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四川省公共气象服务信息发布体系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四川省公共气象服务信息发布体系的建设思路:加强区域与省级信息发布系统的建设;建立气象系统与各级政府部门及各类新闻媒体等的信息发布渠道,满足公众对气象信息的需求。并提出了四川省公共气象服务发布体系建设的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2.
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手段系统是针对于气象预警和气象产品对外发布的平台。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手段系统主要对现有的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以下简称国突)信息数据处理中心进行业务对接,实现了收音机手段信息发布的全程监控,可一键在多平台发布天气预报、灾害预警和气象服务信息,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手段系统除涉及与终端通信外,还可实现国家级,省、市、县等各级通信,同步预警相关信息及设备信息。  相似文献   

3.
通过电视传播气象资讯已经成为气象服务社会的一个重要渠道。气象电视传媒服务技术旨在实现电视自动播放本地化实时气象服务信息,以满足公众及时而直观地了解当地气象资讯的需求和政府相关部门等用户参与发布信息的工作需求。主要研究的内容有:1信息自动生成处理技术(气象信息自动采集、用户互联网信息发布以及信息自动转化为视频、图像、文字的处理技术);2实时气象信息向特定终端的自动传输技术。  相似文献   

4.
多种发布渠道的气象服务信息综合发布平台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锦泉  曾峰  李游 《广东气象》2010,32(3):63-65
详细介绍现有各种气象信息发布方式,分析了建立综合气象信息发布平台对现有信息发布方式进行整合的必要性。综合气象信息发布平台采用地理信息系统可视化、人机交互式的设计理念,并运用了单一信息源生成与多种信息发布模式对接的方法,在气象灾害预警、预报产品及监测资料的发布方式上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和先进性。实际应用表明,该平台极大地提高了气象信息发布的效率和成功率,并为今后增加其它信息发布渠道提供了扩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气象》2022,(1):35-38
推动气象预警信息在应急广播体系中的应用,是一项跨部门、跨领域的工作,需要上下、内外、左右的协同。文章通过对内蒙古自治区应急广播与气象预警信息对接工作方案的研究,完善优化了应急广播与突发事件气象预警信息发布系统的工作机制,制定了适合内蒙古自治区的气象预警信息发布机制,并研究利用微信企业号,作为双播发、双备份手段为应急广播终端责任人建立群组发布气象预警信息,实现气象预警信息面向公众的准确及时发布。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气象服务行业为例,浅析了气象信息在新媒体传播过程中常常会二次加工,或有时出现真实信息得不到有效传播,降低了气象信息的准确性。极端天气的出现及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使新媒体危机公关对气象服务产生一定的影响。作者认为,危机也是契机,气象部门利用各种传播手段进行多渠道的气象信息发布,与公众加强沟通互动,提高舆情的监控力度,当有不利的气象信息出现时第一时间应对,让气象信息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相似文献   

7.
气象信息共享平台的开发技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构建气象信息共享平台,即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短信、互联网、警报器等载体,及时发布气象预报、预警,确保公众及时获得气象信息。通过研究气象信息共享平台及关键技术,为气象信息资源的整合与有效共享提供了技术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天气微信公众平台充分利用新媒体传播拓展气象信息发布渠道,使气象灾害预警、天气预报、天气实况等气象信息能够快速推送到用户手中,为公众提供方便、快捷和丰富的气象信息服务。利用微信高效快捷的发布气象信息是文章分析的主要内容,也是解决气象服务信息传播"最后一公里"的新型手段。  相似文献   

9.
基于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发布对象、发布渠道、发布数量等要素,建立了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能力的客观化评价指标体系。定义了公众服务发布能力指数、决策服务发布能力指数、基层服务发布能力指数和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对象完整性指数,提出了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能力综合指数。并根据2020年江西省、市、县现有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对象、发布渠道等信息,计算得到江西省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能力综合指数为81%。农村基层单位预警信息发布能力低于城市,网格员和气象信息员的基层服务发布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10.
构建气象信息共享平台,即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短信、互联网、警报器等载体,及时发布气象预报、预警,确保公众及时获得气象信息。通过研究气象信息共享平台及关键技术,为气象信息资源的整合与有效共享提供了技术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1.
基于微信平台的气象预警信息发布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琼芳  聂菊荣  冯海旭  万磊 《气象科技》2014,42(6):1019-1022
以微信公众服务平台群发功能为基础,建立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微信虚拟服务器,结合潜江市气象局已有的气象信息资料,组建潜江气象预警信息发布系统。通过服务器向用户群发布文本、声音、图像、视频、图文等气象预警信息,实现图文并茂信息推送、信息查询、用户管理、人机交互等功能。系统采用多进程并发命令,快速发布预警信息;设立潜江气象小助手微信用户小号,发布消息预警声音提示。系统预警发布迅速,信息畅通,内容丰富,提升了潜江市气象防灾减灾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为了加强为农服务信息的发布与传播,设计开发了榆林气象为农服务网站,以B/S方式实现气象监测数据分析和服务产品制作与发布,为农林部门提供及时便利的气象信息和农业气象服务。网站以气象监测、预测与服务为核心,融合农业信息与技术、气候资源与灾害防御、科普宣传与信息快报等九个方面的内容,为农业生产、粮食增收提供信息支持与气象保障。  相似文献   

13.
论气象信息的有效传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当前国内及广西气象信息的传播内容、途径和传播效果的分析,提出利用多媒体优势互补的重要性以及注重气象信息传播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以达到为大众防灾减灾和生产生活提供更快捷、及时、有效的服务信息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王赟  段燕楠  姚愚  李晓鹏 《气象科技》2012,40(3):384-387
昆明市气象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是以提高预警信息及时性和发布效率为出发点,整合了不同种类自动气象站的数据资源,与气象业务平台无缝集成,实时监控数据并生成满足需求的气象预警短信,通过预警号码管理数据库,确定预警信息受众范围,实现了预警短信服务的自动化、标准化、规范化。信息编辑不再需要人工干预,信息发布摒弃了原有的GPRS通信、GSMModem通信、运营商提供短信发布平台等方式,基于Web Service技术直接接入电信短信网关,实现了气象预警信息的高效发布,提高了气象服务的整体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5.
基于广播技术气象预警发布系统实现及服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利用气象预警专业接收机自动接收特定的灾害预警信息的特点,建立了基于广播技术,与广播电台相同覆盖面用户进行灾害预警发布、紧急求助用途多样的气象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扩大了预警信息的覆盖面,提高了气象灾害的预警能力。  相似文献   

16.
基于GSM短信无线式LED气象信息发布屏系统设计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刘忠平  郭俊福 《气象科技》2007,35(2):303-306
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GSM短信的LED信息发布屏系统的设计。采用工业级GSM通信模块、单片机(MCU)信息接收处理与控制及LED显示屏一体化设计,充分利用中国移动或中国联通的GSM网络覆盖面广、稳定、可靠、费用低廉的特点,设计并实现了集信息智能接收和显示以及远程监控于一体的新一代电子显示屏信息发布平台。同时结合现有的“气象短信平台”开发通用的GSM无线式LED信息发布监控系统,用户可以通过授权使用该系统或直接通过个人手机终端实现各类专业气象服务信息的远程发布。  相似文献   

17.
气象部门与高危行业气象信息直通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切实做好气象部门与高危行业信息直通,使气象部门发布的气象预警信息在第一时间传至各高危行业,避免和减少因气象灾害引发的高危行业安全生产事故,济宁市气象部门和煤矿、电力、化工等高危行业建立了信息直通平台。该平台主要采用气象信息制作发布系统,实现了文本、图片、幻灯片、音频、视频等数据在internet网络环境的发布、管理和播出,并通过网络协议,保证信息安全、及时地传输。  相似文献   

18.
介绍本溪市农业信息系统的组成、结构及功能,讨论网络的升级改造,气象信息产品的制作与发布和信息来源及信息产品库的制作、权限设置。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就近年来社会上非法播发气象信息的案例以及由此产生的质疑进行解析,探讨气象部门的气象信息发布权问题,并对今后气象部门执法和信息发布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无线网络技术在气象信息服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利用无线网络这一先进技术为政府和部分行业部门提供及时天气信息、预报预警等气象信息服务,以及如何应用该技术进行气象信息自动采集、无线传输、发布显示,如何对发布的气象信息进行自动采集与实时更新。由于无线网络技术本身的优越性,被应用于越来越多的气象服务中,可以提高气象信息服务的及时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