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利用地面观测资料和NCEP/NCAR 1°×1°再分析资料,对2013年7月17-18日四川境内的区域暴雨(7.18暴雨)进行了分析,并用WRF模式对该次暴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表明:7.18暴雨是一次典型的低涡暴雨,其主要强降水时段发生在北京时间18日凌晨01-02时,具有明显的夜雨特征;WRF模式对夜雨的模拟效果要好于白天,这说明WRF模式对地形复杂的四川地区白天降水的模拟能力尚需进一步提高;导致7.18暴雨的中尺度低涡具有类似锋区的斜压特征,异常陡峭的θse的分布,使得倾斜不稳定涡旋发展;较强的正涡度中心大值区有利于中小尺度低涡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基于1980—2017年京津冀地区定时观测资料、欧亚陆面积雪资料、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ECMWF)再分析资料,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大气研究中心(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以及英国哈德莱中心提供的海冰密集度资料,分析了秋季10—11月京津冀霾日频数年际变率与同期欧亚积雪的物理联系,并通过气候统计诊断和敏感性试验探讨了积雪异常影响京津冀10—11月霾日频数年际变率的可能机理。结果表明,10—11月京津冀霾日频数年际变率与同期东欧—西伯利亚平原地区(记为REu;50°~60°N,40°~80°E)积雪厚度和积雪覆盖度均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Eu积雪正异常与其西北侧的挪威海—巴伦支海海域以及北欧到东欧地区上空大气冷源密切联系,该冷源可激发一个自上述区域途经REu一直到东北亚的准正压大尺度纬向Rossby波列来调制影响京津冀霾日频数年际变率的关键环流系统,即东北亚异常反气旋。上述异常环流背景下,京津冀地区对流层低层为偏南风异常所控制,稳定大气层结易于建立,边界层高度偏低、地面风速偏弱且相对湿度偏高。该环境条件有利于霾天气发生发展,使得同期霾日偏多。作为预测信号,当前期9月楚科奇海—西波弗特海海冰偏少(多)时,10—11月京津冀霾日可能偏多(少)。  相似文献   

3.
利用自动气象站、卫星探测资料,NCEP/NCAR 1°×1°再分析资料等,从环流特征,动力、热力和水汽条件等对发生在江苏地区的两次梅汛期大暴雨过程的中尺度对流云团的发生、发展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两次中尺度对流云团中均存在持续伸长型的中尺度对流系统(PECS),大暴雨区与TBB<-70 ℃区域有较好的对应关系,有利的环境场形成的高空辐散、低空辐合和强烈的上升运动是PECS发生发展的重要条件。PECS云团处于200 hPa高空急流入口区右侧、西南低空急流左侧(切变线南侧),呈西南—东北向线状排列,低层暖湿不稳定气流诱发中尺度云团的产生,气旋性涡度场对积云对流活动具有组织和增强作用。当正涡度向垂直方向发展时,附近产生强烈的垂直上升运动,对应着中尺度PECS云团的强烈发展。强烈的对流不稳定有利于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发展,也有利于触发暴雨产生。  相似文献   

4.
用太平洋区域30a逐月混合层厚度(dml)及浅层海温(Ts)距平资料,分析了20°S以北太平洋区域dml年际变率的地理分布和季节变化,得到两个纬向dml高变率带,它们分别位于北太平洋(45°N附近)和赤道中、西太平洋。重点分析了赤道太平洋dml高变率带,并对其上混合层气候位置、dml年际异常与ElNino事件关系及伴随强ElNino事件的dml正异常东传等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海南省三亚地区冬春季大气污染状况,于2011年12月—2013年4月的冬春季节在三亚鹿回头村(监测点位于三亚市郊,三面临海,周围没有工业污染源)开展了大气主要污染物(NOx、O3、PM2.5)的连续监测,利用观测数据对三亚地区冬春季大气污染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三亚地区大气污染物浓度均低于国家一级标准的浓度值,NO、NO2、NOx、O3、PM2.5质量浓度的日平均值(平均值±标准差)分别为(2.1±2.2)、(5.2±3.4)、(7.3±3.8)、(59.8±28.4)和(17.5±14.3)μg·m-3.在污染物的日变化方面,NOx、PM2.5呈现典型的双峰型,其峰值分别出现在08:00和17:00,峰谷在13:00;O3的日变化为单峰型,峰值出现在13:00.通过后向轨迹分析发现,三亚地区大气污染物受局地源排放和外源输送的共同影响,来自陆地的气流易造成污染物的积累,而来自海上的气流则有利于污染物的清除.  相似文献   

6.
Summary In Summer 2002 eddy covariance flux measurements of CO2 were performed over a dense urban surface. The month-long measurements were carried out in the framework of the Basel Urban Boundary Layer Experiment (BUBBLE). Two Li7500 open path analysers were installed at z/zH = 1.0 and 2.2 above a street canyon with zH the average building height of 14.6 m and z the height above street level. Additionally, profiles of CO2 concentration were sampled at 10 heights from street level up to 2 zH. The minimum and maximum of the average diurnal course of CO2 concentration at 2 zH were 362 and 423 ppmv in late afternoon and early morning, respectively. Daytime CO2 concentrations were not correlated to local sources, e.g. the minimum occurred together with the maximum in traffic load. During night-time CO2 is in general accumulated, except when inversion development is suppressed by frontal passages. CO2 concentrations were always decreasing with height and correspondingly, the fluxes – on average – always directed upward. At z/zH = 2.2 low values of about 3 μmol m−2 s−1 were measured during the second half of the night. During daytime average values reached up to 14 μmol m−2 s−1. The CO2 fluxes are well correlated with the traffic load, with their maxima occurring together in late afternoon. Daytime minimum CO2 concentrations fell below regional background values. Besides vertical mixing and entrainment, it is suggested that this is also due to advection of rural air with reduced CO2 concentration. Comparison with other urban observations shows a large range of differences among urban sites in terms of both CO2 fluxes and concentrations. Present affiliation: Swiss Federal Office for Meteorology and Climatology, MeteoSwiss, Zürich, Switzerland  相似文献   

7.
张端禹  许建玉  赵玉春 《气象科技》2016,44(6):1009-1015
利用0.5°×0.5°GFS分析资料和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分析2013年7月5—7日鄂东北梅雨连续暴雨过程。结果表明:1降雨具有比较明显的日变化,夜间加强,白天减弱;鄂东北低层辐合也有与降雨强度一致的日变化特点。2散度变率在高层出现正值、中低层出现负值有利于降雨加强,且这种变化比暴雨发生稍有提前。一般傍晚散度变率在低层即出现负值,这有利于夜间低层辐合加强。3利用全型散度方程2项组合诊断发现,虽然非线性平衡方程偏差项确是散度变率的主要项,但在降雨开始阶段只有余项在低层出现较为明显的负值。4利用全型散度方程4项组合诊断发现,边界层水平风场辐合是降雨启动因子之一;非地转平衡项在近地面出现较大正值对于降雨减弱有较好的指示;与垂直运动有关的项在降雨峰值阶段中层负值较大。  相似文献   

8.
利用ECMWF 0.25°×0.25°再分析资料,对照浙中西的强对流概念模型,对2019年3月21日发生在浙江中西部地区(简称"浙中西")的一次雷暴大风为主的强对流过程(简称"3·21"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经验总结。结果表明:该过程符合浙中西锋生切变型的强对流概念模型,出现该过程的环境条件是700 hPa西南急流脉动、850 hPa偏北和偏南两支气流强烈发展、地面低压倒槽和低层湿舌增强;探空曲线表现为上干下湿,对流层中层有明显的干侵入,大风指数Iw、对流有效位能 (Convective Available Potential Energy, CAPE)和500 hPa以下垂直风切变异常偏强形成动力强迫;对比不同强对流天气有不同的预报着眼点,设定阈值或可提高预报警报效率,如雷暴大风天气大风指数Iw > 18.5 m·s-1CAPE> 1 700 J·kg-1、500 hPa的相对湿度小于46 %,冰雹天气则0 ℃层、-20 ℃层高度低于4.6 km和7.6 km且850 hPa与500 hPa气层温差高于26 ℃等,深刻理解该类强对流概念模型,是做好此类致灾性强对流潜势预报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9.
利用2004年以来东亚地区10个本底观测站大气φ(CO2)观测资料,分析了各站大气φ(CO2)的变化特征及其各站之间的差异,讨论了下垫面特征、源汇作用等对φ(CO2)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0个本底站大气月均φ(CO2)有明显的季节变化,高值多出现在冬春等寒冷季节,而低值则多出现在6—9月,属于北半球的夏季;大气φ(CO2)日变化趋势较为一致,15时(当地时间)前后达到全天最低,随后φ(CO2)升高,并在日落后继续积累,至清晨7时(当地时间)前后达到全天最高,之后φ(CO2)随着太阳辐射的增强而逐渐降低,且平均φ(CO2)水平与下垫面植被量成反比,φ(CO2)日变化的幅度与下垫面植被量成反比.作为全球基准站之一的瓦里关山站,2004—2008年φ(CO2)年均值逐年增加,年增长率为2.28×10-6/a.  相似文献   

10.
基于典型城市站太原站2018年3月—2019年2月的大气CO2在线观测资料,利用筛分法(Meteorological filtering method,MET)和黑碳示踪法(Black Carbon tracer,BC)进行本底/非本底的筛分,得到了本底浓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太原大气CO2浓度季均值冬季最高,夏季最低;不同季节呈"单峰型"日变化特征,日振幅均在26.0×10-6以上;4个季节CO2浓度与地面风速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CO2浓度抬升区域主要受当地工业布局的影响,最大抬升幅度在秋季达17.4×10-6;使用气象筛分法(MET)得到年均本底浓度为(431.4±19.9)×10-6,人为排放等对其影响为23.5×10-6,年振幅比同纬度其它本底站大,为34.5×10-6;黑碳示踪法(BC)得到冬季季均本底浓度为(445.0±22.9)×10-6,比MET筛分法得到的季均值高0.8×10-6,两种筛分法得到的CO2浓度变化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11.
The photodissociation coefficient of NO2, J NO 2, has been measured from a balloon platform in the stratosphere. Results from two balloon flights are reported. High Sun values of J NO 2 measured were 10.5±0.3 and 10.3±0.3×10-3 s-1 at 24 and 32 km respectively. The decrease in J NO 2 at sunset was monitored in both flights. The measurements are found to b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calculations of J NO 2 using a simplified isotropic multiple scattering computer routine.  相似文献   

12.
利用2017年广州S波段双偏振雷达和地面自动站小时雨量资料,对比分析了广州极端降水(雨强≥50 mm·h^(-1))与强降水(雨强为20~50 mm·h^(-1))的微物理特征。结果表明:极端降水的20 dBZ和30 dBZ回波发展高度与强降水都差异较小,说明广州地区的降水强度与对流发展高度关系不大。在低层,极端降水平均回波更强,雨滴粒径更大,结合Z H-Z DR的分布表明广州地区降水具有海洋性对流特征。与强降水对比,0℃层以下极端降水的Z H、Z DR、K DP值都明显更大,尤其在4~5 km都快速增长,说明广州地区极端降水的发展关键在4~5 km高度,并在下落过程中继续增长,因此造成极端降水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基于济南S波段双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数据,结合卫星、探空和地面实况资料,对2020年8月6日发生在山东曲阜一带的强降水风暴合并前后双偏振参量特征和微物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云带之间产生多次合并,合并后风暴加强发展,产生较大的分钟降水量和累计降水量。(2)新生单体最典型的双偏振特征是具有大的ZDRCC,以少许液态粒子为主;新生单体迅速发展过程中上升气流强度明显加强,出现明显的KDP柱和ZDR柱,液态粒子浓度明显增大并出现偏大的液态粒子。(3)合并后发展的主要特征是,风暴顶高、强回波区顶高和KDP柱明显增高,-10℃层高度以下,特别是在风暴底层KDP值明显增大。(4)合并之后风暴发展最典型的微物理特征是,-10℃层高度之下液态雨滴粒子浓度迅速增大,-10℃层高度之上冰晶或霰粒子层的厚度明显增大。发展旺盛的风暴中、低层有丰富的液态水,风暴高层含有丰富的冰相粒子,从而导致风暴产生高强度降水。  相似文献   

14.
2019年8月16日诸城超级单体风暴双偏振参量结构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刁秀广  郭飞燕 《气象学报》2021,79(2):181-195
利用青岛S波段双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资料和常规气象观测资料以及区域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对2019年8月16日发生在山东省诸城市的一次长寿命超级单体风暴双偏振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超级单体风暴发生在东北冷涡和地面中尺度辐合线共同作用背景之下,对流有效位能偏低,但风垂直切变非常强,这种配置有利于超级单体风暴的形成与维持。诸城超级单体风暴持续3 h左右并伴有深厚持久的中气旋,旺盛阶段最强反射率因子、基于单体的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强中心高度和单体顶部高度平均分别为74.1 dBz、67.9 kg/m2、6.3 km和11.3 km。对偏振特征分析表明,风暴低层60 dBz以上回波区对应偏小的差分反射率(Zdr)、小的相关系数(CC)和大的差分相移率(Kdp),湿(或干)冰雹和液态雨滴共存。此外,低层入流缺口附近有明显Zdr弧存在。风暴中层强上升气流区内有明显的有界弱回波区,其顶部达到7 km左右。有界弱回波区内相关系数较小,其周围有明显的Zdr环和CC环,Zdr环顶部达到?10℃层高度。0℃层高度之上存在深厚的Zdr柱和Kdp柱,顶部都达到?20℃层高度,Zdr柱位于有界弱回波区东侧,Kdp柱位于西侧。?10—?20℃层,Zdr柱对应强的水平极化反射率因子(35—60 dBz)和小的差分相移率,表明含有少数偏大的液态或湿冰粒子,而Kdp柱对应更强的水平极化反射率因子(55—72 dBz)和小的差分反射率,表明含有一定数量的小的液态或(和)湿冰粒子及大的冰雹粒子。风暴低层强反射率核后侧径向上如果出现显著差分反射率负值区,可作为特大冰雹(直径≥50 mm)的识别依据;如果对应异常大的差分相移率,表明含有浓度较高的雨滴和包有水膜的冰雹粒子。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东西部地区地气温差的年代际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1960~2006年我国地温、气温逐日4个时次[02:00(北京时间,下同)、08:00、14:00和20:00]的台站观测资料,计算并分析了我国东南、西北地区各季地气温差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东南部地区各季地气温差在20世纪70年代末以前,大部分年份偏高,高于平均值,而在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我国东南部地区各季地气温差偏低,在夏季和冬季表现尤为明显。我国西北地区春季和夏季地气温差在20世纪70年代末以前大部分年份偏低,低于平均值;而在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地气温差则大部分年份明显偏高。我国西北地区秋季地气温差的年代际变化特征不明显,而冬季地气温差的年代际变化趋势与春夏季相反,在20世纪70年代末以前大部分年份偏高,高于平均值,而在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偏低。另外,发现地温和气温对我国东南、西北地区各季地气温差的年代际变化在各季所起的贡献作用不同。  相似文献   

16.
郭凤霞  陈聪 《大气科学》2012,36(4):713-721
为了解闪电对对流层上部NOx的贡献,本文利用美国全球水资源和气候中心(GHRC)提供的1995年4月~2005年12月的闪电卫星格点资料及高层大气研究卫星 (UARS) 上的卤素掩星试验装置 (HALOE) 1991年10 月~2005 年11月的观测资料,分析了中国地区闪电与对流层上部NOx体积混合比的时空分布特征及两者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中国地区闪电和对流层上部的NOx在季节分布、年际分布和空间分布上保持很好的一致性,闪电是对流层上部NOx的重要来源;NO极值高度在350 hPa左右,云闪直接产生的NO是极值产生的主要原因,NO2的极值高度在250 hPa左右,因为闪电产生的NO在传输过程中会被氧化成NO2并通过雷暴的垂直输送作用抬升到更高高度;强对流活动有利于NOx的传输,而人类活动产生的NOx一般较难输送到对流层上部,因此闪电多发区的NOx极值较大,所在的高度也较高.  相似文献   

17.
顶点覆盖问题是经典的NP完全问题,在排序、计算机网络等现实生活中有许多的应用.近几年来,许多研究者开始探究它的推广形式——顶点Pk覆盖(VCPk)问题,即寻找一个顶点子集,从拓扑结构图中删除后使得剩下的顶点导出的子图不包含Pk路,其中Pk是指包含k个顶点的路.本文简单介绍了VCPk问题的应用背景,归纳了它在近似算法、精确算法、参数化算法3个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并分析了一些主要的方法和技巧.在此基础上,对VCPk问题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To assess the impact of UV-B radiation combined with NaHSO3 in solution under laboratory conditions, we compared the amounts of stress-ethylene produced by two lichen species of the same genus. Ramalina lacera, an epiphytic Mediterranean lichen, was found to be rather sensitive to UV-B combined with NaHSO3, relative to the epilithic desert lichen R. maciformis. The impact of high temperatures with FeCl2 in solution, measured by amounts of stress ethylene accentuated the adaptability of R. maciformis to desert conditions, whereas R. lacera appeared to be rather sensitive to extreme temperatures especially in the case of chemical contamination. The adaptability of R. maciformis to UV-B appears to be related to the photoprotective capabilities of lichen substances.  相似文献   

19.
为了进一步认识闪电活动与对流层氮氧化物的关系及更准确地估算中国地区闪电产生的氮氧化物(LNOx)总量,选取人口稀疏,工业生产水平较低的青藏高原地区作为研究区域,基于LIS(Lightning Imaging Sensor)和GOME-2(The Global Ozone Monitoring Experiment-2)卫星探测仪资料,分析了青藏高原中部区域2009年1月至2012年2月闪电与对流层NO2垂直浓度(VCD)月均值资料的时空分布特性和相关性。在此基础上,结合Beirle et al.(2004)的LNOx估算方法,估算了中国内陆地区的LNOx产量。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地区对流层NO2与闪电与在年际趋势、空间分布及季节变化上保持很好的一致性,闪电密度与NO2VCD的线性拟合相关系数为0.84,这表明青藏高原地区NOx受人为源影响小,是研究LNOx的理想区域。基于拟合结果,估算得到中国内陆地区LNOx的年均产量为0.15(0.03~0.38)Tg(N)a-1。这一结论进一步缩小了以往研究中中国地区LNOx产量估算的不确定范围,有助于更清楚地认识闪电在中国气候变化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