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了不同程度变生褐帘石及其热处理样品的红外光谱变化特征,提出其变生的红外光谱定量标志──变生反M=■(6-N)(N为750-200Cm-1范围的谱带数)。分析了变生作用中褐帘石晶格内离子基团的变化,结合晶体结构分析,提出褐帘石红外光谱中450、510cm-1附近的两个谱带分别系结构内孤立硅氧四面体SiO4及群体硅氧四面体Si2O7的弯曲振动谱带。  相似文献   

2.
H2O-和D2O-NaAlSi3O2玻璃的红外光谱与无水钠长石玻璃的红外光谱之间有两大差别:一量有许多由数个O-H伸缩振动引起的高于3000cm^-1的谱带出现,二是在含水玻璃红外光谱中的900cm^-1附近出现一个谱肩。未发现因D-H置换而引起的900cm^-1谱肩的频率偏移。根据我们的红外光谱和分子轨道计算结果,以及以前的NMR和喇曼光谱,我们得出结论:H2O-钠长石玻璃的振动光谱中900cm  相似文献   

3.
磷灰石是重要的生物材料矿物。天然磷石晶体结构中[PO4]3-能广泛地被[SiO4]、[SO4]类质同象取代,形成含硅硫磷灰石以至硅硫磷灰石[1]。据报道,在合成羟磷灰石中引入部分S、Si离子将提高其抗蚀性能,因此[SiO4]与[SO4]对[PO4]的四面体替换是磷灰石晶体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2~4]。振动光谱(包括喇曼与红外光谱)是研究晶体结构络阴离子行为的主要手段之一。对磷灰石中磷氧四面体振动谱学特点的研究,无论是理论计算还是实验结果均已十分成熟[5,6],但对其结构中硫氧、硅氧四面体的喇曼光…  相似文献   

4.
石英和碳酸钙表面位的FDIR谱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漫反射红外光谱(FDIR)方法对石英、方解石、合成碳酸钙和孔雀石等矿物表面位(基团)作了研究。随着溶液pH值的升高,由于表面基团间氢键的影响,石英表面位〉Si-O和〉Si-O-Si的吸收峰向高频方向漂移,即〉Si-O非对称伸缩振动吸收峰由1036cm^-1→1045cm^-1→1047cm^-1,〉Si-O-Si对称伸缩振动吸收峰由777cm^-1→782cm^-1→788cm^-1,而〈  相似文献   

5.
彭明生  王后裕 《矿物学报》1995,15(4):372-377
利用偏振喇曼光谱(PRS)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研究了三种不同成因电气石单晶的振动谱学特征。PRS研究表明电气石结构中三个阴离子团(即[Si6O18]^12-、[BO3]^3-、[OH]^-)的喇曼谱在平行c轴方向(//NE)比垂直c轴方向(//NO)敏锐,而且[OH]^-喇曼光谱只在平行c轴的PRS中才观察到。不同成因电气石中[OH]^-占位不同。结合FTIR研究发现在伟晶型和热液型的  相似文献   

6.
坡缕石的红外光谱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宋功保  刘福生 《岩石学报》1999,15(3):469-474
在仔细分析坡缕石结构特点的基础上,对坡缕石结构的组成离子进行了详细划分。利用晶体化学和分子轨道理论,深入研究了热液型和沉积型坡缕石的红外光谱谱图特点, 对坡缕石结构中的水以及 Si— O 区红外吸收带进行了归属研究。其中, 约 3694 cm - 1 、3611cm - 1 吸收带分别归属为 ν M g— O H 、ν Al— O H , 约 3540 cm - 1 吸收带归属为 ν O H 2 , 约 3394 cm - 1 、3294cm - 1 吸收带归属为ν H2 O , 约 1655 cm - 1、1400 cm - 1 吸收带归属为δ O H 2 、δ H 2 O ; Si— O 振动区,连接坡缕石倒转结构单元间的直线型 Si— O桥倒— Si的红外振动吸收频率最高, 与活性氧结合的 Si— O活红外振动吸收频率居次, 其中 Si— O活边 高于 Si— O活内, 而连接辉石式单链的 Si— O桥非— Si较低, 且 Si— O桥非间— Si比 Si— O桥非内 — Si低。  相似文献   

7.
应用^27Al、^29SiMAS NMR,喇曼和红外光谱技术研究了KAlSi3O8溶体中水的溶解机理。在0.1MPa和2GPa下由等压淬火熔体制成了无水玻璃。含2.5wt%的含水玻璃在5和7GPa压力下等压淬火制成。在2GPa压力下等压淬火制成含2.5,5.0,和7.5wt%的含水玻璃。所有含水KAlSi3O8玻璃的Raman和IR谱中均在900cm^-1附近出现一谱峰。所有2GPa含水玻璃900  相似文献   

8.
褐帘石的谱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菲  苏文  张铭  李晓光  胡鑫蒙 《岩石学报》2019,35(1):233-242
本文研究了6个来自不同产状、不同地区的含褐帘石样品,包括4个伟晶岩(M1663来自内蒙集宁益元兴、M7673来自内蒙集宁察汗营地区、M4960来自美国Amherst County Virginia地区、M4976来自挪威Liksviken地区)、2个矽卡岩(M1697产自河北地区、M1679产自湖南郴县地区)。通过对这6个不同产状褐帘石的电子探针主量、稀土和微量元素分析及拉曼、红外光谱学的研究来揭示褐帘石晶体化学特征。结果表明,褐帘石成分均匀,晶体内发育微裂隙,局部有脉体充填,但不同产状的褐帘石样品在主量元素如Fe O、Ca O、Al_2O_3以及REE如Ce_2O_3、Nd_2O_3、La_2O_3的含量具有明显的差别。其系统的光谱学数据表明褐帘石晶体的特征峰强度和峰位的偏移均与其组分有关,并分析指派了部分光谱峰位的归属,揭示了褐帘石中特殊谱峰位置的迁移与其元素含量、晶体结构之间的关系。拉曼光谱揭示了褐帘石单晶有20组拉曼活性谱峰(ν1~ν20),其中ν2~ν4、ν5~ν8、ν16~ν19谱峰的迁移与A位上的Ca与稀土元素之间置换作用有关;ν10~ν12谱峰是O-Si-O弯曲振动引起,其拉曼谱峰的偏移可能与Si含量有关;ν13~ν14谱峰的迁移则可能是多种元素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褐帘石单晶红外光谱展示了13组红外活性谱峰(a-m),h-k谱峰的偏移与在M1或M3位上Fe~(3+)和Al相互替代而导致的; b-g谱峰的偏移是与硅氧四面体中Si-O非对称伸缩振动有关; OH(l-m)双峰的出现可能与M1、M3位上Fe~(3+)的含量有关。研究结果表明伟晶岩类岩石中褐帘石晶体结构中Fe~(3+)与Al~(3+)间的置换作用强于矽卡岩类岩石中的褐帘石;而矽卡岩类岩石中褐帘石晶体结构中在A位上稀土元素与Ca置换作用则大于伟晶岩类岩石中的褐帘石。  相似文献   

9.
石英中金的赋存状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石英的晶体结构和四面体内阴,阳离子之间的化学键特性出发,结合石英中其他微量元素的赋存状态研究结果,探讨了石英中金的赋存状态。指出石英中不能存在类质同象取代Si^4+的Au^1+或Au^3+,也不可能有O^-Au空穴中心,EPR谱上g因子值近于ge的吸收峰应完全归因于L^--Al及O^--Ge空穴中心,而与O^--Au空穴中心无关。  相似文献   

10.
对矿区硅质岩样品做了硅、氧同位素测定,其δ^30Si值为0.4-1.7‰;成岩流体水的δ^18O值为-2.7-1.1‰。根据地球化学特征和硅、同位素分析,提出硅质岩为浅海和半深海热水沉积。  相似文献   

11.
林传易  田淑贵 《矿物学报》1994,14(2):134-141
本文采用U-B力场在位置群近似时对锆石中SiO^4-4离子的内振动进行了简正坐标分析,振动频率的计算值与观察值吻合很好。根据简正坐标分析确定的力常数值为Kr=400,H1=44,H2=60,F=25N.m^-1。  相似文献   

12.
硅同位素动力学分馏的实验研究及地质应用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由于硅在自然界中没有化学阶态变化,主要呈硅氧四面体形式存在,因此硅同位素的热力学分馏很小,由此产生的硅同位素变化不大。溶液中SiO2沉淀过程的同位素动力学分馏是引起自然界硅同位素明显变化的主要原因。本文实验测定了溶液中SiO2沉淀过程的硅同位素动力学分馏系数α,并结合所测定的硅同位素动力学分馏系数对现代海底黑烟囱、太古代条带状磁铁石英岩、风化成因粘土矿物的δ^30Si值明显偏低;浅海碳酸盐台地中硅  相似文献   

13.
热液体系中Si的络合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不同温度、PH和硅浓度条件下,实验标定了Au-SiO以及Sn-SiO2之间的络合反应:Au^++H3SiO4^-之间的络合反应:Au^++H4SiO=AuH3SiO4 lgK=-1.65436+9611.21/T;Sn^4++4H3SiO4^-=Sn(H3SiO4)4;lgK200c=42.73。通过与Au-Cl、Au-HS以及Sn-OH络合物迁移能力的比较,表明在具地质意义的P睡EH条件下,A  相似文献   

14.
蒙脱石酸处理产物的表面结构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对广东和平蒙脱石及其酸处理产物进行了化学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红外吸收光谱分析、原子力显微镜及魔角旋转核磁共振等研究。结果表明,酸处理浓度对蒙脱石的表面结构有很大的影响。当酸处理浓度达到20%时,蒙脱石硅氧四面体中的Q^3Si环境发生结构重组,有部分转变为畸变的Q^3Si环境和Q4Si环境,而A1的结构状态则没有发生任何变化,这与原子力显微阄的观察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15.
金在碱性富硅热液中溶解和迁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樊文苓  王声远 《矿物学报》1995,15(2):176-184
实验测定了金在碱性富硅溶液中的溶解度,并标定了Au与SiO2之间的配合关系Au^+H2SiO^-4=AuH3SiO^04在80 ̄250℃的温度范围内,其平衡常数为lgK=-1.9889+10085。18/T(T为绝对温度)各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值与Au-HCl-SiO2-H2O体系中得到的结果一致。它表明溶液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SiO2均作为配位体,与Au形成AuH3SiO^04在热液中溶解、迁移。A  相似文献   

16.
侯增谦  吴世迎 《地质论评》1996,42(6):531-540
本文首次报道了川西呷村黑矿型矿床硅质岩的硅,氧同位素组成,其δ^18O为12.8‰-18.3-‰形成温度约99-120℃,δ^30Si为0.0‰-1.6‰,与Mariana和Galapagos热液硅质烟囱的δ^30Si值范围基本相当,揭示两者具相似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7.
硅藻土的29Si魔角旋转核磁共振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广东,浙江,云南等不同矿床硅藻土的^29SiMASNMR谱进行了讨论,谱上出现了个不同化学位移及不同强度的信号,分别为-110.1*10^-6---112.1*10^-6,-91.1*10^-6--91.6*10^-6,-106.2*10^-6--107.1*10^-6,-100*10^-6--102.5*10^-6。这些信号分别属于硅藻硅质,高龄石和石英的^29Si共振。硅藻的硅质骨架与蛋白石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提出了各种干的和含水铝硅酸盐玻璃的^20Si、^27Al和^23Na的核磁共振(NMR)资料。对^29Si和^27Al进行的光谱分析表明,干的和含水玻璃间只有微小的差异,但对^23Na的光谱却观察到明显的变化。正如我们早期对含水钠长石玻璃进行研究时所发现的一亲,数据与水溶解机理的模型是一致的,从该水溶解机理看,T-O-T键未发生破裂。对根据其它研究所获得的粘度、相平衡和振动谱学数据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海拉尔盆地煤及其显微组分的红外漫反射光谱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福堂  冯子辉 《地球化学》1998,27(5):500-506
利用红外漫反射光谱和谱带分离技术,从海拉尔盆地煤及其显微组分的红外漫反射光谱图中,在3100-2800cm^-1范围内分辨出12或13个峰,并确认了结构归属,同时建立了5个反映有机质化学结构组成特征的参数,讨论了煤与显微镜组分的生烃潜能。  相似文献   

20.
黄铁矿的中远红外谱及其对含金性的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贾建业 《西北地质》1996,17(3):59-65
针对黄铁矿的具体情况,笔者采用中─远红外幅射以及透射吸收谱与反射吸收谱相比较的方法,对其红外光谱特征和含金性评价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确定了黄铁矿含金性的红外光谱评价准则是:v1、v2、v3吸收带的频率分别低于415cm-1、347cm-1、287cm-1,Tov1-Tv1值低于30,Tov2—Tv2值低于5时为富金;相反的情况为贫金或无金。在样品物质浓度(C)相同的条件下,黄铁矿特征吸收带的光密度(D)值随其含金性提高而变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