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栉孔扇贝×虾夷扇贝的杂交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栉孔扇贝与虾夷扇贝为实验材料,进行了两者之间自交和栉孔扇贝♀×虾夷扇贝♂和虾夷扇贝♀×栉孔扇贝♂的杂交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两者的杂交是可行的,在幼虫阶段表现出一定的生长优势,幼虫成活率间没有差异,但在幼虫附着变态方面,杂交组低于自交组,两者之间有明显的差异。然后以具有生长优势的栉孔扇贝♀×虾夷扇贝♂组进行了生产性育苗实验,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栉孔扇贝♀与虾夷扇贝♂为试验材料,进行二者之间杂交育苗生产,并与栉孔扇贝自交生产比较,生产结果表明:二者的杂交是可行的,在幼虫阶段表现出一定的生长优势,幼虫成活率间没有差异,但在幼虫附着变态方面,杂交组低于自交组,二者之间有明显的差异。然后以具有生长优势的栉孔扇贝♀×虾夷扇贝♂组进行了生产性育苗实验,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贝类杂交优势 ,利用HOECHST3 3 2 5 8对已固定样品进行染色的方法 ,连续观察了栉孔扇贝♀×华贵栉孔扇贝♂受精的细胞生物学过程 ,初步证明了这 2种远缘扇贝种类之间进行杂交的可行性。结果表明 ,栉孔扇贝的成熟未受精卵子处于第一次减数分裂中前期 ,部分来自华贵栉孔扇贝的异源精子可顺利进入卵子并激发后者完成 2次减数分裂 ,排出第一及第二极体。成熟的雌雄原核形成后完成融合过程 ,形成合子核 ,受精过程结束。大部分杂交受精卵及杂种早期胚胎可以正常发育 ,但其发育进程较种内近交对照组有明显的差别 ,具体表现在延缓性和不同步性 2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栉孔扇贝、华贵栉孔扇贝及其两者的种间杂交子代、种内交配子代的ISSR标记分析,研究了4种子代群体之间以及子代群体与共享亲本个体间的遗传关系。使用3组ISSR引物,得到清晰的扩增位点169个,平均多态位点检出率66.44%。分析结果显示:杂交子代个体中具有来自父母本的扩增位点,表明杂交子代确为杂种;杂交子代群体不仅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而且在与亲本个体和其他子代群体间的遗传关系上表现出与种内交配子代的明显差异;另外杂交子代与2种亲本的遗传关系上并不对等,表现出明显的倾向性,更加偏向于母本一方。  相似文献   

5.
采用新型的分子标记技术(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简称SRAP)对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子一代及其双亲的遗传变异进行分析.从不同的引物组合中筛选出9对条带清晰、多态性丰富的组合,9对引物共产生了121条扩增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07条,平均每对引物组合产生11.89条多态标记.Shannon信息指数I分别为0.299 9、0.218 9、0.334 3,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分别是0.196 4、0.141 1、0.218 9,栉孔扇贝与杂交后代的遗传距离是0.107 4,虾夷扇贝与杂交后代的遗传距离是0.228 7,聚类分析也显示了这一特点.从变异贡献率来看,3个群体的总变异中,有37.31%的变异来源于群体间,62.69%的变异来源于个体间.  相似文献   

6.
采用温度和盐度单一和组合因子设计实验方法,系统地研究了温度、盐度对栉孔扇贝胚胎和幼虫的影响。结果表明,栉孔扇贝胚胎发育适宜温度为16.0—22.0℃,盐度为27.5—32.5;最佳温度为18.0~22.0℃,盐度为30.0—32.5;幼虫培育适宜温度为16.0—26.0℃,盐度为27.0—39.0;最佳温度为19.0—22.0℃,盐度为27.0—32.0。相对而言,栉孔扇贝胚胎和幼虫对低温高盐适应能力较强,温度显著影响胚胎孵化和幼虫发育,盐度显著影响幼虫生长;二者组合影响对胚胎孵化不显著:随着幼虫的发育。组合影响对幼虫存活十分显著;对幼虫生长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采用双列杂交方法对华贵栉孔扇贝三种壳色(桔黄色、枣褐色、紫褐色)的遗传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桔黄色♂×枣褐色♀和桔黄色♂×紫褐色♀的子代均全部表现为桔黄色,桔黄色♀×枣褐色♂和桔黄色♀×紫褐色♂的子代壳色比例分别为桔黄色:枣褐色=1:1和桔黄色:紫褐色=3:1,表明桔黄色对枣褐色和紫褐色均为显性,且不存在母性遗传;在桔黄色♂×桔黄色♀的两个家系中,一个家系的子代全部表现为桔黄色,另一个家系的子代中桔黄色:枣褐色约为3:1,表明第1家系有一个亲本为显性纯合,第2家系2个亲本均为杂合;在枣褐色♂×枣褐色♀和紫褐色♂×紫褐色♀两个家系中,其子代分别全部表现为其亲本的颜色,表明枣褐色和紫褐色个体均为隐性纯合体。实验所设各家系子代壳色均表现出了与亲本相同的颜色,表明华贵栉孔扇贝的壳色属质量性状,能够稳定遗传,并非由环境决定,对华贵栉孔扇贝壳色的选育有效。  相似文献   

8.
栉孔扇贝不同种群的遗传结构及其杂种优势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采用来自韩国野生的栉孔扇贝和中国养殖的栉孔扇贝以及发病区存活个体作为亲本 ,构建韩国野生×韩国野生、韩国野生×中国养殖、韩国野生×中国养殖发病区存活个体以及中国养殖×中国养殖共 4个交配组合 ,通过对F1 代个体壳宽、壳高和体重的测量 ,比较不同群体的生长情况。同时采用RAPD技术对F1 代不同群体的遗传结构进行比较 ,研究群体内的遗传变异与杂种优势的关系。结果表明 ,杂交后代具有明显的生长优势 ,说明栉孔扇贝种内不同种群之间存在杂种优势。韩国野生种群和中国养殖群体以及发病区存活群体的遗传距离分别为 0 0 3 6 6和 0 0 0 5 7,以上 4个F1 代群体的平均杂合度的理论值分别为 0 2 83、0 2 6 7、0 2 6 8和 0 2 6 6 ;多态位点比例分别为 0 76 5、0 76 0、0 76 0、0 73 5。表明栉孔扇贝不同地理种群之间存在遗传分化 ,其杂种优势与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相关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栉孔扇贝和虾夷扇贝混养后的成活率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混养后的栉孔扇贝的成活率明显提高,比单养栉孔扇贝提高了62%,并取得了明显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研究组前期实验表明,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从囊胚期开始的各发育时期中,以D形幼虫期开始出现形态可辨的血细胞。本文采用石蜡切片、组织化学、栉孔扇贝血细胞单克隆抗体的免疫组化方法,定位、观察栉孔扇贝D形幼虫血细胞的分布和形态特点。结果表明:可辨形态的血细胞集中分布于幼虫的外套膜、面盘、口、食道、胃、消化腺、肠等组织,游离的血细胞大多为球形或椭球形,直径约为1~3μm,中央有一深色细胞核,而在消化腺中血细胞密集层叠,形态各异。在该时期未观察到不同类型的血细胞和造血组织。结论认为,D形幼虫期开始出现形态可辨的血细胞,主要分布于与摄食消化相关的组织器官内。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及其杂交子代(F1)的种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对3个群体的线粒体COI和Cytb基因的部分序列进行了扩增和分析。经比对分别获得781bp和725bp核苷酸片段,74个样本共检测到47个单倍型;F1群体的单倍型数、单倍型多样性指数、核苷酸多样性及平均核苷酸差异数都是最高的,而双亲的较低;F1和栉孔扇贝间的遗传距离最小,其次为栉孔扇贝和虾夷扇贝群体之间,F1和虾夷扇贝群体之间的遗传距离最大;F1和栉孔扇贝之间的遗传分化系数较小而两者间的基因流比较大,F1和栉孔扇贝与虾夷扇贝之间的遗传分化系数较大而基因流较小,说明栉孔扇贝和虾夷扇贝群体群体很早就发生了遗传分化;采用UPGMA法和简化的中介网络法构建的系统树表明,3个群体的所有个体被分为2个族群,栉孔扇贝和F1交叉聚为一类,虾夷扇贝独自聚为一类,2个分支间没有交叉;使用特异性引物分别对3个群体进行PCR扩增检验,结果栉孔扇贝的特异引物能在杂交子代中扩增,而虾夷扇贝的特异引物不能在子代中扩增出条带,说明栉孔扇贝和虾夷扇贝杂交,其子代的线粒体遗传模式为严格的母系遗传。本研究结果表明杂种优势的形成与线粒体遗传多样性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DAPI染色荧光显微方法连续观察了栉孔扇贝♀×海湾扇贝♂的受精细胞学过程,发现海湾扇贝精子可以正常入卵,并能完成后续的发育过程获得杂交后代。同时进行栉孔扇贝♀×海湾扇贝♂杂交组及栉孔扇贝、海湾扇贝自交组3组实验,对各组的受精率、卵裂率、D形幼虫孵化率、幼虫生长速度、幼虫存活率进行统计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杂交组的受精率为92.77%,卵裂率为81.46%,D形幼虫孵化率为51.23%,杂交组幼虫在培育到第7天时全部死亡,栉孔扇贝和海湾扇贝自交组的幼虫可正常发育到眼点幼虫,杂交组幼虫在其存活阶段的生长和2自交组无显著性差异,但成活率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3.
研究组前期实验发现,栉孔扇贝血细胞在D形幼虫时期出现.本文应用单克隆抗体的免疫组化、免疫电镜方法进一步定位栉孔扇贝壳顶幼虫的血细胞并观察其分布.结果表明,栉孔扇贝壳顶幼虫已分化出界限明显的组织器官,包括外套膜、面盘、口、食道、胃、消化腺、足等;血细胞主要分布于壳顶幼虫的外套膜、面盘、食道、消化腺、胃等组织器官内及周围,其中面盘、消化腺、胃等处有大量血细胞成簇分布.血细胞形状不规则,直径为3~5μm;细胞核多为圆形、椭圆形,位于细胞的一侧;细胞质内有线粒体、内质网等细胞器和空泡.结果证实,栉孔扇贝在壳顶幼虫时期已出现了大量清晰可辨的血细胞,其分布特点与成贝血细胞相似.  相似文献   

14.
对两个不同地理种群的栉孔扇贝的3个群体——俄罗斯种群(R)、中国种群野生群体(CW)和养殖群体(CC)及其3个杂交组合F1代生长发育各组合40~50只进行了3次测定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壳长、壳宽、壳高、活体重4个生长发育指标上均表现不同程度的杂种优势,2月龄时CW♀×R♂杂交效果最好;3月龄时3个杂交组合的杂种优势均较大,但差异不显著;4月龄时各杂交组合的杂种优势明显,尤其是活体重的杂种优势突出,以R♀×CC♂杂交效果最好;3个亲本群体各个性状的测定性能表现在2,3月龄以俄罗斯种群较好,4月龄以中国养殖群体较好.中国种群2月龄野生群体较养殖群体生长发育快,3月龄时其生长发育差异不显著,4月龄养殖群体生长发育快.  相似文献   

15.
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自然群体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RAPD技术对栉孔扇贝(Chlamysfarreri)的四个自然群体(大连、烟台、青岛、韩国)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12个随机引物在四个群体中共检测到123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109个,多态位点比例为88.62%;四个群体中均未检测到各群体特有的扩增带。韩国、烟台、大连、青岛四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指数(Shannon指数)分别为0.2557、0.2557、0.2344和0.2249,以韩国和烟台群体遗传多样性较高,其次为大连群体,青岛群体最低,但它们之间无明显差异。不同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指数的平均数Hpop为0.2427,整个栉孔扇贝自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指数Hsp为0.2503。遗传多样性剖分显示,绝大多数(97%)的遗传多样性是由群体内不同个体间的差异造成的,只有很小部分(3%)的遗传多样性与群体间的遗传分化有关。而采用基于单倍型(等位基因)之间的进化距离的AMOVA分析得到的这两个数据则分别为99%和1%,Φ值为0.010,且P=0.05,表明群体间遗传分化明显程度位于临界值。  相似文献   

16.
栉孔扇贝的食料以硅藻为主,作者在调查海区中共检查出硅藻79种,隶属于37属,扇贝胃含物中共检出59种,隶属于28属 栉孔扇贝易摄食的主要种类有舟形藻、圆筛藻、骨条藻、曲舟藻和金藻,选择指数较高;兼食一些绿藻、桡足类、无脊椎动物卵和幼虫及有机碎屑 栉孔扇贝对角毛藻、根管藻、楔形藻、甲藻类及纤毛虫类选择指数较小,其主要原因是这些生物有长的角毛、尖而硬的棘和刺,不易被鳃过滤和摄食。栉孔扇贝的食料随季节、海区的不同,食料的组成以及对食料的选择指数都有不同的变化。同一季节不同日期其食料组成也随着海区浮游生物的变动而变化 不同大小的扇贝在同一海区中其食料组成是类似的,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7.
华贵栉孔扇贝壳色和闭壳肌颜色具有多态性,其中贝壳的桔黄色表型和闭壳肌的黄色表型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是选择育种中的重要目标性状,对这些性状遗传规律的研究可为选择育种提供理论依据。采用自交、正反杂交和卡方检验方法对华贵栉孔扇贝的桔黄色与枣褐色等2个壳色和黄色与白色等2个闭壳肌颜色的遗传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华贵栉孔扇贝贝壳颜色和闭壳肌颜色均属质量性状,受基因控制,可以遗传,不受环境影响;贝壳桔黄色表型对枣褐色表型为显性;闭壳肌白色表型对黄色表型为显性;壳色和闭壳肌颜色为两个互不连锁的独立性状,在后代遗传过程中可以自由组合,独立遗传,不受母性影响;枣褐色贝壳或黄色闭壳肌个体均为隐性纯合体,其后代性状均与亲代相同;由于不能确定桔黄色贝壳或白色闭壳肌个体属于显性纯合还是杂合,显性纯合家系的获得必须通过建立家系并繁育2代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18.
栉孔扇贝三倍体与二倍体的生长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几年在我国栉孔扇贝养殖业中出现了单产降低、品质下降、大面积死亡问题 ,其主要原因是缺少生长快、品质优、抗逆能力强的养殖新品种。对于养殖贝类来说 ,性成熟往往导致生长抑制、抗逆性下降和肉质下降。目前广泛开展的多倍体贝类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产生不育的三倍体 ,充分利用三倍体的不育性和生长优势 ,为海水养殖业健康、稳定、持续地发展提供技术支持。通过对栉孔扇贝三倍体和二倍体的生长比较 ,证实栉孔扇贝三倍体具养殖实用价值。1材料与方法1.1材料栉孔扇贝Chlamys(Azumapecten) farreri取自青岛太平…  相似文献   

19.
华贵栉孔扇贝的三倍体诱导及生长比较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分别和细胞松驰素B和低温处理诱导华贵栉孔扇贝Chlamysnobilis产生三倍体。抑制第一极体的三倍体诱导率分别44.1%和31.8%;抑制第二极体的三倍体诱导率分别为90.2%和72.7%。CB处理组幼虫的日增长率显著超过二倍体。  相似文献   

20.
海湾扇贝和栉孔扇贝的碳代谢及能量代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海湾扇贝和栉孔扇贝的碳代谢和能量代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扇贝个体的增大,单位个体的最小碳需要量增加,但单位干重的最小碳需要量却降低。金藻的浓度低于1.0×104个/cm3时,两种扇贝均出现碳生产的负值。海湾扇贝和栉孔扇贝对金藻、海带、底泥的能量代谢结果显示;以3.56mg/dm3(干重)浓度金藻为食,两种扇贝能得到正的生长预算;以7.00mg/dm3(干重)的海带为食,也能正常生长。但以底泥为食,出现负生长。两种扇贝对金藻的利用率高,当金藻缺乏时,海带碎屑可作为食物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