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海洋世界》2011,(3):18-21
人类是不是脆弱的生物?答案可以在对比中寻找。在海洋的一些极端环境下生活着一群顽强的生命,它们以自己独特的.人类无法理解的方式生存。它们在引起我们惊讶的同时.也应该获得我们的尊敬.因为.在它们生活的那种环境中.人类是必将死亡的。让我们一起来目睹这些致命求生的海洋生物Ⅱ巴。  相似文献   

2.
白沙河平原区为青岛市蔬菜基地,农业为主要用水户,根据本区未来菜粮比例进一步提高、城乡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乡镇工业迅速发展、节水意识有所提高等特点.设计了包括工业、农业和生活需水的需水预测模型,预测结果表明,工业及生活用水比例将不断提高,农业用水仍占主要地位,但增幅不大。预测结果为管理模型设计提供了信息.  相似文献   

3.
由于人类生活生产活动的范围日益扩大 ,大量高含氮、磷的生活废水和工业污水排入江河、湖泊及海域中 ,引起水体富营养化 ,从而导致赤潮等灾害频繁发生。因此分析富营养化机理 ,探索污水的处理方法 ,减少水体的富营养化已成为迫切的问题。1富营养化危害与藻类形成1.1富营养化危害水体富营养化作用 (eutrophication)是指含大量氮、磷(含N>0.2~0.3mg/L,含P>0.01~0.02mg/L)的工业污水或生活废水排入江河、湖泊或海域中时 ,水体出现的富营养状态。当富营养水体有适当的生物、水文、气象条件时 ,水…  相似文献   

4.
《海洋世界》2014,(12):53-53
我们知道人类是生活往陆地上的,但有没有人生活在海洋上呢。也许你会先想到的是“美人鱼”.其实,还有很多类似的传说。 在爱沙尼亚的半明达海滩上.人们发现了一个“哈蟆人”:鸡胸扁嘴、圆脑壳……当人们走近它看得更清楚时,它却一溜烟地跳入了海里,速度快得让人都没看见它是不是有脚。  相似文献   

5.
苏光陆 《海洋世界》2008,(11):57-61
全球变暖从一个抽象的气候名词.逐渐变或影响我们生活健康的幽灵。它的狰狞面目越发地清晰可见了,因为所有的地球生物无一能逃脱环境温室的影响.些许的变化足以引发兴亡的后果,但是,让人类始料不及的是.首先受害的竟是平静的大海。  相似文献   

6.
一位美国地质学家说,在3.2亿年前海水化学现象的微妙变化可以通过蠕虫管化石推断出来.蠕虫生活在海底软泥中,其管道中形成的钙质无机盐随海水成分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7.
利用基于电子探针(EPMA)的耳石Sr:Ca比和Sr含量分析方法研究了长江口水域刀鲚、凤鲚、带鱼和长吻鲍的生活履历及生活史型。结果发现,刀鲚中除存在淡海水洄游性个体生活史型外。还存在出生并生活于河口或近海的非洄游性个体生活史型,其平均耳石Sr:Ca比在不同水环境履历的基准值为:淡水〈2.0×10^-3、河口(3.5—6...  相似文献   

8.
巧发奇中海獭是一种生活在海洋里的哺乳动物.它捕食蚌、海胆等贝壳等动物时.先潜入水底.用一只脚抓住一只蚌.另一只脚拿着一块拳头般大的石头.游到海面后,象个淘气的孩子似的.仰卧在水面.将石块稳稳当当地放在腹部.两只前脚握住蚌向石块撞击.这样”以蚌击石”.要不了几下,蚌壳碎裂.海獭便吃到了鲜美的蚌肉。  相似文献   

9.
《海洋世界》2012,(1):30-31
海洋意识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国民对海洋第一印象是海洋生物,第二是海洋风景。调查对国民的海洋印象进行的了解结果显示:提起海洋时,33.3%的人最先想到生活在海洋里面的生物;28.2%的想到美丽的海洋风景;26.4%的想到海洋里的丰富资源;10.9%的想到海洋带给人类的灾害。  相似文献   

10.
盐度变化对杜氏盐藻的游离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盐度对杜氏盐藻(Dunaliella salina)的生理生化效应。结果表明该藻适于生活在盐度为6-7倍海水的试验水中(海水盐度为33.5)。在此盐度中其光合速率、细胞增长速率、光合色素增长速率,游离氨基酸总量及多聚不饱和脂肪酸总量均高于生活在其它盐度的藻。  相似文献   

11.
鄱阳湖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叙述了鄱阳湖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和保护策略。由于鄱阳湖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地形,所以具有丰富的水和热气候资源,以及丰富的水陆动植物资源,保护区有优越的候鸟栖息生活条件,区内冬季气候温和,平均气温在5.O℃以上,平均水温为6.O℃,平均水深为0.2~O.6m,目前水质较好,鸟类资源丰富,有珍禽鹤类群。  相似文献   

12.
《海洋世界》2006,(3):4-4
2006年1月21日,倍感困惑的伦敦市民聚集在泰晤士河的岸边,观看一头北方瓶鼻鲸在水中游经国会大厦。能看到这样一头濒危物种在泰晤士河里游泳实在是一件稀奇事.不过这也不是第一遭。近一个世纪之前的1913年.也曾发生过类似的事件。瓶鼻鲸类通常生活在北大西洋和北极海域的深水中.体长一般可达10米.体重可达8吨。  相似文献   

13.
文章研究了大生活用海水厌氧生物处理过程中海水盐度、水温、有机负荷、水力停留时间等因素对污染物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厌氧塘对大生活用海水中COD,TKN,NH3-N,TP的净化效果分别可以达到50%、30.4%、24.9%和22.5%。温度对厌氧塘的去除率有较大的影响,随着温度的上升,厌氧塘对污染物的去除率提高。厌氧塘能够经受一定盐度变化的冲击和有机负荷的冲击,其水力停留时间以10d为宜。在污水中海水比例为36%时,经过培养驯化,厌氧塘中的优势耐盐细菌以假单胞菌属、索氏甲烷杆菌属、硝酸盐还原菌、硫酸盐还原菌为主。  相似文献   

14.
刺参幼虫的变态和习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刺参幼虫的发育可分为浮游和底栖两个阶段.浮游生活阶段包括三个幼虫期。它的特征是体表具有分布不同的纤毛。在囊胚期为周身纤毛,耳状幼虫期为纵行纤毛带,樽形幼虫为五条围绕幼虫身体的环形纤毛带.自五触手幼虫开始,原来的纤毛环逐渐退化.即进入第二阶段底栖生活阶段.从耳状幼虫期至樽形幼虫期.幼虫的体长发生急剧的缩短,形成了幼虫发育的一种特殊生长曲线(见图表)。从樽形幼虫变态成五触手幼虫的时间很短(在水温为20-24℃下为卜2天),这是幼虫发育的最关键时期。水体腔的变化是幼虫发育正常与否的重要标志。本文对水体腔的变化作了详细的描述.并指出了它在幼虫发育中的意义.特别是在人工育苗中可作为鉴别幼虫发育正常与否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WCS在西部     
《海洋世界》2007,(7):44-50
在中国的西部,仍旧留存着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无人区和完整的高山生态系统.在这里.生活着众多特有而濒危的野生动物,例如藏羚羊、盘羊、北山羊、岩羊、野牦牛、藏野驴、藏原羚、白唇鹿、雪豹、藏狐和猞猁等。[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陈兆力,1972年参加工作.在射阳盐场工作了近30年,过着与每一个普通盐场人一样的平稳生活。随着盐业改革的不断深化,面对不断变化的各种形势,结合自身状况,及时选择了一条理想的致富之路.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收益。  相似文献   

17.
虾池小型底栖动物的数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1987年5月至10月在黄岛养虾池对虾生长周期内对小型底栖动物数量逐月调查。指出:小型底栖动物总平均密度为1092.4inds·10cm-2,自由生活海洋线虫和底栖桡足类是主要类群,其总平均密度分别为466.9和457.9inds·10cm-2。89.7%的小型底栖动物分布在沉积物表层2cm内。结果指明小型底栖动物被对虾捕食,并提出了捕食模式。  相似文献   

18.
张鹰  谭勇桂 《海洋科学》2002,26(10):21-23
江苏海域污染物质的来源除少量来自海上 ,主要是来自陆地。来自陆地上的各种生产、生活废弃物 ,包括污水 ,包括以粉煤灰、炉渣为主的固体废弃物和以烟尘、二氧化硫为主的工业废气。由于固体废弃物和工业废气对我省海域的污染影响不大 ,本文不作讨论 ,重点讨论陆源污染源及污染物质的迁移与消长过程。1污染源情况1.1陆域污染源陆域污染源的调查范围为沿海14个县 (含县级市 )、区 ,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工业废水污染、非农业人口生活污水和农业污染。调查年份为1996年。以下数据都是以1996年为代表的年污染数据。1.1.1工…  相似文献   

19.
藻类CCM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RibuloseBisohosohate Carboxvlase,EC4.1.1.39,简称Rubisco)是光合作用还原和光合氧化二个连锁循环的交叉点,为调节光合作用和光呼吸、决定净光合速率的第一个关键酶。Rubisco的羧化和氧化作用的相对速率是由该酶周围环境中的CO2和O2的相对浓度所调节。因此,提高Rubisco周边环境CO2浓度,可以提高其羧化反应速度。藻类生活于水中(包括淡水和海水),  相似文献   

20.
1991年4月─1993年8月,对广东、广西、海南的红树蚬Polymesodaerosa(Solander)的生态环境、生活习性与分布等进行了观察。红树蚬分布于热带-亚热带海区,生活在咸淡水交汇的河口和潮间带,生长最适的水温20—28℃,盐度5—20,海水pH7.2─8.2,底质为软泥、泥砂或砂泥,栖息深度约10cm,以底栖硅藻和有机碎屑为食,繁殖期为5—9月。其肉供食用、药用,可发展人工养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