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对广西 195 9- 2 0 0 0年盛夏极端最高气温≥ 35℃及≥ 37℃总日数与平均气温≥ 30℃总日数进行气候分析 ,发现 :各级别最高气温总日数 7月份 90年代比 6 0~ 80各年代均明显偏少 ,而 8月份 90年代比 6 0~ 80各年均明显偏多 ;7月份极端最高气温总日数具有减少趋势 ,而 8月份各级别最高气温总日数具有增多趋势。 7月与 8月极端最高气温≥ 35℃与日平均气温≥ 30℃总日数 ,分别由 1990年以前的多日数期向少日数期转变和由 1989年以前的少日数期转多日数期。广西盛夏高温总日数偏多年份与偏少年份 5 0 0 h Pa环流场存在明显的差异 ,5 0 0 h Pa高度场有较明显的 10 a尺度变化 ,而这种 10 a尺度的环流异常变化是造成 90年代广西盛夏 8月份高温总日数偏多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广西盛夏高温天气特点与环流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广西1959-2000年盛夏极端最高气温≥35℃及≥37℃总日数与平均气温≥30℃总日数进行气候分析,发现:各级别最高气温总日数7月份90年代比60-80各年代均明显偏少,而8月份90年代比60-80各年均明显偏多;7月份极端最高气温总日数具有减少趋势,而8月份各级别最高气温总日数具有增多趋势。7月与8月极端最高气温≥35℃与日平均气温≥30℃总日数,分别由1990年以前的多日数期向少日数期转变和由1989年以前的少日数期转多日数期。广西盛夏高温总日数偏多年龄与偏少年份500hPa环流场存在明显的差异,500hPa高度场有较明显的10a尺度变化,而这种10a尺度的环流异常变化是造成90年代广西盛夏8月份高温总日数偏多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1971—2010年大埔县地面观测站的资料,结果得出:大埔县极端最高气温及高温日数存在明显的22年左右周期,近年高温日数维持在35~55 d左右。高温最早出现在4月中旬,最迟出现在10月中旬。2007—2008年,极端最高气温和高温日数都存在突变。2—9月份是大埔县主要降水时间段,每个月都可能出现暴雨,而3—9月为大暴雨可能出现时段。但10月到翌年的1月也可能无降水出现。  相似文献   

4.
利用1974—2015年河北邯郸地区16个观测站逐日降水与最高、最低气温资料,分析了邯郸地区极端降水指数的时空变化特征,探讨了极端降水对年降水量和气温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近42 a来,河北邯郸地区极端降水指数中除中雨日数呈轻微上升趋势、大雨日数及连续湿日整体无明显变化趋势外,其他指数均呈下降趋势,其中最大1 d降水量、最大5 d降水量、极强降水量下降趋势显著,且分别于2004、1992、2006年发生显著突变。各极端降水指数的变化幅度区域性差异明显,极值指数以邱县、曲周县减少最显著,绝对指数以峰峰矿区减少最显著,而相对指数则以曲周县减少最显著。除连续干旱日数呈微弱的负相关外,其他极端降水指数与年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除最低气温与中雨日数、连续湿日呈微弱正相关外,最高、最低气温与极端降水指数均呈负相关,极端降水对最高气温的响应比最低气温更敏感。  相似文献   

5.
利用1967~2016年黄河上游河曲地区的5个气象站观测气象站的逐日地面降水和气温资料,利用气候变化趋势分析、距平、Mann-kendall 时间序列突变及趋势检验方法分析了该地区气温变化特征、不同类型各等级降水量及降水日数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1)近50年黄河上游河曲地区年均气温以0.459℃/10a趋势显著上升,上升速度低于全国其它地区,且在2002年气温发生突变后升温加剧;(2)年降水量和降水日数呈减少趋势,主要是由夏季小雨量和小雨日数的减少引起;(3)在2002年气温突增后,强降水对总降水量贡献率增加,且年降水量和降水日数波动幅度也明显增大,这可能预示该地区洪涝灾害的风险在增加。降水日数的贡献率增加,增加明显的是中雨日数和小雨日数,分别增加了1.1%和1.7%。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了解黔东南蓝莓花期灰霉病的滋生和大范围流行与气象条件的关系,更好地为灰霉病的防治和蓝莓生产提供决策参考,根据近10 a灰霉病的发生程度,确定其分级指标,结合黔东南蓝莓主要种植区的麻江县宣威镇光明村龙崩、龙山镇乌卡坪和丹寨县兴仁镇自动气象站逐日降水、气温、相对湿度等气象观测资料,对灰霉病发生程度与气象因子进行相关分析,重点分析蓝莓花期灰霉病重度发生年的2014年、2016年和2019年4月气象要素特征及其影响。结果表明:蓝莓开花期与灰霉病发生所需气温条件基本一致,最适宜气温均为15~20 ℃。降水引起的高湿条件是蓝莓灰霉病发病的决定性条件,灰霉病发生程度与空气相对湿度、降水日数和白天降水日数均呈显著正相关,灰霉病发生等级随降水日数和相对湿度的增加而加重。当降水日数>22 d、且最长连续降水日数>13 d,同时白天降水日数>11 d、白天最长连续降水日数>3 d 时,灰霉病感病率可达50%~70%,即中—重级感染程度;当降水日数>23 d、且最长连续降水日数>11 d,同时白天降水日数>16 d、白天最长连续降水日数>9 d时,灰霉病感病率可达70%~90%,即重级感染程度;当平均相对湿度>88%,且持续时间达11 d以上时,可能诱发大范围中—重度灰霉病发生;当平均相对湿度>90%,且持续时间达到14 d以上时,可能诱发大范围重度灰霉病发生。  相似文献   

7.
利用包头市区1951—2010年历年7月气温、降水、日照、天气现象及1991—2010年历年7月自记风等气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揭示包头市区历年7月基本气候特征。分析结果表明:7月份是包头市区一年中最热的月份,97%年份的最高月平均气温、87%年份的最高月平均最高气温、60%的年份的年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份,46%年份的月最多大雨以上降水日数、60%的最多月雷暴日数、40%年份的最多月降水量和冰雹日数均出现在7月份。7月中旬前后副热带高压雨带逐渐北抬至河套地区,暖湿气流强盛,开始进入主汛期,高温、降水和强对流天气明显增多,它们的到来不仅给"中运会"带来影响,还会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灾难。通过总结7月份包头市区气候状况,提出重点关注和防御的重要天气过程,以此达到警示和预防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2017年1—3月,江西省总的气候特点是:气温明显偏高,降水偏少,日照时数偏少。主要天气气候事件有:1月大雾和霾天气过程频发,严重影响空气质量;2月,全省平均连续无雨日数为近18 a最多;3月受频繁降雨影响,全省平均连阴雨日数历史排位第4高位,5个县(市)连阴雨日数刷新历史记录。1气候概况1.1气温。1—3月全省平均气温10.5℃,较常年同期平均偏高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2006—2015年青岛冬半年不同相态降水的统计分析得出,青岛冬半年纯雨日数1月最少,纯雪日数2月最多,12月和1月是雨夹雪及雨雪转换日数占当月降水日数比例最高的两个月。通过个例分析表明,雨雪转换过程多与冷空气入侵相联系。温度场和风场条件能较好地反映出雨雪转换的特征,降温和风向转换在850 hPa以下层更为明显。探空资料分析表明,850 hPa、925 hPa、1 000 hPa和地面气温对不同相态降水都有很好的指示意义,越低层指示性越好。0 ℃层高度对不同相态降水同样具有指示意义,100~500 m高度是雨雪转换的关键高度层;以不同高度层气温为指标确定出青岛冬半年降水相态预报判别指标。  相似文献   

10.
利用三江源区1961-2020年逐日气象数据、2006-2020年EOS/MODS监测资料,基于概率密度分布函数、线性趋势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气温、降水、极端气候指数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1961-2020年三江源区气温明显向高温方向漂移,年平均、最高和最低气温升温率分别为0.38℃·(10a)-1、0.28℃·(10a)-1和0.45℃·(10a)-1(P<0.01),最高和最低气温升温幅度存在不对称现象。同时极端气温暖事件(暖昼日数、暖夜日数)明显增多,极端气温冷事件(冷昼日数、冷夜日数)迅速减少。(2)与前一气候态(1961-1990年)相比,1991-2020年平均、最高和最低气温分别上升了1.28℃、1.12℃和1.60℃,且概率密度分布更加扁平,说明气温离散程度更大,气候不稳定性增强。(3)近60年来,三江源区降水量总体呈增多趋势,增加率为10.3 mm·(10a)-1,且随着降水量级的增加,降水量变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进入21世纪以来,降水增多趋强表现更加明显。(4)在气温显著升...  相似文献   

11.
南方两次相似降雪(雨)过程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陈丽芳 《气象》2007,33(8):68-75
2006年2月中旬和下旬,长江三角洲一带分别发生降雪和降雨过程,预报过程中对降水形态的预报存在失误。通过对这两次过程的比较分析,期望为今后的预报中区分南方地区的固态降水和液态降水提供一定参考。得出以下一些主要结论:降雪过程高空槽前以偏西气流为主,环流较平;降水过程,槽前西南气流强盛,偏南分量明显。南方大雪的产生须由东北风回流产生的冷平流在华东一带形成冷中心,而北到西北风产生的冷平流降温往往因为降水与降温不同步,无法形成大雪。降雪过程开始前,850hPa附近存在干层,而降雨过程则是中低层都湿。逆温层和700~800hPa的温度对降水形态有重要影响。降雪过程结束时高层先变干,而降雨过程结束时是中层先变干。降雪过程,上空大气中冰雪区集中,含雪量和冰晶含量大值中心与降雪带位置相对应。降雨过程含雪量下界抬高,含雪量和冰晶含量大值中心落后于降雨带,并且南压过程中快速减弱,冰雪区分散。  相似文献   

12.
利用冬奥会气象观测站网资料、ERA5的0.25°×0.25°高分辨率再分析资料、常规探空资料以及激光雷达和风廓线雷达资料,从环流形势、温湿度和微物理特征以及雷达特征等方面对2020年11月17-19日冬奥会张家口赛区一次明显的雨转雪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低层前期的暖湿西南气流,为降水提供好的水汽和能量条件,后期强的干冷平流为相态转换提供有利条件。赛区出现雨转雪时,700 hPa温度低于-2℃,同时850 hPa温度低于2℃。零度层高度的快速下降是相态转换的重要温度判据,0℃线降到距地面400 m左右赛区降水相态已经转变为纯雪,低层风向的转向对赛场的雨雪相态转换有一定的指示意义。随着高空云冰和雪水含量逐渐增加,其出现最大值后,雨雪相态开始转换。降雪时激光雷达最大探测高度比降雨时有明显的降低,风廓线雷达低层风场的变化和雨雪相态关系密切,风廓线雷达探测的垂直速度变化也能反映雨雪相态的转换。  相似文献   

13.
应用多种常规和非常规观测气象资料以及再分析资料对2020年2月13日夜间至14日白天北京地区一次极端雨雪过程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重点探讨了模式降水相态预报的误差及其原因。结果表明:(1)本次降水过程中,低涡系统深厚,强度异常强,移速慢,影响时间长,导致北京地区部分站点降水持续12 h左右。异常偏强的东南风急流向北京西部山前输送水汽,配合与急流相伴的较强低空风切变形成的对称不稳定,产生高降水率的斜升对流降水。较长的降水时间以及冬季夜间罕见的高降水率共同造成了此次极端日降水。(2)北京凌晨0℃层高度和地面气温下降缓慢,北京西部处于两股冷空气间的暖舌中,冷空气从东路入侵造成北京东部降温时间较西部早,且降温辐度较大,导致0℃层高度呈西高东低形势,故转雪时间东部早于西部。(3)模式预报的东路冷空气较观测偏强偏早,降水的对流性也显著弱于观测,导致其预报的凌晨地面气温较观测低,0℃层高度下降过快,从而过早预报转雪时间,高估了降雪量和积雪深度,利用非常规温度观测对模式温度廓线预报误差进行检验,可为订正模式相态转化时间预报偏差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伊犁地区近35年冬季积雪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伊犁地区8个气象地面观测站35a(1971—2005年)11—3月逐旬的冬季最大积雪深度、积雪日数、降水量和平均温度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伊犁地区冬季降雪的时间、空间分布不均,最大降雪发生在新源;平均雪深最大的是伊宁县,最小的是特克斯县;冬季积雪日数变化相对比较稳定;冬季降雪与平均温度存在着很好的响应关系。在SPSS中对冬季的平均温度与平均降水和平均雪深进行相关分析,发现平均雪深、平均温度和平均降水为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基于天山山区1961-2013年60个气象站点实测气温、降水、相对湿度、日照时数和积雪深度等气候资料,结合时间序列分析、空间分析以及通径分析等方法,全面精确地获取了天山山区气候变化特征以及气候变化对积雪的通径影响。结果表明:天山山区气候变化显著,主要表现为整体增暖、局部变湿与黯化;气候变暖导致天山山区固态降水(降雪)保证率明显降低,尤其是低海拔区域。各气象要素对积雪不仅存在直接的单因素影响而且各气象要素之间还存在间接的相互交叉、相互联结的多因素影响。单因素影响通径分别为气温、降水和日照时数对积雪深度的3条直接影响通径;多因素影响通径分别为气温、降水和日照时数通过相互之间的内在关系对积雪深度产生的6条间接影响通径。最终结果表明气温是积雪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其影响效应远远大于降水和日照时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典型下垫面冻融过程作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青藏高原腹地安多站土壤观测资料,根据10cm土壤日最高和最低温度将冻土分为融化过程、完全融化、冻结过程和完全冻结四个阶段,并结合感热通量、积雪深度、相对湿度和降水资料定性的探讨了冻融过程对地气热量、水分交换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层土壤在东亚季风爆发前期由上至下完成融化过程,10月中旬~12月上旬完成冻结过程,融化期普遍长于冻结期。土壤湿度大值区在时间上集中在高原雨季,空间上10cm深度以上为湿度大值区,而且上层土壤的温度梯度要明显大于下层。在融化阶段整层土壤的温度长期保持0℃的等温相变现象,此时,表层土壤温度日变化幅度为全年最大,最高日变幅达22.5℃。安多站地面除12月个别天数和1月上旬是冷源外,全年为地面热源,近地面感热通量从1月开始增大,到6月上旬达到峰值,之后逐渐减小。同时,感热通量的变化对相对湿度、降水和积雪的变化较为敏感。   相似文献   

17.
The long-term ice record (from 1964 to 2008) of an Arctic lake in northern Europe (Lake Kilpisj?rvi) reveals the response of lake ice to climate change at local and regional scales. Average freeze-up and ice breakup occurred on 9 November and 19 June, respectively. The freeze-up has been significantly delayed at a rate of 2.3 d per decade from 1964 onward (P?<?0.05). No significant change has taken place in ice breakup. Annual average ice thickness has become smaller since the mid-1980s (P?<?0.05). Air temperature during the early ice season significantly affected the ice thickness. The freeze-up date exhibits the highest correlation with the 2-month average daily minimum air temperature centered at the end of October, while the ice breakup date exhibits the highest correlation with the 2-month average daily maximal air temperature centered in mid May. A 1°C increase in the surface air temperature corresponds to a freeze-up later by 3.4?days and an ice breakup earlier by 3.6?days. Snow cover is a critical factor in lake-ice climatology. For cumulative November to March precipitation of less than 0.13?m, the insulating effect of the snow dominated, while higher rates of precipitation favored thicker ice due to the formation of snow ice. Variations in ice records of Lake Kilpisj?rvi can serve as an indicator of climate variations across the northern Europe. The North Atlantic Oscillation (NAO) does not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ice season there, although both the local air temperatures and winter precipitation contain a strong NAO signal.  相似文献   

18.
张海宏  肖建设  陈奇  姜海梅 《气象》2019,45(8):1093-1103
利用青海省甘德两次降雪过程的微气象观测数据,探讨了两场降雪过程雪深、雪密度、雪中含冰量、雪中含水量和雪面温度的变化情况,分析了地表反照率与雪密度、雪中含冰量及雪中含水量的关系,结合降雪过程近地面温、湿、风廓线特征分析了积雪对近地面温、湿、风梯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积雪覆盖会导致地表反照率显著增加,降雪过后正午时地表反照率可高达0.8~0.9。随着积雪的消融,地表反照率逐渐减小;积雪反照率与雪密度和雪中含冰量呈正相关,与雪中含水量呈负相关;地表积雪覆盖会导致近地面温度梯度绝对值减小,相对湿度梯度绝对值在凌晨减小、午后增大,地表积雪覆盖对近地面风速梯度变化并无特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选取阿尔山气象站1981—2015年冷季(10月—次年4月)气象资料,利用滑动平均、线性倾向估计和Mann-Kendall等方法,对年最大积雪深度、积雪日数、气温和降水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阿尔山地区年最大积雪深度主要发生在1月至3月,其中2月份概率最大,达50%;34 a内最大积雪深度呈上升趋势(2.77 cm/10a),年平均增加0.98%,且年最大积雪深度在1998年发生了突变,即在1998年之前增长缓慢,在2000年以后上升趋势显著。积雪日数的统计分析表明,初始积雪日数和有效积雪日数呈现略微减少趋势,而稳定积雪日数有微弱的增加趋势;通常初始积雪日数比有效积雪日数大30天左右。年最大积雪深度与稳定积雪时期的降水量、积雪日数、日照时数有显著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647、0.515、0.584,但与稳定积雪时期的气温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在全球变暖的大环境下,积雪深度随着降水量和日照时数的增加而增加,且积雪深度受降水量的影响大于日照时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1959-2003年中国天山积雪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天山山区17个气象站1959-2003年的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中国天山山区冬季(12-2月)气温、积雪变化趋势特征, 并采用Mann-Kendall统计量对最大积雪深度的变化进行了突变检验,通过GIDS插值方法和DEM数据计算了它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天山山区冬季平均气温存在明显的上升趋势,倾向率为0.44℃/10 a,与北半球冬季平均气温的变化有着较好的相关性,最低气温的增加更为明显,其倾向率为0.79℃/10 a。45 a来天山山区最大积雪深度具有明显的增加趋势,倾向率为1.15 cm/10 a,检测表明,最大积雪深度在1977年前后发生了突变;与多年平均相比,积雪深度增加幅度最大的是西天山地区的昭苏、尼勒克,分别增加了39.3%和39.7%。天山山区积雪变化以2.8 a左右的周期为主。另外,积雪日数的增加主要出现在≥10 cm的积雪深度上;积雪初、终日期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提前或推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