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利用1971~2003年鞍山地区冬季逐年平均气温资料,分析了鞍山地区冬季气温变化的时间分布特征,并运用均生函数建立鞍山地区冬季气温预测模型,进行了试报和预报检验。结果表明鞍山地区冬季气温存在明显的上升趋势;均生函数对冬季气温预测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
利用1971~2003年鞍山地区冬季逐年平均气温资料,分析了鞍山地区冬季气温变化的时间分布特征,并运用均生函数建立鞍山地区冬季气温预测模型。进行了试报和预报检验。结果表明:鞍山地区冬季气温存在明显的上升趋势;均生函数对冬季气温预测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
利用1951-2005年西宁、兰州、临夏气温资料和北半球500hPa高度、海平面气压及北太平洋海温资料,分析了黄河上游地区冬季气温的异常变化及其海气背景。发现:黄河上游地区冬季气温变化在20世纪50、60年代较低,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逐年代升高的趋势。黄河上游地区冬季异常冷暖年份,其同期和前期500hPa高度和海温距平场分布具有明显不同;前期夏季贝加尔湖阻塞高压强度指数和500hPa北太平洋西风漂流区的关键区高度指数,前期春季西风漂流区关键区海温均对黄河上游地区冬季气温具有很好的预测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1979~2004年共26年中国台站地面气温的观测资料以及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大气环流模式IAP AGCM在夏季和冬季的季节集合预报结果对地面气温长期变化趋势的预报.分析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26年中,中国大部分地区是一个增温的趋势,其中冬季增温比夏季增温显著.IAP AGCM集合预报不能很好地预报出观测资料...  相似文献   

5.
巴州春季气温趋势分类及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对春季气温趋势分类的方法,用чeσbцшeB多项式和EOF展开方法,求出一组系数,并根据这些系数把春季气温趋势分为5类,用上述方法明确地描述春季气温趋势的特征,更进一步从冬季500hPa平均图中选取预报因子,对春季气温趋势作出预测。  相似文献   

6.
基于中国气象局陆面数据同化系统(CLDAS-V2. 0)实时产品数据集中2 m气温数据对ECMWF高分辨率数值模式2 m气温预报产品在中国东北中北部的预报能力进行初步检验并利用递减平均法对系统性偏差进行订正。结果表明,气温平均预报准确率与海拔高度呈显著负相关,山区预报准确率偏低,系统性偏差较大。气温预报偏差还表现为明显的日变化特征,在夜间表现为预报较实况显著系统性偏高,白天系统性偏差不明显。冬季夜间气温,特别是最低气温系统性偏高的特征变得更加明显。递减平均法对系统性偏差的订正效果好,订正后,东北中北部地区冬季夜间气温及最低气温预报能力有大幅度提高。另外,递减平均法对东北中北部山区3、4及9月以外其他月份夜间气温及最低气温,对冬季白天气温及最高气温有显著的订正能力。  相似文献   

7.
太阳活动异常与降水和地面气温的关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段长春  孙绩华 《气象科技》2006,34(4):381-386
利用1951~2000年太阳10.7 cm射电流量、全国160站观测到的降水和气温距平资料,分析了太阳活动异常对中国夏季、冬季降水和气温的影响。结果表明:太阳活动强的年份,夏季南方、东北少雨,黄河中上游流域、黄淮地区以及长江中上游则多雨;冬季全国均多雨。北方(尤其是东北和新疆)冬季气温偏高,夏季气温偏低。太阳活动弱的年份,夏季华南及黄河以北多雨,而长江流域及以北到黄河中上游夏季则少雨;冬季全国均少雨,北方冬季气温偏低。进一步讨论了中国东北地区夏季降水与太阳活动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
保定市2009年冬季气温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韩艳  杨龙   《气象与环境科学》2009,32(4):20-24
采用保定市1955-2000年的月平均气温资料,利用一元线性回归、线性倾向估计等统计学方法,分析了保定市冬季(12月-次年2月)平均气温的变化特征,并从温室效应和海洋温度变化等方面分析了冬季气温异常的原因.分析发现,保定市冬季气温变化具有明显的波动性、周期性和加速上升趋势.最后对回归模型进行显著性检验,检验结果是显著的,可见一元回归模型在气温统计分析预报应用上有相当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9.
云南地区季降水量和气温的潜在可预报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叶坤辉  肖子牛  刘波 《气象》2012,38(4):402-410
利用云南地区42年气候资料,使用低频白噪声延伸法和方差分析方法,估计了该地区季节降水量和季节气温的气候噪声方差和潜在可预报性。分析结果表明:(1)云南季降水量的气候噪声方差随着季节降水量的增加而增加,空间上主要是由南往北减小,夏季降水量的气候噪声方差显著大于其他季节,季气温的气候噪声方差则随着季节气温的减小而增加,空间上春、冬季由东往西减小而夏、秋季由南往北增加;冬季气温的气候噪声方差显著大于其他季节;(2)云南季降水量和季气温的潜在可预报性同样具有显著的季节变化和空间变化,云南春季的降水量和气温的潜在可预报性均显著大于其他季节,夏季降水量和气温的潜在可预报性均较其他三个季节小;春、秋季降水量潜在可预报性西部大于东部,夏季北部大于南部,冬季则是南部大于北部,云南季气温除夏季外均是西部大于东部。(3)季风和冷空气活动可能对云南地区的季降水量和气温的潜在可预报性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施洪波  张英娟 《气象科技》2014,42(6):1023-1027
利用国家气候中心全球海气耦合模式CGCM_NCC的输出结果驱动区域气候模式RegCM_NCC对华北地区1991—2010年冬季气温和降水进行了数值回报试验,并采用国家气候中心的业务预报评分(P)等5个评估参数对模式的回报结果进行了评估分析。结果表明:RegCM_NCC回报的华北地区20年冬季气温的P评分多年平均值为70.4分,其中大部分年份平均气温的P评分在60分以上,80分以上的有11年,11年的预报相对于随机预报和气候预报有正技巧;20年冬季降水的P评分多年平均值为66.3分,13年冬季降水的P评分在60分以上,在80分以上的有5年,8年的预报相对于随机预报有正技巧,有11年的预报相对于气候预报有正技巧。冬季Nino3.4区海温距平为负和东大西洋-俄罗斯西部型遥相关指数为负,均有利于回报的华北冬季气温P评分提高。  相似文献   

11.
利用1992—2004年凌汛期间的凌汛情况及气温、冻土等有关气象资料,分析了黄河乌海段凌汛的特点及凌灾的原因,建立了凌汛预报方程,研制了“黄河乌海段凌汛预报系统”,实现了对黄河乌海段的流凌时间及开、封河时间的预报。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东部季风区冬季气温的气候变暖特征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我国东部季风区375个测站1961-2006年平均地面气温资料, 采用线性趋势分析、EOF, REOF, MannKendall、小波分析等方法, 分析了季风区冬季气温异常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我国东部季风区冬季气温增温明显, 近46年增温率为0.39 ℃/10a, 增温率从南向北增大, 黄河南部气温的稳定性高于北部, 增温不显著的区域主要在季风区的南部, 川东和云南局部有显著的下降趋势。根据REOF分析将该区冬季气温异常细分为南、中、北部区3个分区, 各区气温异常变化存在准5年和22年周期, 从20世纪70年代初期开始气温转为上升, 普遍在1986-1987年发生了突变, 在21世纪初气温开始回落。异常偏暖年大部分出现在1990年以后。  相似文献   

13.
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中央气象台精细化预报产品在汉中市的检验结果表明:一般性降水和晴雨预报准确率较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暴雨以上降水准确率较低,参考性较差;最低气温预报准确率明显高于最高气温,对本地预报有较好的指导性。气温预报存在季节性误差,最高气温误差夏季大于冬季,而最低气温误差冬季大于夏季。气温预报误差还受天气变化影响,转折性天气时最高气温预报误差较大,晴转阴或晴转小雨时为正误差,晴转明显降水时为负误差,阴转晴或雨转晴时为负误差;11、12、1月晴天时最低气温预报误差较大,基本为正误差,其余月份误差较小且无规律。  相似文献   

14.
黄河宁蒙河段封河和开河预报方法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气象和水文等实测资料,在系统地分析黄河上游宁蒙河段凌汛特征及物理成因的基础上,选取与封、开河预报因子密切相关的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影响封河最主要因素是气温的变化,旬平均温度〈-5℃,河流封冻;开河无确定的临界气温指标,而与隆冬1—2月累积负积温有明显负相关性。利用车贝雪夫多项式展开得到预报因子,采用数理统计逐步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分析计算,分别建立了宁蒙河段封、开河日趋势统计预报模型。预报结果验证具有较好的预报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ECMWF业务预报模式(以下简称ECMWF)的地面气温预报不一致性问题,本文利用2015年12月1日—2016年11月30日业务预报中常用的地面气温预报数据,研究ECMWF地面气温预报产品在不同季节里的不一致性指数分布及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各个季节不一致性指数有不同的特点,冬季不一致性指数最大,大值区主要分布在除华南和青藏高原外的大部分区域;而夏季不一致性指数最小,在青藏高原地区不一致性指数相对较大;春、秋两季不一致性指数大小均处于冬、夏季之间。此外,研究还发现冬季地面气温预报不一致性指数单日变化较大,而夏季较小。夏季不同起报时间的地面气温预报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16.
利用T639模式预报产品和黑龙江省83个国家气象站气温实况观测资料,采用最优预报因子方法选取预报因子,应用多元回归方法建立逐站日最高气温和日最低气温的MOS预报方程; 对MOS、中央气象台指导预报(SCMOC)和T639三种气温预报产品的日最高气温和日最低气温预报效果进行对比检验分析,并用EOF方法检验预报与实况的时空变化特征一致性。结果表明: 与实况的时空变化一致性方面,MOS和SCMOC较好,T639略差; 预报效果方面,MOS和SCMOC对日最高气温和日最低气温的2 ℃预报准确率普遍高于T639,MOS的预报准确率在日最高气温方面高于SCMOC,在日最低气温方面低于SCMOC; MOS对T639气温预报产品改善效果明显,尤其对冬季日最低气温的预报改善效果十分显著; MOS较T639气温预报改善效果与T639模式预报效果呈负相关关系,主要表现为,MOS预报改善效果在T639预报准确率低的山区明显优于平原,在春、夏季,预报准确率较低的日最高气温明显优于日最低气温,在冬季,预报准确率较低的日最低气温优于日最高气温; MOS气温预报方法的预报性能较理想,SCMOC对黑龙江省预报难度较大的日最低气温预报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利用咸阳市12个国家气象观测站1960—2019年冬季(12月至翌年2月)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等资料,采用一元线性趋势、累积距平、Mann Kendall趋势和检验等分析方法,对咸阳市近60年的冬季气温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60年来咸阳市冬季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最低气温、极端最高最低气温和年均气温存在明显的上升趋势,其线性趋势率分别为0348、0371、0331、0257、0297、0232 ℃/10 a;冬季气温增温趋势与年均气温趋势具有一致性,线性趋势率大于年气温,尤其是冬季最低气温的线性趋势率最大;冬季各月以2月线性趋势率最大,为050 ℃/10 a,表明2月气温的升高对冬季变暖贡献较大;冬季平均、平均最低最高、极端最低最高气温的突变时间分别在1985、1985、1995、1970和2000年,冬季气温突变比年气温突变发生早,以极端最低气温发生突变最早;冬季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为界,由冷冬为主转为暖冬为主,咸阳冬季气温与西北地区冬季气温变化趋势具有一致性。空间分布上,咸阳冬季平均气温呈北低南高分布,而线性趋势率大致呈北高南低分布,最大为淳化,最小为武功,北部五县比南部七县气温突变发生时间早,线性增温速率大,气温变化波动较大。  相似文献   

18.
在英明领袖华主席抓纲治国战略决策指引下,为了落实黄河联防会议精神,做好黄河凌汛期气温预报,确保沿黄地区人民的生命  相似文献   

19.
利用2020年广东省冬季气温观测资料、业务常用评分方法对ECMWF模式24~48 h预报时效内的最高、最低气温预报进行检验评估.结果表明:(1)ECMWF模式较好预报了气温的时间变化趋势,日最高、最低气温预报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1.95和1.42℃;(2)ECWMF模式最高气温预报普遍偏低,最低气温预报误差普遍在2℃以内...  相似文献   

20.
Downscaling法在贵州冬季气温和降水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CGCM模式输出500 hPa位势高度场、NCEP/NCAR再分析500 hPa高度资料、贵州冬季降水和气温历史资料,利用降尺度法,对贵州冬季降水和气温预报的技巧和预测效果进行了预测试验和改进。结果表明,该方法从动力与统计相结合的角度,给出季尺度大气环流与局地降水、气温之间的关系,有明确的动力学背景和天气学意义。20年回算及两年回报试验证明了该关系的合理性;对贵州冬季降水的预测率约70%,而对气温的预测率为65%左右。另外,通过对气温反演方程订正后,其预测率达67%左右;在极端异常年,该方法对降水的预测率变幅不大,而对气温的预测效果影响极大。最后利用该方法对2005年贵州冬季降水和气温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