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野 《贵州气象》2011,35(2):60-62
该文通过对我国气象史料的查阅、分析与思考,对我国气象发展历史作了介绍,着重概述了清康熙年间的气象著作、气象制度、气象观测仪器以及康熙帝在农业气象方面进行的成功实践。并且通过与同时期西方气象发展水平的比较,简要分析了我国明清时期气象科学发展缓慢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为了不断提高对我国暴雨发生发展机理的认识和暴雨预报的准确率,本文对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暴雨机理与预测研究历程与重要成果进行了回顾,首先简要介绍了热带季风及其变异、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及阻塞高压对我国暴雨的影响;然后,概述了我国梅雨期暴雨、华北暴雨与华南前汛期暴雨、登陆台风暴雨与西部地区强降水、青藏高原及不同地形对暴雨影响研究方面的主要进展;最后,探讨了我国发展更精细暴雨定量降水数值预报的前景和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我国暴雨研究与预报中值得关注和思考的几个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3.
构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低碳经济是一种新型的发展模式,是一个涉及经济、政治、社会、科技、环境乃至国际合作诸多领域的系统性问题。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与环境危机的根本出路,解决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矛盾是构建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原则。构建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关键在于制度保障,当前应特别强调和发挥经济政策在发展低碳经济中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我国沿海地区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并呈现“区域发展沿海化,沿海城市临海化”的趋势,但同时却面临着全球气候变化引起的海平面上升、极端气候灾害频发等诸多严峻挑战。为在战略层面解决我国向海发展的战略与全球气候变化的矛盾与冲突,文中提出了我国沿海城市应对气候变化的发展战略:确定了总体目标是建设适合我国国情的沿海气候弹性城市,提出了“规划引领、陆海统筹、主动适应、积极减排、适度冗余、增加弹性”的应对原则,明确了强化城市规划管控、控制空间发展方向、严控围填海造地、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高规划设计标准、加强海岸防护设施、夯实城市基础设施和提升监测预警应急等8项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5.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国际共识。根据核能的特点,分析了核电燃料链的温室气体排放及其与其他能源链的比较,指出核能是各种能源中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小的发电方式。介绍了世界主要核电国家发展核能减排温室气体状况,分析了我国发展核电的温室气体减排效益,提出积极发展核能是我国构建低碳型能源结构、应对气候变化的合理有效选择。  相似文献   

6.
相风铜乌     
胡善美 《气象》1975,1(6):29-29
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有素称发达的农业,我国劳动人民很早就掌握了许多与农业生产活动有关的气象知识。在劳动人民发展气象科学技术的伟大斗争中,我国历史上的法家人物,继承和  相似文献   

7.
该文在阐述了气象事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等方面重要作用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气象的现状。提出了推进气象事业现代化的发展必须大力依靠气象及相关领域科技的进步与创新,必须依靠掌握这些科学技术的高素质气象科技队伍。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依靠科技进步,是加速我国气象事业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文中对我国未来气象事业的发展目标、制约我国气象事业发展的因素等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气象软科学》2008,(1):192
杨健在2007年9月25日《人民日报》撰文介绍,科技部发布了“中国科技实力研究”项目的研究结果。这项研究显示,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约2000美元,但科技创新指标已相当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000--6000美元国家的水平,超过了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大国,使我国有可能通过科技创新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科技部调研室主任胥和平说,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部分领域进入世界前列,整体上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进一步缩小,对世界科技发展的影响迅速提高,  相似文献   

9.
建立雷电灾害监测与预警系统建设是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气象灾害及其特征、气象灾害与自然灾害间的相互关系和气象灾害发生的总趋势;分析研究了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三次产业的演变规律以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情况,探讨了气象灾害与经济社会发展间的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研究了气象灾害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提出了加强气象防灾减灾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