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浅议现行农业气象业务体制之弊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气象业务是针对农业对天气气候条件的需求 ,研究和解决生产中存在的气象问题 ,围绕农业生产对象生理、生态 ,进行研究和分析并服务于当前生产而开展的一项气象科技业务。   2 0世纪中后期以来 ,农业生产对象多元化和科学化程度的提高 ,对农业气象业务体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对而言 ,在传统农业体制下 ,形成的以农业气象观测、服务、试验研究为基本框架的农业气象业务 ,已很难满足当前农业发展之需求。1 农业气象服务 ,是气象业务自下而上发展的生命线 ,必须有超越农业发展的思想意识、业务体制和对农业生产的科技指导性  建立在…  相似文献   

2.
农业保险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是一项分散农业灾害风险、稳定农民收入、保障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制度安排。气象灾害是农业自然灾害的主体,气象服务是农业保险中的重要环节,深入研究农业保险中的气象法律政策将有助于农业保险的发展。文中介绍了国内外农业保险的政策和实施,对农业保险的气象服务法律政策制度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并对农业保险气象服务法律制度提出可行性建议,以期为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厉亚萍 《浙江气象》2009,30(3):28-31,47
农业作为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交织的特殊产业,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气候条件。主要表现在抵御自然和抗风险能力薄弱,自然灾害极易造成对农业生产的破坏,气象条件成为决定农业丰歉的重要因素。要确保农民增收,实现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对农业生产迫切需要做好气象防灾减灾服务和实施政策性农业保险,从而形成稳定农民收入的长效保障机制。以鄞州区为例对实施政策性农业保险和农业防灾减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随着气候变化和农业经济的发展,各地农业生产格局的不断调整,山西省现有的地面观测网络已经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亟待改善和加强。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山西省农业生产格局与原有站网监测的不适应以及现有农业生产格局对站网监测的需求,对气象观测站网建设提出相关建议,对提升农业气象服务能力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影响研究展望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综述了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农业气候资源、农业气象灾害(干旱、洪涝、高温热浪、低温灾害)和农业病虫害的变化趋势与规律,从农业生产潜力变化、作物种植制度变化和作物品质变化等方面阐明了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影响事实,分析了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可能影响和中国农业生产适应气候变化的对策措施。在此基础上,针对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气候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农业生产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指出了当前中国关于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研究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未来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影响研究需要重视的方面,为确保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的农业生产安全及粮食安全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6.
层次分析法在福建省农业气象灾害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影响福建省农业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干旱、洪涝、风雹、低温冻害)进行量化分析,得到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权重:水灾>旱灾>冻害>风雹灾.利用福建省1980-2004年农业受灾和成灾面积资料,建立农业气象灾情的综合评价模型对福建省近25年的农业气象灾害进行定量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福建省农业气象灾害的中灾及以下灾情的出现频率占总数的88%,1997年灾情最重,1984年最轻.进一步分析发现,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危害随年代增大.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法,1949—2006年以来气象灾害对我国农业经济损失的统计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了农业因极端天气受灾成灾特点;气象灾害对农业粮食产量的影响分析;农业受气象灾害的成因,经过数据回归方程统计分析指出极端气候对我国农业经济损失量在加大的趋势,必须做出相应的积极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8.
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54,自引:6,他引:4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气候变化已成为当今科学界、各国政府和社会公众普遍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气候变化可能对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产生灾难性影响,农业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最直接的脆弱行业。因此,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研究一直是气候变化研究领域中的热点问题之一。该文系统介绍了有关全球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影响研究的现状与进展,包括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的研究方法、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对农作物的影响试验、气候变化对农业气候资源的影响、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气候变化对农业种植制度和品种布局的影响、气候变化对农作物气候生产潜力和气候资源利用率的影响等,指出当前在研究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评估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应加强对气候变化情景和预测模式不确定性的研究、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的方法研究。此外,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以及气候变化对农业病虫害的影响研究等仍较薄弱,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深入。  相似文献   

9.
在1974-1979年间,美国农业气象工作发展较快,为各种农业活动提供的各式各样的农业气象服务越来越多,有关部门和生产者对这些情报的使用也日益增加. 一、加强农业气象组织机构 1.成立农业气象研究所为了适应各部门对农业气象情报日益增长的需要,美国农业部和国家海洋大气局于1978年7月成立了“联合农业气象研究所”.该所以国家海洋大气局的农业气候服务研究室为基础,又增加了一些气象学家,以保证对全世界所有主要农业区天气条件的监视能力.另外,还从农业部世界粮食和农业形势展望委员会调来两名农业气象学家,国家海洋大气局负责监  相似文献   

10.
范治源 《气象》1979,5(9):25-27
我国幅员广阔,农业自然资源丰富,各地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差异很大,农业生产具有强烈的地域性。为了充分合理发掘自然生产力,保证农业全面发展,高产稳产,必须查清各地的农业自然条件,按照农业生产地域差异的客观规律,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对农业的合理配置进行区划。这是制定农业发展全面规划、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工作,是因地制宜指挥农业生产、实行科学管理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1.
新疆东部黑戈壁作为气候恶劣、人迹罕至的生态脆弱区,具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利用红柳河陆气相互作用观测站2019年4、7、9月观测资料,分析东疆黑戈壁地表辐射及能量收支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地表辐射及能量收支各分量日变化均为单峰型。就不同季节而言,太阳总辐射和净辐射为夏季>春季>秋季,反射短波辐射为春季>夏季>秋季,地表和大气长波辐射为夏季>秋季>春季。(2)能量收支各分量季节变化明显,感热通量为春季>夏季>秋季,潜热通量为夏季>秋季>春季,地表土壤热通量为秋季>夏季>春季;能量分配在不同季节均以感热为主,地表土壤热通量次之,潜热通量极其微弱。(3)地表反照率日变化均为“U”型,在不同季节表现为春季>秋季>夏季,依次为0.29、0.27、0.26。东疆黑戈壁地表反照率整体较高,这是下垫面为黑色砾石所致。  相似文献   

12.
北半球50hPa平均环流的若干特征及其与500hPa的某些关联   总被引:4,自引:6,他引:4  
瞿章  张海俊 《高原气象》1990,9(4):424-431
本文根据北半球50hPa20年平均环流的槽脊特征,分析发现:在全年各月,尤其是冬半年中高纬圈,以2波为主要特征;夏季50hPa平均环流在30°N圈的90—120°E上存在着可能是青藏高原影响的强高压脊。 对50hPa超长波的波数、波长以及500hPa占50hPa波长之比率分析发现:由于地转偏向力向北(南)的增加(减小)和平均波长向北(南)的减小(增大)的相反作用的共同结果,50hPa上的波数在极地和赤道少,而在中纬度最多,这与500 hPa相类似; 对流层(500hPa)与平流层(50hPa)的平均波长比率冬季明显大于夏季,尤其是中高纬度。这表明中高纬度对流层与平流层之间冬季比夏季有着更多的相互作用。这与Charney和Drazin的理论分析相一致。  相似文献   

13.
阿克苏河流域防汛抗旱气象服务的首要任务是夏季汛期防洪服务,其次是春季到夏初的抗旱服务。根据阿克苏河流域各类型洪水的气象成因,提出了该流域防洪气象服务保障技术包括:流域内山区积雪遥感监测,融雪气象条件分析,面融雪量分析,面雨量分析,流域内夏季强降水监测和短时短期预报,平原区大风天气过程的中短期预报等。环流特征分析是做好引发洪水的各类气象要素变化的分析和预报的基础,给出了阿克苏河流域洪水主要类型的环流特征。  相似文献   

14.
低空越赤道气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越赤道气流是南、北半球物质、能量交换的主要通道,其强弱对夏季风爆发、台风的发生及中国降水等有重要影响。简要回顾了低空越赤道气流强弱突变对亚洲夏季风爆发早晚、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北抬位置、西北太平洋地区台风生成多寡及中国夏季降水影响的研究进展,并简要讨论了越赤道气流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5.
用奇异值分解法通过对新疆区域28站1961~2005年夏季(6~8月)平均温度和总降水量资料的分析,得到了新疆夏季主要三对温度和降水量空间分布的典型特征场。新疆夏季温度的空间分布与降水的空间分布基本呈反相关,多雨区的温度呈偏低趋势。夏季降水分布有南北反相、全疆一致、内外反相3种类型。前期5月份南、北疆的温度和降水特征一般会一直延续至夏季。  相似文献   

16.
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地区温压湿场的时空统计特征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7.
In this study, the hierarchical clustering technique, called Ward method, was applied for grouping common features of air temperature series, precipitation total and relative humidity series of 244 stations in Turkey. Results of clustering exhibited the impact of physical geographical features of Turkey, such as topography, orography, land–sea distribution and the high Anatolian peninsula on the geographical variability. Based on the monthly series of nine climatological observations recorded for the period of 1970–2010, 12 and 14 clusters of climate zones are determined. However, from the comparative analyses, it is decided that 14 clusters represent the climate of Turkey more realistically. These clusters are named as (1) Dry Summer Subtropical Semihumid Coastal Aegean Region; (2) Dry-Subhumid Mid-Western Anatolia Region; (3 and 4) Dry Summer Subtropical Humid Coastal Mediterranean region [(3) West coast Mediterranean and (4) Eastern Mediterranean sub-regions]; (5) Semihumid Eastern Marmara Transition Sub-region; (6) Dry Summer Subtropical Semihumid/Semiarid Continental Mediterranean region; (7) Semihumid Cold Continental Eastern Anatolia region; (8) Dry-subhumid/Semiarid Continental Central Anatolia Region; (9 and 10) Mid-latitude Humid Temperate Coastal Black Sea Region [(9) West Coast Black Sea and (10) East Coast Black Sea sub-regions]; (11) Semihumid Western Marmara Transition Sub-region; (12) Semihumid Continental Central to Eastern Anatolia Sub-region; (13) Rainy Summer Semihumid Cold Continental Northeastern Anatolia Sub-region; and (14) Semihumid Continental Mediterranean to Eastern Anatolia Transition Sub-region. We believe that this study can be considered as a reference for the other climate-related researches of Turkey, and can be useful for the detection of Turkish climate regions, which are obtained by a long-term time course dataset having many meteorological variables.  相似文献   

18.
李菲  段安民 《大气科学》2011,35(4):694-706
利用2008年多种台站观测和再分析资料,通过相关分析和合成分析,详细讨论了青藏高原夏季风季节内变化及其与印度夏季风和东亚夏季风降水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2008年高原夏季风爆发偏早,降水偏多,季风活动有明显的季节内振荡特征、其准双周振荡特征与东亚夏季风指数和印度全区降水振荡周期相似.高原夏季风强(弱)时,印度全区及我国...  相似文献   

19.
Internal variability of the Asian monsoon system and the relationship amongst its sub-systems, the Indian and 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 are not sufficiently understood to predict its responses to a future warming climate. Past environmental variability is recorded in Palaeoclimate proxy data. In the Asian monsoon domain many records are available, e.g. from stalagmites, tree-rings or sediment cores. They have to be interpreted in the context of each other, but visual comparison is insufficient. Heterogeneous growth rates lead to uneven temporal sampling. Therefore, computing correlation values is difficult because standard methods require co-eval observation times, and sampling-dependent bias effects may occur. Climate networks are tools to extract system dynamics from observed time series, and to investigate Earth system dynamics in a spatio-temporal context. We establish paleoclimate networks to compare paleoclimate records within a spatially extended domain. Our approach is based on adapted linear and nonlinear association measures that are more efficient than interpolation-based measures in the presence of inter-sampling time variability. Based on this new method we investigate Asian Summer Monsoon dynamics for the late Holocene, focusing on the Medieval Warm Period (MWP), the Little Ice Age (LIA), and the recent period of warming in East Asia. We find a strong Indian Summer Monsoon (ISM) influence on the 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 during the MWP. During the cold LIA, the ISM circulation was weaker and did not extend as far east. The most recent period of warming yields network results that could indicate a currently ongoing transition phase towards a stronger ISM penetration into China. We find that we could not have come to these conclusions using visual comparison of the data and conclude that paleoclimate networks have great potential to study the variability of climate subsystems in space and time.  相似文献   

20.
经圈环流对定常波传播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燕  缪锦海 《气象学报》1994,52(4):424-432
在一般斜压大气中,基本气流中包含经圈环流时,定常波传播不仅能穿过东风带,而且明显增强。在基流含有经圈环流的情况下,北半球中纬度地形强迫可引起低纬大气的显著响应,这表明经圈环流在中低纬定常响应的相互联系中起着重要作用;北半球中纬度热力强迫可产生类似北半球夏季季风环流的波列分布,这说明经圈环流在夏季季风环流的形成中起着一定的作用;在赤道东太平洋加热强迫情况下,在冬半球可引起PNA型的定常波传播波列,而在夏半球却没有明显的PNA特征。这表明经圈环流对冬、夏半球的定常波传播路径有着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