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分条件对滨海芦苇湿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滨海湿地因受河流和海水的交互作用,其土壤氧化还原电位及营养元素等条件复杂且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为了阐明此种环境下不同水分条件对滨海芦苇湿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尤其是对铁还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作者以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为对象,研究了淹水和非淹水芦苇湿地表层(0~30 cm)土壤理化特性、微生物多样性(采用T-RFLP技术)和培养条件下湿地土壤微生物的Fe(III)还原能力的变化。结果表明,淹水芦苇湿地土壤有机碳、全氮、盐度、Fe(II)含量和pH值显著(P0.05)高于非淹水芦苇湿地土壤,而淹水芦苇湿地土壤铵态氮含量显著(P0.05)低于非淹水芦苇湿地。淹水芦苇湿地土壤主要优势细菌和古菌分别为铬还原菌属(Alishewanella)、纤维单胞菌属(Cellulomonas)、鞘脂单胞菌属(Sphingomona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甲烷杆菌属(Methanobacterium)、甲烷八叠球菌属(Methanosarcina);而纤维单胞菌属、食酸菌属(Acidovorax)、地杆菌属(Geobacter)、硫杆菌属(Thiobacillus)和甲烷八叠球菌属分别为非淹水芦苇湿地土壤主要优势细菌和古菌。淹水芦苇湿地土壤主要优势铁还原菌为副球菌属(Paracoccus)、地杆菌属、铬还原菌属和硫单胞菌属(Thiomonas),而非淹水芦苇湿地土壤为地杆菌属和固氮螺菌属(Azospira)。说明淹水能增加芦苇湿地土壤细菌、古菌和铁还原菌的多样性。培养条件下,淹水芦苇湿地土壤铁还原菌的还原Fe(III)能力在培养后期(25d后)低于非淹水芦苇湿地,说明淹水条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芦苇湿地土壤铁还原菌的铁还原能力。  相似文献   

2.
科学研究证明,两种含盐量不同的海水在同一容器中,会由于盐类离子的扩散而产生化学电位差能。同时,利用一定的转换方式,可以使这种化学电位差能转换成为电能。近年来迅速发展的海洋盐差发电技术,就是利用这种原理来进行工作。  相似文献   

3.
在自褐藻类提取褐藻胶的过程中,有许多因素能使粘度遭到破坏,例如加热提取温度、碱浓度、加酸凝聚时的酸度、干燥温度等。关于海蒿子褐藻胶在提取前和提取过程中的一些影响粘度的因素,海蒿子采集后经过淡水洗涤与不洗涤的影响,以及其在贮存期间内的不同程度的变质等已在前报中报导过。 为了了解褐藻胶的降解原因, 1954年以来,我们对于褐藻胶原料海蒿子的处理以及原料和产品(褐藻酸及其盐类)的贮存条件进行了一些实验,所用提取方法和粘度测定方法与前报相同。  相似文献   

4.
朱校斌 《海洋科学》1986,10(2):72-72
深海火山处的细菌具有把硫化氢和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质和硫酸盐的能力。这可能为工业国家面临的酸雨问题最终提供一个有益的解决途径。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听的两位科学家Holger Jannasch和Craig Taylor,正在研究利用化能合成菌把工业废物硫化氢转化为元素硫,再转化为硫酸盐稀释到海洋中去。在海洋中硫酸盐是无害的。 低价硫的化合物被排放到大气中后,以酸雨的形式返回地面。这会对湖泊和河流环境造成危害。把低价硫的化合物直接排放到地表水中也会产生相同的危害。但是,硫酸盐或硫进入海洋后,它们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5.
海——微生物栖息的特殊环境。特殊的盐类成分,低温,高压,低浓度的有机物质,植物及动物区系的稀少等组成了微生物生命活动的广阔海洋区域一些主要生态特征。海洋中最初的微生物学研究,早在上一世纪就已进行了,但是它们局限于较狭小的任务——确定细菌在海洋中的存在及其组成。而伊萨琴科的卓越著作《北冰洋细菌的研究》奠定了阐明微生物在全世界海洋(约近15亿立方公里)的巨大水团内物质转化过程中作用的开端。这项工作是在1908年结束的,但是直到1914年才出版。这篇包括有关海区中微生物活动多方面资料的专论,确定了海洋微生物学多年的研究方向并使海洋微生物学发展成独立的科学部门。  相似文献   

6.
提出一种以硫酸二甲酯和硫脲为基本原料的合成甲硫酸的改进方法。该方法的特点是:1.使S—甲基异硫脲硫酸盐的碱解直接在反应液中进行,而无需分离此中间体,从而使合成工艺大为简化,并能避免中间体在乙醇母液中的损失;2.甲硫酸的总产率可提高到70%以上,且能从反应液中回收副产物双氰胺。此法不仅适用于甲硫醇的实验室制备,而且能用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7.
成果转化需要完成成果定型过程,即设计定型和生产定型。使海洋高新成果脱离实验室,走进生产车间,迈向市场,创造经济效益。国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设立了科技计划体系,支持高新技术研究与成果转化。但是,存在科研人员随意更新、原材料元器件的采购不固定、组装调试都在实验室完成,工艺未得到验证等问题。分析了成果转化中的关键制约因素,阐述了海洋高新技术成果转化过程中标准化工作的方针、作用,介绍了成果转化过程中应开展的设计标准化、工艺标准化等内容。  相似文献   

8.
硫酸盐还原菌对海水状态和碳钢腐蚀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严莉  王佳 《海洋科学》2004,28(9):70-74
采用溶液环境参数和电极电化学参数测量技术研究了海水中硫酸盐还原菌生长和衰亡过程对溶液状态和D36碳钢腐蚀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硫酸盐还原菌通过新陈代谢作用把溶液中的硫酸盐转化为硫离子而增大了氧化还原电位和酸度,并导致D36钢的腐蚀电位负移和腐蚀速度增加。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证实,虽然金属腐蚀过程在上述过程中并未发生机理性变化,但阳极过程和部分阴极过程的加速是腐蚀速度增加的主要原因。上述结果同时表明.硫酸盐还原菌本身和新陈代谢中间体并未直接参与腐蚀过程,主要是通过产生的硫离子改变溶液状态来加速腐蚀过程的。  相似文献   

9.
造纸废水灌溉对芦苇湿地微生物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造纸废水灌溉对滨海芦苇湿地的影响,测定了几种灌溉条件下湿地基质中微生物数量、微生物量碳/总有机碳(MBC/ TOC)和土壤有效硫等指标.结果表明:造纸废水灌溉能显著提高基质中微生物数量和活性,且受季节影响较明显,一般在9月份最高;微生物数量在基质内垂直分布为上层>下层,特别是放线菌、真菌;反硝化细菌与土壤TN,纤维素分解菌与废水COD去除率,及MBC/TOC与基质呼吸强度相关性较好;硫酸盐还原细菌数量在10月份以后激增,使基质变黑,但对芦苇根系影响较小.废水灌溉能改良滨海盐碱土壤,促进退化生态系统的修复,但不同灌溉模式对微生物种群组成的影响不同,推荐采用间歇灌溉(w4)或低水深恒流灌溉(w1)模式.  相似文献   

10.
黄土高原全新世风成沉积的岩石磁学性质及其古气候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黄土高原NW-SE断面上的现代沙丘砂,原生黄土,全新世黄土和黑垆土的к-T曲线及其磁滞性质和X射线衍射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不论是在源区还是沉积区,磁铁矿都是对磁化率贡献最大的磁性矿物,源区风化作用没有使磁赤铁矿含量显著增加,黄土中的赤铁矿至少有一部分是原生的,黄土中的磁赤铁矿以成土成因为主,土壤化程度越高,磁赤铁矿含量越高,由于磁赤铁矿分解导致的磁化率下降越明显,к-T曲线上510℃附近的磁化率峰越不显著,к-T分析能非常灵敏地反映热处理过程中磁性矿物的转化情况,而且这种转化与样品所经历的土壤化作用强度密切相关,因此,к-T分析可作为研究成土作用强度和古气候变化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传统观点认为,丛枝菌根真菌(AMF)与维管植物共生,且在植物生长的同时有助于将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转化为难降解有机物,其释放的球囊霉素还可以促使土壤团聚的形成,使土壤中的碳能够更好地封存,从而有利于土壤中碳的固定。特别是在未来CO_2浓度升高的环境更加有利于AMF的生长,科学家推测它能在土壤固碳方面起到关键作用。但是,目前微生物的研究提出了与传统认识相悖的观点,由于激发效应的存在,在CO_2浓度升高后,AMF很可能会帮助土壤中的腐食性生物获取到营养物质,并且会帮助植物摄取更多的NH+4,这使腐食性微生物的代谢活动更加积极。最后,这些腐食性微生物分解的碳超过其固定的碳,形成了碳的净亏损。综述了目前AMF与土壤固碳相关的研究进展,总结了AMF在土壤固碳过程中的作用,提出了今后需加强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2.
用等离子质谱(ICP-MS)分析一些特殊样品的时候,前处理方法成为分析样品成功与否的关键,对于高基质含量的样品测量其微量元素含量更是如此。元素硫超过99%的自然硫样品中微量元素的测定一般使用燃烧的方法去除自然硫,但是一些易挥发性的元素也因此失去而测不出来。作者试图采用硫升华的方法去除硫基质,通过在原样品中加入内标,分析测定后计算内标的回收率确定出元素Be,Sn,Sc,U和稀土元素(REE)的回收率都在90%以上,可以用升华硫方法很好地测定,而元素Tl,Hf,W,Nb,Zr,Ta等的回收率则在75%以下,不适合用该种方法测定。  相似文献   

13.
该文采用氧瓶燃烧法测定了硫酸多糖 911的硫 ( S% )含量 ,根据所测硫含量确定了硫酸多糖 911的平均单体式量 ,然后在此基础上应用脱羧法对硫酸多糖 911样品的含量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14.
碳水化合物是海水中的一类重要的有机组份,它主要来源于海洋光合作用过程。因此。海水中总溶解糖的测定,能为浮游植物的初级生产量提供一种间接的参量;在化学海洋学和生物地球化学的研究中,也需要取得溶解糖含量的数据。因此自五十年代以来,文献中已陆续出现多种测定方法。在这些方法中,半田提出的酚硫酸法得到较多的应用,并已被选择收入Strickland和Parsons著名的“海水分析手册”中,成为一种常规的分析方法。酚硫酸法的基本原理,是使碳水化合物在浓硫酸作用下与苯酚反应,用光度法测定反应所形成的有色缩聚产物。根据文献[2]的推荐,常规的分析程序  相似文献   

15.
不同施肥处理对农田土壤有机氮组分及其矿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有机氮作为土壤中氮的主要存在形式,其各组分对氮矿化贡献程度不同,因此了解有机氮组分及其对氮矿化贡献成为土壤供氮研究的重点。本文通过室内恒温培养法,采用Bremner法测定不同时间土壤中无机氮和有机氮各组分变化,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典型农田土壤有机氮组分及其氮矿化贡献的影响。研究发现,施加尿素促进土壤有机氮矿化,并随着添加量增加矿化作用越强。施加有机粪肥并未显著改变土壤氮的矿化。施加秸秆改变土壤氮素转化的方向,使得固定作用大于矿化作用,土壤出现氮的净固定,并随着添加量增加固定作用越强。通过对有机氮各组分与矿化累积量相关关系分析发现,尿素处理中酸解氨态氮是矿化作用的主要贡献组分,而秸秆处理中酸解未知态氮成为氮矿化的主体。造成有机氮组分对氮矿化贡献的差异主要原因是施肥种类和肥料与土壤的相互作用。综上所述,在实际农业施肥过程中,采用化学肥料与外源有机肥料配施可以有效地提高土壤肥力和改善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16.
磷化氢在海水中的转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室内模拟实验,研究了磷化氢在海水中的转化过程,分析了光照条件、氧化条件、通入方式等环境因子对磷化氢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日光照射条件下,磷化氢在海水中可部分转化为磷酸盐,但转化率相对较低,转化过程复杂;环境因子在磷化氢转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日光照射、紫外光照射、氧化条件等均能促进海水中磷化氢向磷酸盐和总磷的转化,在紫外光照射条件下检测到磷化氢向磷酸盐的最大转化率为66.6%。本研究对探索磷化氢在海洋环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衍生化多糖的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提高多糖的生物活性 ,多糖的分子修饰和结构改造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 ,有关多糖的分子修饰研究已大有进展。利用糖残基上的羟基、羧基、氨基等基团运用化学方法进行衍生化 ,有可能提高多糖的活性。衍生化的方法很多 ,本文就与活性相关近年来研究较多的作一综述。1硫酸化多糖的活性近年来发现硫酸多糖具有独特的作用 ,低分子量的右旋硫酸酯具有抗凝血作用 ,并作为抗血栓药已临床应用[11]。它的抗病毒作用在艾滋病治疗上得到证实[12] ,从而多糖的硫酸化成为多糖研究的热点。多糖的硫酸化为多糖带来了新的活性和功能。香菇多糖具有…  相似文献   

18.
一、前言 沉积物中硫化物含量的多寡是评价沉积环境的重要指标之一。而沉积物中硫化物含量的测定,无论在地球化学研究还是在工程、土壤、生物学等方面都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沉积物中硫化物的测定有碘量法、电极法和二盐酸对氨基二甲基苯胺比色法。这些方法曝气驱硫是必不可少的一环,而传统的单一曝气法费气费时,其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结果的精确性。为此,我们采用组装式曝气装置,使多个样品同时曝气,然后再用二盐酸对氨基二甲基苯胺比色法进行测定。此法快速,准确,适于海洋调查中大量沉积样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研究广西茅尾海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内红树林土壤中可培养放线菌的多样性,挖掘具有高产多种功能酶活性的放线菌类群。应用可培养技术和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研究红树林土壤中可培养放线菌的多样性;并以10种酶活底物为指示物,结合点植法和透明圈法对可培养的放线菌进行功能酶活性筛选。结果显示,从红树林土壤中共分离到444株放线菌,隶属于6目13科24属63种,其中3株放线菌为潜在新种。从63株不同种的放线菌中筛选出56株放线菌在至少1种功能酶活性检测中显示阳性,总阳性率为88.89%;其中具有2种以上功能酶活性的放线菌31株,链霉菌属、微杆菌属和短小杆菌属的产酶菌株最为丰富。综上所述,广西茅尾海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内红树林土壤中可培养放线菌的种类丰富多样,潜藏着放线菌新资源,且功能酶活性显著,具有较大的挖掘潜力。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动电位极化、线性极化、电偶电流和高压釜挂片失重等法,研究了含氮、硫有机缓蚀剂和/或Me~(2+)对X60钢在CO_2饱和的盐水溶液中的缓蚀作用。结果表明,含氮、硫的有机缓蚀剂在缓蚀过程中,开始是以抑制阳极过程为主,随后是以抑制阴极过程为主的混合型缓蚀剂。如与Me~(2+)复配使用,能明显地提高缓蚀效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