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极磷虾资源丰富,氨基酸、脂肪酸营养均衡,是一种公认的优质蛋白源,可以用于水产饲料中,对养殖动物起到促进生长、改善肉质、提高繁殖性能等功效。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南极磷虾粉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包括南极磷虾粉对水产动物生长性能、品质和繁殖性能的影响,以及制约南极磷虾粉在水产饲料中应用的科学和技术因素等。同时,总结了南极磷虾油在动物能量动态平衡的调节、抗炎症反应和与鱼油存在的不同代谢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旨在为南极磷虾产品的开发和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应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的邀请,英国南极调查局局长Dick Laws夫妇于1984年5月9日至13日参观访问了海洋二所。 英国是世界上开展南极考察研究较早的国家之一,现在南极设有四个考察站。1983年我国应邀派团赴英进行参观考察,在英期间,南极调查局向我团介绍了南极的情况,并提供了大  相似文献   

3.
英科学家发现810万年前冰层英国科学家最近宣布在南极冰原上发现了810万年前形成的冰层.这一发现为解决全球气温上升是否将使南极冰原融化这一争论提供了参考.英国爱丁堡大学戴维·萨格登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发现了这一古老冰层,它位于南极冰原的横贯南极山脉,距...  相似文献   

4.
《海洋地质前沿》1996,(4):21-22
南极冰川变化莫测,各国专家说法不一英美科学家:气候变暖引起南极冰架脱落据美国《波士顿环球报》报道,英国科学家在《自然》杂志上发表报告说,全球气候变暖将导致南极冰架融化脱落,并且脱落的浮冰很可能会引起海平面上升.英国研究人员说,南极半岛气温的持续上升使...  相似文献   

5.
《海洋世界》2008,(2):5-5
英国南极考察处1月20日发文,称他们在南极洲西部的冰层里发现了一层冻结的火山碎屑和火山灰,因此,他们推测南极冰川不断变薄可能还有另外的原因,那就是火山活动。  相似文献   

6.
南极冰架分离英国南极考察队的科学家发现,一块面积达2900km2、有英国牛津郡大的冰山,已从南极大陆分离并逐渐漂向大海,南太平洋的洋流与风在未来数月或数年内,有可能把这块巨大的冰山推向福克兰群岛,甚至南美东海岸.这块冰山在前进途中有可能碎裂,危及航行...  相似文献   

7.
在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的倡议下,1959年12月1日,苏联、美国、英国、法国、新西兰、澳大利亚、挪威、比利时、日本、阿根廷、智利和南非12国在华盛顿签署了《南极条约》。条约冻结了各国对南极的领土主权要求,抑制了南极领土争端引发的国际冲突,《南极条约》因此被称为冷战时代人类最伟大的成就之一。美国在《南极条约》出台过程中发挥了领导作用,南极中立化与美国的南极政策实现了契合。但人们也许疑虑,在现实主义政治大行其道的时代,是否有其他外在因素牵制着美国,使美国的南极政策最终走向倡导中立化?回望南极中立化路程,人们会发现,南极中立化是美苏两国争斗和妥协的结果。在南极问题上,两极格局发挥了独特作用,它排斥了一国独霸南极处理权的可能性,使全人类得以保留一份珍贵的共同遗产。  相似文献   

8.
研究人员发现,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南极冰架分离导致冰山的数量大幅度增加,这些冰山正在成为海洋生物聚集地。据英国《泰晤士报》日前报道,南极海  相似文献   

9.
智利南极洲智利阿根廷智利和阿根廷虽然距离南极最近,但因为直到19世纪初才开展独立运动,所以无缘早期的南极探险活动,到20世纪初,这两国才加入到南极探险活动中。1904年2月24日,阿根廷在南极洲南奥尼克群岛建立了奥长达斯站,这算得上是世界上最早的南极科学考察站。第二次世界大战进行之际的20世纪40年代,智利和阿根廷先后正式对南极提出了主权要求,两国的主权要求区都把南极洲地理位置最佳的南极半岛囊括在内,分别称为“阿根廷南极属地”和“智利南极属地”。但此前1908年英国早已对以南极半岛为核心的地区提出了主权要求,这样,在对南极领土分割的扇形图中,英国、智利、阿根廷三国互有交叠。  相似文献   

10.
人们普遍认为全球气候变暖、温度升高会导致极地冰帽融化,海平面上升,造成洪水泛滥。1992年英国《自然》杂志曾载文说在南极中部山区的冰川中发现了300万年前的海生植物化石,说明南极东部冰盖在温度只比今天高出3摄氏度时就有一部分融化了。但是这一学说最近遭到了反驳。据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报道,英国爱丁堡大学地质学教授戴维·萨格登和美国缅因州大学的地质学教授乔治·登顿根据对南极火山灰和化石的分析得出结论说,气候变暖不仅不会造成洪水泛滥,甚至还会使海平面降低。  相似文献   

11.
<正>1902年,英国人沙克尔顿作为斯科特探险队的队员首次到南极探险。1907年他第二次南极探险,是自己组织探险队率"猎人"号探险船赴南极爱德华七世地进行探险.在途径新西兰探险船的停泊休整期间的12月18日,新西兰邮政当局通知他,由于时间仓促来不及为南极探险印制新邮票,只有在新西兰的普通一分邮票上特意加盖"爱德华七世地"(King EdwardⅦLsnd)字样作为南极的邮票,图2共计23492枚。其中,488枚送给万国邮联。  相似文献   

12.
英国《新科学家》周刊报道,澳大利亚皇家海军潜艇部队最近淘汰了一批50年代末从英国购买的马克—23鱼雷。澳大利亚冰川学家和气象学家把其中的一枚加以改装,用于探测南极海面冰层的厚度。科学家们希望进一步了解南极水域海洋与大气之间的热力交换情况。冰层像是一块毯子履盖在海面,从而减缓热力转换。这种现象可以对整个南半球的气候形式产生影响。目前探测海上冰层厚度的唯一办法是在冰原上钻探  相似文献   

13.
南极的领土主权问题是南极法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在南极地区,迄今存在着领土主权要求,它们分别由阿根廷、智利、法国、澳大利亚、挪威、新西兰、英国等提出。这些领土主权要求都是扇形的,其中绝大多数从南纬60度至南极点,占整个南极的85%。阿根廷、智利和英国的领土要求互相重叠。美国和前苏联既不承认上述领土要求,也不提出自身的要求,但它们均宣称保留其提出要求的权利。其他南极条约国和国际社会不承认也不提出这类要求。因此,在南极领土问题上实际上存在着三类国家,即领土要求国、领土要求保留国和非领土要求国(后两者立场相近)。由于各自权利和利益的分歧甚大,现存的法律机制尚未对此  相似文献   

14.
南极冰架正在融化,巨大冰山溶入海洋将导致海洋平面继续升高英国科学家1996年1月24日说,由于全球变暖,温度升高,南极冰架正在继续融化,在组成南极很大部分的厚冰架中,至少已经有5个冰架在过去50年内大大后退了.剑桥大学负责南极调查的戴维·范甘等人在世...  相似文献   

15.
紫外辐射对南极棕囊藻细胞DMSP合成和DMS释放率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不同紫外辐射波段下,南极棕囊藻(Phaeocystis antarctica)细胞的生长率、叶绿素a、细胞内DMSP含量和DMS释放量变化的测定结果表明;UV-B对南极棕囊藻细胞生长率和叶绿素a含量有抑制效应,UV-B还可加快DMSP分解成DMS和丙烯酸的分解速率,而UV-A对该藻细胞的DMSP合成有强烈的抑制效应。鉴于在每年春季极地海洋浮游植物繁殖期间,南极棕囊藻在南极海冰带海洋浮游植物种群结构中占有的优势地位,以及该藻是极地海洋浮游植物中DMS的主要释放者,推测南极“臭氧空洞”所增加的紫外辐射可能会对南极海域的DMS释放率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正英国南极考察处日前发布的研究显示,他们的南极科考站6月份监测到南极地区大气二氧化碳浓度达百万分之400(400PPM),意味着人类活动带来的碳排放上升已逐步影响到地球最偏远的角落。据南极考察处介绍,北半球人口相对密集,燃烧化石燃料等人类活动不断推高碳排放量。相对来说,南半球人类活动较少,而南极洲更是人烟稀少,科学家此前曾  相似文献   

17.
荷兰南极研究准备工作正在进行中,在1994年南极夏季刚来临之前,荷兰2000年的南极研究规划已向政府提交。 该规划包括为后勤和与其他国家合作增加大量资金。荷兰正在与德国、英国和瑞典科学家探讨将来的合作方案。然而,政府提供南极项目的资金,显然无法保证目前资金水平,也不能提供追加资金负担其他国家基础结构用费的需要。预计1994年的预算最终为1300万盾。  相似文献   

18.
1993年8月23-27日.在英国剑桥英国南极调查所召开了南极半岛区域工作会议.来自英国、中国,意大利、西班牙.波兰、俄罗斯、巴西.日本、韩国等国家的17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9.
海冰生物,主要指生长和繁殖在海冰表层、底层以及冰内的微型动、植物。从1847年胡克(Hooker)首次在南极海冰上发现硅藻,迄今已有一百三十多年。南极海冰微型生物的研究大致可分两个时期:本世纪六十年代以前为一个时期,这一时期的研究侧重分类学和生物地理学方面;六十年代以后转到了以自然生态学为主兼及其他学科方面的研究。近年的研究成果表明,海冰微型生物,尤其是硅藻,在南极海洋生态系统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参与了南大洋和极区海域的能量和物质循环。这一循环系统的结构及内在关联可用图1表  相似文献   

20.
企鹅是南极生物的代表,约有1.2亿只,其中阿德雷企鹅的种群最大,约占其总数量的1/3,主要分布在南极大陆东部和南极半岛及其沿岸岛屿。 南极鸟类发出的声信号是它们集群、行动、繁殖、辨认配偶及幼子、抚育后代和防御外来侵害保卫自己的重要功能之一。中外学者分别对南极某些鸟类的生态行为和发声信号进行了研究,并取得较好的研究成果(Taylor et al.,1990;张春光等,1991;程明华等,1992,1993;Kerry et al,1993)。但有关企鹅在不同生态行为下发声信号的研究却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