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4 毫秒
1.
通过1∶5×10~4区域地质调查及对重点区段的解剖,首次对湘西永顺-大明逆冲推覆构造的几何样式与变形特征进行详细研究。推覆构造总体呈北东—南西向展布,在逆冲推覆构造的前锋断层沿线,寒武系及奥陶系向北西逆冲推覆于奥陶系及志留系之上,形成规模不等的串珠状排列的飞来峰与构造窗。推覆主断层具有典型的台阶式结构特征,即推覆断层在寒武系上统和奥陶系以灰岩、白云岩为主的强硬岩层中形成高角度切层断坡,进入下志留统下部以泥岩、页岩为主的软弱岩层后断层倾角变缓,转为断坪。推覆构造沿走向变形强度以及结构特征存在明显变化,由北东往南西各区段的水平位移总体上呈现递减趋势,最大推覆距离约4km。永顺-大明逆冲推覆构造的厘定确证雪峰造山带北西缘推覆构造的存在,但诸多证据表明该区域并不存在大规模推覆作用,推覆体为准原地型。分析认为推覆构造是印支—燕山期在北西—南东向挤压应力场下递进变形的产物。  相似文献   

2.
西藏谢通门斯弄多地区新生代逆冲推覆构造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明  李才  董永胜  江万  解超明  吴彦旺 《地质通报》2010,29(12):1851-1856
谢通门县斯弄多地区发育大型新生代逆冲推覆构造,逆冲断层面倾向200°左右,断层倾角15~25°。逆冲断层上盘主要由上石炭统昂杰组灰岩、白云质灰岩构成,形成陡峭高耸的推覆前缘断崖;下盘以始新统年波组火山岩为主。断层全长约60km,断层带宽2~3km。逆冲推覆上盘推覆体向北北东方向滑移,根据飞来峰的相对位置估算,推覆体推覆距离约15km。逆冲推覆构造的形成可能与印度板块向北俯冲导致冈底斯地区强烈的陆内挤压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3.
藏北改则新生代早期逆冲推覆构造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藏北改则及邻区新生代早期发育大型逆冲推覆构造系统,由不同方向的逆冲断层、不同时代的构造岩片、不同规模的飞来峰和构造窗、不同类型的褶皱构造组成。羌塘中部发育羌中薄皮推覆构造,石炭系板岩和二叠系白云质灰岩自北向南逆冲推覆于上白垩统与古近系红层之上,形成大型逆冲岩席和弧形逆冲断层,原地系统古近纪红层下伏三叠系—侏罗系海相烃源岩。羌塘南部发育南羌塘薄皮推覆构造,导致班公—怒江蛇绿岩、三叠系—侏罗系海相地层及侏罗纪混杂岩自北向南逆冲推覆于古近纪红层与下白垩统海相沉积岩层之上,形成三条蛇绿岩片带、大量飞来峰和厚度较大的构造片岩。中新世早期火山岩层和湖相沉积呈角度不整合覆盖逆冲断层、褶皱构造和逆冲岩席,不整合面上覆火山岩年龄为23.7~19.1Ma,指示中新世早期改则及邻区基本结束了强烈逆冲推覆构造运动。估算羌中逆冲推覆构造的推覆距离约100~115km,南羌塘逆冲推覆构造的推覆距离约82~110km;新生代早期改则逆冲推覆构造系统近南北方向逆冲推覆总距离为182~225km,对应地壳缩短率为(50.3±2.7)%。  相似文献   

4.
龙年  陶晓风 《江苏地质》2012,36(4):355-359
龙门山飞来峰主要有挤压推覆和重力滑覆两种形成观点,飞来峰的成因对龙门山的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其北段宝珠寺飞来峰野外实地考察及其构造变形特征的研究,得出该飞来峰主体为向斜构造,具有多层结构,由北西—南东向逆冲推覆形成,为推覆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并且该区域构造具有典型的后展式逆冲推覆构造,区别于整个龙门山前展式推覆构造模式。  相似文献   

5.
李宗发 《贵州地质》1997,14(2):125-131
沿河凉河对冲变形都是笔者开展1:5万沿河幅区调过程中发现的,构造线方向为NNE,系燕山期产物。燕山早期由于受SE、NW向力偶作用,凉桥向斜形成后于两翼页岩与灰岩接触部位分别形成后展式迭瓦状逆冲断层及次级褶皱组成旋风顶和青莱坪逆推覆挤压带,前者发育双冲构造和飞来峰,再由这两上不同方向,不同体系的挤压带构成高级别的对冲构造晚期由对冲转走滑顺向斜轴形成凉桥右旋走滑断层,致使早期的两个对冲体系错移至少达9  相似文献   

6.
通过1/25万四子王旗幅的野外地质填图,在蒙古寺-盘羊山-乌兰合雅一线存在古生代末大型逆冲推覆构造系统,新太古代色尔腾山岩群和新太古代花岗岩自北向南被逆冲推覆于震旦系什那干组灰岩和古生代碎屑岩之上,并形成大小规模的飞来峰和构造窗。整个推覆系统由顶板逆冲断层与底板逆冲断层及夹于其中的一套叠瓦式逆冲断层和断层夹块组合而成,构成典型的双重逆冲推覆构造系统(Duplex)。该逆冲推覆构造总体逆冲方向指向南南西向,形成时代为二叠纪末,估算推覆距离应大于7.1 km。此逆冲推覆构造与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在二叠纪末陆内碰撞造山有关,是华北板块北缘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云南澜沧地区的逆冲推覆构造很发育.可划分为老厂、孟连一澜沧、孟梭及竹塘一澜沧等四个带。推覆构造由推覆体、飞来峰、构造窗、逆冲断层及原地系统等组成,推覆体变形弱、褶皱不发育,符合冲断式推覆模式,具有双重逆冲构造结构.宏观与微观构造都表明形成于较浅的构造层次。推覆构造的形成演化与澜沧裂谷的发展有关,可划分为三期。逆冲推覆的区域应力来自地体向东的碰撞拼接,是印度板块与扬子板块汇聚的重要构造事件。  相似文献   

8.
青藏高原羌塘盆地南部古近纪逆冲推覆构造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珍汉  叶培盛  胡道功  陆露 《地质通报》2011,30(7):1009-1016
西藏羌塘地块南部古近纪发育肖茶卡-双湖逆冲推覆构造、多玛-其香错逆冲推覆构造、赛布错-扎加藏布逆冲推覆构造,构成古近纪大型逆冲推覆构造系统。沿逆冲推覆构造的前锋断层,二叠系白云岩与大理岩化灰岩、三叠系砂岩与页岩、侏罗系碎屑岩与碳酸盐岩和三叠纪—侏罗纪蛇绿岩自北向南逆冲推覆于古近纪红色砂砾岩之上,形成规模不等的构造岩片与飞来峰。羌塘盆地南部主要的逆冲断层和下伏的褶皱红层被中新世湖相沉积地层角度不整合覆盖,表明逆冲推覆构造运动自中新世以来基本停止活动。羌塘盆地南部古近纪逆冲推覆构造运动在近南北方向产生的最小位移为90km,指示新生代早期上地壳缩短率约为47%。古近纪逆冲推覆构造对羌塘盆地油气资源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宁夏中西部香山—天景山地区逆冲推覆构造的特征及演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宁夏香山-天景山地区逆冲推覆构造由天景山北麓断裂带(主滑脱断裂)和香山-天景山冲断席(可分为9个次级逆冲推覆岩席)组成,推覆岩席前端为一系列形态相似的铲式叠瓦状逆冲推覆断层,构造变形强烈;岩席内部构造变形相对较弱.整个推覆构造带主要遭受了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挤压逆冲推覆作用,燕山期主压应力σ1方向为44°,由南西往北东推覆,总位移量26.6km;喜马拉雅期主压应力σ1方向为75°,由南西西往北东东逆冲推覆,晚更新世以来还兼有左行走滑,总位移量大于4km.  相似文献   

10.
青藏高原中部色林错—伦坡拉逆冲推覆构造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野外地质观测结合地震反射剖面综合构造解释,在青藏高原中部色林错—伦坡拉古近纪沉积凹陷及邻区厘定3条较大规模的逆冲推覆构造,由逆冲断层、逆冲岩席、飞来峰、构造窗及伴生褶皱组成。沿班公—怒江缝合带发育赛布错—扎加藏布逆冲推覆构造,伦坡拉盆地北部发育双重推覆构造,拉萨地块北缘发育色林错—吴如错逆冲推覆构造,估算推覆距离分别为38~50 km。羌塘地块南缘自北向南逆冲推覆,拉萨地块北缘自南向北逆冲推覆,两者对冲导致色林错古近纪盆地及沉积地层发生比较强烈的褶皱变形,形成宽约20 km大型向斜构造。色林错—伦坡拉逆冲推覆构造运动开始时间为晚白垩世晚期,古近纪不同时期均发育逆冲断层,前锋逆冲断层和底部拆离滑脱构造主要形成时期为古近纪晚期—中新世早期。古近纪逆冲推覆构造对伦坡拉和色林错河湖相沉积盆地、烃源岩形成演化、油气成藏及保存条件具有显著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龙门山中段山前带构造变形历史与物理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龙门山冲断构造带具有NE分带、EW分段的构造变形特征。龙门山构造带中段逆冲推覆带是以出露彭灌杂岩及其前缘发育飞来峰为典型特征,变形以倾向北西的紧闭倒转-同斜褶皱为主;推覆-滑覆带变形强烈,发育一系列叠瓦状逆冲断层及相关的褶皱,及一系列由泥盆系至下三叠统碳酸盐岩构成的飞来峰,地腹发育厚皮构造,以叠瓦冲断构造为主;而前陆坳陷变形较弱,地表主要为SE倾伏的单斜,地腹则发育断层相关褶皱。通过构造物理模拟认为:1)龙门山中段构造变形受力边界主应力与断裂走向间的锐夹角为70°;2)变形样式总体为双滑脱层所控制的分层滑脱垂向叠加构造组合;3)构造变形过程具有3个阶段,早期须家河组沉积之后产生的滑脱断层垂向叠加,中期在遂宁组沉积期间和晚期在蓬莱镇组沉积期间及其后,发生滑脱断层垂向叠加,且控制沉积。  相似文献   

12.
在野外考察、室内分析的基础上对清平飞来峰的构造特征、形成机制进行了研究。其结果表明清平飞来峰具有明显的叠覆式特征,共分5层。各层峰体特征、成因各具特色,下部两层为推覆体,上部三层为滑覆体。推覆体与滑覆体共同构成同一飞来峰,为龙门山飞来峰中所少见。从而证实了龙门山飞来峰先发育推覆体,后发育滑覆体的地质景观确实存在。  相似文献   

13.
祁连山北缘早白垩世榆木山逆冲推覆构造与油气远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榆木山地处祁连山北缘与河西走廊南缘的盆山结合带,是青藏高原北缘高原隆升与扩展的关键构造带。野外地质调查与构造填图发现,祁连山北缘的榆木山地区发育大型逆冲推覆构造,逆冲推覆构造之下是被掩埋的、褶皱了的早白垩世早期沉积地层,并被随后的走滑断裂活动和走滑双重构造所改造。深地震反射和大地电磁剖面测量与解释的初步结果,验证了祁连山北缘断裂以北发育的逆冲推覆构造,榆木山北缘山系构成飞来峰构造,将早白垩世酒泉盆地的一个分支掩盖在前中生代地层之下。构造关系分析给出主期逆冲推覆作用的时限大致为早白垩世早期,反映了在新生代印度—亚洲碰撞之前存在一期强烈的晚中生代构造挤压事件。逆冲推覆构造之下发现白垩纪盆地油气显示,扩展了该地区油气前景。  相似文献   

14.
The study of clast composition carried out on the alluvial gravels of the Romagna Apennines of northern Italy has provided evidence for an extensive covering of allochthonous units (Ligurian nappe and Epiligurian succession) above the Miocene foredeep deposits (Marnoso‐Arenacea Formation), which has been subsequently eroded during the Late Miocene–Pleistocene uplift. This result is confirmed by the burial history outlined in the Marnoso‐Arenacea Formation through vitrinite reflectance and apatite fission‐track analyses. The Romagna Apennines represent, therefore, a regional tectonic window where the thrust system that displaced the Marnoso‐Arenacea Formation crops out. The geometric relations between this thrust system and the basal thrust of the Ligurian nappe, exposed at the boundaries of the Romagna Apennines (Sillaro Zone and Val Marecchia klippe), are consistent with a duplex structure. Thus, the Romagna Apennines thrust system is an eroded duplex. The duplex roof‐thrust corresponds to the surface of the synsedimentary overthrust of the Ligurian nappe on the Marnoso‐Arenacea Formation; the floor‐thrust is located in the pelagic pre‐foredeep deposits (Schlier Formation). Copyright © 2001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5.
陕西省洛南石门中寒武世鲕状灰岩的有限应变分析表明,该点发生了压扁型应变;除由变形鲕粒最大扁平面构成的面理构造外,还发育一组拉伸线理。晚奥陶世,泰岭古岛弧与华北陆壳基底碰撞向北逆掩,导致华北南缘中元古代—早古生代盖层岩系由北向南逆冲推覆。鲕粒的变形史证实了这一地质事件所造成的地壳缩短作用的后继运动所造成的左行剪切作用。  相似文献   

16.
通过综合研究相山铀矿田北部矿床勘探资料,加深了对赣中相山铀矿田逆冲推覆构造认识。相山铀矿田逆冲推覆构造总体呈EW向展布,推覆运动方向是从南往北。构造主滑脱面发生于震旦系基底变质岩层(Z)与上侏罗世打鼓顶组下段(J3d1)岩层之间,将震旦系基底变质岩逆掩于上侏罗统打鼓顶组下段砂岩、砂砾岩之上。推覆构造系统由前缘断层、反冲断层、主滑脱带(主干构造)、推覆体和构造窗组成。推覆移动距离达3~4.5 km。推覆构造主要形成时代为晚侏罗纪,即燕山晚期。  相似文献   

17.
阿尔金北缘索尔库里北山铜银矿床控矿构造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索尔库里北山铜银矿床位于阿尔金北缘的索尔库里走廊北侧,属于受推覆构造上盘次级断裂控制的热液型矿床。矿区出露蓟县系金雁山组厚层灰岩段、中层灰岩段和青白口系小泉达坂组薄层片岩段3个岩性段。薄层片岩段所构成的推覆构造原地系统中的紧闭褶皱及面理置换、厚层灰岩段和中层灰岩段构成的推覆构造外来系统中的中等-开阔型褶皱、推覆构造以及晚期陡倾角走滑断裂构成矿区基本构造格架。推覆构造自南向北推覆并被后期阿尔金走滑断裂穿切,推覆构造面转折处上盘发育的次级断裂是主要的赋矿构造;矿化带和矿体的形态、产状、分布和规模均严格受赋矿构造的控制。   相似文献   

18.
龙门山南段大型飞来峰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最近1∶5×104区调查明的白石-苟家大型飞来峰,面积达320km2,其规模仅次于唐王寨飞来峰,由泥盆系养马坝组至三叠系嘉陵江组构成,准原地系统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及侏罗系红层。飞来峰主体构造为向斜,两翼不对称,内部构造的规律性和运动学特征表明它是由NW方向滑来。飞来峰体具多层结构,在其就位后又受到晚期挤压的改造。其主要特征与唐王寨构造极为相似。飞来峰的成因研究对龙门山的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齐姆根逆冲推覆构造带位于喀什凹陷与叶城凹陷之间的齐姆根凸起上,由3个与盆地边缘大体平行的次级逆冲构造带组成,即阿尔塔什推覆构造带、科克然达坂-希根纳孜吉勒嘎推覆构造带、库斯拉甫推覆构造带。3个次级逆冲构造带分别将石炭系—二叠系推覆在侏罗系、白垩系及古近系—新近系之上,将泥盆系推覆在石炭系—二叠系之上,将元古宙变质岩及古生代花岗岩逆冲在泥盆系及泥盆系之上不整合覆盖的侏罗系之上。根据推覆体地层的叠置关系及逆冲断层的发育特征,齐姆根逆冲推覆构造带是由北向南演化的、后展式发展的逆冲推覆构造系统,其间发育横向调节的走滑断层。逆冲推覆体系的主体断裂沟通了源岩与储层,推覆体下盘发育的大型背斜圈闭为油气聚集提供了有利的场所,运聚条件的合理配置为该区油气勘探提供了良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