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9 毫秒
1.
在长江沿线堤防基础下典型地层分布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长江沿线堤防基础典型的渗透破坏类型,并提出相应的防渗治理措施及若干堤防渗流稳定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2.
格宾技术在长江三峡三斗坪镇护岸防治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格宾护坡技术因其较以往传统方法具有柔性整体强固、透水性能好、经久耐用、利于植被生长等优点,近些年来逐渐在我国堤防治理、边坡防护等工程中加以应用。本护岸防治工程位于长江南岸三斗坪镇一带,上距三峡大坝4.5 km,该段岸坡全长3 137 m,其中土质岸坡2 917 m,其护坡材料主要为格宾石垫,工程治理后,该段护岸面貌已焕然一新。工程监测结果表明,截止2005年10月,该段岸坡无变形,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值得在以后护岸工程治理中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3.
钢板桩用于长江堤防的防渗处理,在我国尚属首次,通过工程实例,介绍了钢板桩施工的主要设备、施工工艺及施工中存在问题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地下水》2021,(5)
水利工程是我国重要的建设项目之一,国家对水利工程的建设非常重视,"十三五"期间国家对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小流域治理项目投资很大,但是由于施工质量问题造成河道堤防护岸工程垮塌事故时有发生。为了减少堤防护岸工程施工质量问题而导致人民生命、财产遭受损失,本文对河道堤防护岸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在此基础之上论述了河道堤防护岸施工技术要求和施工质量管理措施,供同类工程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5.
长江堤防地基类型与防渗方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长江堤防地基的结构类型和渗流特点,论述了各种堤基渗控措施(如垂直防渗,水平防渗,盖重压渗及反滤导渗措施)的适用条件及布设方案。  相似文献   

6.
《地下水》2021,(2)
堤防防渗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尤为重要性,一旦堤坝发生渗水现象,会直接影响到水利工程的工程质量,甚至会威胁周围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加强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对提高堤防防渗性能具有决定性作用。本文结合现阶段我国堤防防渗工程中原料质量、方案设计、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对常见的帷幕灌浆、劈裂灌浆、混凝土防渗墙及自凝灰浆等防渗技术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施工单位进行防渗技术合理选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河道是排泄洪水的通道,堤防是防御洪水的屏障。以白水县河道护岸工程施工为例,通过对河道护岸工程具体施工顺序和施工方法进行讨论,提出工程材料选择及基础处理措施;堤身施工具体要求,探讨提升河道护岸施工技术,提高工程质量,确保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8.
堤防工程风险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堤防系统的层次性及模糊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堤防工程风险评价系统指标体系和评价结构模型。结合FCT(Fuzzy Consistency Theorem)及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定义了模糊一致空间,实现了基于模糊一致矩阵的权重反演。针对各典型护岸段,通过加固前江堤系统风险评价的结论,实现了护岸工程的风险等级划分,进而按照局部与整体加固两种情况完成了加固后江堤系统的风险评价。  相似文献   

9.
长江中下游的主要防洪工程是长江干堤 ,长江堤防线路长、工程浩大、堤基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复杂 ,涉及大量的已有地质数据和资料。今后在整治加固堤防的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中 ,还需随时进行数据的收集、存储、检索、分析、统计和维护 ,随时调用这些数据进行综合处理、编制报告和图件 ;在防汛期间可以针对堤防险工险段的险情 ,随时查询和调用有关的资料、数据或者图件 ,提供采取抢险措施决策的地质依据。这既提高了地质数据的利用价值和利用率 ,又保证了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共享性。因此 ,建立合理的长江堤防工程地质信息处理模型及其成熟的技术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郭强 《地下水》2011,33(3):118-119
劈裂灌浆技术能有效改善堤防工程质量,此技术在堤防防渗工程中被广泛推广,它能形成垂直连续的防渗帷幕,并且灌入堤身的泥浆析水固结后易与堤体融为一体,不破坏堤身的整体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徐进汉 《地下水》2012,(5):209+211
护底布置在紧靠岸坡堤脚的滩面,是护岸的延续,可减轻冲刷深度,且能填补冲坑,以免堤脚基础沉降危及堤防安全。在设计中,根据河道设防标准不同,护底宽度常按经验数字确定,为冲刷深度的1.5~2倍或河底宽度的1/10~1/5,常取10~20 m,没有进行量化,容易造成防护体设置的不当,防护体不足则影响工程安全,过量则造成投资加大。根据《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及《堤防工程手册》归纳总结堤脚护底的宽度计算方法,并用伊士巴许公式对石笼体重量、抗滑及抗悬浮所需厚度进行复核,结合工程实例,对结论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2.
李长安 《地球科学》2015,40(2):261-267
作为长江中下游防洪的骨干工程,长江堤防的兴建防改写了中下游平原“三年两淹”的历史,发挥了巨大的防洪效益.同 时,堤防的存在也引发了新的流域环境问题.基于“人-水-地和谐”流域治水理念,分析了堤防建设对自然状态下河流地质过 程和水文环境的干预与改变,以及由此引发的新的水环境问题.提出堤防建设应充分考虑地质背景条件和地学演化规律,适应 水文环境,以人-水-地和谐为宗旨.未来长江堤防建设的重点应该放在适应地质条件和顺应地质作用规律上.在新的防洪形 势下,长江堤防的功能与作用需要重新定位.随着三峡及上游水利工程的建设和运用,长江中下游的防洪形势发生了重大变 化,长江中下游的水问题(水多、水少、水浑、水脏)的重要性排序正在悄然发生变化,即由水多(洪灾)、水浑(水土流失与泥沙淤 积)转向水少(干旱)和水脏(水污染).长江堤防的功能相应由防洪骨干工程转变为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骨干工 程,其主要作用应该由“挡水”转为“控水”和“导水”.以长江堤防为依托的防旱、排水、江湖连通、湿地生态保护等系统工程构建 应成为未来长江中下游水利工程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周桥 《地下水》2019,(1):259-260
浑河清原县城段主要以现有堤防整修加固提高标准为主,干流堤线基本以现有堤线为主,针对浑河清原县城段干支流断面堤防型式进行加固,对洪水冲刷严重的位置修建护岸工程以提高沿岸的防洪标准,结合已有工程型式及运行效果,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突出生态治理理念,兼顾占地及施工的方便性,在堤防断面设计时突出河道的自然特点,在满足《堤防工程设计规范》规定的前提下,优化断面设计,以解决县城防洪工程老旧、损毁严重问题。  相似文献   

14.
水泥土深层搅拌桩在长江堤防管涌险段治理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通过一工程实例介绍水泥土深层搅拌桩技术在治理长江堤防管涌险段工程中的设计原则和施工,检测方法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对长江堤防工程地质勘察几个问题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了目前长江堤防工程地质勘察中在地质测绘、勘探布置、试验方法和成果整理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根据笔者的认识和对有关规程、规范的理解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冶金地质勘探技术情报站和冶金地质学会探矿工程学术委员会,于1990年3月2~6日,在冶金部西南地质勘探公司607队,联合召开了冶金地质探矿、工程勘察和情报交流会及探矿工程学术委员会二届一次会议. 参加会议的有冶金地质、武警黄金部队、冶金矿山、冶金勘察等系统和有关院校及科研、设计单位的代表共50人.会议收到论文52篇,会上宣读论文22篇. 这些论文紧密结合当前探矿生产和工程勘察实  相似文献   

17.
《岩土力学》2004,25(9):1446
《DIKE ENGINEERING》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堤防工程专业的外文专著,江河堤防是我国防洪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江、黄河等七大江河的中下游地区,堤防是防御洪水的最后屏障。目前,我国建有各类堤防达 26 万公里,其中主要堤防 6.57 万公里。我国堤防历史悠久,是逐渐形成的。1998 年,长江、松花江等大江大河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期间沿江堤防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也有堤防暴露了严重的质量隐患,甚至发生溃决,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因此,近年来堤防设计和施工中形成了许多新理论、新技术和新…  相似文献   

18.
长江安徽段堤防安全问题突出,引发的地质灾害十分频繁,常发生堤基散浸、管涌、溃口以及岸崩等,造成大面积的洪涝灾害。通过资料分析及野外调查,对长江安徽段堤防地基特征及可能存在散浸、管涌等问题进行评价,划分出稳定、较稳定以及潜在不稳定三个大区。结合安徽江段堤防堤质和人为因素,分析散浸、管涌产生的机理,初步提出长江安徽段堤防潜在不稳定区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9.
CSF-30型薄壁防渗墙造墙机主要适用于水利水电工程堤防的堤身、堤基防渗、地下水截水墙、围堰、库区防渗处理等。介绍了该型造墙机的技术性能、多种成槽(或成孔)工艺和结构特点以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0.
探地雷达在淡水区浅水域的探测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国群 《物探与化探》2011,35(4):565-568
通过堤防护岸水域抛石探测、水下砼格及碎石层探测、江边堆场滑坡水域探测三个案例,说明探地雷达在淡水区浅水域探测效果。重点分析了探测对象所处环境的电导率、介电常数和探测所采用天线频率对探测效果的影响。探地雷达填补了浅水域工程勘察空白,研究成果对非水域探地雷达探测与检测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