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应用沉积物酸解烃指示南海东部油气潜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沉积物中酸解烃、热释烃以及蚀变碳酸盐,热释光等研究结果,讨论南海东部海区沉积物中烃类气体各组分的含量分布和组合特征,同时与我国其他海域作比较.用Bernaard和Faber关于海洋沉积物烃类气体成因的判断方法,探讨本调查区的烃类气体成因类型,数理统计分析结果与样品烃类气体的异常值相对应.  相似文献   

2.
南黄海盆地北部坳陷海底沉积物酸解烃甲烷和酸解烃乙烷异常分布显示相同的特征,在西部存在1个高异常区,东部存在1个低异常区。酸解烃类气体的C1/(C2+C3)—δ13C1相关图显示酸解烃类气体属于热成因类型。烃类气体的C1—C2交会图和C1/(C2+C3)—C2/(C3+C4)交会图指示异常区的深部油气属性属于"油气并存"区和"干气"区,其中西部异常区以"油气并存"为主,东部异常区以"干气"为主。  相似文献   

3.
利用海底烃类嗅测仪可以检测到因海底烃类渗漏而在海水中存在的烃类地球化学异常。烃类嗅测仪可检测到的指标主要是甲烷,也包括重烃类气体和芳烃类。利用烃类嗅测仪可以有效地识别海底宏渗漏的存在。海底沉积物的地球化学异常可以指示海底烃类渗漏的存在。通过沉积物柱状取样,地球化学分析和异常解释,渗漏烃来源分析,以及对热成因烃类源区有机质类型、沉积环境、热成熟度、时代以及油气属性等信息的提取,为海域油气资源勘探和评价提供地球化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南极布兰斯菲尔德海峡表层沉积物的酸解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南极布兰斯菲尔德海峡表层沉积物的酸解烃分布特征,并佐以热释汞和蚀变碳酸盐的分析。从酸解烃中甲烷含量的低值和C1/(C2+C3)比值,以及乙烯的存在等判断,布兰斯菲尔德海峡沉积物的烃类气体来自于生物成因。  相似文献   

5.
南海ODP1146站位烃类气体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ODP1146站位位于东沙群岛南部的尖峰北小型裂谷盆地内。系统的顶空气和酸解烃分析结果表明,在0~250m(海底合成深度)区间的烃类气体含量较低且变化不大,但在390~590m特别是在550~590m区间存在较明显的高烃异常。这一高烃异常可能与天然气水合物有关,是邻区天然气水合物分解后释放出的高烃流体沿层间裂隙或断层侧向迁移的结果。甲烷碳同位素的测定结果显示其δ^13C1值为-24.0‰~-37.8‰(PDB标准),结合烃类气体的分子比值C1/(C2+C3),1146站位的烃类气体应是热解气或是以热解气为主的混合气,但在中上部可能存在部分微生物气。  相似文献   

6.
烃类气体是形成天然气水合物的物质基础,浅表层沉积物顶空气中烃类气体的异常特征可用来探测深部是否存在天然气水合物藏.对南海北部神狐海域浅表层沉积物以及钻探采获的含或不含天然气水合物的沉积物的顶空气样品中烃类气体组分和同位素组成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291个1 mbsf(bsf,below sea floor)沉积物顶...  相似文献   

7.
东海天然气水合物的地球化学标志与找矿远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利用大量的海底沉积物样品,开展了东海天然气水合物卫星热红外遥感和沉积物酸脱气地球化学找矿研究。根据卫星热红外增温异常和海底浅表层沉积烃类异常及其他各种异常标志,可以预测冲绳海槽中南部海域为最可能的水合物赋存区。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东海陆架盆地南部海域油气地球化学样品采集、酸解烃类气体和芳烃类指标的分析测试,以及地球化学异常提取,揭示了烃类地球化学指标的异常分布特征,分析了烃类气体的成因类型和深部油气属性,进行了综合地球化学异常分区和含油气性评价。烃类地球化学指标,包括酸解甲烷、酸解乙烷、芳烃及其衍生物总量260 nm和稠环芳烃总量360 nm的异常,主要集中分布在研究区的西部和东部,分别与瓯江凹陷和闽江凹陷相对应。酸解烃类气体组合及甲烷碳同位素组成指示酸解烃类气体异常主要为热成因并遭受了表层氧化,深部油气属性属于干气至凝析油气,以干气为主。根据综合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划分了西部综合地球化学异常区和东部综合地球化学异常区。酸解甲烷、酸解乙烷、芳烃及其衍生物总量260 nm和稠环芳烃总量360 nm指标异常在西部综合地球化学异常区均有明显显示,而东部综合地球化学异常区则以酸解烃类气体异常为主,稠环芳烃总量360 nm异常部分分布,芳烃及其衍生物总量260 nm异常只有零星分布。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西部综合地球化学异常区含油气性明显优于东部综合地球化学异常区,也就是瓯江凹陷的含油气性好于闽江凹陷。  相似文献   

9.
高分子量烃主要包括饱和烃和不饱和烃两大类,是石油的主要组成部分。用于海底沉积物高分子量烃测量的主要方法有全萃取气相色谱、全扫描荧光和气相色谱/质谱或气相色谱/质谱/质谱等。全萃取气相色谱能够给出总萃取有机物、不溶复杂化合物、总链烃的量,指示热成因和新近有机物的贡献;全扫描荧光能够给出最大荧光强度、最大发射波长、最大激发波长、R值和指纹图形状等信息,不仅能够指示热成因烃和新近有机物的贡献,而且能够指示油气属性和含油气性;气相色谱/质谱或气相色谱/质谱/质谱测量海底沉积物中生物标志物组成特征,识别海底烃类渗漏的存在,给出渗漏烃源区源岩特征、热成熟度、成烃时代以及油质等信息。  相似文献   

10.
我国海域油气化探的基本特点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据长期生产与科研资料,总结了我国不同海域海底表层沉积物中酸解烃、物上气、荧光光谱、紫外吸收光谱、蚀变碳酸盐、热释汞、氦、金属微量元素及海水中溶解烃、苯、酚等指标含量的分布特征、变化规律及其与油气藏的关系,发现我国不同海区地球化学空间变化较大、差异明显。在纵向上由深到浅化探指标呈向梯度变化,油气微运移的地球化学形迹明显。化探异常比较集中出现在凹陷周边,而隆起区化探异常较少,强度较弱。化探指标组合与特点表明,各海区以寻找轻质油与天然气为主。筛选出的适于海域油气化探的技术方法系列是:综合烃类气体法(包括吸附烃、游离烃、吸留烃、水溶烃)和芳烃光谱法,在抑制干扰因素和进行定量校正后,它们是指标示油气藏较灵敏的指标,而近海底海水化学成分连测技术是今后油气化探、开发的重要方向。实践证明化探是寻找海域油气藏的直接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