型、矿物成分、结构构造、接触关系等,识别出测区新元古代、晚志留世、早白垩世3期岩浆事件,建立了构造–岩浆演化序列。图幅数据库的数据内容包含有11个沉积(火山)地层单位、7个变质岩岩层单位和3期岩浆事件,以及12 个样品的锆石 U–Pb 年龄数据,数据量为198 MB。该图幅充分反映了九岭南缘地区造山带结构和地质演化过程,是1∶50 000 区域地质调查最新示范性成果,对江南造山带构造演化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对后续该区域的地质调查工作也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施炜  张宇  秦翔  王天宇  杨谦  赵子贤 《中国地质》2021,48(S2):23-31
宁夏大坝站幅(J48E012016) 1∶50 000地质图是“宁夏1∶50 000红崖子(J48E011016)、大坝站(J48E012016)、青铜峡铝厂(J48E013016)三幅新构造与活动构造区填图试点”子项目的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之一,属于“特殊地质地貌区填图试点”计划项目。大坝站幅1∶50 000地质图是依据《1∶50 000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DD 2019—01)编制完成,在资料收集与数据准备、野外地质调查与填图成果过程中,均采用数字区域地质调查系统(DGSS)和MapGIS 6.7系统完成,有效实现了地质填图数值化。依据《数字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库标准》(DD 2006—06)等相关标准,在原始资料数据库基础上,建立了1∶50 000地质图空间数据库。数据库有地质剖面(1∶2 000) 5条,钻孔6个,地质体156个,地质(界)线334条,产状340个,年代学样品41个,照片321个,素描图61个,河湖岸线与断层681个。数据容量约1.02 GB。本次地质图集中展示了测区新生代沉积、构造、地貌系统,填图工作探索了新构造—活动构造区地质填图思路、技术路线和成果表达方式,为特殊地质地貌区填图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华北克拉通怀安杂岩中早前寒武纪变质表壳岩具有变质程度深(麻粒岩相)、连续性差、变形及构造置换强烈等特征,地层划分及形成时代一直存在较大争议.通过详细的地质调查、岩石学及年代学研究,新厘定出新太古代桑干岩群铁英岩岩组、石榴黑云片麻岩岩组以及古元古代集宁岩群黄土窑岩组石榴高压基性麻粒岩-大理岩岩段和含石墨矽线石榴片麻岩-变粒岩-大理岩岩段4套变质表壳岩单元,并建立了相应的岩石学识别标志.新太古代变质表壳岩一般呈透镜体或带状体产出于新太古代变质深成岩中,且锆石年龄存在~2.5 Ga和~1.8 Ga两个峰值.铁英岩岩组原岩为一套基性火山岩夹磁铁石英岩建造,产出阿尔戈马型BIF铁矿,形成年龄为2 489±19 Ma;石榴黑云片麻岩岩组主体岩石为条带状石榴黑云斜长片麻岩,原岩为杂砂岩建造,物源来自新太古代TTG岩石.古元古代石榴高压基性麻粒岩-大理岩岩段原岩为一套基性火山岩夹大理岩建造,形成年龄早于~2.03 Ga;含石墨矽线石榴片麻岩-变粒岩-大理岩岩段野外呈带状构造岩片体产出,连续性较好,为一套"有层无序"的孔兹岩组合,碎屑锆石年龄介于2.30~1.99 Ga,与区域上孔兹岩年龄结构一致,形成时代为古元古代晚期(1.99~1.95 Ga).新太古代和古元古代变质表壳岩均卷入古元古代末期的造山过程(1.95~1.80 Ga),遭受麻粒岩相变质与变形作用.区内孔兹岩可能是造山过程卷入的构造岩片.本研究进一步明确了晋冀蒙交界地区存在与孔兹岩不同的新太古代陆源碎屑岩和古元古代洋壳残片,这对重新认识本区早前寒武纪地质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横贯阴山地区峰值温度压力等值线和岩性一构造特点将该区分为4个不同温度—压力—岩性—构造区,即桑干麻粒岩区、集宁副变质岩区、乌拉山 大青山前缘构造区和色尔腾山区。阴山地区经历了新太古代(2.5Ga±)和古元古代(1.9G±)两期重要的构造热事件。色尔腾山区新太古代 P-T轨迹为顺时针,压力由>1500MPa到1000~2000MPa,显示着岛弧环境。桑干区新太古代P-T轨迹为反时针P-T轨迹,为中太古代微古陆岩浆板底垫托特点。古元古代时期两个太古宙古陆(岛弧)碰撞,乌拉山到桑干区太古宙基底向北逆冲抬升,P-T轨迹由1000~1200MPa到500~700MPa降压过程。南部集宁区  相似文献   

12.
华北北部麻粒岩相带构造区划及其早前寒武纪构造演化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李江海  翟明国 《地质科学》1997,32(3):254-266
作者在编绘华北北部高级变质岩区的变质地质图(1:2000,000)的基础上,对麻粒岩相带构造区划提出了新方案,提出相带内部构造单元的边界与变质相界线并不协调崐的新认识。这一巨型麻粒岩相带可以划分为南北两个亚区,它们分别具有不同的岩石组合、崐变质特点及演化历史。北亚区为早元古代陆缘活动带的组成部分,由TTG质杂岩和少量表壳岩系组成,主要经历1期变质;南亚区为太古代克拉通的组成部分,与克拉通内主要构造单元具有密切联系,经历多期变质,由孔兹岩区、剪切构造带、TTG杂岩一表壳岩穹隆等单元组成。整个麻粒岩相带及其邻区记录了中太古代一早元古代初华北克拉通北部小陆块形成、稳定,直至拼合形成较大的克拉通陆块,再发生陆内裂谷及陆缘构造活动,最终发生克拉通化的构造地质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3.
根据《固体矿产地质调查技术要求(1∶50 000)》(DD 2019-02)和行业其他规范要求,完成河北省崇礼幅1∶50 000专项地质填图379.93 km2、矿点检查11处,采集水系沉积物样品1622件、重力测量物理点1623个,测试锆石U-Pb年龄样3组、流体包裹体样80余件,系统编制了河北省崇礼幅1∶50 000矿产地质图,并建立了数据库。突出了对燕山期岩浆岩和相关脉岩、碱性杂岩体和谷嘴子岩组、矿化蚀变等相关成矿信息的表达,厘定了崇礼幅中太古代、新太古代的变质深成侵入体,划分了海西期、印支期、燕山期的岩浆岩建造类型,划分了张家口组火山岩的7个建造类型、谷嘴子岩组变质岩的3个建造类型,系统总结了该区金矿的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及成矿结构面、成矿作用特征标志。该数据库为该区金矿的找矿工作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撑,对金矿目标层地质信息和构造建造信息的提取提供了便利条件,对今后矿产勘查部署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东天山卡瓦布拉克地区前寒武纪地块为古克拉通构造区,物质构成非常复杂.以大陆层圈构造为理论基础,运用形变地层学和变质构造解析方法为主的岩石地层调查方法,在东天山大黑山地区的1∶25万区调中重新选择技术路线和工作方法,提高了区内中深变质岩系研究程度及构造-岩石地层单位划分和填图精度.  相似文献   

15.
陈井胜  李斌  刘淼  杨帆  吴振  汪岩  钱程 《中国地质》2021,48(S1):1-13
辽宁他拉皋幅(K51E015003)1∶50 000地质图根据《1∶50 000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DD 2019—01)和行业的其他统一标准及要求,充分利用1∶200 000 区域地质、1∶250 000 区域地质调查工作资料,采用数字地质调查系统(DGSS),进行野外地质填图和数据库建设。通过遥感解译、野外数字填图等手段采集数据,完成辽宁他拉皋幅1∶50 000地质填图386.2 km2,系统编制了辽宁他拉皋幅1∶50 000地质图、矿产图、建造构造图,并依据《数字地质图空间数据库标准》(DD 2006—06)建立了数据库。图件详细填绘了金岭寺—羊山盆地、朝阳—北票盆地及分割盆地的岭的物质组成和构造组合特点,共计划分了25个地层填图单位,建立了测区岩石地层格架,分析了各地层层序特征并划分了沉积建造类型,识别出中元古代和中侏罗世2期以脉岩和岩株形式产出的侵入岩。该地质图数据库为MapGIS 格式,包括25个沉积(火山)地层单位,2个侵入岩单位,数据量为238 MB,其中地质体面实体数据108个、路线长度657 km、地质点1144个、地质 (界)线数据310条、278个产状数据、摄像 (照片)数据256个,薄片89件,锆石U–Pb 测年数据2件、光释光测年数据7件、岩石地球化学分析数据20件。该图幅建立了辽西中生代陆相地层格架,确定了侏罗系—白垩系界线,圈定北票组烃源岩分布范围并评价其质量,反映了1∶50 000 区域地质调查基础性成果,对中生代陆相地层对比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对油气资源勘探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本数据库建立过程始终坚持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了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准确性,为该区矿产地质调查、地质灾害防治及生态环境保护、工程施工等提供基础地质支撑。  相似文献   

16.
内蒙大青山地区早前寒武纪高级变质岩系特征和变质动力学   总被引:13,自引:16,他引:13  
本文根据岩石组合、原岩建造、构造、岩浆事件,以及同位素年龄等资料的分析,认为内蒙大青山地区高级变质岩系由太古代和早元古代两个变质岩系组成。通过变质矿物组合的转变,讨论了它们的变质作用演化过程,太古代麻粒岩相变质与区域热流异常增高有关,早元古代高级变质起因于造山作用。它们是两次构造性质明显不同的麻粒岩事件。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大青山地区早前寒武纪变质地层的组成及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内蒙古大青山地区是华北克拉通北缘早前寒武纪变质杂岩发育地区,也是高级变质地层发育地区。多年来,对该区早产寒武纪变质地层的组成和划分一直存在着争议。近几年来,作者以相同或相似的岩性组合为基本填图单位,以变形变质作用特征的研究为主线,结合岩浆活动作用,原岩建造等方面的研究,通过对内蒙古大青山地区的6幅、:5万区域地质调查,提出自该区早前寒武纪变质地层自下而上可划分为古太古代兴和岩群,中太古代乌拉山岩群和古元古代美岱召岩群3个岩群,并进一步划分为8个岩组。其中兴和岩群和乌拉山岩群均遭受了麻粒岩相-高角闪岩相条件下的多期强烈的变形变质作用改造,并相互参差交错地工生在一起。详细地构造解析结果表明,兴和岩群和乌拉山岩群均遭受到一期下地壳麻粒岩相环境下的近水平剪切变形和高角闪岩相条件下的近南北向和近东西向纵向构造置换作用的改造。早期近水平剪切导致乌拉山岩群的各个地层单元以透镜状岩片叠置于兴和岩群之上,后期纵向构造置换作用导致兴和岩群和乌拉山岩群的不同地层单元沿现存叶理相互穿插,造成以现存叶理为标志的“假互层”或“假夹层”。美岱召岩群为一套浅变质的碎屑沉积岩系,仅遭受绿片岩相变质,变形特征也不同于乌拉山岩群,其以角度不整合覆盖在由乌拉山岩群,兴和岩群及侵入其中变质深成岩组成的高级变质杂岩之上。  相似文献   

18.
东昆仑东段巴隆地区哈图沟出露一套变质—变形的沉积地层,其北部为变复成分砾岩段、南部为变细碎屑岩段。根据变复成分砾岩段砾石成分统计、砾石的分选系数(1.24~1.42)及砾石的砾度等粒性特征得出该套变复成分砾岩地层为近源快速堆积的产物。利用LA-MC-ICP-MS锆石U-Pb微区测年技术,对变复成分砾岩段绢云钠长石英片岩的碎屑锆石进行U-Pb同位素测年,测试结果表明,碎屑锆石年龄谱可明显划分为6组:1南华纪—震旦纪年龄组,751~602Ma,峰值为674Ma,该组锆石年龄与东昆仑造山带新元古代中—晚期岩浆事件的年龄相对应,并且与Rodinia超大陆裂解事件相关,该组锆石中最小的年龄为602Ma,表明沉积地层形成时代应晚于602Ma;2中元古代晚期—新元古代中期年龄组,1146~783Ma,出现三个峰值,分别为788Ma、947Ma和1115Ma,该组锆石年龄与东昆仑造山带中元古代晚期—新元古代中期岩浆事件大致相对应,代表东昆仑地区响应了全球尺度的Rodinia超大陆的汇聚事件,且证实了柴达木—祁连—东昆仑等地(陆)块前寒武纪的演化特点与塔里木及扬子克拉通非常相似;3中元古代晚期年龄组,1399~1180Ma,峰值为1318Ma,该组锆石年龄可能与东昆仑构造带中元古代晚期岩浆事件相关;4中元古代早期年龄组,1712~1553Ma,峰值为1556Ma,该年龄谱段代表了源区在中元古代早期存在着一期热事件;5新太古代晚期—古元古代早期年龄组,2530~2347Ma,峰值为2518Ma,该组锆石年龄与东昆仑造山带内新太古代晚期—古元古代早期岩浆事件年龄大致相对应,表明东昆仑造山带新太古代晚期—古元古代早期岩浆物质也为哈图沟变质地层提供了物源;6太古宙年龄组,3230~2763Ma,表明变复成分砾岩的物源区可能存在古太古代陆核。通过对变质岩系的碎屑锆石年龄和物源特征的分析研究,认为这套变质的沉积地层并非前人所划归的泥盆系牦牛山组,其形成时代应归属于晚震旦世。砾石成分统计和年代学测试结果表明,巴隆地区哈图沟变复成分砾岩层物质主要来源于东昆仑造山带的前寒武纪白沙河岩组、小庙岩组、万宝沟岩群等变质地层和中、新元古代深变质的花岗质片麻岩等。  相似文献   

19.
浙江儒岙镇幅(H51E016004) 1∶50 000区域地质图数据库是按照《1∶50 000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DD 2019—01)、《数字地质图空间数据库》(DD 2006—06)和地质行业的其他统一标准及要求,在充分搜集和利用1∶200 000、1∶250 000等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成果资料以及遥感解译的基础上,采用数字地质调查系统 (DGSS)进行野外路线地质调查、实测剖面和数据库建设。重点对本图幅内火山岩、沉积岩、侵入岩和构造形迹进行了详细的调查与研究。查明了工作区中—新生代火山岩火山机构类型与范围、火山岩相及火山岩性特征,划分出3个Ⅰ级火山构造、4个Ⅱ级火山构造、13个Ⅲ级火山构造,识别出9种不同类型的火山岩相。图幅数据库的数据内容包含有14个非正式填图单位、8个正式地层单位,以及155件各类样品,数据量为181 MB。该图是运用“火山机构—火山岩相—火山岩性”三维一体填图方法在中国东南沿海陆相火山岩区的示范,同时也是中国地质调查局在陆相火山岩区开展智能化区域地质调查的试点图幅,反映了1∶50 000区域地质调查最新示范性成果,对后续该区域的地质调查与研究工作也具有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居力格台幅(K48E017019)1∶50 000地质图是根据《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1∶50 000)》(DD 2006-XX)和行业统一标准及要求,充分利用1∶200 000区域地质、1∶50 000矿产调查资料,结合Spot、ETM、Aster等多种遥感影像,以造山带理论指导填图的重要成果图件之一。本次运用复杂构造区的地质填图方法,创新性地在地质图上表达了多期构造形迹及其产状要素;图件全面反映了狼山地区乌拉特后旗一带不同侵入体的空间展布和侵入岩的岩浆序列,以及渣尔泰山群变质沉积岩的韵律和变形特征、沉积时代和沉积环境;进一步明确了霍各乞大型铜矿的赋矿围岩为阿古鲁沟组二段炭质–钙质板岩,矿床总体位于该地层中片理褶皱形成的转折端部位。图幅数据库的数据内容包含有3个非正式填图单位,12个正式填图单位、3期岩浆事件和3期构造变形,以及120个岩石化学分析数据,13个样品的锆石U-Pb年龄数据,数据量为106 MB。数据库成果为1∶50 000造山带地质调查示范性成果,对造山带填图的图面表达具有引领作用,可为后续地质基础研究及找矿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