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陶俊 《矿产与地质》2003,17(Z1):328-330
通过对汤丹矿区及汤丹铜矿床构造形迹和构造特征的分析和研究,揭示了汤丹铜矿的分布规律,特别是裂隙矿的分布规律和找矿方向.研究认为汤丹铜矿床是东川式铜矿床的基础,形成以后遭受了多期不同方向构造应力的作用和影响及变质作用和火山热液活动,这些热液活动对既成的层状矿加以改造和破坏.一方面沿节理裂隙贫化或加富了层状矿,另一方面沿断裂在有利的岩层和构造部位形成新的脉状富矿体.  相似文献   

2.
对浙江省内花岗质岩石样品薄片在偏光显微镜下鉴定,试图建立矿物学与微构造之间的联系,确定裂隙分布矿物学控制因素,并调查微裂隙与交代变质蚀变之间的关系.薄片显示花岗质岩石主要由斜长石、钾长石、石英和云母组成.其中长石和云母解理发育,在结构上更易于变形,而石英则表现为均质特征,其中的裂隙比其他矿物(长石、云母)中更发育.这些解理和裂隙接纳流体进入并造成交代变质.在此过程中,黑云母被白云母交代而形成石英并释放出钾,这些钾进而交代斜长石而形成钾长石.值得关注的是,一些矿物颗粒边界显现出很少的变形,如钾长石-斜长石边界和石英-石英边界呈现较低程度的颗粒间碎裂,并变得可能比以前更坚硬,这是因为重结晶作用和交代作用胶结了以前的碎裂结构.最后,变形作用影响到整个岩石,为流体通过岩石打开通道,进一步的微裂隙对大规模钾交代变质作用的发生至关重要.研究区内花岗岩的矿物学及裂隙特征表明,交代作用可以作为可靠的构造标志,用以恢复浙江花岗岩现代和古裂隙的几何特征.  相似文献   

3.
浙北李家巷一带硅灰石矿的成因,控矿因素及找矿条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层控接触变质型硅灰石矿床的形成,取决于成矿原岩、岩体侵入形成的面型热变质及一定的构造裂隙系统.  相似文献   

4.
裂隙充填型矿床构造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曾庆车 《地质科学》1963,4(3):149-156
一、前言本文的目的是想通过一个具体例子对地槽区裂隙充填型的矿床构造进行一些系统的分析。文中划分了形成矿床不同时期的构造和阐明各期构造的特点,并对若干带普遍性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在进行矿床构造研究时,对某一时期裂隙性质的确定是根据下列各方面综合研究的结果:1)裂隙构造的形态及其内部结构特征;2)裂隙两盘的相对错动;3)残留擦痕的统计;4)靠近及远离裂隙围岩中石英或方解石的定向排列(显微构造分析);5)伴生裂隙与主要断裂空间位置上的规律性;6)岩脉、矿脉的分布特点;7)节理在裂隙内外的统计及分析。事实上同期不同向的裂隙构造在排列组合方面常常反映出一定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5.
小秦岭地区金矿床成矿构造地球化学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小秦岭地区金矿床与构造有着密切的关系 ,不同方向的断裂中元素富集规律不同 ,构造带中流体是十分活跃的。构造动力成矿作用主要有动热退变质作用、剪切 -扭动裂隙成矿作用、构造带内岩石与流体交换作用、构造扩容带成矿作用 ,这些成矿成晕作用均发生在特定的构造动力学系统中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大青山高级变质岩中熔体线理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熔体线理由浅色部分熔融物质形成长的集合体或杆状体沿着应变椭球体X轴方向定向排列构成,是高级变质岩特有的一种线状构造.熔体线理发育在深部构造层次韧性变形带中,与矿物拉伸线理一样具有运动方向指向意义.熔体线理形成于伸展构造环境中,是变形作用、变质作用和部分熔融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伸展构造变形导致岩石部分熔融,是熔体线理形成...  相似文献   

7.
吉林海沟金矿床同位素地球化学和成矿规律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刘裕庆 《矿床地质》1991,10(2):131-142
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中元古界色洛河群绿片岩相变质岩系是海沟金矿床的重要矿源层,它经历了多次构造、变质和混合岩化作用,特别是在燕山早期强烈构造活动中发生了局部深熔作用,形成了海沟二长花岗岩。受热大气降水的淋滤作用,使岩体内金元素活化、迁移和富集,以含金硫化物石英脉群形式沿NE向裂隙带充填于海沟二长花岗岩中,形成了大型沉积变质、深熔岩浆岩源大气降水热液金矿床。  相似文献   

8.
变质地质学及有关问题是第29届国际地质大会讨论的重要议题之一。有许多专题都直接或间接地计论了这些问题。本文概要地介绍了几个方面的一些新进展和新动向,其中包括变质作用的时空演化、造山带变质作用过程的模式、超高压变质作用、极低温变质作用和变质带的构造过程等。这些议题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当代变质地质学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对推动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9.
长江剪切带对安徽沿江煤田的煤变质影响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安徽沿江煤田与宣径煤田的煤变质程度,有着较明显的差异。在沿江两岸煤田中,绝大部分为无烟煤;远离长江的宣径煤田却绝大部分为烟煤。至于沿江煤田为什么是高变质的无烟煤?长期以来人们多认为是与岩浆接触或接近有关。虽然,不能忽视岩浆岩对煤质的影响,但是从岩浆岩的分布来看,宣径煤田及其附近,多有存在。然而宣径煤田的煤变质程度却依然低于长江断裂带两侧的煤田,这一规律仅用深成变质作用和岩浆作用来解释还是不够的。笔者认为:由于长江剪切带的作用,使地下热流通过断裂和裂隙向煤系运移,同时在剪切过程中形成了部分摩擦热和一定的构造超压,为沿江煤田提供了热源使其变质程度高于宣径煤田。它是温度压力以及构造应力等因素叠加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高级变质镁铁质岩石叶理形成于地壳深部环境,对其组成及形成机制的深入研究有助于讨论在深部地壳(下地壳)环境中岩石的表现与流动过程。以辽宁海城马风地区广泛出露的斜长角闪岩为例,对变质镁铁质岩石中几种不同类型叶理的组成及形成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显微构造分析结果表明,变质斜长角闪岩中主要发育三种具有不同特点的叶理构造型式:条带状、糜棱状和片麻状。作为岩石叶理的主要组成矿物。角闪石对叶理的形成贡献最大。斜长石在不同类型岩石中对叶理的形成作用不同。组成叶理的斜长石和角闪石矿物对的温压测算结果表明,它们形成于426~532MPa和58l℃~639℃之间。变质基性岩中叶理的形成是这种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多种机制(包括晶体的定向重结晶作用、应力作用下的变质分异、晶质塑性变形、亚颗粒旋转动态重结晶)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在地壳的增厚地区,岛弧和俯冲带,区域动热变质作用通常与板块的聚合作用有关,这些地区的岩石类型表明变质作用与构造岩组构的发育过程有密切的对应关系。洋底和埋深变质作用具有区域性分布的特点,但许多研究者认为这类变质作用与上述动热变质作用截然不同,主要由于缺少构造岩组构方面的资料,Coombs(1961)提出了埋深变质作用并将其从区域变质作用类型中划分出来,对埋深变质作用期间控制矿物转变的有关因素的研究取得显著进展,但对变质作用发展的地球动力环境问题则很少给予重视,在正常的地热梯度影响下埋深变质作用通常认为与埋深作用有关,但这种解释不能令人信服,本文则提出扩张环境中形成的埋深变质作用的新模式。埋深变质作用发生于巨厚的碎屑和火山碎屑岩系列中,岩石圈的变动是产生这一巨  相似文献   

12.
麻粒岩地体和基性火山岩中的麻粒岩包体是研究过去和现在下部地壳的窗口,通过它们的研究可了解下地壳的物质组成,物理和化学状态,构造变形,岩浆作用和变质作用的特征,并进而探讨大陆地壳形成和改造的地质动力学机制。当前研究中涉及许多重要问题,如麻粒岩相变质作用的PTt演化和成因模式及其构造环境、变质流体的含量、成分和作用,岩浆作用的性质和机制及其对麻粒岩相变质作用的贡献,构造变形作用的样式及其所反映的构造体制,麻粒岩中LILE亏损等地球化学特征的成因意义等等。这些问题互相联系,都是麻粒岩地体成因的约束条件。本文将讨论麻粒岩相变质作用的PTt演化特征,阐述大地构造环境和地质动力学机制对其所起的约束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前人研究成果和野外调查基础上,对新资深大断裂变质带特征进行系统总结,从宏观构造、显微构造与组构、岩石矿物学、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等多学科角度综合研究,分析了新资断裂带各类岩石组构成因,并建立了其活动演化期次。新资深大断裂变质带构造岩主要包括定向组构系列岩石和块状系列岩石,主要是由早期的韧性变形变质作用阶段和晚期的脆性破碎作用阶段先后作用形成。越城岭岩体西侧规模巨大的花岗片麻岩带应属新资深大断裂变质带的一部分,属早期活动的产物,其原岩为越城岭岩体,为断裂变质和动力热流变质作用形成。韧性剪切系列岩石按变形变质强度可分为高温高压韧性剪切带和中温高压韧性剪切带,表明韧性剪切作用具有多期性。新资断裂带活动演化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始于加里东期,至喜山期均有活动,现在的新资断裂带是经过多个阶段不同类型变质作用由东向西不断迁移和相互叠加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辽东古元古代镁质非金属矿床成矿系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蔡克勤  陈从喜 《地球科学》2000,25(4):346-351
辽东地区古元古代裂谷里尔峪组和大石桥组中分别分布有富镁质的碳酸盐岩建造, 其中产有硼矿、菱镁矿、滑石、岫岩玉等大型-特大型矿床.这些镁质非金属矿床的形成先与古元古代的蒸发岩系有关, 然后经历了吕梁期区域变质和热液交代变质改造, 以及印支、燕山期构造-岩浆作用改造等成矿系统作用过程.其中, 镁质碳酸盐岩建造、成矿构造、成矿流体对镁质非金属矿床的形成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这些矿床也是古元古代矿源场、流体场、热场(能量场)、应力场等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耦合和后期构造-岩浆作用叠加改造的综合产物.   相似文献   

15.
广东河台金矿构造应力场演化及构造控矿模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广东河台金矿位于两广云开大山地区吴川-四会断裂变质带与广宁-罗定断裂变质带交汇部位,为一典型的韧性剪切带蚀变糜棱岩型金矿。海西-印支期区域SN向左旋挤压应力形成有区域左行韧性剪切性质的吴川-四会断裂变质带和广宁-罗定断裂变质带;燕山早期,区域构造应力转为SN向右旋挤压,区域韧性剪切带转为右行韧性剪切性质,并对先期形成的糜棱岩带改造显示为右行剪切特征;燕山晚期,大规模的右行韧性剪切活动逐渐转为右行脆-韧性、脆性剪切,在部分糜棱岩带中产生脆性断裂。河台金矿严格受韧性剪切糜棱岩带控制。区域吴川-四会断裂变质带和广宁-罗定断裂变质带是一级构造,两者交汇部位控制了河台金矿田的产出;燕山期,广宁-罗定断裂变质带的C-R次级构造(即河台韧性剪切带及其糜棱岩带)是二级构造,控制了河台金矿床的分布;河台矿区糜棱岩带中的张剪裂隙和主剪切裂隙系统是第三级构造裂隙,控制了河台金矿床的类型(蚀变糜棱岩型和石英脉型)及金矿体的分布和形态。  相似文献   

16.
达里诺尔火山群位于中亚造山带中部以及大兴安岭-太行山重力梯度带中部的西侧。该区拥有上百座第四纪火山,其中不乏全新世仍有过喷发的年轻火山。本文选取以鸽子山、锡塔特乌拉等形成时代最晚,推测形成于中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的晚第四纪火山作为研究对象,从火山锥形貌和定向排列两方面推断岩浆补给裂隙通道的几何特征。结果发现,这些火山具有较为一致的NE和NEE两个方向的裂隙通道。这些方向与区域构造最大主压应力方向相近。本文提出在NE向区域主压应力作用下,在研究区域发生NEE走向的左行剪压走滑。在这个走滑带上,瑞德尔断裂提供岩浆补给裂隙通道。而局部连通瑞德尔断裂的断裂提供了NEE向通道。  相似文献   

17.
冀磊  刘福来  王舫  田忠华 《岩石学报》2021,37(2):513-529
石榴夕线片麻岩是中、下地壳主要组成岩石之一,岩石内石榴石和夕线石的结晶学优选方位会显著影响地壳深部流变性质,因此探讨特征变质矿物的变形机制和主要受控因素对构造带深部演化过程有深远意义。本文选取红河-哀牢山韧性剪切带内石榴夕线片麻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定向切片内显微构造、电子探针、X-ray成分扫描、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和相平衡模拟综合研究,揭示出石榴石在溶解沉淀反应过程中具有明显的粒度敏感性,不同粒径石榴石表现出截然不同的长宽比、成分环带、包裹体排列方式和压力影发育情况。石榴石表面流体活动明显截切早期生长环带。EBSD分析揭示石榴石破碎颗粒以绕〈112〉轴机械旋转为主,溶解过程主要集中于颗粒表面和裂隙内高曲率位置。夕线石的EBSD结果表明基质内夕线石以绕〈010〉轴旋转为主,而流体作用明显区域夕线石则以(100)[001]滑移为主。岩石相平衡模拟限定岩石变质峰期P-T条件达高压麻粒岩相,退变过程中同剪切变形导致大量流体渗入而形成降温降压退变轨迹,由~9.5kbar、760℃演化至~6.0kbar、500~600℃,并在粗粒石榴石内保存早期进变质环带,剪切抬升过程中石榴石内普遍发育垂直剪切方向的裂隙,并在流体作用下进一步改造其形态。此研究揭示红河-哀牢山剪切带内除前人报道的石榴石高温韧性变形外,还存在大量中-上地壳层次同变质反应下的溶解-沉淀蠕变作用。因此,石榴石变质-变形的综合研究有助于揭示变质杂岩带挤压-剪切-伸展多阶段构造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8.
新甸金矿的形成受构造活动的控制非常明显。辽河群盖县组的形成,为本区金矿的形成准备了物质基础。随着区域构造活动的发展,盖县组发生变形变质作用,使岩层中的物质组分变质分异形成硅化石英脉,这一过程是金矿物质的初次迁移和聚集,也是本区金成矿作用的前期准备阶段。后来变质岩系交代重熔形成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促使大量的成矿物质聚集到岩浆期后热液中。含矿热液沿剪切构造裂隙充填形成了一系列金矿脉、金矿体。剪切构造活动期次与金成矿作用期次有对应关系。剪切构造是矿脉、矿体空间展布、定位的主要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19.
豫西中元古代汝阳群微生物形成的沉积构造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豫西地区中元古代汝阳群砂岩中普遍发育微生物形成的沉积构造(Microbial Induced Sedimentary Strutures),简称MISS构造,这些MISS构造在过去通常被误认为前寒武纪后生动物遗迹化石。本文对豫西地区中元古代汝阳群MISS构造的形态、结构及显微构造特征进行了详细地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发育的MISS构造有4种类型:多边形网状裂隙构造、纺锤形裂隙、鸟足形裂隙和典型的正弦曲线型Manchuriophycus构造。豫西地区中元古代汝阳群微生物形成的沉积构造的发现,不仅表明这些砂岩层面上曾经存在微生物席活动,对今后与一些微生物席活动有关的沉积构造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为过去被误认为各种遗迹化石的修定提供了证据,而且对恢复前寒武纪沉积古地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漳平可坑矿区地处福建省中部含煤条带,赋存有丰富的高变质无烟煤,有较好的煤系石墨资源前景,是福建重要的石墨成矿区。为了查明可坑矿区煤系石墨的赋存规律,利用X射线衍射、拉曼光谱等技术,结合矿区岩浆活动和构造运动,对煤成石墨结构演化特征、煤成石墨化作用机制和控制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煤系石墨是岩浆热和构造应力共同作用的产物,在煤成石墨化过程中,岩浆热产生的高温促进芳香层相互连接和横向增长,构造应力有利于芳香层的择优定向和有序堆叠,煤成石墨结构在温度、应力等因素作用下,碳层间结构缺陷逐渐消亡,石墨晶格逐渐形成,微观相逐渐转变,最终形成比较完善的石墨结构。研究明确了矿区构造和岩浆岩侵入对煤成石墨化作用的影响,划分了构造动力—岩浆热变质带、岩浆热—构造变质带、构造动力变质带三个变质带和三级控矿断裂带。可坑矿区煤系石墨产于构造动力—岩浆热变质带中,矿层靠近岩体呈近东西走向的单斜层状、似层状展布,但矿床的展布不完全受制于岩体,在空间上也受三级控矿断裂带的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