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医科”建设是国家为应对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提出的重要举措。为适应国家“新医科”教育改革,高等医学院校研究生培养模式应进行进一步改革与创新。目前中西医结合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存在培养理念有待创新、核心课程设置不足、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单一、人才培养评价体系有待优化等问题,针对以上弊端,本文提出创新中西医结合学术型研究生的教学理念、完善中西医结合学术型研究生核心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重塑学术型研究生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引入“医教产研协同”人才培养模式的措施,以期完善中西医结合学术型研究生培养体系,为培养新时代医学发展所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交叉融合思维的复合型创新人才提供有益启鉴。  相似文献   

2.
李明 《海洋信息》2013,(4):61-64
介绍了日本海上保安大学校的课程科目、教育目标和基本理念,提出中国公安专业警种院校的发展建设应突破思想束缚,采取特殊的方法手段;应加快教材构成和教法改革;应考虑培养专门的指导实践师资队伍;应建立理论与实践“双师”指导制度;借他山之石和基础理论研究是加快中国警察教育特别是专业警种院校发展建设速度的两翼,两者缺一不可观点与看法。  相似文献   

3.
以OBE教学理念为基本导向,分析了现阶段药学研究生创新合作能力和创新服务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意识不强、教学资源与创新氛围缺乏、实践训练较少以及参与社会服务的实践活动不够等。分别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兴趣、导师的指导能力、学校的培养意识和课程建设三个层面探讨了制约创新合作和创新服务能力培养的因素。最后,从建立研究生创新激励机制、建设创新型导师团队、改革研究生的课程体系建设、加强研究生联合培养国内外基地的建设、加快构建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提高药学研究生创新合作和创新服务能力的有效途径,以期为药学研究生教育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沿海经济建设、舰船通航安全、国土权益维护和海洋科学研究等各方面均需要海洋测绘提供保障或支撑,海洋测绘人才需求广泛。海洋测绘学科和专业主要培养海洋测绘地理信息获取、分析、处理、表达和应用服务各方面各层次人才,核心课程主要涉及海洋测量、海图制图、海洋地理信息工程等方向的内容。主要从海洋测绘需求、专业教育的意义、国内外相关专业设置及比较与分析等方面,介绍了国内外海洋测绘专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并针对当前我国面临的海洋测绘研究生层次培养的人才数量偏少、民用海洋测绘工程技术人才严重缺乏的问题,提出了加快民用海洋测绘本科教育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5.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现时代中医药发展的创新性要求,而中医药人才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基础保障。中医药研究生在中医人才队伍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医药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也成为了中医院校提升综合实力、中医事业现代化发展、全民生命健康保障的重要环节。本文基于当前中医药研究生培养的现状,对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做出几点思考:思想上,应坚定中医文化自信,传承中医文化精髓,浸染中医药研究生的价值判断、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奠定中医人才培养的基础;教育上,应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教师与学生这两个主体之间实现良好衔接;培养模式上,需融合理论、临床、科研、人文、交际于一体,重视医德人文素质的培养,强化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实现基础知识扎实、临床科研兼备、实践能力优越的全方位、多能力发展。  相似文献   

6.
基于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积极探索本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采用“规培”基地医教协同的方式,包括符合实际的精品课程设置、重视医学人文教育、加强临床技能实践培训、加大培训考核力度、加强对经典及传统文化的学习等多个方面。目前已经培养了一批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较高人文素养、扎实医学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并能独立、规范地承担本专业常见多发疾病诊疗工作的中医临床医师队伍。  相似文献   

7.
自2015年以来,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按照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基本内容和要求进行培养,即“双轨合一”,旨在培养具有中医临床思维能力的合格中医临床医师。本文回顾了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中医住院医师培训并轨的历史背景及意义,阐述了中医住培研究生临床思维能力不足的原因,主要包括临床培养“重西轻中”,中医临床培养“形同虚设”;临床带教“重用轻培”,未充分体现“教学相长”;临床培训“学而不用”,未做到真正“临床临证”。并提出了应对的方法与策略,包括围绕临床再现经典理论、围绕教学创新课程体系建设、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完善培养模式、 围绕效果建立考评体系,以期为进一步推进中医住培研究生培养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论述开展思政教育课程对培养中医药事业发展合格建设者与接班人的必要性,以及《针灸学》课程内容浸润思政教育的可行性。基于“三全育人”理念,医教协同、校院合作、思政教师共同参与,组成课程建设团队,同向同行聚合力,将立志树情怀、立德铸医魂、立行履实践主线贯穿《针灸学》课程思政教育的全过程,探索适合本课程特点的思政教育的可行路径,发挥同向同行及课堂主渠道的作用,对中医类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利用CiteSpace软件对护理研究生临床实践热点与趋势进行可视化分析。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自建库至 2022年1月31日关于护理研究生临床实践的相关文献,运用CiteSpace 5.8 R3软件进行图谱绘制并解读。结果:共纳入文献527篇,相关论文首次出现在2002年,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发文量最多的作者为朱京慈(12篇)、期刊为《护理研究》(57篇)、机构为山西医科大学(33篇),作者、机构合作大多在各高校及附属医院之间。频次≥50次的关键词为护理、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临床实践、护理教育。从关键词突现图谱可看出2004—2009年热点主要针对护理研究生教育、教学、实习及管理中的问题研究;2010—2016年研究热点转移至临床实践的教学方法、课程设置及能力培养;2017—2022年的研究开始倾向于专科化发展,注重专业能力提升,尤其是中医护理临床实践已成为近几年护理研究生临床实践领域的研究热点。结论:研究者及机构间交互性较差,故应开展多学科、跨地域合作与交流;同时建议增加各专科临床实践培养方案、各专科统一培训教材及评价标准,以确保专科护理质量,培养技术精、能力强、业务专的高层次护理人才。  相似文献   

10.
分析中西医临床医学一流专业的特色及其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从教师团队建设、专业培养方案和大纲的制定、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学院管理等方面,探索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思政”教育体系的构建。开展基于思政教育的中西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促进思政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有机衔接,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的思政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1.
中医经典课程的临床属性,决定了中医临床基础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应“注重经典,突出临床”。笔者结合自身教学体会,认为研究生阶段《伤寒论》的教学应以培养学生临证思维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加强原文记诵,深入理解原文内涵,开展专题讲座,介绍六经辨证诊疗思路、经方类方的临床应用、《伤寒论》治法及组方规律等内容,并通过名医医案选读、跟师随诊等方式,提高研究生阶段《伤寒论》教学质量,为培养优秀的中医临床人才服务。  相似文献   

12.
卓越医师视域下国医精诚班综合人才培养模式,旨在通过五位一体的综合素质培养、四线同步的专业素质培养、三步续进的实践能力培养、两感并重的职业道德培养等方法实现双一流人才培养;通过中医思维、创新能力、模式创新、加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等方法培养中医文化传承创新的继承者;通过国医精诚价值观培养出社会主流价值观下国医精诚价值观的践行者;进而培育出具有优秀的中医文化传承创新能力、具备符合社会主流价值的国医精诚价值观、拥有高素质高水平的双一流卓越中医人才,对学生、学校乃至整个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培养中医学相关专业学生的知识获取和运用素质,探索基于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在中医骨伤科学中的运用。首先要改革基于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法,如做好课前准备,课程教学中实施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教学、互动教学、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网络教学等教学方法。其次,要改革基于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的考核评价方式。基于学生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应用于中医骨伤科学中,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这种模式是提高学生知识获取能力和临床运用能力的重要方法,在教学中具有重要价值,为高等院校培养合格人才提供了新的模式和经验。  相似文献   

14.
发展康复事业,满足残疾人的康复需求,关键问题是康复人才培养。本文通过文献查阅、资料收集、专题调研、实地考察等方式,对国内外康复专业人才培养现状进行分析,了解目前康复专业的招生规模、师资队伍及学科建设,阐述湖南省高校康复人才的培养现状,认为在培养过程中存在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教学方法不够合理、人才培养数量不足的问题。其解决对策包括培养综合康复理念,完善教学方法;加强康复学科建设,完善课程设置;加强师资力量,完善专业人才资格认证制度;推进培养和保障机制建设,促进培养规模和质量提升。  相似文献   

15.
在高等西医院校开设中医学课程是我国西医学教育的特色之一,但因为学生中、西医思维方式的差异、教学课时安排的局限性以及教学方式缺乏合理性等原因,导致目前的教学效果仍不尽如人意。本文旨在分析高等西医院校中医学课程教学的现状和不足,从树立中医文化自信、明确教学目的,合理设置教学重点、丰富教学手段,重视临床实践等角度提出改进中医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方法和建议,旨在提高学生学习中医的兴趣和培养中西医结合的思维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应用中医知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人文教育融入中医针灸点穴实验课程的可行性及意义。方法:在预试验基础上,设计并完善“自评互评表”和“点穴考核表”2类人文教育评价表。以湖南师范大学2017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172名学生为研究对象,以《中医学》课程为平台,以点穴实验为切入点,教学改革分“三阶段五步骤”实施。课程结束后进行考核与评价。结果:对学生各类考核成绩进行统计描述,171位学生《中医学》总评成绩在及格以上,通过率99.42%;点穴考核人文成绩与点穴专业成绩成正相关(r=0.22,P<0.01),点穴考核人文成绩与《中医学》总评成绩成正相关(r=0.20,P<0.01),《中医学》总评成绩与《中医文化与健康》总评成绩成正相关(r=0.30,P<0.01);《中医学》的评教结果为99.63分,《中医文化与健康》的评教结果为99.10分,均为优秀。结论:人文教育及评价融入点穴实践课程可行且有效,有利于对医学人才的培养,对不同学科的教学工作具有借鉴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验光技术是眼视光技术专业中的重要课程,重视培养学生实践技能。本文根据视光学系验光课程教学的人才需求特点,对照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提出混合式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下验光课程的设计思路,即确定教学目标、找准教师定位,构建完善的线上教学沟通及自主学习平台,完善实践教学平台、设计理实一体化课程,改善评价体系等,以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分析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8.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中医诊断学”作为中医专业的核心课,其课程思政改革对学生的医德医风有重要影响。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本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主义思想为指导,联合思政教师,围绕家国情怀、抗疫精神、中医自信、职业精神、传统文化5条主线挖掘思政元素,初步构建了“中医诊断学”的思政素材库,并选择学生标准化患者(SSP)、临床案例等教学方法有机融入,辅以丰富的实践课堂。课程思政改革后,学生的思政素养显著提高,表明课程思政能更好地落实“三全育人”理念,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为加强海洋学科建设,提升海洋学科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服务地方海洋经济发展,对天津市海洋经济发展和涉海高等教育事业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结合天津市高校涉海学科专业建设,提出地方高校对接地方海洋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科学制定海洋教育发展规划,适当调整扩大涉海专业的招生规模;不断优化学科结构,调整专业设置,构建多层次的海洋教育体系;加强京、津、冀协同发展,努力推进协同创新;加强海洋师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20.
课程思政是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入专业课程设计及教学过程当中,实现专业课程有思政、思政元素入专业的教学目标。在高校专业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是实现高等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对新时代大学生专业素质与综合素质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针灸推拿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指导思想、路径探索、元素设计四个方面对该专业课程思政体系的建设进行思考,以期实现专业课程教学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发挥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效应,努力培养德才兼备的优质中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