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甲磺酸倍他司汀联合刮痧治疗颈性眩晕(CV)瘀阻脉络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 例CV瘀阻脉络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对照组予以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刮痧治疗,疗程均为2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眩晕症状评分、血液动力学指标[基底动脉血流速度(Vm)、基底动脉脉动指数(PI)]、血液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的变化,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28/30),对照组为83.33%(25/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眩晕症状评分、Vm、PI、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CV瘀阻脉络证患者应用甲磺酸倍他司汀联合刮痧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血液学指标,临床疗效较单用甲磺酸倍他司汀更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柔肝通络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阴虚血瘀型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 例阴虚血瘀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 例。对照组予以阿司匹林肠溶片和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柔肝通络汤治疗。比较2组治疗4周后的综合疗效,治疗前后的Barthel指数、简化Fugl-Meyer量表(FMA)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收缩期峰流速值(Vs)、平均流速值(Vm)及搏动指数(PI)],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纤维蛋白原(FIB)]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68%(38/41),对照组为75.61%(31/4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NIHSS评分、PI、全血高切黏度、FIB及Hcy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Barthel指数、FMA评分、Vs、Vm均较治疗前升高,且治疗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柔肝通络汤联合西药治疗阴虚血瘀型脑梗死恢复期疗效显著,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脑血流动力学及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Hcy水平,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温中定眩汤治疗痰湿壅盛型老年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辨证为痰湿壅盛证的老年性眩晕患者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2组均给予控制基础疾病、营养支持等西医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口服温中定眩汤治疗,对照组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疗程均为10d。观察比较2组中医证候疗效及中医症状积分,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75%(30/32),对照组为73.33%(22/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各项中医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而对照组仅头晕目眩、汗出异常两个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治疗组降低幅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6.25%(2/32),对照组为6.67% (2/30),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中定眩汤治疗痰湿壅盛型老年性眩晕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菖泽定眩汤治疗以孤立性眩晕为首发症状的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 例以孤立性眩晕为首发症状的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基础治疗+针刺+菖泽定眩汤)、常规组(基础治疗+常规西药)、针刺组(基础治疗+针刺)、中药组(基础治疗+菖泽定眩汤),每组各30 例。比较4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眩晕程度[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并评价综合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联合组为93.33%(28/30),常规组为53.33%(16/30),针刺组63.33%(19/30)、中药组为76.66%(23/30),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4组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NIHSS评分、血清Hcy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均低于其余3组,针刺组和中药组均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4组BI评分、血清SOD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均高于其余3组,针刺组和中药组均高于常规组(P<0.05)。4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针刺联合菖泽定眩汤治疗以孤立性眩晕为首发症状的急性脑梗死,能减轻患者眩晕症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降低血清Hcy含量,提高血清SOD含量,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通窍活血汤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氧化应激反应及脑血流的影响。方法:选取10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通窍活血汤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氧化应激反应指标[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醇(MDA)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双侧大脑动脉血流平均流速(Vm)、搏动指数(PI)、血管阻力指数(RI)及最大峰值流速(Vs)]。结果:2组治疗后oxLDL、SOD、MDA、GSH-Px、Vm、PI、RI及Vs均较治疗前改善,且治疗组oxLDL、MDA、PI及RI水平较对照组低,SOD、GSH-Px、Vm及Vs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窍活血汤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可有效改善患者氧化应激反应及脑血流。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疏肝解郁汤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治疗组采用疏肝解郁汤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对照组口服盐酸帕罗西汀片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帕金森病生存质量问卷(PDQ)评分和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评分以及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11%,对照组为77.7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HAMD、PSQI、PDQ评分及精神行为、日常活动、运动功能和运动并发症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解郁汤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激励护理模式联合耳穴压豆对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疗效。方法:将76 例卒中后轻度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 例。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方法及心理护理干预,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激励护理联合耳穴压豆疗法干预,疗程为2周。观察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17)、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结果:2组HAMD-17评分、SDS评分及PSQI评分干预前后组内比较及干预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激励护理联合耳穴压豆对脑卒中后轻度抑郁患者临床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李扬声自拟定眩方联合氟桂嗪胶囊治疗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 例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 例。对照组予氟桂嗪(脑灵)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李扬声自拟定眩方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与功能评分,左侧椎动脉(LVA)、右侧椎动脉(RVA)血流动力学指标,血脂水平。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9.47%(34/38),对照组为73.68%(28/3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临床症状与功能评分、两侧椎动脉最大血流速度及其口径和血脂各项指标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李扬声自拟定眩方联合氟桂嗪胶囊治疗眩晕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椎动脉血流动力学及血脂各项指标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滋肾平眩汤联合西药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肾阴不足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后循环缺血性眩晕肾阴不足证患者98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9例。2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滋肾平眩汤治疗。1个月后比较2组综合疗效、动脉血流速度、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7.76%,对照组为71.4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基底动脉、右椎动脉、左椎动脉血流速度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滋肾平眩汤联合西药可提高后循环缺血性眩晕肾阴不足证的临床疗效,改善血流速度,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自拟升阳化浊汤治疗气虚痰阻型慢性脑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 例气虚痰阻型慢性脑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30 例。治疗组采用自拟升阳化浊汤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对照1组单用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对照2组单用自拟升阳化浊汤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3组综合疗效、血液流学变指标(全血黏度、全血高切还原黏度、血浆黏度、全血低切还原黏度)及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28/30),高于对照1、2组的80.0%(24/30)、83.3%(25/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1、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1、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1、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7%(2/30),低于治疗组、对照1组的30.0%(9/30)、23.3%(7/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升阳化浊汤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气虚痰阻型慢性脑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好,能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且安全性较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藿夏苓泽汤治疗痰湿中阻型内耳眩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 例内耳眩晕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2 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40 例单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3周后观察2组的综合疗效及眩晕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48%(38/42),对照组为70.00%(28/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眩晕症状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9.52%(4/42),对照组为37.50%(15/4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西医常规疗法联合藿夏苓泽汤治疗痰湿中阻型内耳眩晕症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介绍柳刚主任医师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经验。柳师认为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病因病机可总结归纳为“首责于肝,脾为之要,肾为其根”,并认为该病与后循环的解剖学结构密切相关。治疗上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并独创颈椎横突旁针刺法配合耳穴压籽疗法。颈椎横突旁针刺法可快速松解横突周围肌肉,减轻对横突内椎动脉的刺激和压迫,改善大脑供血;耳穴压籽则具有疏通经络,调节肝、脾、肾等脏腑功能的作用。两法联合使用能有效改善眩晕,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耳穴压籽在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辅助镇痛的疗效。方法:将60 例高龄股骨颈骨折且拟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 例。对照组在围手术期予以塞来昔布胶囊口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耳穴压籽治疗,穴取双耳皮质下、神门、交感、髋关节。观察2组术前及术后6、12、24、48 h静息状态下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后12、24、48 h血清β内啡肽(β-EP)水平,术后24 h内的镇痛药物使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术后6、12、24 h 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12、24、48 h血清β-E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首次追加镇痛药时间晚于对照组,24 h内镇痛药物追加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对照组有3 例出现不良反应,考虑个体差异等原因,未做统计学分析。结论:耳穴压籽能够有效缓解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的疼痛症状,明显减少镇痛药物使用量,确保高龄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益气定眩饮方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PCIV)气虚血瘀证家兔后循环供血的影响。方法:将40只健康成年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益气定眩饮组、养血清脑丸组(阳性药物对照组),每组10只,参照PCIV家兔模型制作方法造模。分别于造模前后及药物干预后各检测1次左侧椎动脉(LVA)、右侧椎动脉(RVA)、基底动脉(BA)平均血流速度及跳台耗时。结果:药物干预后,与模型组比较,益气定眩饮组、养血清脑丸组在提高LVA、RVA、BA平均血流速度及缩短跳台耗时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益气定眩饮组在改善平均血流速度及缩短跳台耗时方面均优于养血清脑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定眩饮可改善PCIV气虚血瘀证家兔后循环供血状况,提高运动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安神解郁汤联合耳穴刺激对肝气郁结型卒中后抑郁(PSD)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将80 例肝气郁结型PS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 例。治疗组予安神解郁汤联合耳穴刺激治疗,对照组予盐酸氟西汀胶囊治疗,2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2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积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积分、中医证候积分、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和临床疗效,并记录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0%(38/40),对照组为75.0%(30/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HAMD积分、NIHSS积分、中医证候积分、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8/40),治疗组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安神解郁汤联合耳穴刺激治疗肝气郁结型PSD疗效良好,能明显提高患者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雷火灸配合耳穴压豆干预老年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的效果。方法:将120例老年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基于子午流注理论给予雷火灸配合耳穴压豆治疗,对照组给予阿普唑仑片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2组患者的综合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焦虑自评量表(SAS)的评分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3.33%(56/60),对照组为81.67%(49/6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侯积分及PSQI、SRSS、SA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火灸配合耳穴压豆治疗老年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疗效显著且安全,能够较好地改善患者睡眠质量,缓解焦虑症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熊氏十味温胆汤治疗稳定型心绞痛合并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LLAS)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6 例痰瘀互结型稳定型心绞痛合并LLAS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 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熊氏十味温胆汤。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心绞痛症状积分、中医证候积分、生活质量、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G)、三酰甘油(T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小板聚集率)、下肢动脉彩超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91%(47/48),高于对照组的83.33%(4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心绞痛症状积分、中医证候积分、生活质量、血脂指标、hs-CRP、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小板聚集率)、下肢动脉彩超情况均较治疗前改善,且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熊氏十味温胆汤治疗稳定型心绞痛合并LLAS疗效佳,安全性高,优于单纯使用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加味温胆汤联合耳穴贴压治疗痰热内扰型不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5 例痰热内扰型不寐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中药组、对照组,每组各35例。联合组采用口服加味温胆汤联合耳穴贴压治疗,中药组单予加味温胆汤治疗,对照组予西药艾司唑仑治疗。观察3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结果:治疗期间,联合组脱落3 例,中药组脱落4 例,对照组脱落1 例,最终纳入97 例。总有效率联合组为96.88%(31/32),中药组为83.87%(26/31),对照组为64.71%(22/34),3组比较,中药组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优于中药组和对照组(均P<0.05)。3组治疗后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和PSQI评分均优于本组治疗前(P<0.05),而中药组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优于中药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在改善痰热内扰型不寐患者中医证候和PSQI评分方面,加味温胆汤联合耳穴贴压效果优于单用加味温胆汤及单用西药艾司唑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磁珠耳穴疗法结合中医情志护理对乳腺癌患者化疗后睡眠及生活质量的干预效果。方法:将78 例乳腺癌化疗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9 例。观察组干预方案为磁珠耳穴疗法结合中医情志护理,对照组干预方案为对症治疗联合常规肿瘤护理,疗程均为3周。对2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治疗1、3周后,观察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干预3周后,健康调查问卷(SF-36)中社会功能、躯体功能、情感功能以及精神健康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磁珠耳穴疗法结合中医情志护理可以有效改善乳腺癌患者睡眠,提高其生活质量水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76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8例。2组均给予利尿、强心、扩血管等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中医综合护理干预,包括穴位贴敷、情志护理、饮食辨证护理。比较2组干预前后心功能指标[B型利钠肽(BNP)、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低切黏度(LBV)、全血高切黏度(HBV)、血浆黏度(PV)]的变化。结果:干预后观察组BNP、LBV、HBV及PV低于对照组,LVESV及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综合护理能够有效增强患者心功能,改善其血液循环供应状况,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