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太行山北段多金属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大军 《贵金属地质》1997,6(3):161-170
太行山北段多金属矿床有3个金属元素富集带,1.中心(铜)钼矿带,形成斑岩型矿床2.过渡带铁-铜,银-铜,铁和锌成矿带,形成矽卡岩型矿床,3.外带铅-铅-银带,形成脉状矿床,这种分带出现多于多个矿区,但不同矿区显示出独特变化,一般以其中一个矿带最发育,其它两矿带次之,但有利也有两矿带相对发育围绕花岗岩的金属元素区域分布,流体包裹体温度测定及H,O和S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岩浆热液与冷的大气降水(含少量  相似文献   

2.
湖南白马山-龙山东西向构造带金锑矿找矿前景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将白马山-龙山东西向构造带金(锑)矿床划分为微细粒浸染型金属床、破碎带蚀变岩型金锑矿床、石英脉型金矿床等三种类型,描述了矿床的主要地质特征,总结了微细粒浸染型(高家坳式)金矿床、破碎带蚀变岩型(龙山式)金锑矿床和石英脉型(古台山式)金矿床的找矿标志。认为该构造带金锑矿找矿应依托穹窿构造来开展,并提出进一步找矿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右江褶皱带位于华南褶皱系的南西端,地质构造复杂,有色金属矿产丰富,本文对该区有色金属矿床的两个主要成矿系列进行了研究,一是与重熔型花岗岩类有关的锡-铜-银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其中又可将其分为锡-铜与银多金属两个亚系列,二是沉积-改造型层控锑矿床成矿系列,本文以上旧,都龙,白占厂,德保,凤凰山和木利,马雄等矿床为实例,分别讨论了两个成矿系列的主要特征,控矿因素和矿床成因。  相似文献   

4.
江西九瑞地区铜金成矿系列模式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崔彬 《矿床地质》1995,14(1):44-50
九瑞铜金矿田是长江中下游铁,铜金在矿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区内不同的沉积建造,由于其物理化学性质的不同,控制了不同类型矿床的形成(斑岩型,隐爆角砾岩型、层控型、矽卡岩型和石英脉型等);区内岩浆的演化控制了不同的矿种(铜、金、钼等)它们互相叠加组合构成了区内不同矿床类型和不同矿化种类的矿床及其组合(斑岩型铜、钼矿床、隐暴角砾岩型铜、金矿床、矽卡岩型铜钼矿床、层控型铜、金矿床以及矽卡岩型-层控型矿床组  相似文献   

5.
一些金矿化类型表明它们与侵入岩有关。这些矿床产于侵入岩内部、附近或环绕单个侵入体 ,包括斑岩型、角砾岩型、矽卡岩型、交代型和脉型。其中由于脉型金矿多为中温热液金矿而使其在生成模式上最有争议 ,这就是由 Groves等 (1998)提出的造山带金矿。由于缺少任何与侵入岩有直接联系的流体证据 ,普遍认为造山带金矿是在挤压变形和区域变质作用期间或之后生成的。据矿脉矿物学及金属元素组合特征 ,可将与侵入岩有关的脉型金矿分为 5种类型及相应的金属元素组合 :Au Fe氧化物 Cu,Au CuMo Zn,Au As Pb Zn Cu,Au Te Pb Zn Cu和 Cu As BiSb类型。  相似文献   

6.
吉南地区斑岩—热液脉型金多金属矿床成矿模式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通过对四个典型矿床(二密,西岔-金厂沟,正岔,荒沟山)的地质,地球化学等综合信息对比,发现它们在形成时间-空间-成因上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共同构成斑岩-热液成矿系统。该系统包括“三大”成矿体系,即:幔源岩浆体系,深穿透断裂构造体系,含矿气液流体体系。其中,二密铜矿产于中生代塌陷式火山机构内的斑岩体内外接触带,为斑岩型矿床,西岔-金厂沟金矿产于深穿透性构造控制的斑岩体边部,属斑岩-热液脉型金矿,正岔铅锌矿产于中生代斑岩体与早元古宙地层的外接触带,属热液矽卡岩型多金属矿,而荒沟山金矿则受控于北东向鸭绿江断裂体系与中生代斑岩共存的构造带中,属热液脉型金矿,在区域成矿上构成斑岩型,斑岩-浅成热液脉型和浅成热液脉型多金属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7.
哥伦比亚与源岩有关的金矿床包括元古代与不整合面有关的古砂矿,古生代层控金-银-铜-铅-钒-铀红层型矿床及中生代第三纪受科迪勒拉岩浆弧控制的热液脉型矿床。本文仅介绍后两种类型代表性矿床的地质概况、矿化作用和成因。  相似文献   

8.
兴蒙造山带成矿规律及若干科学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兴蒙造山带位于中亚造山带东段,形成于古生代,在中生代遭受了西北部蒙古-鄂霍茨克洋构造域和东部古太平洋构造域的强烈改造。该造山带也是中国北方地区一个重要的金属成矿带,因此对该造山带成矿规律的总结和研究,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找矿勘查实践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对该地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收集和整理。根据已有的年代学数据,该区已发现的绝大多数矿床形成于侏罗纪—白垩纪,与古生代古亚洲洋构造体系关系不大。根据兴蒙造山带内的成矿与不同构造体系演化之间的关系,将研究区内的矿床分为4类:(1)与古亚洲洋构造体系有关的矿床,形成于500~210 Ma,矿床类型主要是斑岩型Cu-Mo、Mo和Au矿床、浅成低温热液型Au矿床和矽卡岩型Pb-Zn矿床,矿床形成环境主要为岛弧及古亚洲洋闭合后的碰撞与伸展阶段;(2)与蒙古-鄂霍茨克洋构造体系有关的矿床,形成时间240~110 Ma,矿床类型主要是斑岩型Cu-Mo和Mo多金属矿床、浅成低温热液型Au矿床、中低温热液脉型Pb-Zn-Ag矿床和热液脉型Ag多金属矿床,形成环境主要为陆缘弧、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后的碰撞造山-后碰撞,以及造山后的伸展崩塌阶段;(3)与古太平洋构造体系有关的矿床,成矿作用发生于210~100 Ma,矿床类型主要有斑岩型Mo(W、Cu)矿床、矽卡岩型多金属矿床和浅成低温热液型Au矿床,形成于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有关的活动大陆边缘环境;(4)与蒙古-鄂霍茨克洋和古太平洋构造体系叠加有关的矿床,矿床主要形成于150~120 Ma,矿床类型主要有斑岩型Mo(Cu、W)矿床、热液脉型Pb-Zn-Ag和Cu多金属矿床、高温岩浆热液型稀有稀土元素、W(Sn)、Sn矿床和矽卡岩型Fe多金属矿床,矿床形成环境处于蒙古-鄂霍茨克洋和古太平洋这两大构造体系的叠加区域,总体属于一个伸展的构造背景。不同构造体系下的成矿特点是不同的,而所富集的主要金属元素也有差别。根据所产出的不同金属的资源量大小对比,Cu主要产在与古亚洲洋构造体系和蒙古-鄂霍茨克洋构造体系,Mo主要产在蒙古-鄂霍茨克洋构造体系和古太平洋构造体系,Pb-Zn主要产在蒙古-鄂霍茨克洋和古太平洋构造体系叠加区和古亚洲洋构造体系,Au主要产在古太平洋构造体系,Ag和Sn主要产在蒙古-鄂霍茨克洋和古太平洋构造体系叠加区,W主要产在蒙古-鄂霍茨克洋和古太平洋构造体系叠加区域和古太平洋构造体系。  相似文献   

9.
胶莱盆地陆源碎屑层控金矿床矿石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欢  张竹如  唐波 《黄金地质》2001,7(4):28-32,T001
产于胶莱盆地内由富Au和C有机岩石组成的含矿系中的金矿床,其含矿层位为下白垩统莱阳群一套含碳陆相碎屑岩系,它控制了蓬家夼,宋家沟式金矿的展布。对两类金矿床矿石特征进行了研究及对比,它们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矿物共生组合(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赤铁矿,自然金)及成矿元素共生组合(Au-Cu-Pb-Zn-Fe),成矿作用均具有多期,多阶段特征,均为受胶莱盆地形成初期富Au和C有机矿源层控制,后经构造-岩浆热液及地下热液作用的沉积改造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0.
右江褶皱带有色金属矿床成矿系列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右江褶皱带位于华南褶皱系的南西端,地质构造复杂,有色金属矿产丰富。本文对该区有色金属矿床的两个主要成矿系列进行了研究,一是与重熔型花岗岩类有关的锡-铜-银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其中又可将其分为锡-铜与银多金属两个亚系列;二是沉积-改造型层控锑矿床成矿系列。本文以个旧、都龙、白牛厂、德保、凤凰山和木利、马雄等矿床为实例,分别讨论了两个成矿系列的主要特征、控矿因素和矿床成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