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前言在靠近赤道的我国南沙水域,建立海洋水文气象观测站,实施水文气象要素的长期观测,对研究该地区的水文气象等环境要素的变化规律及其对我国两广地区、沿海地带环境变化的影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联合国教科文组委托的“全球海平面联测计划”提供有关资料。为此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决定在我国南沙永暑礁上建立海洋水文气象观测站。海洋技术研究所为该站研制配备了ZQA3-1型水文气象自动观测设备。 1988年8月1日该站已经组建完毕,连同观测设备一起交付使用。自启用以来,设备工作正常,通过短波通讯和ARGOS卫星通讯系统已向岸站发回大量宝贵的水文气象资料。填补了我国这一带海区长期环境监测的空白。  相似文献   

2.
1988年8月2日一幢崭新的楼房屹立在祖国南海波涛中,我国南沙永暑礁海洋观测站在这里胜利建成。这是我国政府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要求做出的决定,是我国行使主权在南沙建立的第一个海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的南沙海洋气象自动遥测系统是一个小型的自动气象观测网,它由三个无人自动气象观测站和一个中心数据接收站组成。自动气象观测站上的ZQA4-1遥测终端机和中心站的数据读出——打印装置系采用80C31单片机开发设计而成,全部采用CMOS器件,现场的数据除实时向中心站发送外还存放在电改写的E~2PROM芯片中,每半年收取更换一次,取代了常用的磁带记录方式,使之更适合于恶劣的海洋环境条件下使用.控制器件全部采用SSR固态继电器,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数据传输采用单频时分制、ARQ传输方式,大大提高了短波通讯数据传输的接收效率.文中就该系统的总体设计,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各主要部件设备设计作了详细的说明。  相似文献   

4.
1999年下半年 ,我国在南沙预定海域成功地布放了两只海洋气象浮标。该两只浮标是我国自行设计的首批船型海洋气象浮标 ,浮标具有对海洋气象、水文数据的自动遥测和传输功能。该浮标的成功布放 ,标志着我国海洋浮标的发展向前迈进了一步 ,对获取海洋资料 ,从而促进我国经济建设、海洋开发事业和维护海洋权益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在南沙海域布放海洋气象浮标@毛祖松  相似文献   

5.
正由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海洋分会和中国海洋学会科技开发与产业化工作委员会共同策划的"2014中国(天津)国际海洋水文气象监测技术及仪器设备展示交易会"将于2014年5月23—25日在天津滨海新区会展中心举办。交易会将为我国海洋科技领域提供更为有利、有效和便捷的技术服务。凡从事海洋水文气象仪器生产商、贸易商、代理商、服务商及相关海洋技术专业的企事业、机关职能管理等单位均可参与技术交流和合作。会议展示内容涉及4个方面:1)海洋水文气象监测系统及仪器设备、水文气象海洋传感器技术、数据采集技术、数据传输技术、系统软件应用技术、水质自动监测、野  相似文献   

6.
ZQPI-1遥测自动观测系统是我国第一套无人全自动全天候型的海洋水文气象观测系统,文中重点介绍了设计过程,特别是系统主控,容错功能,测试器检验等技术,做了详细说明,以供同行交流。  相似文献   

7.
在国务院温家宝总理即将对印尼进行重要国事访问前夕,国家海洋局刘赐贵局长于2011年4月27日视察了位于西苏门答腊省巴东市的中印尼巴东海洋联合观测站,并为联合观测站的启用揭牌。巴东海洋联合观测站是我国海洋领域在海外建立的第一个联合观测站,其正  相似文献   

8.
海洋经济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海洋气象服务,随着GIS、Web服务等计算机和船舶通讯技术的发展,海洋气象服务正面临着新的机遇,以GIS为支撑的海洋气象信息库的建立变得日益现实,它的出现不仅有助于人们直观理解和分析大气海洋环境特征的分布情况,克服目前我国海洋气象服务的种种困难,而且必将有助于揭示海区气象环境的变化规律,增强目前海洋气象灾害的监测能力,提高海洋天气预报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正>2010年7月28日上午11时,中国海监第十支队在海口成立并挂牌办公。中国海监第十支队隶属于国家海洋局,是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设立在海口市的直属海洋执法监察机构。下辖广东、广西、海南三省(区)的中国海监南海总队,曾出色完成过我国第一枚洲际导弹试验海上靶场选址、西沙海战以及南沙永暑礁建立海洋观测站、曾母暗沙投放主权碑等重大海洋维权任务。  相似文献   

10.
受胜利油田港口建设指挥部委托,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烟台中心海洋站承担黄河口油码头工程设计的水文气象资料整理任务后,从1983年6月起对黄河三角洲进行水文气象观测,观测要素包括潮位、波浪和气象。在1984年8月召开的油港论证会之后,为了加快工程进展,烟台中心海洋站根据工程设计要求,从所属各海洋站抽调观测人员,于10月起又到五号桩油港港址设站加密观测,他们克服入冬后风大浪高,在黄河口海涂作  相似文献   

11.
文章在气象现代化建设和协同理论研究的背景下,基于对黄渤海海洋气象现代化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的分析(SWOT分析),利用"新五力模型"研究黄渤海海洋气象现代化协同发展机制。研究表明,黄渤海海洋气象现代化的优势主要包括海洋气象观测系统、海洋气象预警预报信息发布和建立海洋气象中心,劣势主要包括海洋气象立体观测能力不足、精准海洋气象技术发展不足和海洋气象工作协同发展不足,机会主要包括"一带一路"建设、新技术发展和新型气象灾害预警系统建设,威胁主要包括主要影响天气系统、重要致灾因子和潜在的社会竞争;应充分有效利用吸引力、凝聚力、辐射力、排斥力和亲和力5种作用力的不同功能和组合创新,促进黄渤海海洋气象现代化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2.
海洋水文气象监测是海洋环境研究和海洋开发的基础工作,而现代化的仪器设备又是提高监测水平的有效工具。ZQA2-1型海洋水文气象监测系统是以微型计算机为核心的自动监测装置。它可以自动、定时,长期地将所监测的海洋水文、气象要素进行打印和存贮,为用户提供实时和历史的资料。本文介绍了该系统的技术性能指标、基本构成与工作原理、应用程序等内容,并对其中有些技术问题作了较详细地论述。  相似文献   

13.
海洋仪器可靠性是影响海洋仪器工程化和产业化的关键因素,已成为制约我国海洋仪器发展的一大瓶颈问题。针对海洋仪器可靠性提升的需求,本文综述分析了国内外海洋仪器可靠性研究现状,提出了一套适用于气象与水文海洋仪器的可靠性强化试验方法,以定点CTD(温盐深)、气温和气压等海洋水文气象测量仪为研究对象,设计了热应力步进、快速温变、振动步进以及综合环境应力等可靠性强化试验剖面并开展了相关试验。试验结果显示强化试验激发了海洋仪器故障,通过故障定位分析和设计改进,有效提升了设备可靠性水平。本文研究成果可为同类海洋仪器设备可靠性强化试验的开展提供良好借鉴。  相似文献   

14.
现用海洋调查规范第一分册“海洋水文要素的观测”和第二分册“海洋气象要素的观测” (以下简称《规范》)于1975年制定並执行。《规范》自执行以来,对开展和促进我国海洋水文气象要素的海洋调查工作,起了很大作用。但是,近几年由于我国广大海洋调查工作者观测技术的不断提高,通过海洋调查工作  相似文献   

15.
任崇  温亚丽 《海洋预报》2012,29(3):69-72
运用南沙永署礁气象观测站1989—2010年的气温资料,对近22年来南沙海区的气温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22年来南沙海区气温分两个阶段呈阶梯上升趋势,增长率为0.336℃/10年,升温幅度白天大于夜间。四季中秋季升温幅度最大,冬季升温幅度最小。2010年是近22年来南沙海区最暖的一年。  相似文献   

16.
1985年塘沽被淹的成因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志豪 《海洋科学》1987,11(1):68-71
1985年8月19日,塘沽新港一带被海水漫淹,海水一般高出地面50—80cm,造成严重损失。中央对塘沽被淹的原因极为关切。 天津市科委和国家海洋局海洋水文气象预报总台认为这次塘沽被淹的原因是地壳下沉。两份调查报告都分别提出:塘沽此次潮灾主要是地壳下沉引起的,25年中(1961—1985年)  相似文献   

17.
简讯     
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水文气象学会第二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四届学术年会,于1984年7月了日至11日在我国美丽的滨海城市——青岛龙山宾馆召开。大会的任务是:听取第一届代表大会的工作总结报告;讨论学会今后工作的任务与方向;选举第二届理事会;进行学术交流。全国83个单位的165名代表出席了这次盛会。大会共收到海洋与湖沼有关水文、气象  相似文献   

18.
杜荣华 《海洋与湖沼》1989,20(2):148-148
中国气象学会海洋气象委员会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学会、桂林气象学会于1988年12月3—7日,在桂林市联合召开了1988年全国海洋天气与气候学术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国家气象局、国家海洋局、中国科学院、以及沿海各省、市、自治区气象局和有关大专院校等32个单位的48名代表。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天津沿海因外围海域天气系统影响而造成的较强风暴潮增水现象时有发生.最为明显的是2008年8月22日由于气旋入海北上,在本地无风浪的情况下,天津沿海海域出现一次超警戒潮位的风暴潮增水.本文重点利用水文气象资料分析引起此次增水的主要气象因子及风暴潮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20.
由于海洋经济的发展,海洋观测点周围环境受到人为活动的影响日益加重,直接影响到水文气象观测数据的准确性、代表性。因此,对海洋站(点)周围环境进行全面了解,并及时调整观测布局的工作十分重要。文章主要介绍了"海洋站(点)观测环境代表性调查与评估"工作,并以三亚海洋站为例,进行调查与评估研究。该项工作是国家海洋局首次开展的对辖属106个业务化海洋观测站(点)周围观测环境的调查与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