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志强 《西北地质》2003,36(1):84-86
甘肃北山地区破城山组层型剖面的地层已强烈褶皱,包括时代分别属于震旦纪、早寒武世晚期、中—晚寒武世、早奥陶世的多个岩组,需要重新修订。过去在该组发现的华南早寒武世早中期的分带化石Eoredilchia纯属误定,它实际上是一个属于早寒武世中—晚期的原油栉虫科(Protolenidae)的三叶虫。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根据以往区测资料,结合野外观察所获资料,分析研究陕西省境内渭河以南西安、西乡一线以东地区内的震旦纪至早寒武世古地理及有关沉积矿产形成环境,试图探讨有关矿产的分布规律,进行成矿预测,有错之处,敬请批评。一、地层分区及对比秦岭褶皱带中的震旦系至下寒武统地层,分属扬子陆台北缘陆缘区与华北陆台南缘区两个系统(见表一),分别称为南秦岭和北秦岭,其界线大致在柞水、山阳一线。华北陆  相似文献   

3.
贺伟建 《地质论评》1964,22(3):192-197
一、区域地质概况本区位于燕山准地槽内,区内地层主要由含铁矿的震旦纪沉积及中生代火山岩系组成,间有早寒武世地层出露。前震旦纪结晶岩系在矿区以北普遍分布。震旦系层位及岩性可与华北标准剖面对比,其自下而上的分层如下:  相似文献   

4.
云南晋宁梅树村、王家湾震旦系—寒武系界线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一、前言云南是我国震旦纪、寒武纪地层比较发育的地区之一。昆明地区的早寒武世地层,层序完整、化石丰富,一直是我国西南地区下寒武统分层对比的标准。  相似文献   

5.
华北地区下寒武统的划分对比及其沉积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祝有海  马丽芳 《地质论评》2008,54(6):731-740
华北地区下寒武统具有明显的“两灰两红”四套岩石组合,代表两个潮湿—干旱的沉积旋回,据此自下而上可分成辛集组、硃砂洞组、昌平组和馒头组四个岩石地层单元和Husaspis、Megapalaeolenus fengyangensis和Redlichia chinesis三个化石带,并可能分别与南方的筇竹寺阶、沧浪铺阶红井哨段、乌龙箐段和龙王庙阶相对比。早寒武世沉积时,华北地台具有“北高南低、西高东低”的古地貌格局,海水沿地台西南缘的贺兰—六盘坳陷和地台南缘的晋豫裂坳陷及豫—皖陆块依次北侵,并在早寒武世末期浸漫了大部分华北古陆。早寒武世时,郯庐断裂带东侧的吉南辽东地区可能位于地台南缘,其沉积特征与断裂带西侧的豫皖苏鲁地区非常相似,只是中生代发生了大规模的郯庐断裂左行平移才形成现今的地质构造格局。  相似文献   

6.
塔里木盆地西南缘可划分为喀喇昆仑、西昆仑、塔里木等三个地层区和康西瓦、库地等两个缝合带。自震旦纪以来,该区经历了震旦纪—泥盆纪和石炭纪—第四纪两大构造旋回。对应每一旋回,喀喇昆仑地层区和塔里木地层区发育有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和碰撞造山两种类型的岩石组合。西昆仑地层区发育了被动大陆边缘盆地、俯冲消减带和碰撞造山等三种类型的岩石组合。康西瓦缝合带是康西瓦洋经历了震旦纪—中泥盆世和早石炭世—晚侏罗世两次开合后的遗迹,它既是喀喇昆仑和西昆仑两个地层区的分界线,又是羌塘和塔里木两个板块的分界线;库地缝合带则是库地洋经历早石炭世—早二叠世一次开合的遗迹,分割了西昆仑和塔里木这两个地层区。  相似文献   

7.
江汉盆地早寒武世生态地层及生物古地理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江汉盆地6个地区早寒武世地层剖面古生态研究,建立了23个化石群落,通过群落生境型的分析,揭示了江汉盆地早寒武世海平面及地理特征的演变,并将研究区早寒武世生态体系的演化划分8个阶段。通过对江汉盆地早寒武世生态地层的研究,本文建立了该盆地生态地层系统,其中包括23个群落带和11个群落组的分布,组成,生态环境特征和顶底界线以及各群落组与油气的关系。古生物地理特征分析表明,研究区西南缘石门杨家坪  相似文献   

8.
周小平 《地质论评》1991,37(5):456-459
北京十三陵雾迷山组微体植物群由球状、椭球状和丝状体组成,个体数量丰富,保存完好。其中带刺疑源类Micrhystridium sp.和螺旋状弯曲丝体Obruchevella sp.的发现,大大提前了各自出现的地质时代,表明它们并不局限于震旦纪—早寒武世。而Archaeoellipsoides属,迄今在世界不同地区相近时代地层中的发现,似乎表明这类形状特殊的微化石具有潜在的地层对比意义。  相似文献   

9.
南华纪初,受罗迪尼亚(Rodinia)超级大陆裂解的影响,塔里木陆块进入强伸展构造演化阶段,陆内发育了北东—南西向裂谷体系,裂谷区与两侧高隆带构成“两隆夹一坳”古构造格局。这一古构造格局持续控制了晚震旦世至中寒武世碳酸盐岩沉积序列的充填、演化及油气成藏组合,应将受前寒武纪裂谷构造—沉积演化控制的系列碳酸盐岩台地作为一个成因整体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晚震旦世—中寒武世碳酸盐岩台地先后经历了5个重要演化阶段,即晚震旦世同裂谷充填期、震旦纪末抬升剥蚀阶段、早寒武世初海侵深水缓坡型富泥质碳酸盐岩台地阶段、浅水缓坡型碳酸盐岩台地阶段,以及中寒武世蒸发潟湖占主导镶边型碳酸盐岩台地阶段。控制了两套烃源岩、两套储层及一套区域盖层的发育,即形成于震旦纪裂陷槽内潜在烃源岩和早寒武世深水缓坡阶段玉尔吐斯组烃源岩、震旦纪末期受剥蚀淋滤形成的上震旦统微生物丘滩相白云岩储层和早寒武世受岩相和早期云化联合控制的肖尔布拉克组丘滩相白云岩储层,以及中寒武统蒸发潟湖相蒸发岩盖层,构成了上、下两套有效油气成藏组合。与已获得重大突破的四川盆地同期德阳—安岳克拉通内裂陷沉积演化序列及油气成藏组合类比表明,与之具有良好的相似性,且主力烃源岩品质、直接盖层的封盖性能更优于安岳特大型气藏,认为塔里木盆地这一构造—沉积单元具有重要的勘探前景与地位,上部成藏组合更具现实勘探价值。  相似文献   

10.
关于中国元古宙地质年代划分几个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略回顾了我国元古宙划分的进展和问题。在我国地质文献中,元古宙通常以2.5Ga、1.8Ga、1.0Ga.和0.57Ga为年代界线划分为早、中和晚元古代。本文建议以古、中和新元古代代替早、中和晚元古代的命名。古元古代介于2.5Ga至1.8Ga之间,可包含三个纪,内部年代界线置于2.3Ga和2.05Ga。文中未对三个纪的名称和代表性地层单元提出明确的建议。中元古代通常包含长城纪和蓟县纪,纪的界线置于1.4Ga,而该代的顶部时限置于1.0Ga。然而,中元古代内位于1.6Ga、1.4Ga和1.ZGa均有明确的地层界线,所以有可能进一步划分为四个纪。新元古代包含青白口纪和震旦纪,以0.8Ga作为它们的分界,但对于震旦纪的时限存在着明显的分歧,其底界年龄有置于0.9Ga、0.85Ga和O.8Ga等不同意见。有些地质学家建议震旦纪可再分为二个纪,亦有以冰碛层的底或顶为界的不同划分方法,因而内部界线分别置于0.7Ga或0.65Ga。本文作者倾向以国际上建议的0.545Ga代替我国现行使用的0.57Ga,作为震旦纪与寒武纪的年代界线。  相似文献   

11.
滇东北会泽地区广泛岀露震旦纪-寒武纪过渡地层,主体为一套浅海相碳酸岩夹碎屑岩。近期开展的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首次在会泽地区五星乡一带灯影组上部发现凝灰岩(斑脱岩)夹层,并进行了SHRIMP锆石U-Pb测年,获得其~(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为538±5 Ma,其表明灯影组上段上部的沉积时代为早寒武世梅树村期。此外,通过与邻区前寒武系-寒武系界线对比研究,会泽地区震旦系与寒武系界线应置于该凝灰岩(斑脱岩)底界,即灯影组上段非正式地层单位(中谊村段)底部。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科尔沁右翼中旗地区古生界疑源类化石及其时代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内蒙古东部科尔沁右翼中旗地区出露一套古生代浅变质地层,长期以来在缺少大化石依据的前题下,仅依据岩性组合的区域对比,将其划归二叠系。近年结束的1∶5万区调,在该套地层中发现9属疑源类化石。将该9属疑源类化石与国内外已知时代地层的疑源类化石进行了对比研究,认为研究区发现的疑源类化石组合显示早寒武世的生物组合面貌,地层时代应厘定为早寒武世。研究区下寒武统的确定,为进一步研究大兴安岭中南段古生代地质构造演化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13.
陕西汉中地区南部扬子地台区震旦纪—寒武纪地层发育,是研究我国震旦系—寒武系界线剖面的理想地点。本文记述了该区中部(城固县大盘、南郑县白玉等地)原上震旦统灯影组顶部灰岩中新发现的最早期骨骼动物群及所在地层的分布特征。动物群化石计有软舌螺类、似软舌螺类、球壳类、单板类、开腔骨类、管壳类、原牙形类、棒形骨类、锥石类、刺棒类、齿棒类和小盾类,主要为Anabarites—Protohertzina至Paragloborilus—Siphogonuchites组合带中的分子。同时描述了两类奇特的化石新属种Dentlavula trischa Li(gen、et sp、nov)和Clypecella hexinsis Li(gen、et sp、nov)。新化石产地的发现与研究不仅为区内划分地层,确定时代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而且填补了区内中部地区早寒武世早期在生物地层学上的空白。新属种的发现既丰富了当时生物界的内容,又为研究最早期骨骼动物群的产生及演化规律,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4.
天山及邻区各微地块上分布有震旦纪—早寒武世火山-沉积岩系,寒武系底部均发育含磷层,震旦系中见2~3层大致可对比的冰碛岩,暗示各微地块当时可能是一个统一大陆块的组成部分。震旦纪—早寒武世大陆拉伸→大陆裂谷火山活动是天山古生代洋盆开启的前兆,意味着早寒武世为天山古生代洋盆开启时限的下限。中天山巴仑台微地块中的下石炭统马鞍桥组底部的粗碎屑岩,是碰撞造山中晚期的地质记录。它意味着天山古生代洋盆已经闭合。石炭纪时,天山造山带已进入新的造山后裂谷拉伸阶段,发育有大规模大陆裂谷双峰式火山活动和花岗质岩浆活动。早石炭世是天山古生代洋盆闭合时限的上限。  相似文献   

15.
高黎贡山西坡浅变质岩系时代归属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赵成峰 《云南地质》2000,19(3):244-253
根据1992~1997年间1:5万区调资料,将高黎贡山西坡浅变质岩系的地层顺序进行了重新厘定,划分为二道河岩组、宝华山岩组、九度河岩组、单龙河岩组,时代归属为震旦纪-早寒武世。  相似文献   

16.
贵州天柱位于宜昌一都匀大断裂带的南沿部分,该断裂正好是震旦纪-寒武纪两个古构造单元的分界线.该区早寒武世地层出露稳定,矿产资源丰富,其中大河边重晶石矿床是储量最大,矿石质量最好的超大型矿床(杨瑞东等,2007),区域内出露地层有新元古代南沱组、陡山沱组、留茶坡组,下寒武统牛蹄塘组、明心寺组、耙榔组、清虚洞组等.  相似文献   

17.
1980—1982年间,我们在研究滇东震旦系与寒武系之间界线时,曾将晚震旦世至早寒武世过渡地层渔户村组由下至上划分为旧城段、白岩哨段、小歪头山段、中谊村段及大海段,筇竹寺组分为八道湾段和玉案山段等岩石地层单元(罗惠麟等,1982)。经过近10年的实践,证明这一划分基本合理,并为云南省地矿局区调队及第一地质大队广泛采用。由于八道湾段与新疆乌鲁木齐附近的侏罗系八道湾组重名,罗惠麟等(1990)建议改称为石  相似文献   

18.
石门县杨家坪早寒武世小壳化石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滇、川、黔、鄂等省,相继在震旦—寒武系界线上发现了作为划界依据的多门类小壳化石,在地层古生物的研究领域里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前年,我们在石门县杨家坪测制早寒武世地层剖面时(图1),首次在下寒武统杨家坪组之底部获得有梅树村阶的小壳化石。这一新的发现,为我省“台型”沉积区的震旦—寒武系界线的正确划分与区域对比,提供了较确切的古生物依据,为有关湖南梅树村阶古动物的研究及其地质发展历史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19.
滇东早寒武世含磷岩系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滇东早寒武世含磷岩系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杨卫东,漆亮,鲁晓莺(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550002)关键词早寒武世,含磷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成因我国南方早寒武世含磷岩系位于震旦系/寒武系的界线附近。该界线标志着地球发展历史中无机界...  相似文献   

20.
对氧化—还原敏感元素和生命必需元素地球化学性质和相关沉积矿产形成机制及其时空分布特征的分析、总结和归纳,有助于对古海洋环境演化与相关沉积矿产形成关系的深入认识,这对沉积矿床学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新元古代南华纪—早古生代早志留世,扬子板块周缘黑色岩系中依次沉积了举世瞩目的南华纪锰矿、震旦纪—早寒武世沉积磷块岩、早寒武世重晶石矿、镍—钼—钴多金属矿、钒矿和早志留世铀矿的完整沉积矿床系列,不同时代地层、同一时代不同沉积环境地层赋存不同类型的沉积矿产,有必要对其成矿机理进行系统研究、总结和归纳。笔者等在对氧化—还原敏感金属元素、生命必需元素和海底热液元素等元素地球化学性质综述的基础上,兼论了它们在结合黄铁矿矿物学对氧化—还原环境、生物生产力和盆地限制性分析方面具体作用;进一步结合新元古代—早古生代扬子板块古环境演化特征,对扬子板块周缘特定时代中特定沉积矿产的分布、成因机理进行分析、总结和归纳;最终得出扬子板块周缘相关沉积矿产,是在全球氧化事件、冰期—间冰期、Rodina大陆裂解大背景下,海洋中成矿金属元素得到长期积累,在特定时代区域性海水—海底热液—生物作用(根据不同矿种各有侧重)影响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