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976年西北太平洋(包括南海)共出现25个台风,我台编号的有24个,其中有3个在南海生成。24个编号台风中强台风(中心附近风力大于32.6米/秒)有16个,登陆我国的有5个。一、气候特点 1、全年台风个数接近常年,入秋前略偏多,秋后略偏少 1976年除3月外各月都有台风生成,表1是1976年和多年各月台风发生数比较,表中  相似文献   

2.
吕兆驩 《气象》1985,11(6):17-18
前言 南海台风一般生成于南海广大海区,但有个别台风却生成于范围不大且非常靠近华南陆地的北部湾海区。也有一些台风移入北部湾时,强度突然增强,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时可达12级以上。这给预报带来了很大困难。  相似文献   

3.
8509号台风于1985年8月16日14时在日本冲绳岛附近生成,逐渐北上,于8月18日14时在上海附近第一次登陆,于8月19日9时30分在青岛市附近的胶南县一带再次登陆,当时青岛附近东北风最大风力接近12级,台风向北穿过山东半岛,穿过地区附近最大阵风达10级以上,并伴有大暴雨,台风中心于19日15时从黄县龙口附近进入渤海,向辽东半岛移去。(见图一)  相似文献   

4.
一、资料及统计规定 我们使用了1949—1985年共37年的资料。其中1949—1984年取自中央气象局编的《台风年鉴》,1985年取自广东省气象台编的《台风资料简集》。 统计规定:热带气旋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增强到≥8级为台风生成。  相似文献   

5.
近海台风的发生发展往往会造成猝不及防的损失。8807号台风正是一个对我市乃至浙北地区影响明显的近海发展台风,它生成的位置距我市临海仅400公里;它的强度变化快,生成后12小时内中心风力由9级增强到12级,气压由990 hpa 加深到980 hpa;移速快,从形成到登陆象山县林海乡仅仅只有15小时;影响大,本市采取种种防范措施但仍有许多灾情出现。这里我们主要根据 GMS 云图对8807号台风的发生发展及移动路径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6.
《气象》2021,(8)
2019年在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共生成台风29个,比多年同期平均偏多2个,其中6个台风登陆我国,比多年平均偏少1个;台风整体强度偏弱,但全年最强台风夏浪极值强度达到68 m·s~(-1)(17级以上);登陆台风整体强度偏弱,但"利奇马"登陆强度强(52 m·s~(-1),超强台风级)、影响重;秋季台风生成数较常年明显偏多,尤其是11月生成台风数达到6个。2019年中央气象台台风路径预报平均误差与近5年(2014—2018年)的平均误差相比,在24~72 h的预报误差有所增大,而96~120 h的预报误差则明显减小,尤其是120 h的预报准确率创新高。与日、美官方预报相比,中国在24 h和96~120 h的预报水平处于领先地位,在48~72 h的预报误差比日本略高,但低于美国,与EC确定性模式相当。  相似文献   

7.
张文坚  周庆华 《气象》1976,2(6):12-13
7413号台风于1974年8月13日在马里亚纳群岛东北方的太平洋上生成,19日晚在浙江省北部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超过12级,沿海台风增水与天文大潮重合,足解放后对浙江影响最严重的两次台风之一。 这个台风登陆以后,中心缓慢西移,并分裂成几个中心,22日晚上其中一个中心入海,以后继续发展为台风。目前对这个台风的登陆地点说法不一,而且登陆以后的路径罕见。现对上述问题作一些讨论。  相似文献   

8.
1974年第13号台风是近几年来对华东沿海影响较大、路径也比较特殊的一次台风。它于8月11日在关岛东北方的太平洋上生成,12日其中心附近风力加强到8级以上,以后两天稳定地朝偏北方向移动。15日中心穿过硫黄列岛后,就折向偏西前进,20日凌晨在浙江省三门登陆,整整4天内台风中心始终在2个纬度内西进。台风登陆后在浙江南部沿海兜了一圈,于8月22日早晨出海,最后消失在日本北海道以东洋面上(见图1)。这样的台风路径,在历史上是少见的,只有1909年9月10—15日和1930年7月26—22日  相似文献   

9.
王作述  张键 《气象》1981,7(9):4-5
7906号台风的初始扰动,7月1日出现在特鲁克岛(91334)的稍南边,3日达到台风强度。台风的暖中心相当明显,4日04时台风中心的下落探空仪记录与4日08时约300公里外的91413站的探空相比较,850和700毫巴台风中心的温度分别高3.O℃和6.4℃。5日晨台风发展最强盛(风力10级、气压990毫巴),当晚开始减弱,6日下午风力降到台风强度以下,最后在海上消失。图1是根据我国台风年鉴和日本气象要览点出的台风路径图。在本文中,我们主要对该台风在海上消失的原因作些分析。  相似文献   

10.
(1)2006年是我国1951年以来最暖的一年;(2)百年一遇超强台风“桑美”登陆我国,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17级(60m/s);(3)强热带风暴“碧利斯”横扫我国南方七省(区),造成的人员伤亡为近10年单个台风灾害之最;  相似文献   

11.
晚秋(10~11月)是台风活动的淡季,但因其强度强,一旦在粤西沿海登陆或擦过,对茂名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本文统计了1951~1998年晚秋台风的活动情况:一般影响的有18个,平均每年约0.43个,最多年份2个;其中10月份13个,11月份5个;最早出现于10月1日,最迟出现于11月8日;严重影响的有6个(登陆时中心风力≥11级,表1)。  相似文献   

12.
2020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有23个台风(即热带风暴级及以上强度的热带气旋)生成,较多年平均(27)偏少4个。其中,第2号台风“鹦鹉”、第4号台风“黑格比”、第6号台风“米克拉”、第7号台风“海高斯”和第16号台风“浪卡”5个台风分别在我国广东阳江、浙江乐清、福建漳浦、广东珠海和海南琼海等地沿海地区登陆,这一数字与每年平均登陆我国的台风数7个相比偏少2个。  相似文献   

13.
9615号台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概述9615号台风(以下简称TY15)是1996年正面登陆广东省的第一个台风,它具有移速极快、强度强、破坏力大的特点。它从生成到登陆,移动路径都很稳定,以西北偏西移动,出现过明显的台风眼。进入南海后,移速明显加快,达到35~42km/h,于9日11时前后在湛江市吴川沿海地区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2级,阵风12级以上。受TY15影响,珠江口以西沿海至湛江一带海面风力11~12级,测得的极大风速是:湛江57m/s,电白48m/s,阳江闸坡≥40m/s(超量程),化州40m/s。强风还伴随着暴雨,使广东西南部地区普降暴雨到特大暴雨,阳春市…  相似文献   

14.
一、前言 南海台风,一般生成于南海广大海区,但有个别台风,却生成于范围不大且非常靠近内陆的北部湾海区内,它一生成,沿海即有大风。也有一些台风,在移到南海北部时,风力不很大,但一进入北部湾海区,突然加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云浮市2009—2018年致灾严重(直接经济损失达到1 000万元以上)的台风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对云浮市致灾严重的台风其生成源地多为西北太平洋。移动路径为西北太平洋西北行或者西行的台风、南海的北行台风。登陆地点在珠江口以西,特别是在江门地区附近。登陆时强度达到台风级别。登陆月份在8和9月。台风影响云浮市时的最大风力点多出现在新兴县和罗定市。台风影响云浮市24和48 h最大雨量点均出现在新兴县和罗定市。  相似文献   

16.
1986年第15号台风从8月16日生成于菲律宾马尼拉群岛以东的西太平洋洋面上(19.1°N、129.5°E)。此台风生命史较长,历时半月之久(8月16日—29日),最强时中心气压达894hpa,近中心最大风力为50米/秒。它从16日生成到23日08时,其移动路径基本上是在西太平洋洋面上不规则地东移,且强度逐渐增强;从23日08时开始,台风有规律地向西北偏西呈抛物线状移动;27日下午在东海转向北北东方向加速移动,横穿朝鲜半岛进入日本海(图1)。按其移动路径分类,该台风属近海北上转向(或西转向)类。当台风于27日02时  相似文献   

17.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数在不同资料集上的差异性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比较分析中国气象局(CMA)、美国台风联合警报中心(JTWC)和日本RSMC Tokyo台风中心(JMA)台风资料频次的年际、年代际变化和周期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不同资料中心的热带气旋(TC)、台风(TS强度及以上的TC)生成数的气候值存在一定的差异,热带气旋生成数的差异较为明显,台风生成数的差异相对要小,CMA资料中热带气旋、台风生成数相对偏多;CMA与JTWC间热带气旋生成数年际间变化差异显著而难以忽略,其差异主要来自TD生成数的明显不同;三个中心关于台风生成数的一致性比较好,其中JMA台风资料与另外两个中心资料间的一致更好;CMA与JTWC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数的周期变化间无明显差异,但年代际间变化有明显差异,主要表现为1990年代的反位相;台风生成数资料可能在1960年代后期存在非均一性。  相似文献   

18.
2013年国外     
《气象知识》2014,(1):18-21
全球最强台风“海燕”洗劫菲律宾 11月8日,超强台风“海燕”登陆菲律宾,登陆前后最大风速达75米/秒,超过了风力划分的最大级别17级,是有历史记录以来人类遭遇的最强台风。  相似文献   

19.
一、各月台风生成个数将180°E以西的北太平洋热带洋面上生成的低气压,当其所及范围内最大风速达到34海里/小时(即17.2米/秒)以上时,便定义为台风。各月台风生成个数如表1所示。由表1可见,台风生成个数的年平均值是27.0,8月最多为5.5个,其次9月为4.9个和7月为4.1个,最少是2月仅有0.3个。台风各年生成个数和当年在15°N以北地区所生成的个数有着密切的相关,其相关系数达到0.82(见图1),而和15°N以南地区生成的台风个数相关系数仅有0.56。因此,台风各年生成个数之多寡,主要是由15°N以北的较高纬度洋面生成个数来决定的。图2表示了1951—1977年间台风在各海域的生成个数。每隔5个纬度,5个经度进行划区。由图2可见,台风生成个数较多的海域是10—20°N,  相似文献   

20.
<正>超强台风是台风中的王者,台风底层中心附近最大风力高达16级或以上,来势汹猛,破坏性极大,是浙江省防御自然灾害重中之重。纵观浙江气象史,超强台风最令人难忘。1956年"八·一"超强台风震惊全国,象山县深受其害,3401人不幸遇难。国产首部灾难大片"超强台风",剧本以真实事件为素材,就取材于2006年8月10日登陆浙江省的超强台风"桑美"。1949—2018年70 a间,在浙江登陆的台风共43个,其中超强台风10个,占所有登陆台风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