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温度对条斑紫菜丝状体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条斑紫菜(Porphyra yezoensis Ueda)是我国北方紫菜种类中的主要人工养殖对象。要开展这种紫菜的人工养殖,首先必须培养好其丝状体,以便适时得到大量壳孢子,满足人工采苗的要求。因此,了解丝状体的生长发育同环境条件的关系,对培养好丝状体是非常必要的。 温度是影响丝状体生长发育的一个重要环境因子。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工作,过去已有  相似文献   

2.
光照与温度对条斑紫菜(Neopyropia yezoensis)贝壳丝状体生长发育与壳孢子放散水平均具有重要影响.因温度对光强的协同效应以及各培养阶段对光强的需求不同,本文仅改变培养光强,研究了不同光照强度对条斑紫菜贝壳丝状体着生、生长、发育及壳孢子放散的影响,为育苗阶段光照强度管理提供数据支撑.在16℃下采用1.3~...  相似文献   

3.
紫菜的丝状体阶段比叶状体阶段更容易培养和保存,为了加深对丝状体阶段的认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对紫菜的研究热点集中在丝状体阶段,其中大量的工作涉及丝状体不同阶段对光温条件的需求上。1 光对紫菜丝状体生长发育的影响由于植物生活的地域环境和季节不同,导致了植物受光量的不同,植物对这种环境的长期适应结果使其对不同光强、光周期和光质产生不同的生理反应。所以,植物的生长发育与所处环境的光因子的变化密切相关。紫菜是一种潮间带藻类,其丝状体阶段却生活在潮下带;紫菜在全世界的分布很广,不同种类生活的地理区域(如纬度、水深…  相似文献   

4.
培养光强对条斑紫菜丝状体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紫菜丝状体的生长发育不仅受光线、温度和营养等多种生态条件的影响,而且也因采果孢子时间的早、晚和投放果孢子密度大小而有较大的差别。在其他情况比较一致的条件下,光线条件对丝状体的生长和发育具有较明显的影响。我们在实验工作中从丝状体的这一特性出发,经过多年的实验研究,于1971年提出了以控光为中心的条斑紫菜丝状体的综合性培养措施,较好地解决了条斑紫菜适时、集中、大量放散壳孢子的问题。按  相似文献   

5.
坛紫菜北移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于1985—1988年在青岛进行坛紫菜丝状体培养和叶状体栽培的北移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自然光温下,3月下旬采果孢子苗,投放密度为200个/cm~2。在丝状体培养期间,利用扩大育苗室的照光面积提高室温,池面加盖聚乙烯薄膜保温,使培苗池水温能达到25—28℃,以满足丝状体各个生长发育阶段要求的温度;利用减光、缩光方法促进丝状体发育。在8月初丝状体大量放散壳孢子,采壳孢子苗的适宜季节是8月上旬—9月中旬,这时采苗可以充分利用北方海区的水温条件,使叶状体能正常生长发育。35天后可采收第一水紫菜。  相似文献   

6.
条斑紫菜单孢子和壳孢子幼苗生长发育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紫菜生活史分丝状体和叶状体两个生长发育阶段。条斑紫菜丝状体成熟后放散的壳孢子萌发成叶状体,幼叶状体又可放散单孢子,单孢子也萌发成长为叶状体,在适宜条件下可以重复几代。可见,虽然壳孢子是叶状体养殖的苗源,单孢子苗在条斑紫菜养殖上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目前,国内外对紫菜壳孢子苗的生态习性已经作了一些研究,对叶状体形成,放散  相似文献   

7.
半叶紫菜华北变种的丝状体成苗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于1996年6月-1997年5月,在采用半叶紫菜华北变种的丝状体(A)和野生半叶紫菜华北变种的叶状体果孢子(B),分别接种贝壳丝状体,采用室内培养方法,对壳孢子成熟,放散条件、大小及幼苗的生长发育进行研究。结果表明,A的壳孢子较小,人,放散温度为10℃;幼苗的长度在10-22℃的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幼苗的形态与温度无关,在15-20℃放散单孢子,B的壳孢子较大,成熟较容易,放散温度为14℃;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紫菜"高温烂菜"现象频发,为开发耐高温紫菜栽培种质,本文研究了4种温度(15、20、25、28℃)对皱紫菜壳孢子萌发及叶状体形态建成的影响,并观察了藻体的繁殖特性。结果显示,在试验设定的培养条件下,适宜皱紫菜壳孢子萌发生长温度为20—25℃,最适温度为20℃。皱紫菜壳孢子幼苗萌发初期细胞分裂为横分裂,叶状体细胞呈直线排列,生长至7—10个细胞后,细胞开始出现纵分裂。15、20℃温度组藻体多为不规则的半圆形裂片。25、28℃温度组藻体多为细长型叶片。有性生殖是皱紫菜主要的繁殖方式,但15—20℃培养组的部分藻体能够少量形成并放散类似无性生殖的单孢子并萌发形成叶状体。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重要经济红藻法紫菜属物种多样性及其地理分布,修订了法紫菜属中文名称,回顾了紫菜生活史研究的历程,基本概括了法紫菜栽培生物学基础研究成果。根据文献报道及最新研究成果,认为紫菜属和法紫菜属共有138个物种,集中分布在北半球的温带、亚热带海域,其中我国是物种多样性较高的国家之一,其物种及变种数达到25个。法紫菜生活史的阐明对紫菜栽培产业的发展具有奠基性的作用,其中我国藻类学家曾呈奎和张德瑞在法紫菜生活史研究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提出了壳孢子的概念,被广泛接受并沿用至今。壳孢子采苗和丝状体培养技术是发展紫菜栽培业的重要基础,丝状体生长发育及壳孢子形成的分子机制将是未来法紫菜生物学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尽管根据已发表的相关文献大致梳理了法紫菜相关生物学基础研究的成果,但限于篇幅对栽培生产中相关技术的优化、完善与推广以及新品种培育等均未作介绍。  相似文献   

10.
光线强度对条斑紫菜单孢子形成、放散和附着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条斑紫菜栽培事业和科学实验的进展,人们已对紫菜丝状体生长发育的规律有了较详细的了解,从而能够有效地促进紫菜丝状体大量形成和放散壳孢子及壳孢子的附着。然而对于紫菜叶状体形成、放散单孢子及其附着,除右田清治曾对单孢子的附着光强进行过研究外,尚未见到其他的报道。本实验就条斑紫菜单孢子的形成、放散和附着同光线强度的关系做了进一步实验观察,现将实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不同生长期坛紫菜多糖中组分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1990-1991年,运用^13C-NMR和化学分析方法研究南方产和移植北方养殖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坛紫菜多糖的组分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藻体生长发育,坛紫菜琼胶中3,6-内醚-L-半乳糖和6-OCH3-D-半乳糖的含量逐渐增加,而硫酸基的含量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规律;北移坛紫菜琼胶中3,6-内醚-L-半乳糖的含量高于南方坛紫菜,而硫酸基和6-OCH3-D-半乳糖的含量低于南方坛紫菜。  相似文献   

12.
光温与坛紫菜自由丝状体生长发育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于1993年3月-1994年4月,在实验室内可控条件下,用坛紫菜自由丝状体为材料,研究温度(13-33℃)、光强[5-40μmol/(m2·s)]和光周期(8-24h)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17-21℃,丝状体生长快速健康;25-29℃,适于孢子囊枝的形成,27℃较佳;丝状体在温度高于29℃时开始死亡,丝状藻丝对高温的耐受力比孢子囊枝差;17-21℃,适于壳孢子的形成。(2)丝状体的生长随着光强的增加和光照时间的延长而加快。(3)实验光强下,光周期≤12h,孢子囊枝的形成量随光照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光周期长于12h,孢子囊枝基本不形成。(4)藻丝的色泽随光强的增加由红色趋于黄色,不同温度下,形态和色泽与生长速度和发育程度有关。(5)在实验光强下,壳孢子的形成量与光强关系不大。认为坛紫菜自由丝状体的生长发育与光温条件密切相关,据此,可以调控丝状体的生长发育进程,获得理想的生长发育阶段的材料。  相似文献   

13.
研究此重对条斑紫菜练状体放散壳孢子和壳孢子附着的影响在生产上有现实意义。我们于1976—1977连续两年进行了这方面的试验。 一、海水比重对条斑紫菜丝状体放散壳孢子的影响 不同比重的海水是以当地采苗用海水(比重为1.018)为基础,用加食盐或加淡水配制高于或低于该比重的海水。  相似文献   

14.
不同生长期坛紫菜中藻胆蛋白的含量变化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洪峰 《海洋与湖沼》1993,24(6):645-648
于1990年9-12月在青岛海区人工养殖筏采集坛紫菜,提取混合藻胆蛋白,第其经羟基磷灰石柱层析,分离出R-藻红蛋白(RPE)、R-藻蓝蛋白(RPC)和变藻蓝蛋白(APC)。测定了3个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北移坛紫菜中各藻胆蛋白的含量,并与南方坛紫菜做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坛紫菜生长初期和盛期藻胆蛋白含量较高;到末期大幅度降低,降低的幅度为RPE〉RPC〉APC。各种藻胆蛋白的光谱特性不随藻体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紫菜生产已有200多年的悠久历史,但是全人工栽培紫菜到本世纪60年代才开始,而条斑紫菜的人工栽培则始于70年代。目前我国条斑紫菜栽培面积最大的是江苏省沿海,该地区滩涂广阔平坦,适合紫菜生长,现在紫菜已成为群众性生产的海产品之一。 条斑紫菜生活史分丝状体和叶状体两个阶段,在这两个阶段中可以产生三种孢子:紫菜叶状体成熟后放散的果孢子,它萌发长成紫菜丝状体;紫菜丝状体成熟后可以放散壳孢子,这种孢子萌发长成紫菜叶状体;紫菜叶状体在生长过程中不断形成、放散单孢子,这种单孢子也长成叶状体(曾呈奎、张德瑞,1954)。 在条斑紫菜栽培中,一般应用紫菜丝状体所放散的壳孢子为苗源,所以对壳孢子苗的生理生态特性已有较深入的了解(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1978)。但有关单孢子的生理生态,则未见较系统的报道。 在条斑紫菜的试验和栽培中,早已观察到紫菜叶状体在生长过程中放散单孢子,这些单孢子对增加紫菜苗量起到一定的作用。60年代王素娟等曾利用紫菜这一特性在自然苗网上进行过“母子网”附苗试验,之后崔广法等又用人工苗网进行了“母子网”附苗的生产性试验。这种方法可以增加栽培面积和收获量,但不能全部替代壳孢子苗,还需要培养紫菜丝状体。培育紫菜丝状体所需设备多、时间长,并易发病害,管理技术比较复杂。如果充分利用单孢子作为苗源来取代壳孢子苗,就可简化条斑紫菜的生产过程。为此,作者对条斑紫菜单孢子及其幼苗的生长发育进行了室内、外的培养实验,研究它同环境因子的关系,及其在大面积生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光质是影响藻类生长发育的重要因子。本文旨在研究栽培型条斑紫菜(Neopyropia yezoensis)自由丝状体在不同光质(白光、红光、蓝光、绿光)下生长率、形态、超微结构、色素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差异。结果显示:培养21 d后,白光显著提高条斑紫菜自由丝状体特定生长率和叶绿素a含量,其次是红光和绿光,蓝光最差。和白光组相比,蓝光组藻体藻红蛋白(PE)含量最高,红光、绿光组藻体藻蓝蛋白(PC)含量较高。白光组藻体正常黑褐色,细胞壁最厚。红、绿光组藻体绿色,直径和细胞壁厚度与白光组相近。蓝光组藻体鲜艳红色,直径最小,细胞壁最薄,且超微结构显示类囊体上质体小球数量最多。蓝光照射后,藻体丙二醛(MDA)含量最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最低。研究表明,白光最有利于条斑紫菜自由丝状体生长,其次是红光和绿光,蓝光则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为阐明条斑紫菜对NH_4-N的吸收特点,作者在第一部分工作中重点讨论了紫菜在不同浓度NH_4-N培养液中吸收速率的变化情况及通气的作用。本文主要研究温度对吸收的影响并对不同浓度和不同温度下的吸收速率作了比较。一、材料与方法第一部分工作用完整的小紫菜作材料,由于其生长季节短,选材较困难,因此改用紫菜圆片做材料。选用同一人工养殖区的生长期藻体,从叶片中部用直径为1.45cm的打洞  相似文献   

18.
光温与坛紫自由丝状体生长发育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于1993年3月-1994年4月在实验室内可控条件下,用坛紫菜自由丝状体为材料,研究温度(13-33℃),光强「5-40μmol/(m^2.s)」光周期(8-24h)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17-21℃,丝太体生长快速健康;25-29℃,适于孢子囊枝的形成,27℃较佳;丝状体在温度高于29℃时开始死亡,丝状藻对高温的耐受力比孢子囊枝差;17-21℃,适于壳孢子的形成。(2)丝状体的生长  相似文献   

19.
研究采用雌雄营养组织块和营养细胞进行培养,以了解坛紫菜单性营养细胞的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表明,坛紫菜雌性营养细胞无论在组织水平还是在细胞水平均以产生红色果胞或果孢子细胞为主,有少量细胞发育成精子囊,并放散精子.雄性营养组织和营养细胞以产生精子为主,但不能再分化成丝状体;产生的少量果孢子细胞能发育成丝状体.因此,在室内培养条件下,坛紫菜单性叶状体都能产生两性细胞,它们的差异只是不同性细胞所占的优势不同,并讨论了单性叶状体的产生.  相似文献   

20.
坛紫菜(Pyropia haitanensis)养殖区的温度和光照强度变化幅度较大,坛紫菜叶状体对温度和光胁迫的耐受能力决定了产量。为了探究海洋酸化是否改变坛紫菜对温度和光胁迫的耐受能力,本研究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坛紫菜的光合作用和生长对温度和光照强度的响应特点。结果表明,无论在短期(4 h)或长期(3~6 d)的高温和强光胁迫下,海洋酸化均提高了坛紫菜的光合速率和生长速率。特别是6 d的高温(31℃)处理导致坛紫菜叶状体死亡,而海洋酸化使得坛紫菜依然能维持0.1 d~(-1)的生长速率;在40~550μmol/(m~2·s)的光照强度范围内,酸化处理将叶状体生长速率提高27%以上。本研究表明海洋酸化提高坛紫菜对高温和强光的耐受能力,未来坛紫菜养殖产业可能受益于海洋酸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