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近日,美国海洋与大气管理局"深海发现"号潜水器在深海发现了很多奇异的生物。在此次深海探索任务,"深海发现"号从夏威夷海岸附近海域下水,潜入到大约4829米深的海底,并成功发回光波信号,实况直播海底探索过程。"深海发现"号发回的图像和视频显示,尽管在数千米的洋底暗无天日,寒冷又高压,但是"深海发现"号仍然能够发现大量的海洋生物生活于这种极端环境中,如细长黏滑的海参、高茎海绵、管状蠕  相似文献   

2.
蓝镜头     
《海洋世界》2010,(5):F0002-F0002
2009年11月24日,科学家在数千米深的海底发现了数千种奇特物种。这些新发现物种最深的生存深度达到约4800米,它们承受着人体骨骼所无法承受的压力。此外,科学家们在200米深度的海水中发现了17650种海洋生物,  相似文献   

3.
朱继懋 《海洋学报》1981,3(2):307-329
从1948年法国设计FNRS-2号第一艘深潜器以来,特别是六十年代开始,由于海洋开发和军事上的需要,对深潜器(又称可潜器)给予了广泛重视。目前,深潜器已成为海洋调查、海底打捞、深海救生、海洋研究以及建造各种水下工程的重要手段。美国1970年下水的深潜救生艇(DSRV)全部采用计算机程序控制。可以在1524米水深援救失事海艇艇员,每次24人,化费研制费高达二亿多美元。三艘“南鱼座”号深潜器,在一年内把沉没在深750米海底的120条鱼雷打捞起来。深潜工作艇“阿尔文”号和“CURV”号把失落在深856米海底的一颗氢弹打捞起来。著名深潜器“阿鲁明纳”号和打捞船“密执尔”号合作打捞了沉没在深1538米的另一艘深潜器“阿尔文”号。  相似文献   

4.
海洋故事     
在我们这个星球表面,大约2/3多的面积被海水覆盖着。如果一艘船围绕地球航行一周,可以完全不碰到陆地,如果这艘船沉了,要下沉3000多米才能达到海底。  相似文献   

5.
《海洋世界》2012,(10):10
据国外媒体报道,一名潜水摄影师在海底发现了一个类似"麦田怪圈"的神秘图案。经研究发现,该神秘怪圈竟然是一种长十余厘米的河鲀鱼为求偶而"创作"的。一位日本潜水摄影师在日本奄美大岛附近海域24米深的海底发现了一个直径为1.8米左右的"怪圈"。通过水下摄影机的拍摄,工作人员发现这个酷似外星图案的怪圈竟然是一只仅有十几厘米长的河鲀鱼没日没夜地努力用它小小的鱼鳍制作而成的。更为有趣的是,河鲀鱼千辛万苦"挖凿"出这样神奇图案的目的居然是为了吸引异性。雌性河鲀鱼看见该图案后会被吸引过来,  相似文献   

6.
露齿螺科—新属、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光宇 《海洋与湖沼》1980,11(3):263-266
露齿螺科(Ringiculidae)是一群比较原始的有壳后鳃类软体动物。贝壳小形、坚固,在化石中保存较为完整,是中生代化石中常见的种类。在有些属中既有化石种又有现生种,这些种被称为“活化石”种类。至今,已发现的现生种类大多为暖水性种类,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海域;在温带海域也有少数种类分布。它们生活在潮间带到深海底,如Ringiculoides是深水属,见于2000—5500米的泥砂底,营底栖生活。  相似文献   

7.
日本海洋科技中心和北海道大学组成的科研小组,乘日本潜水调查船“深海域6500”号在印度洋2500米的深海海底,发现了近似于地球原始生命的细菌群。科研人员从海底可喷出300摄氏度热水和氢气的热水孔所采集的海水中找到这些细菌  相似文献   

8.
林光宇 《海洋与湖沼》1983,14(3):217-219
拟捻螺属(Acteocina Gray,1847)是小形有壳后鳃类软体动物,广泛分布于世界各海域,在热带、亚热带海域种类尤为繁多,某些种类见于化石,但绝大多数为现生种。它们生活在潮间带泥沙滩,水深10—150米的浅海底,营底栖生活。某些种,如Acteocina(Tornatina)mirabilis(Locard,1897)见于水深2000米的深海底。拟捻螺没有齿舌和胃板,许多学者仅从贝壳外形特征进行分类,以致在种类鉴定上常产生混乱,或把某些种归属于Tornatinidae,Retusidae和Scaphandridae.本属中的亚属  相似文献   

9.
尚野 《海洋世界》2004,(10):37-37
神游海底是人们由来已久的愿望。1700年前的中国史书《魏志倭人传》中。就已经有了海边渔夫在海里潜水捕鱼的场面描写。到了1720年,一个英国人利用一只定做的木桶潜到水下20米深的地方成功地进行了海底打捞。数千年前人们漫步海底的愿望,伴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设备的更新,已经成为现实。人们穿上潜水服,背上呼吸器,漫步海底,探索神秘多彩的海底世界。那种新奇、  相似文献   

10.
<正>日前,海洋生物学家在苏格兰海域捕捞到一条神秘鱼,它看上去像是丑陋的水滴鱼,但事实上是非常罕见的拟皱唇鲨,这是迄今在苏格兰海域发现的第二条拟皱唇鲨。这条拟皱唇鲨是海洋生物学家在外赫布里底群岛巴拉岛海域海洋生物标记勘测中发现的,它体长3米,体重达到60千克,生活在海底1400米深处,它们大都生活在加拿大、巴西、葡萄牙、冰岛、新西兰、夏威夷和日本海域。拟皱唇鲨长着长而细小的眼睛,身体肥胖,游动较为缓慢,在海底寻觅鱼类、无脊椎动物,吞食腐烂尸体,  相似文献   

11.
海底的“海市蜃楼”埃及和法国的一个联合水下科学考察队近日在地中海海底发现三处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迹。这三处古迹包括米努茨和希拉克留姆两大古城遗址以及当年尼罗河流入地中海的7个入海口中最大的一个老河口。据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秘书长贾巴拉介绍,这三处古迹分布的方位在亚历山大城附近的地中海阿布吉尔湾以东的近海约6米深的海底。其中米努茨古城遗址位于距岸边约2千米的海底,再往东4千米,即距岸边约6千米处是希拉克留  相似文献   

12.
我的故乡闽南,面对烟波浩瀚的台湾海峡,这里处于亚热带,水温暖和,各种海生物滋长繁盛,在神秘莫测的海底世界里,生长着一种古老、奇异又珍贵的植物——海柳。这种寿命可长达千年的海底灌木,属海生植物铁树科。它以吸盘紧固在海底礁林间,高可超4米,因其生成树枝状,枝条纤美柔韧,形似陆上的柳树而得名,有红柳、赤柳、乌柳、石柳、藤柳等品种,尤以红柳、赤柳为名贵。由于它们暗藏在深  相似文献   

13.
农夫 《海洋世界》2005,(6):28-30
据统计,大约每隔30个小时,就有一艘船葬身于海底。在全球海洋中,沉睡在海底的大小船只至少有100万艘,因而海洋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文物宝库,并吸引着千千万万觅宝的人们,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海底探宝热。美国考古学家罗斯坦桑教授调查发现:在爱琴海至亚平宁半岛一带的地中海海域,有许多公元前13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的海船长眠于海底;在靠近北美洲的大西洋海岸,埋葬着大量沉船;在佛罗里达半岛附近海底,沉睡着难以计数  相似文献   

14.
如果说地球上还有另一类神秘的智慧动物——海底人,许多人会认为纯属无稽之谈,然而种种迹象表明,海底也许真的有“人类”存在。1958年,美国国家海洋学会的罗坦博士使用水下摄相机,在大西洋4000多米深的海底,拍摄到了一些类似人类的足迹。1963年,美国潜艇在波多黎各东海演习时发现了一个“怪物”:它既不是鱼,也不是兽,而是一条带螺旋桨的“水底船”,时速可达280千米,是人类现代科技所望尘莫及的。当时美国海军分头派出了驱逐舰和潜艇追踪了4个小时,最终“怪物”消失得  相似文献   

15.
洋底生物     
在超过3000米深的洋底, 一些海底生物在极端严酷的环境里成长着。软泥、漆黑、强大的水压,海床上,腹足类软体动物和体薄似纸的如法式突吻鳕在冰点的海域巡游。海蜘蛛和深海狗母鱼在泥质的海床上活动。  相似文献   

16.
古往今来,人们对微生物的调查、利用,仅仅囿于陆地和表层海面。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人们期待着发现更多的具有新功能的微生物。为此,与地面生活环境迥异的深海底成了人们探索新的生物、微生物的场所。然而,我们知道,深海底是一个高压(水压)、低温、有机物寥寥无几的黑暗世界,这对微生物说来,是极为严峻苛酷的自然环境,因而曾一度被认为是无生命的不毛之地。  相似文献   

17.
刘锦 《海洋科学》1984,8(4):11-11
法国和联邦德国的科学家们发现,在太平洋东部地区海底2500米深的地方,“长”出了含有铜和锌的矿石。“长”矿石的地方有断裂,深部岩浆沿断裂象强大的喷泉一样,带着350℃左右的高温涌出来,和海水接触后,温度骤然降低而凝固,形成了一层石头  相似文献   

18.
江苏岸外海底沙脊群西洋水道的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西洋水道是江苏岸外海底沙脊群内一条涨落潮流速大、宽深直的潮流通道。本文在野外调查获得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其水文泥沙特征,利用GIS方法分析了其近30多年来的地形演变特征。得出的结论认为,西洋水道从60年代到90年代不断冲宽刷深,目前基本上处于冲淤动态平衡状态或微冲状态,是一条稳定的潮流通道。  相似文献   

19.
在日本东南沿海的海洋中,生活着一种凶残的杀人蟹。这种蟹,叫尖头蜘蛛蟹。一只巨型的成年尖头蜘蛛蟹,体宽一般有30多厘米,当它伸开锋利的蟹爪时,足足有3米多长,最大的可达3.7米。这种蟹,平时并不杀人。它们通常生活在3600米的深海海底,靠捕食鱼类为生。别看它身躯庞大,动作却十分灵敏。在它眼前游过的小鱼,几乎没有一条能逃脱它的巨大螯钳。不过,到了交配和产卵期,它们就会成批地爬到浅水区。这个时候,它们就会攻击人类。  相似文献   

20.
正巨齿鲨,别称是大牙鲨,在希腊语中的意思是"大牙齿"。这种鲨鱼体长大约有18米,体重大约45吨,是已发现地球历史上具有最强撕咬力量的生物。其平均咬合力为26吨,最大可达36吨,牙齿撕咬力量远远超过了霸王龙。它生活在2800万年前的晚渐新世到200万年前的早更新世,是其生存年代的终极掠食者。巨齿鲨身体强壮,呈流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