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2.
沿南美西北海岸从厄瓜多尔北部的艾斯麦拉达斯到秘鲁北部,考古发掘表明,许多世纪前,这里的居民们令人不解地离弃了他们的家园.一些考古学家认为,这种离弃与历史纪录中记载过的显著的气候变动有联系,其中有些与众所周知的厄尔尼诺现象有关. 当西班牙人以其不很坚固的航船在当时被称为南海(即后来的太平洋)的海上开始探险时,土著人告诉他们,风有时从岸上吹向海洋,有些时候则相反;他们也被告知,在一年中的一定时间内,由于风力太小,航海是不可能的.这些无畏的征服者们不久就  相似文献   

3.
美国海军大气局出资,由各国政府选派十名科学家,在美国际气候预报研究所培训9个月,然后回国建立一个各地区应用中心的国际站网。参加培训的科学家们来自巴西、智利、乌拉圭、秘鲁、澳大利亚、印尼、南非等国家,印度、中国、日本、厄瓜多尔、阿根廷  相似文献   

4.
厄尔尼诺和反厄尔尼诺事件与西北太平洋台风活动   总被引:42,自引:12,他引:42  
用统计相关和典型年合成方法分析了厄尔尼诺和反厄尔尼诺事件与西北太平洋台风活动的关系,指出厄尔尼诺年台风活动减少,反厄尔尼诺年台风活动增加,而且台风活动与厄尔尼诺、反厄尔尼诺事件起始和终止时间、强度、台风生成区域有关。利用厄尔尼诺和反厄尔尼诺年台风活动频数的统计特征,及台风频数与海温等要素的时滞相关关系,为台风频数的预测提供了有益的信息。还应用奇异值分解方法,分析了高度场和海温场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厄尔尼诺年海气耦合作用将造成不利于台风发展的环流条件,因此台风偏少,反厄尔尼诺年则出现相反的情况。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近三十年来的厄尔尼诺和反厄尔尼诺事件与北半球50hPa高度距平场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厄尔尼诺发生的前冬(前一年11月至当年1月,下同),500hPa高度场的距平分布为:在极地附近地区是负距平;中纬地区除北美洲上空是弱负距平外,其余地区是正距平;30°N以南的低纬地区为负距平。反厄尔尼诺出现的前冬,500hPa高度场的距平分布为附近地区是正距平;中纬地区北美洲上空是弱正距平,其余地区为负距平;30°N以南的低纬地区为正距平。此外,厄尔尼诺和反厄尔尼诺事件发生的前冬,50hPa高度距平场的变化比50hPa其它各月高度距平场的变化以及500hPa高度距平场的变化都大。且前冬50hPa高度距平场的变化对厄尔尼诺和反厄尔尼诺事件的发生具有明显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安徒生笔下,大海是有灵性的,不过那是神话.过去我们知道,海洋若是耍起威风来,巨浪拍空,天海苍茫;掀翻航船,冲毁堤坝……对于海洋性格的这个侧面,人们无数次地领教过了. 但是,“厄尔尼诺”——这太平洋老人的狂怒,却更非同小可.它不仅仅会使南北美洲大地祸患无穷,就连远在数千公里之外的  相似文献   

7.
莫小飞  许燕梅 《广东气象》2007,29(B12):75-77
统计并分析了广东省恩平市气象站建站以来厄尔尼诺发生年的一些主要气象要素变化和天气事件出现机率,发现厄尔尼诺年恩平气候出现多个气候之最,说明厄尔尼诺现象可造成多种气候异常,而对恩平气候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极端高温与极端低温天气增多,年降水偏多,且主要集中在汛期,暴雨及大暴雨、冰雹等强对流天气次数增多,秋冬春连旱机率较大,台风个数偏少,但每隔3—5个厄尔尼诺年就会有强台风影响。  相似文献   

8.
从地转速率变化与赤道东太平洋海温逐月变化呈反相关关系出发,应用地学观点及学说,探讨了厄尔尼诺现象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9.
《气象知识》2014,(4):51-51
越来越多的证据倾向于2014年是厄尔尼诺年,厄尔尼诺现在带来的典型影响,是北半球冬季的12至来年2月,美国NOAA气候预测中心(CPC)描绘了这种影响在全球的分布,科学家们发现,厄尔尼诺会通过使得能够影响季节气候的平流层突然增暖出现的叮能性增加,而影响到亚洲和欧洲。  相似文献   

10.
绕极流海域存在全球最大的波浪输运量,遇陆地阻隔,在大洋东岸形成连接高纬度与低纬度之间涌浪的经向输运通道。本文分析了存在于南极绕极波(ACW)中的波浪信号以及来自绕极流海域涌浪的东向强化特征,并进一步从理论分析及定性计算的角度研究了波浪诱导的经向输运对东赤道太平洋海表面温度变化的影响,提出了波浪过程对厄尔尼诺影响的全新观点。未来工作中,我们将在海浪-海流-大气耦合模式中考虑波浪的大尺度效应,深入探究波浪在大气海洋动力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厄尔尼诺与深圳气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保 《广东气象》1998,(4):24-25
厄尔尼诺是西班牙语,意思是圣婴耶稣,它指圣诞节前后秘鲁和厄瓜多尔沿海海水的异常增温现象。在正常年份,随着季节的变化,圣诞节秘鲁外海的海面温度便不再升高了,但有些年份会出现反常的现象:海表水温不但不降,反而升得更高,明显地高出其季节平均值。这种反常现象,短的可维持半年多,长的可维持1~2年,海洋学家和气象学家把这种反常现象称为厄尔尼诺现象,人们把出现厄尔尼诺现象的年份称为厄尔尼诺年。在正常情况下,热带太平洋区域的季风和洋流是从美洲流向亚洲,使太平洋表面保持温暖;但当出现厄尔尼诺时,则风向和洋流发生…  相似文献   

12.
对石家庄市43年年降水量和12次厄尔尼诺年进行功率谱分析,分析二者的周期和相关性,找出厄尔尼诺和石家庄市年降水量的相关关系,并对1998、1999年降不进行了验证,结果与实际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13.
短期气候变化是指时间尺度为半个月以上到季度的气候变化。如果某月或某个季度气候变化距平的绝对值大于90%以上年份的变化值,则称该月或该季出现了气候异常。许多灾害性天气,如干旱、洪涝、持续低温和持续高温等,都与短期气候异常有关。由于这类气候灾害常常会给国...  相似文献   

14.
厄尔尼诺现象对锡盟冬季降水有较大的影响,我们在厄尔尼诺年与非厄尔尼诺年中采用不同的相关因子来拟合冬季降水,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厄尔尼诺与中国气候刘坤儒(徐州教育学院地理系·221006厄尔尼诺是南美洲西岸和赤道太平洋海域的一种异常增温现象。国际海洋学认为,厄尔尼诺现象发生的标志是东太平洋海域月平均海温距平值连续3~6个月≥0.5℃。日本气象专家们指出,太平洋厄尔尼诺监测水域...  相似文献   

16.
统计分析了新昌厄尔尼诺年和反厄尔尼诺年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的气候特征,为今后中长期预报服务提供气候依据。  相似文献   

17.
18.
厄尔尼诺与太阳活动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先恭 《气象》1988,14(2):41-43
厄尔尼诺是一种大尺度的、复杂的大气和海洋相互作用的产物。厄尔尼诺的出现不仅给热带地区的气候带来急剧的变化(如南美西海岸、赤道中太平洋的暴雨和西太平洋、印度的干旱),而且也给广大中高纬地区的天气带来显著的影响。我国东北地区夏季的低温和影响我国夏季降水的副热带高压的强  相似文献   

19.
<正>《自然》近日发表的一篇论文报道了一种可以提前一年半预测厄尔尼诺事件的深度学习方法,攻克了该领域内长期存在的一项挑战。厄尔尼诺事件发生于太平洋东部和中部,会引起极端气候,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严重损害。预测这些事件一直困难重重,因为传统的预测方法无法提供超过一年的准确预测。韩国光州全南国立大学的Yoo-Geun Ham及同事报道了能够预测厄尔尼诺事件的深度学习方法,该模型利用1871年至1973年的历史气候数据以及厄尔尼诺事件的模拟数  相似文献   

20.
日食与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资料分析出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是由日食形成的受迫振荡,以日食形成的有效位能说明日食改变大气环流,从而形成厄尔尼诺、拉尼娜的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