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对台风登陆背景下宁夏北部出现的两次暴雨天气的降水特点、大尺度环流背景和天气尺度影响系统进行了对比分析;利用T213数值模式的物理量预报产品对大气层结稳定度和水汽条件进行了动力学诊断分析;利用银川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中尺度系统的活动进行了跟踪。结果表明:两次暴雨过程中,台风在中国东南沿海登陆,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北抬,高低空四股气流汇聚在宁夏北部产生暴雨天气。由于台风登陆后强度不同,台风外围东风转向形成的偏南风大小存在明显差异,使得不稳定能量和水汽输送产生差别,导致两次暴雨过程影响范围扣强度明显不同。两次过程中,形成触发条件的冷空气强度不同,对暴雨量级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
近31年登陆北上台风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6,他引:1  
金荣花  高拴柱  顾华  刘震坤 《气象》2006,32(7):33-39
为探讨对我国产生严重影响的登陆北上台风的成因,利用1975—2005年台风资料及NCEP/NCAR逐日再分析等资料,分析了登陆北上台风的气候特征及其大尺度环流和物理量分布特征。结果发现,不仅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和强度变化对台风登陆北上起决定性作用,而且西风带系统和南亚高压活动有利于台风登陆后北折和持续北上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总结归纳台风登陆北上的预报着眼点,希望有助于提高此类台风的预报预警能力。  相似文献   

3.
华东地区台风暴雨的诊断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胡坚 《大气科学》1991,15(3):111-117
本文利用一个空间滤波器将物理量分解为天气尺度和次天气尺度,以两个路径相似但环流形势不同的台风暴雨作为例子,对不同尺度的环流及其动能平衡进行诊断研究,结果表明:中、低纬环流系统能否进行相互作用是决定台风暴雨强度和范围的一个重要条件。在8209号台风过程中,这种相互作用是明显的,因而,8209号台风暴雨的强度和范围均显著大于8304号台风。同时,8209号台风暴雨的能量过程突出地反映在次天气尺度的动能场上,相反,在8304号台风过程中,以天气尺度的能量过程为主要的能量特征。本文还特别指出,不能简单地认为登陆台风是一个动能的“准封闭系统”,在8209号台风过程中,台风从中、低层向外输出的次天气尺度动能是造成台风环流之外暴雨的一个重要物理过程。  相似文献   

4.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自动气象站资料、气象卫星资料及NCEP FNL 1°×1°再分析资料对以相似路径影响山东的登陆北上类台风“利奇马”(1909)和“桃芝”(0108)进行对比分析,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暴雨分布特征和强度与热带气旋位置存在显著差异。2)中纬度台风暴雨比较复杂,台风降水地形增幅作用尽管明显,但主要与台风结构和强度差异有关。3)小时最大雨量与台风强弱没有必然联系,强降水维持时间长短是“利奇马”与“桃芝”累计降水有较大差别的重要因素。4)环流形势的显著差异是导致两个台风影响山东时间、降水明显不同的一个重要原因。5)“利奇马”和“桃芝”降水水汽输送条件差异是降水分布存在明显差异的重要因素,动力条件也存在明显差异。6)对流有效位能(convective available potential energy,CAPE)在两次台风暴雨中反应效果不同。  相似文献   

5.
台风暴雨是影响山东的重要灾害天气,在山东发生的特大暴雨中,约占44%。本文通过对30年中(1956—1985年)在我国东南沿海登陆台风资料的分析统计,筛选出19次影响山东造成暴雨的台风天气过程,总结出了山东台风暴雨的东亚地区环流特征。并对几种主要天气形势做了定性描述,认为大陆长波槽在一定形势下的稳定、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主要单体的位置和强度、台风本身的强度及环流特点三者对山东台风暴雨的短期预报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利用常规资料、FY-2E气象卫星云图及各物理量场产品,对都兰两次大到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对比分析,归纳两次大到暴雨天气过程中的环流形势及一些物理量分布特点,结合环流演变和影响系统特征分析,探讨两次过程形成的可能原因,为今后都兰地区出现大到暴雨的监测、预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2012年两次台风造成黑龙江省大范围暴雨的成因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常规观测资料和红外卫星云图资料对2012年台风"布拉万"和"三巴"登陆后变性北上给黑龙江省造成大范围暴雨天气过程成因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台风"布拉万"、"三巴"受不同大气环流背景影响导致台风北上的路径不同;登陆北上后与冷空气结合形成不同的温压场结构、垂直上升运动大值区及云系导致降水落区和强度的不同。  相似文献   

8.
从环流形势场、物理量场和相似个例对比分析等方面进行分析,从不同侧面研究影响南宁市的秋冬季登陆转向台风的移动路径,为该类台风可能产生的影响提前做出预报预警.结果表明:影响南宁市的秋冬季登陆转向台风的移动路径主要受副热带高压的形状、强度、中心脊线位置及与台风发展不同时期的相对位置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9.
<正>1引言黑龙江地处祖国最北端,受台风影响的次数较少,且台风直接影响黑龙江的次数极少,多为台风登陆后变性为低气压或者低压与冷锋合并影响黑龙江产生暴雨[1-2],此类天气主要集中在夏季7-8月份。2011年8月9-10日,黑龙江省受到北上台风"梅花"的影响,出现了一次大雨天气过程。本文通过对"梅花"的环流形式、物理量场和卫星云图等方面进行的详细分析,探究了此次台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5次产生洛阳区域性暴雨的登陆台风500hPa环流形势、环流演变成因及台风登陆后移动路径,能量场的配置以及少和水强度的分布特征,提出了一些预报着眼点。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2001年0103号和0104号台风影响过程的环流形势、物理量场、卫星云图等对比分析,找出两次过程影响系统的异同点,并结合1971~2000年河池地区7月份台风影响过程的普查分析结果,归纳出河池地区7月份台风暴雨天气的预报概念模型。  相似文献   

12.
陈颖  吕强 《浙江气象》2013,34(1):22-26
通过对大尺度环流背景、副高强弱变化、温度场的分布以及物理量场的研究表明,影响201209号台风“苏拉”路径的主要因素是副高南侧东南气流为引导气流,另外双台风效应对“苏拉”路径作用明显;西南季风活跃提供源源不断的水汽和能量以及出现了Ekman抽吸作用,使得台风登陆后强度减弱慢,强降水维持,造成大范围的暴雨天气.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2016年影响浙江省的两个秋季台风"莎莉嘉""海马"的移动路径、地形影响、形势场和物理量场等方面的对比分析,得出:"莎莉嘉"台风暴雨属台风远距离暴雨,而"海马"台风的降雨为本体环流降雨;地形、冷空气影响对降水的增幅作用尤其明显,地形作用和冷空气是"莎莉嘉"台风暴雨中心形成的主要原因;"海马"台风影响时,冷空气位置偏北,为台风本体环流降雨造成的暴雨;秋季登陆台风与其他天气系统主要是冷空气共同影响的降水需更加关注,同时应更加注重雨的预测。  相似文献   

14.
颜玲  周玉淑  王咏青 《大气科学》2019,43(2):297-310
利用欧洲气象中心(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以及中国气象局观测站点的实况降水观测结合CMORPH卫星反演的逐时降水资料,对比分析了路径类似的1513号台风Soudelor和1410号台风Matmo在登陆福建前后期间的降水分布特征以及造成登陆台风暴雨强度和落区差异的原因,得到以下初步结论:Soudelor和Matmo移动路径相似,但在登陆福建的过程中对浙、闽地区造成的降水强度和分布差异明显,如Soudelor造成的总降水强度比Matmo大,且Soudelor的强降水在登陆前主要分布在台风路径的右侧,台风中心的偏北方向,登陆以后主要在台风的偏北以及东北方向;而Matmo登陆前降水基本均匀分布在路径两侧,强降水区位于台风中心的西北方向,登陆福建以后向北移动的过程中强降水区转向台风中心的北边;不同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也会导致登陆过程中不同的降水分布特征,Soudelor影响期间副热带高压比较强盛,并阻断它与中纬度西风槽的作用,而Matmo登陆北上过程中逐渐减弱并汇入河北上空的西风槽中,所以登陆后期Matmo的降水比Soudelor强;Soudelor和Matmo台风登闽前后低层水汽输送及东风急流差异是导致大暴雨落区差异的原因之一,Matmo的水汽输送主要来自孟加拉湾及南海,而Soudelor登陆前东部有来自另一个台风Molave的水汽输送,登陆后强水汽输送通量区及水汽辐合带位于Soudelor偏北侧,这与Soudelor登陆造成的暴雨在中心偏北方向一致;南亚高压相对于台风的位置也会影响降水,Soudelor登陆时,大兴安岭上空大槽前的偏西风急流与南部高压西北侧的西南急流一起使得它登陆后减弱速度变缓,有利于台风暴雨的维持,而Matmo高空受急流造成的气旋性切变流场加速了台风的减弱;此外,台风自身的结构和强度变化以及登陆后维持时间不同也是造成两次过程降水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台风暖心结构的强度以及台风高层暖心减弱的速度对台风降水有一定影响,但对登陆时台风暴雨的不对称分布影响较小;Soudelor登闽过程中,涡度场强度比Matmo大,且维持一个深厚的垂直对称结构,登闽后期附近的辐合上升气流主要位于中心东侧,而Matmo在登闽过程中,低层的强辐合区和上升运动区始终偏西,造成二者降水分布的不同。  相似文献   

15.
利用欧洲气象中心(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以及中国气象局观测站点的实况降水观测结合CMORPH卫星反演的逐时降水资料,对比分析了路径类似的1513号台风Soudelor和1410号台风Matmo在登陆福建前后期间的降水分布特征以及造成登陆台风暴雨强度和落区差异的原因,得到以下初步结论:Soudelor和Matmo移动路径相似,但在登陆福建的过程中对浙、闽地区造成的降水强度和分布差异明显,如Soudelor造成的总降水强度比Matmo大,且Soudelor的强降水在登陆前主要分布在台风路径的右侧,台风中心的偏北方向,登陆以后主要在台风的偏北以及东北方向;而Matmo登陆前降水基本均匀分布在路径两侧,强降水区位于台风中心的西北方向,登陆福建以后向北移动的过程中强降水区转向台风中心的北边;不同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也会导致登陆过程中不同的降水分布特征,Soudelor影响期间副热带高压比较强盛,并阻断它与中纬度西风槽的作用,而Matmo登陆北上过程中逐渐减弱并汇入河北上空的西风槽中,所以登陆后期Matmo的降水比Soudelor强;Soudelor和Matmo台风登闽前后低层水汽输送及东风急流差异是导致大暴雨落区差异的原因之一,Matmo的水汽输送主要来自孟加拉湾及南海,而Soudelor登陆前东部有来自另一个台风Molave的水汽输送,登陆后强水汽输送通量区及水汽辐合带位于Soudelor偏北侧,这与Soudelor登陆造成的暴雨在中心偏北方向一致;南亚高压相对于台风的位置也会影响降水,Soudelor登陆时,大兴安岭上空大槽前的偏西风急流与南部高压西北侧的西南急流一起使得它登陆后减弱速度变缓,有利于台风暴雨的维持,而Matmo高空受急流造成的气旋性切变流场加速了台风的减弱;此外,台风自身的结构和强度变化以及登陆后维持时间不同也是造成两次过程降水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台风暖心结构的强度以及台风高层暖心减弱的速度对台风降水有一定影响,但对登陆时台风暴雨的不对称分布影响较小;Soudelor登闽过程中,涡度场强度比Matmo大,且维持一个深厚的垂直对称结构,登闽后期附近的辐合上升气流主要位于中心东侧,而Matmo在登闽过程中,低层的强辐合区和上升运动区始终偏西,造成二者降水分布的不同。  相似文献   

16.
桂西北两次台风降水过程的对比分析与预报概念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金彪  刘万杰 《广西气象》2002,23(4):13-15,42
通过对2001年0103号和0104号台风影响过程的环流形势,物理量场,卫星云图等对比分析,找出两次过程影响系统的异同点,并结合1971-2000年河池地区7月份台我影响过程的普查分析结果,归纳出河池地区7月份台风暴雨天气的预报概念模型。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2.5°×2.5°的NCEP再分析资料,对1997年第11号和2011年第09号两次直接北上型台风在吉林省过境时产生的降水天气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两次台风在影响吉林省前,高空均有一自内蒙古中部至辽宁西部的西风槽存在,对北上台风起引导作用;强降水落区出现在低空急流中心的左侧,高空急流右后方,垂直螺旋度大值区内;高、低空急流强度及相互配置是造成两次北上台风在吉林省登陆后降水强度有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良好的动力条件和冷空气配合是台风影响吉林省产生强降水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8.
对比分析0604号强热带风暴与0606号台风的强度变化、环流背景、云系结构以及物理量的分布特点,探讨两个台风暴雨降水的成因。结果表明:0604号强热带风暴虽登陆地点远离广西,但台风低压稳定维持在江西到湖南境内,其倒槽暖式切变进入广西并与西南季风相互作用,不断激发中小尺度降水,产生大范围暴雨;0606号台风正面袭击广西,强度强,登陆后其环境风场衰减慢,移速慢,从而造成大范围的暴雨天气。  相似文献   

19.
周云霞 《广西气象》2007,28(A01):64-65
通过对大气环流形势特征、卫星云图和物理量场诊断结果对比分析,发现台风登陆后云图特征:云系显得松散,中南半岛没有云团向广西移动,低纬没有降雨云系流人位于广西的台风云系中;环境场中的下沉气流;西南急流的缺失造成水汽条件的不充分是位于桂西南的崇左市此次降雨量级明显偏小的主要原因。降雨分布和降雨强度与500hPa的垂直速度和850hPa的水汽通量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20.
刘爱鸣 林毅刘铭  王怀俊 《气象》2007,33(5):36-41,I0001
热带气旋碧利斯和格美,在起源地、路径和结构上有一定的相似,但登陆后降水强度却有明显差异。通过对两个热带气旋登陆后环境场和物理量场的对比分析,得出一些结论。热带气旋登陆后暴雨强度与高空盛行东北气流和南海西南季风加强有关。高低空不同的环流形势导致了这两个热带气旋登陆后华南沿海低层辐合、高层辐散、上升运动、水汽及不稳定度等物理量场的不同,从而造成暴雨强度的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