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周瑞 《云南地质》2006,25(2):199-208
除了深、大断裂等复杂断层以外,研究一般断层都需利用岩层、岩脉等各自的迹线。迹线的产状实质上是空间二斜面相交线的产状,属于立体几何学等数学范畴。地质上早就用赤平投影等方法估测。本文中数学计算方法是对前人方法的补充,精度可高达分、秒。介绍的产状网虽属估测,但制作简便。求解断层两盘相对运动力和总断距等的方法,美国有毕令斯的画法几何,前苏联有莫尔恰诺夫和瓦依涅尔曼的图解分析法。本文的迹线计算法避免了繁杂的作图过程,而所得结果和美、苏方法相同。 文章还对断层擦痕、牵引褶皱及断层旁侧派生的节理能否指示相对运动,提出新见。  相似文献   

2.
班公湖-怒江断裂带是由4条断层组成的3个巨大弧形断裂带,带中发育晚三叠世至白垩纪沉积地层。自北而南,各断裂带及其南北两盘,有相继隆升的剥蚀带和与之相伴的凹陷沉积带,表明该区地壳曾发生强弱起伏、缓慢交替的层波运动。   相似文献   

3.
对保靖——慈利逆冲断裂带的一些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物探、地质资料为依据,对保靖-慈利逆冲断裂带的具体位置及推覆运动的方向提出了一些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李细光  姚运生 《地学前缘》2003,10(4):365-371
在分析研究前人资料的基础上,结合野外实际工作和室内研究,从三峡九湾溪断裂带内各段断层泥的特征研究分析出发,探讨了九湾溪断裂带的分段性,结果发现:九湾溪断裂带存在明显的分段性,中段和南段地震活动频度和强度大,应变强度高,断层活动以粘滑为主,其分维值在2.2~2.6之间,石英碎砾表面发育各种撞击揳入现象、线状擦痕等显微构造;北段地震活动频度和强度较小,应变强度弱,断层活动以稳滑为主,兼具粘滑,其分维值在2.4~2.8之间,石英颗粒多为磨圆球砾,其刻蚀形貌以裂而不破现象为代表;中段是九湾溪断裂带最有可能发生诱发地震的地段和我们的重点监测地段。  相似文献   

5.
断层泥石英微形貌特征在断层活动性研究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断层泥是断层活动的信息载体,其中的石英颗粒微形貌特征能够反映断层活动方式、期次和活动年代。利用环境扫描电镜,对西藏拉萨那林拉卡断裂白定段断层泥石英样品进行了溶蚀微形貌统计分析及应力痕迹微形貌观察。结果表明:石英颗粒呈现出以钟乳状为主和桔皮状为主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溶蚀微形貌特征。对照Kanaori Y等关于石英微形貌与年代关系的图谱可知,该断层形成以后至少有过两次再活动,其活动年代分别为上新世至早更新世和中更新世。这与热释光定年法确定该断层最后一次活动时间为287.08 Ka±24.40 Ka的结果相吻合;另外,代表晚期活动特征的应力痕迹微形貌观察结果显示,同一石英颗粒上发育了代表蠕滑和粘滑两种滑动的阶步状刻痕(蠕滑)-撞击碎裂痕(粘滑)组合,以及阶步状刻痕(蠕滑)-贝壳状断口(粘滑)-平直擦线(粘滑)的组合,说明该断层在晚期(中更新世)曾经历了蠕滑和粘滑两种滑动方式。代表蠕滑的阶步状刻痕清晰突显,而代表粘滑的线状擦痕明显受到溶蚀,这说明粘滑运动在先,蠕滑运动在后。此外,擦痕线的叠加、切穿现象还表明,断层在中更新世的滑动至少有3个亚期次。综合应力痕迹微形貌特征认为,3个亚期次滑动的前两次表现为粘滑,第三次为蠕滑或粘滑向蠕滑过渡类型。  相似文献   

6.
云开地区断裂构造对金矿的控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断裂带带内的大断裂及大断裂的次级断裂,分别控制着区内的金矿带、矿带内的主要金矿床(点)及金矿体;其二,断裂构造的力学性质、活动期次及构造岩发育程度等,控制或影响着金矿的矿石组构特征、矿化期次及矿化强度等。本文还对断裂构造的控矿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张勇  江来利  吴维平 《安徽地质》2003,13(4):257-260,277
郯庐断裂带是东亚著名的大型断裂构造。本文主要对其构造性质、演化和控岩作用进行探讨。初步划分了郯庐断裂带形成、演化的三个构造期:①中朝、扬子陆块斜向碰撞缝合带期(T2-T3);②左旋走滑平移期(J3-K1),平移距离180公里。③裂谷期(K12-现代)。阐述了不同构造时期郯庐断裂带的主要特征。该断裂带演化的晚期对岩浆岩的分布有明显控制作用,其中有一些岩浆岩赋含宝石矿产。  相似文献   

8.
黄栗树-庙集断裂带是扬子地块北东缘滁州-巢湖前陆褶皱冲断带根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韧性、脆-韧性剪切带发育为特征,变形机制属简单剪切,主干断裂形成时差异应力在150MPa,应变速率在8×10-16/s左右.它的形成演化经历了逆冲→右行走滑→正断三个阶段,断裂带中段北部的分形值高于南部.断裂带西侧"扬子型"新太古代变质基底的发现及断裂带两侧燕山期中酸性岩体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的一致性,证明它不是大别造山带与扬子地块的界线.  相似文献   

9.
郯庐断裂带在新生代的演化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论述了郯庐断裂带在新生代的活动性。根据其活动特点,郯庐断裂带的活动可分5个时期:①古新世至早始新世,除沂沭断裂带中、南段为右行走滑运动外,其余地段都为张裂活动;②中始新世至渐新世,莱州湾以北地段以张性活动为主,而以南则为压性逆冲活动;③中新世至早更新世,渤海湾地区张裂活动强,其以北地区较强,而以南地区弱,且兼有左行滑动;④中更新世,断理解活动平静,在沂沭断裂带中形态该时期的夷平面;⑤晚更新世至今,淮河以北地区,尤其沂沭断裂带,断裂活动强烈,其性质为右行走滑--逆冲。  相似文献   

10.
对阿尔金断裂科学问题的再认识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据近年内阿尔金断裂研究的进展阐述了应深入解决的4个科学问题及其研究思路:1)阿尔金大型走滑断裂何时发生?变形年代学研究证明阿尔金断裂初始走滑的年龄在89~97 Ma,即从晚中生代-早新生代才开始出现;2)运动学研究包括隆升与走滑两个方面,需要进行大比例尺度的构造研究和变形组构研究,尤其是断裂两盘错距的确定,必须找准被断裂错移的同一构造-岩相带的界线;3)阿尔金断裂的划分意义,它的延伸和规模及对中国西部以及中亚大陆构造格架的影响;4)阿尔金断裂对两侧盆地沉积-构造演化的控制和影响.解决上述4个科学问题,对于重新认识中国西部大陆构造格架、中国西部成矿带的展布及对中国西部找油的战略评估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云南丽江-剑川断裂带活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晶莉  刘顺  张燕 《云南地质》2012,(1):113-116,92
断裂带左旋运动起始于新构造运动。早更新世丽江盆地形成之后,斜向穿过丽江盆地的丽江-剑川断裂带对丽江盆地形成现今形态有很强的改造作用。丽江-剑川断裂带最新的一次活动应在早更新世后,以脆性变形为主,韧性变形为辅的断裂带,近期活动深度不很大。  相似文献   

12.
营山构造断层的封堵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包强 《矿物岩石》1997,17(1):85-89
本文根据营山构造上三叠统断层的发育特征,采用分析断层的断面压力分布特征和绘制断层面剖面图的方法,对主要断层的封堵性进行探讨。进而判断断层的流体溢出点,确定断层能封闭流体的有效范围,为下一步营山构造天然气的勘探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维西—景洪裂陷带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位于兰坪-思茅坳陷带西侧近南北向的维西-无量山-景洪地质块体,根据地球物理资料结合地质综合分析,具有裂陷带的特征,自泥盆纪开始的地幔上隆,形成隆起带,地壳产生东西向拉张,局部出现火山活动,石炭纪至三叠纪以中酸性为主的火山岩浆大量喷发,早侏罗世关闭,中新生代沉积厚大碎屑岩系,伴随裂陷带的生成,演化形成许多大中型矿床。  相似文献   

14.
临潼-长安断裂带所在陡坎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临潼-长安断裂带主要由两条主断层和两条分支断层组成,断层基本沿北东向的黄土塬陡坎展布,陡坎高30~128m不等。虽然断层和陡坎有很好的重合关系,但陡坎并不完全是断层所形成,主要原因有:1)野外断层露头表明,断层错断S1古土壤层一般为0.2~1.5m,最大为6.0m,错断S2~S4古土壤层也仅有几米,与断层所在的陡坎高度相比,断层的错距很小;2)高桥和月登阁钻探结果显示,钻孔中早更新世地层上部断层错距分别不大于24.45m和8.49m,即断层在黄土塬基座中的错距比相应的黄土陡坎高度要小;3)在某些局部地段断层并不随陡坎拐弯而拐弯;4)深孔资料显示有侵蚀现象。综合分析,临潼-长安断裂带所在的陡坎是侵蚀作用和断层错动共同作用的结果,陡坎的形成以侵蚀作用为主,断层的错动量很小。地壳抬升、断块掀斜运动产生断层,新近纪或早更新世"三门湖"在已有的断层位置发生侵蚀,两者共同作用形成了现今地貌陡坎。  相似文献   

15.
雅鲁藏布江断裂带的形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雅江断裂带①主要由4条断层组成3个向西南突出的巨大弧形断裂带。晚三叠世至第四纪,雅江断裂带都有沉积地层发育,从西北向东南,各弧形断裂带成为相继接受沉积的坳陷区,而同一时期,与之紧邻的南北两盘却为隆升区。雅江断裂带,正是在该区地壳多次层波运动中形成的。   相似文献   

16.
青藏高原东北缘地震断层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青藏高原东北缘新构造运动强烈,地震活动频繁。调查资料表明,伴随每次大地震的发生,都将产生规模不等的地震断层。本文研究了该区地震断层的分布规律、类型以及与先存断裂的关系等,同时对研究区不同地段的地壳稳定性进行了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17.
杨仁禄 《物探与化探》1988,12(6):468-470
象湖东大断裂是位于南昌地区象湖东侧的一条北北西向断裂。1972年石油重力普查时首次发现,其后在地震工作时得到证实。由于它穿过南昌市西区,因此引起了地质界及有关部门的关注。本文根据我队近两年来在该区进行的部分物探工作对象湖东大断裂的某些问题提出新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朱学强  吴德超 《地质与资源》2010,19(1):58-62,70
通过对金沙江上游叶巴滩水电站外围竹英-贡达断裂带的新活动性研究,利用扫描电镜对选取的断层泥中的石英颗粒样品进行溶蚀微形貌的观察和统计分析,发现断层泥中的石英颗粒表面的溶蚀微形貌特征简单,以橘皮状为主,表明竹英-贡达断裂不具有新活动性.这与电子自旋共振测年方法显示的结果一致,同时也说明了该方法可以反映断层活动的年代信息.  相似文献   

19.
郯庐断裂带形成演化的年代学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对郯庐断裂带东侧张八岭蓝片岩带内白云母4 0 Ar - 3 9Ar年龄、断裂带内片麻状花岗岩中钾长石4 0 Ar- 3 9Ar年龄以及断裂带内断层泥K -Ar、ESR年龄的测定 ,并结合有关的地质和古地磁资料 ,厘定了郯庐断裂带形成和演化的过程 :(1)三叠纪 (2 44~ 2 0 9Ma)由于华北与扬子地块碰撞 ,郯庐断裂带形成为其主要左行平移时期 ;(2 )侏罗纪 (189~ 16 4Ma)时郯庐断裂东侧下扬子地块可能经历了逆时针转动 ;(3)白垩纪 (10 3~ 94Ma)开始郯庐断裂带伴随走滑平移而发生正断活动 ;(4)晚白垩—第三纪右旋平移阶段。郯庐断裂的形成与大别 -苏鲁变质带有关。  相似文献   

20.
新疆博格达山北缘阜康南断裂带古牧地断裂段是发育在古牧地背斜北翼的逆冲断裂,由南倾的主干断裂和南侧的反冲断裂组成,晚第四纪以来断裂新活动性明显,地表形成一系列的地质地貌现象.文章在大红沟附近通过变形阶地测量、探槽开挖和热释光(TL)年代测定,获得古牧地断裂晚更新世末期以来的平均垂直滑动速率为0.27mm/a左右,全新世以来的平均垂直滑动速率为0.13~0.18mm/a,速率明显变小.古地震研究表明,古牧地断裂晚第四纪以来有过多次活动,最新一次古地震事件的垂直错距在1.4m左右,离逝时间已达8ka以上.古牧地断裂全新世以来的运动速率偏低,很可能意味着该断裂需要一次强震来释放存储的弹性应变,表明古牧地断裂具有很大的地震危险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