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2 毫秒
1.
朱瑾 《海洋世界》2007,(8):11-18
20年在历史长河中只是弹指一挥,而对于"南海Ⅰ号"的打捞过程而言,却显得有些漫长。从1987年的意外发现,到2007年即将整体打捞出水面,在进行了20年的水下调查工作后,"南海Ⅰ号"这个深藏于海底800余年的谜终将被揭开。接下来最牵动人心的便是如何在妥善保护的同时进行水下考古工作。  相似文献   

2.
《海洋世界》2007,(3):4-5
2007年3月,“南海一号”整体打捞工程将正式启动。“南海一号”为南宋早期商船,1987年8月在阳江海域意外发现,随之被命名为“南海一号”。该船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以前的探摸显示“南海一号”长约23.8米,宽约9.6米。船舱内保存文物总数估计超过5万件。考古学界普遍认为这艘船与海上丝绸之路有关,价值非凡。[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深水泊位的建设,大型沉箱因具有良好的整体性、稳定性、施工的高效性而备受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的青睐,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如何确保沉箱的出运安全成为所有施工单位关注的焦点。成功采用了“超高压气囊顶升、运移沉箱上浮船坞出运沉箱”的施工工艺安全出运百余大型沉箱。结果表明,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采用防治结合方法将其进行认真落实,保证措施有效是气囊出运沉箱安全的必要条件和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4.
《海洋科学》1986,10(6):54-54
根据南海西部石油公司技术发展部(以下简称“公司”)和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签订的并经双方上级机关同意的科研合作协议的规定,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科学一号’调查船两次来南海进行区域性工程地质调查。1986年5月2日,“科学一号”调查船胜利完成全部调查任务后靠抵南油码头。 “科学一号”调查船上次作业的主要任务是土质力学调查和局部地球物理调查,本次作业的  相似文献   

5.
《海洋地质译丛》2010,(4):69-69
9月28日~10月上旬,“大洋一号”船圆满完成了南海海试第一航段调查任务。其间,在我国东沙海域1740m海底成功获取深孔岩心样品,实现了中国大洋人海底深孔钻探的梦想,并创下了15.7m的深孔记录。据悉,本次深钻试验在国内是首次,填补了我国深钻领域的空白。  相似文献   

6.
蓝镜头     
郭子芳 《海洋世界》2009,(10):F0002-F0002
1976年3月30日,经毛主席批准,国务院、中央军委下达命令,由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负责带队,“向阳红11号”伴随主船“向阳红5号”组成的远洋编队正式起航,首次远洋科考历时53天,  相似文献   

7.
由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组织领导、由分局与海洋技术研究所联合组成的浮标布放管理、技术保障小组,于今年三月二十九日和四月一日,使用向阳红五号船成功地把“中国浮标1”和“中国浮标2”布放在我国南海珠江口大万山东南偏东约92海里(114°09′17″E,20°29″49″N)和海南岛榆林港南部约45海里(109°31′49″E,17°29′46″N)靠近石油开发区的海域。目前,这两个浮标工作正常,定时通过卫星向南海分局发送布放点的风速、风向、湿度、气压、气温、水温、海流、波浪等海洋气象水文实测资料。这是迄今为止我国正式投入运行的第一代实用海洋资料浮标。  相似文献   

8.
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以下简称“南海分局”)承担的908专项工作于2004年5月正式启动。六年来,在国家海洋局的正确领导下,南海分局紧紧围绕908专项的主题和服务宗旨,坚持“精心组织、科学管理、数据准确、质量合格”的质量方针:建立了高效合理的908专项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和工作机构;  相似文献   

9.
张亭健 《海岸工程》1998,17(2):79-86
通过对沉箱结构在波浪作用下动力响应的模拟研究,探讨了一种有裙钢质沉箱的适用性,这种沉箱可利用负压效应来保持它自身的稳定。对于这种在沉箱底部和海底之间具有负压作用的沉箱,采用了“沉箱结构与海底相互作用分析法”在频率域中进行了动力响应数值计算。文中假定沉箱结构的分析模型是一个带有裙边的刚性棱柱体,在其底部设有若干个正方形的隔室(compartment),负压就作用在每个隔室上;此外,还假定海底是一种液体饱和的多孔弹性体,其特性符合blot的波浪传播理论。沉箱裙边的长度以及作用在隔室上的负压对于沉箱动力响应的影响,也通过数值计算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其结论是:这种类型的沉箱应用于软质海底是相当有效的。如果海底上的渗透性差,只要为沉箱提供隔室,则它也会具有同样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沉船考古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性工作,水下环境复杂、文物打捞操作困难、海洋人文资料缺失等因素制约我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沉船考古工作不仅要对沉船本身及所载器物进行考古发掘,还要结合陆域考古学、海洋学划分重点沉船区域进行系统性发掘研究,对沉船本身及所载器物所处的海底环境和受腐蚀状况进行详细调查和研究,为文物修复和保护工作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1.
2005年8月25日,舷号为“中国海监83号”的3980吨级现代化海监船正式入列中国南海海监总队。该船是我国目前综合性能最优越、已进入世界领先水平的多功能大型中远程海洋监察船。它除装备了基本的船用设备外,还装备了世界最先进的全回转舵桨合一的电力推进设备、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1983年9月 23 日—10月 5日南海中部调查时所获得的实测资料,结合热带天气图和卫星云图,对8311号台风的形成作了一些分析讨论。试图揭示它形成的天气形势与云型特点、以及海-气热交换在热带气旋酝酿发展过程中实测资料的分布特征、南半球越赤道气流对它的贡献等等。 8311号台风是在8310号强台风转向北上后,遗留在南海的尾部云系上发展起来的。它于9月 29 日 08时(北京时下同)在南海北部的19.2°N、114.9°E生成,10月1日14时在越南的和平县境内减弱消失。这期间,我船正在南海中部进行综合调查,对它的形成前的酝酿发展过程及其流场和云系演变有部分现场观测资料。下面就对它的发展、生成过程作一初步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在过去历次投放测流浮标站经验的基础上,参考了国外深海浮标站的系留组成形式,于1981年春季以及1981—82年冬季南海北部的海洋学调查中,由“实验1号”和“实验3号”调查船,多次在陆波深水区施放锚碇测流浮标站,成功地取得了多层同步的首批海流连续观测资料,特别是深层海流的宝贵实测资料。这是在国内外首次获得的南海深层海流资料。  相似文献   

14.
动态·信息     
凯旋“大洋一号”船完成南海综合海试任务11月16日上午10时,我国“大洋一号”科学考察船完成第18航次大洋科学考察任务暨南海综合海试任务后胜利返回青岛,受到了热烈欢迎。“大洋一号”船此次任务分两个航段,历时189天,航行26000多海里。期间,于8月5日完成DY115-18航次大洋科考  相似文献   

15.
从容 《海洋世界》2007,(8):21-23
"南海Ⅰ号"巨大的科考价值、潜在的商业价值吸引了众多关注的目光。而打捞和保护"南海Ⅰ号"的法律问题,似乎像海底幽暗冰冷的海水,没有任何  相似文献   

16.
车忱 《海洋世界》2005,(6):23-23,26,27
1895年4月24日,乔舒·斯洛坎驾驶着他的“斯普雷”号单桅帆船从波士顿启航,开始了长达3年的环球航海,从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完成单人环球航海的人。100多年后,另一条名为“斯普雷”的小船又书写了新的历史。新“斯普雷”号是世界上第一条无人驾驶水下航船(AUV),它穿越湾流的行动证明了用这种船进行长途水下航行的可行性,并为海洋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它看上去像一架滑翔机,船体用铝制成,总重约55千克,全长2米,呈橘红色,翼展1.6米。2004年  相似文献   

17.
日本“海沟”号无人潜水器成功潜入海洋最深处据《中国海洋报》4月7日报道:日本“海沟”号无人潜水器3月24日在西太平洋关岛附近海域进行深潜试验时,成功地潜入地球上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查林杰海渊”10911.4m深的海底。这一记录比美国的“的里雅斯特”号...  相似文献   

18.
今日军情     
美海军双航母编队在南海举行联合演习 8月17日,美国海军核动力航母“卡尔·义森”号编队与常规动力航母“星座”号编队在南海举行联合演习。美海军参演舰艇共15艘,分别上载两支航母编队的第11舰载机联队和第2舰载机联队共159架舰载机同时参演。演习的核心内容是研究如何抵御低空来袭的超音速反舰导弹,重点演练对付俄制“马斯基特”反舰导弹科目。  相似文献   

19.
近日获悉,中国“海洋四号”科考船采用新研制的气密性孔隙水原位采样系统首次在南海中央海盆4000多米深水水域海底成功获取孔隙水样品。这标志着中国对可燃冰的深海探测技术又取得了新的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与日本东京大学、千叶大学合作在南海北部进行的“深地壳地震折射探测”的海上作业,从1993年5月15日始,历时18天,已于6月1日圆满完成,承担该项考察任务的“实验2”号船亦顺利返抵广州新洲码头。 该项任务是我所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共同支持的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中国东南大陆及邻近海域岩石圈的结构、组成与演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地震折射探测剖面从南海北部红海湾近海水深91m处,跨越大陆架、大陆坡直至水深3950m的南海深海盆,全长400km。投放海底地震仪15台,连续放炮70发,每发炸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