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蓠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海藻,是制造琼胶的主要原料之一。1945年澳大利亚首次用江蓠提取了琼胶,年产量达20吨。1959年我国广东省人工养殖的江蓠亩产干品达250至350斤。自七十年代以后,国外对江蓠的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我国的台湾省人工养殖的江蓠每公倾产量已达10吨。由于台湾的自然条件较好,资源也比较丰富,有适于进行营养繁殖的种类,所以以营养繁殖的方法进行了大面积的人工养殖。  相似文献   

2.
从1950年起,含琼胶藻类智利江蓠(Gracilaria chilensis)在智利已开发利用,而最近几年中,由于琼胶需求量的增加,导致了天然种类的匮缺。在智利,1982年即开始商业养殖智利江蓠,其产量超过天然种群,1991年(鲜产量约为60000吨)约占总产量的84%。智利传统的商业化江蓠养殖是底播栽培方法即利用0.5千克~1.0千克(湿重)的江蓠断枝,将  相似文献   

3.
人工配合饲料养殖九孔鲍稚鲍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永沛  蔡惠农 《台湾海峡》1998,17(A12):125-128
本文报道了人工配合饲料养殖九孔鲍稚鲍的效果。在台湾式池子养殖试验中,鲍的生长速度达到197μm/d,放养密度为2800只/m^2。在日本式的平面流水式养殖中,生长速度为104μm/d,江蓠对照组为48μm/d,江蓠组的相对生长指数仅为人工配合饲料组的46%。实验证明人工配合饲料能够促进九孔鲍稚鲍的生长。  相似文献   

4.
广东省的紫菜人工采苗养殖事业起始于1966年9月,当时从福建运回坛紫菜(Por-phyra haitanensis T.J.Chang et B.F.Zheng)的丝状体采苗养殖,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为广东省开展紫菜人工养殖创造了条件。广东地处热带、亚热带地区,水温较高,坛紫菜在汕头地区的收获时间只有2个月左右,生长期短,再加上养殖技术问题尚未很好地解决,产量一直不高,远远不如福建、浙江。据汕头地区水产局的统计,全区平均产量最高亩产仅81公斤,最低只有13.5公斤(干品,下同)。这对广东沿海大力开展群众性的紫菜养殖带来很大的困难。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构建了生态位互补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黄鳍鲷(Sparus latus)、鲻鱼(Mugil cephalus)、腺带刺沙蚕(Neanthes glandicincta)和细基江蓠(Gracilaria tenuistipitata)的生态养殖模式。结果表明,腺带刺沙蚕和细基江蓠...  相似文献   

6.
琼胶的研究及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璐  李智恩 《海洋科学》1999,23(4):34-37
近年来有关琼胶研究的趋势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有关本国琼胶原料藻的养殖条件和新开发海藻品系提高琼胶产量、质量的研究,其中重点研究琼胶产量、质量的影响因素;另一个就是琼胶及其分级产品琼胶糖在现代生物技术中的应用。1琼胶原料藻的开发和琼胶产量及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1.1红藻资源的开发生产琼胶的原料过去一直是以石花菜为主,现墨西哥等国的主要琼胶生产原料依旧是石花菜。后来,发现碱处理可大大改善江蓠琼胶的性能,尤其是石花菜资源被过度开采以及江蓠大面积养殖获得成功之后,江蓠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生产琼胶的主要原料…  相似文献   

7.
江蓠一名早在我国古代的《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其后,各个时代的本草和某些沿海地方的县志或府志上也都有江蓠的形态、习性、产地、异名和利用等记述。虽然,我国劳动人民通过实践对江蓠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长时期以来。在原有的基础上没有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解放以后,在党和政府的重视和关怀下,特别是近十多年来,通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我国一些科研单位和工厂先后进行了利用江蓠制造琼胶的实验并已投入生产。 江蓠是一种海产的红藻,以前国外一直是用做以石花菜制造琼胶的配料,不能单独制造琼胶。近三十年来,美国(东部)、淚大利亚、南非1)等地都已单独用当地盛产的江蓠制造琼胶,大力发展了自己的琼胶工业;其他如印度、马来西亚、非律宾和智利等国也相继研究并进行了小型生产。 我国的琼胶工业一向是用石花菜作原料,但由于石花菜藻体生长缓慢,且生长在潮下带深水处。养殖和采集都较困难,产量有限;而江蓠的藻体生长速度快,个体大,生长于潮间带或浅水中,易于人工养殖,退潮时也便于采集。我国广东省的琼胶工厂即用江蓠作为制造琼胶的原料,但因国产原料不足,外贸部门不得不从国外(葡萄牙)进口。因此,当前大规模地开展江蓠养殖是解决原料问题的关键,但我国沿岸自然生长的江蓠属种类繁多,种与种间琼胶质量都有所不同,而且还有一些与江蓠属外形相似而不含琼胶的其他属海藻也不易鉴別,这就给江蓠养殖业的大规模开展和琼胶工厂的收购原料带来了困难。过去就曾发生过把广东沿岸产的某种亚热带江蓠类移往北方养殖导致失败的事例;广东省有一琼胶工厂曾在收购的江蓠中包括了大量其他属的种类,致使制成的琼胶产品质量低劣;山东省也有一琼胶工厂曾误将褐藻门的硬球毛藻[Sphaerotrichia firma(Gep)A.D. Zinova]当作江蓠收购,造成一定的损失。因此,本文试图明确我国产的江蓠属种类、产地和种类间的区别,以便对进行江蓠琼胶实验的科学研究部门和生产单位在选择实验材料、选种养殖或收购原料时有所参考;同时,我们还试图对这一变异幅度大、种类间存在问题多的被认为是高度的多形复合类群的江蓠属通过研究探索一些江蓠属分关学上的问题。 本文研究用的江蓠属标本2)共1090号,包括少量国外江蓠标本(详见本文有关种类的讨论)腊叶标本达七千余张及相应的液浸标本;全部切面图除另有注明者外,都是以液浸标本用冰冻切片机制成切片,再以描绘器画成。尽管标本数量较大,采集地区遍及南北,但由于我国海岸线很长,采集地区仍有一定的局限性,在研究的标本中还有少量缺少生殖器官或疑难待决的标本,再加以我们虽然作了一些工作,但认识还有待于深化,今后还需要继续深入调査研究,以便随时补充修正。  相似文献   

8.
前言江蓠(Gracilaria)是提取琼胶的原材料,而且在亚洲和太平洋一些地区作为可食海藻进行商品买卖。过去江蓠的收成主要取自于野生种群,但是自1991年起,收成约1/3是取自人工养殖。目前主要依靠藻体断枝(而不是依靠孢子)作为繁殖个体,来获得新生植物。例如过去智利商业化养殖江蓠所利用的传统方法是,使用0.5一1.0kg鲜重的江蓠断技,将其成行的直接埋在松软的海底或栓在海底石头上、装满砂石的聚乙烯管子上养成。但是用手工栽培嫩小的幼苗,由于大面积生产需要大量的繁殖材料,所以这种营养繁殖的效率就差。1986年Doty等在美国夏…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山东省靖海湾海蜇养殖港塭定期采样,采用稀释法研究该海蜇养殖港塭水体中浮游植物的生长率、微型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的摄食率、摄食压力以及微型浮游动物的生产力。研究结果表明,海蜇养殖港塭微型浮游动物组成比较简单,海蜇养殖期间微型浮游动物丰度低于海蜇捕捞结束期。其中,海蜇养殖期间微型浮游动物的优势种为根状拟铃虫(Tintinnopsis radix),为600~2 600 ind/L,而海蜇捕捞结束后优势种为根状拟铃虫、诺氏麻铃虫(Leprotintinnus nordquisti)和运动类铃虫(Codonellopsis mobilis),丰度分别为3 000~6 000、1 500~3 0001、500~3 000 ind/L。研究期间,该港塭浮游植物生长率为0.05~1.03 d-1。微型浮游动物的摄食率为0.24~2.37 d-1,对浮游植物现存量的摄食压力为21.10%~90.61%,对潜在初级生产力的摄食压力为77.08%~583.68%,而微型浮游动物的次级生产力占初级生产力的22.92%~76.92%。本研究表明微型浮游动物在海蜇养殖港塭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流动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细基江蓠繁枝变种北移越冬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细基江蓠(Gracilaria tenuistipitata Chang et Xia)是江蓠属的一个重要物种,其繁枝变种体(G.tenuistiptata vat.liui Zhang et Xia)具有重要的养殖经济价值。在我国沿海地区,主要分布在海南岛北部沿岸的潮间带海区。鉴于该变种体具有生长较快、可营养枝体进行繁殖、能适应在人工裁培条件下的塘池养殖、管理操作技术难度不大、经济效益较好、适合群众性各种规模放养等特点,因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江蓠为材料,研究了在温度为5~25℃,重金属浓度为1~100μg/L的环境条件下,江蓠对铜、铅、镉的吸收和富集能力,并测定了在这些环境条件下江蓠生长速率、光合速率和光合作用色素的变化。结果表明江蓠对重金属铜、铅、镉有较强的富集能力,在实验条件下,随着海水重金属浓度的增加江蓠对铜、铅、镉的累积量也显著增加。江蓠对铜、铅、镉的富集系数最高分别可以达到2767、5149和1165。在实验的重金属浓度范围内江蓠的生长速率、光合速率、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处于正常的水平。研究结果表明在排污混合区利用人工养殖的江蓠净化和修复海水中的重金属污染具有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黄家刚 《海洋科学》1996,20(1):16-19
我国的江蓠约有20多种。已深入研究过的有:真江蓠、细基江蓠、龙须菜、芋根江蓠、海南江蓠、节江蓠、绳江蓠、缢江蓠、凤尾菜和扁江蓠等[1-3]。近年来,在我国养殖数量最大的一种是细基江蓠繁枝变型(Gracilariatenuistipitata(ChangetXiaf.LiuiZhangetXia)。该种江蓠比较容易养,故在海南、广东和广西沿海地区养殖较多,成为目前南方琼胶厂使用较多的一种原料。但对这种江蓠所含琼胶的性质和组成尚未研究过,故笔者对此进行了全面的研究。1材料与方法1.1材料细基江蓠繁枝…  相似文献   

13.
人工养鱼     
随着全球海洋中的鱼储量不断下降,渔民们纷纷转向人工养鱼。加拿大新布伦瑞克省养殖鲑鱼协会的负责人汤姆逊说,人工养殖的鱼比过去有明显增多,挪威、智利、苏格兰等地的渔民都在发展人工养殖业,他们预计产量将会有大幅度增长。但消费市场对鱼的需求并没有明显变化,这意味着渔民之间的竞争相当激烈。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领先的地位,新布伦瑞克省的渔民组建了一个科研小组,专门研究耗费更低、效率更高的人工养殖鲑  相似文献   

14.
摘除眼柄诱导中国对虾性腺成熟和提前产卵的初步试验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近年来,随着对虾人工养殖事业在世界范围内的迅速发展,许多国家开始了不同对虾种类的试验性和商业性养殖,但其种苗来源大多依赖天然虾苗或捕捞怀卵亲虾进行人工育苗。因此,养殖事业的发展常受到天然资源或捕捞怀卵亲虾数量的限制。为克服这种困难,保证育苗有足够数量的亲虾,因而蓄养亲虾性腺迅速成熟的研究,已日益受到国内  相似文献   

15.
不同池塘养殖模式的环境氮磷负荷及其水质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8年3月至2009年1月研究了广东海丰县东关联安围湿地两种投饵养殖模式——对虾主养(半集约化养殖)和虾蟹混养(半集约化养殖)海水池塘的环境氮磷负荷和养殖水体氮磷含量的周年变化情况,并以不投饵的塭围虾贝混养(粗放式养殖)模式为对照。3种模式中,池塘单位面积环境氮、磷负荷以对虾主养模式最高,分别为36.52 kg/hm2和7.39 kg/hm2;虾蟹混养模式次之,分别为1.49 kg/hm2和0.52kg/hm2;而塭围虾贝混养模式最低,分别为–2.47 kg/hm2和–0.34 kg/hm2。每月1次对3种模式养殖过程中水体的总氮、硝酸氮、亚硝酸氮、氨氮和总磷及磷酸盐含量进行监测,结果表明,与养殖环境氮磷负荷大小相对应,塭围虾贝混养池塘水质最好,虾蟹混养池塘次之,而对虾主养池塘水质最差,这种现象尤其在养殖后期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6.
岑作贵 《海洋科学》1985,9(2):64-64
“江蓠生产性人工育苗”鉴定会于1984年11月4—6日在青岛召开。这项科研成果是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藻类实验生态组完成的。他们自1980年承担江蓠人工栽培课题,首先肯定了营养体在潮间带“固定筏”和“海浮筏”式栽培江蓠可达到生产要求;在以  相似文献   

17.
菊花心江蓠对中国明对虾养殖环境净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陆基围隔探讨了菊花心江蓠(Gracilaria lichenoides)对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养殖环境的净化作用。虾的放养密度为32ind.m-2,混养不同放养密度的江蓠(120,240,360,480g.m-2)。经90d的养殖,实验统计结果表明,混养江蓠的中国明对虾的生长和总产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水质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环境条件和管理方式下,各处理组NH4 的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PO43-和叶绿素a的含量也低于对照组(P<0.05)。因此,混养江蓠可以改善水质条件和提高混养对虾的生长和成活率,菊花心江蓠对中国明对虾的养殖具有一定的净化产作用。在菊花心江蓠不同放养密度的处理中,在此对虾放养密度的池塘中混养江蓠的最佳放养密度为360g.m-2。  相似文献   

18.
中华乌塘鳢人工育苗初报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中华乌塘鳢Bostrichthys sinesis (Lacpde)是广东省的名贵食用鱼之一,也是活鱼出口贸易对象。栖息于半咸水水域,喜在滩涂钻洞生活和繁殖。在南海北起汕头,南至海南岛,西达北部湾均有分布(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等,1962),东海也有记录(朱元鼎等,1965)。常见的商品鱼每尾重50—150克,偶见200克。这种鱼个体虽小,但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广东省台山县曾捕捉天然鱼苗试养,由于种苗所限,未能发展。近年,湛江地区这种鱼的资源明显下降,进行人工养殖的要求日益增加,为此,我  相似文献   

19.
江蓠属海藻分布广,数量多,藻体大,生长于潮间带或浅水中,易于采集和人工养殖。由于碱处理法研究成功,提高了江蓠琼胶的凝固性,江蓠已成为制造琼胶的良好原料,我国相继建立了产品质量可与石花菜琼胶相媲美的江蓠琼胶工业,使我国琼胶工业有了很大发展。据Whyte等估计,1980年世界用作琼胶的海藻大约有39000吨干品,其中60%是江蓠,35%是石花菜:5%是鸡毛菜。这表明目前江蓠已超过石花菜。成为制造琼胶的主要原料。 江蓠属海藻的种类相当多,世界上约有一百多种,根据张峻甫和夏邦美1976年的报道,我国共有21种。种类不同的江蓠所含琼胶的数量和理化性质差别很大:即使种类相同也可能由于生长地区、环境和采集季节的不同而有差异。近年来研究这些变化情况的学者较多。但对我国不同种类江蓠所含琼胶的数量和性质的变化情况,除很少数种类外,尚未有人作比较系统的研究。本文的研究工作测定了我国10种江蓠属海藻的琼胶产率、凝胶强度、粘度、凝固点和融点等主要物理性质,同时分析了它们的3,6-内醚-半乳糖,硫酸基和半乳糖的含量,并试图对它们之间的关系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20.
我国特有品种——中国对虾,历史上最高年产量曾达到4万吨。由于自然变动和人为的大量捕获,产量逐年下降,1987年产量为历史上的最低点——不到5000吨。人工增养殖对虾的迅速发展,需要的亲虾仍然依靠天然捕获,更加剧了天然亲虾数量的减少。为了做到既保护对虾的天然资源,同时又要稳步发展对虾增养殖生产,必须实行对虾的全人工养殖技术,解决亲虾的越冬问题。但在我国,特别是北方地区,由于在人工养殖虾塘中自然交尾率低,造成越冬亲虾生产成本高,给生产带来了严重的障碍。为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杨丛海副研究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