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第三届全国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于1994年5周别日至6月息日在青海省西宁市多巴高原体育训练基地召开,同时举行1朋2~1993年度涂长望青年气象科技奖颁奖仪式以及全国气象学会秘书长会议。这次会议是作为中国气象学会成立七十周年纪念活动的组成部分。根据中国气象学会的分配名额及贵州省气象学会会议代表的推荐办法,推荐贵州省气象台李鹏章、贵州省气科所黄万岗、铜仁地区气象局金建德三同志光荣出席会议。他们的学术论文都参加了会议交流,都被授予全国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称号,发给了证书并予以表彰。我省代表出席全国…  相似文献   

2.
我国气象科学事业卓越的建设者、组织者、国际知名的气象学家涂长望同志离开我们二十年了。一位中国气象学家说:如果把竺可桢比作中国近代气象园地的播种者,那么涂长望和赵九章则是护苗人。今天,中国气象事业欣欣向荣,与他们当年的劳绩密不可分。涂长望同志热爱祖国、坚信真理、严谨治学,为发展我国气象事业鞠  相似文献   

3.
为了推动我区气象科学技术的发展,进一步调动广大气象科技工作者积极性、创造性,鼓励为气象事业现代化建设作贡献的气象科技工作者,区气象局与区气象学会首次进行气象科技优秀论文的评奖工作。评选小组收到了1982年元月——1985年12月在省级以上技术刊物发表或大多数在省级以上学术会议上宣读的学术论文共126篇。根据在某一学科领域中的水平和在气象应用中的效益,对气象科技推进作用的大小,经过评审小组反复认真的评选,最后评出一等奖一项、二  相似文献   

4.
季和 《气象》1986,12(8):50-50
全国首届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学术交流会,于1986年6月6日至9日在南京空军气象学院召开。这是中国气象学会建会62年来第一次召开的以青年为主体的学术交流会。 被推选参加这次大会的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共100名,其中1985年度青年气象科技奖获奖者5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学会评选的代表71名,中国气象学会各专业委员会评选的代表24名。百名青年代表中有52人来自各个部门气象业务技术岗位,有35人来自各级科研部门,有13人为气象教育育工作者。从代表们所从事的工作性质和分布的部门来看,无论是从事科研、教育工作,或是从事业务、技术工作,也无论是在高等院校、研究院所,或是在基层台站工作,只要刻苦学习、奋发努力,都能够迅速成才。 大会还特邀了近20名著名的老中年气象学家到会指导和做专题报告。老中青年气象学者共聚一堂,探讨学术,共议青年成长发展的道路。 大会于6日上午隆重开幕,中国气象学会副理事长谢义炳致开幕词。他说:召开这次会议的目的是:检阅青年气象工作者的科技成果,发现和培养  相似文献   

5.
《广西气象》1994年青年优秀论文评选揭晓1995年1月25日,《广西气象》编辑审查委员会在南宁召开了1994年度《广西气象》青年优秀论文评选会议,经专家们的严格评选,评出了10篇青年优秀论文:《广西气象》1994年青年优秀论文评选揭晓...  相似文献   

6.
海水温度与水旱问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我国对于水旱问题的研究,自从国人自办气象事业以来,大概要算从—九三一年七月大水灾开始,如呂炯竺可桢郑子政涂长望涂长望和牛天任等,这几位对于水旱的研究,都有相当贡献。尤其对于水旱灾发生时现状的分析,如呂炯、涂长望和牛天任等,都具有相当事实。但水旱的研究,不仅要明瞭水旱发生时的气象状况,最好还  相似文献   

7.
由中国气象局组织,温克刚为编辑组组长,陶诗言院士任主编,叶笃正院士作序的《涂长望文集》,已于近日由气象出版社出版。 涂长望先生( 1906~1962)是中国近代气象科学奠基人之一,中国长期气象预报的开拓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事业的主要创建人,是新中国首任气象局局长。在涂长望先生的领导下,新中国气象事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 涂长望先生研究中国气象,无论是起点还是所达到的水平都是很高的。早在20世纪30年代,他的《大气运行与世界气温之关系》的论文,就引起国际气象界的瞩目;40年代,他的《中国夏季风之进…  相似文献   

8.
《气象软科学》2009,(4):167-167
2009年10月14日上午,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在杭州市之江饭店千人会堂隆重开幕。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浙江省省长吕祖善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开幕式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秦大河主持。在开幕式上,还颁发了第13届涂长望青年气象科技奖和首届(2007—2008年度)全国气象软科学奖。  相似文献   

9.
1991年lO月28日,在国家气象局卫星气象中心学术报告厅举行了纪念涂长望诞辰八十五周年大会,缅怀这位为我国科学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 涂长望是我国著名气象学家,是我国现代气象科学的开拓者,是新中国气象事业的奠基人。他早  相似文献   

10.
我国卓越的气象学家、知名教授涂长望同志逝世整二十年了。在这二十年,我们国家经历几番巨大的变化,今天全国人民在党的十二大精神指引下,正在满怀激情地建设社会主义祖国,我国的气象事业也正在加快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今天我们回忆和纪念涂长望同志一生在建设和发展我国气象事业所建立的功绩的时候,更觉得意义深远。 涂长望同志1906年生于湖北汉口,自幼刻苦求学,高中毕业后,入上海沪江大学科学  相似文献   

11.
《气象科技》1982,(4):81-81
[1〕ehang一wang Tu,ehin。Raj。rall and world weather.宙e爪。‘。可‘,e丑。yaz万et.厅。。·,v。一 4 .No.38.1934.〔2〕涂长望,中国雨量区域的分类.气象研究所集刊,第五号,1935.〔3〕涂长望,我国的水灾可以避免吗?气象杂志,第11卷,In一116页,1935.〔4〕涂长望,峨眉山泰山  相似文献   

12.
记者近日了解到:去年12月22日和26日,钱学森曾两次来信给气象科普作家、丹东市气象局高级工程师谢世俊,帮助和鼓励他从事气象科普著述。 前一封信钱老应谢世俊的请求为其介绍了两位科学院院士,帮助谢正在撰写的《涂长望传》提供涂长望当年在南加州组织中国科协北美分会的情况。信中说:  相似文献   

13.
<正>近期,新疆气象局科学技术委员会召开2009年度新疆气象科技工作奖评审会议。会议按照《新疆气象科学技术工作奖励办法》有关规定和要求,对申报新疆气象科技工作奖的14个项目和个人进行了评审。经过申报者的现场答辩、专家质疑和讨论,评选结果是:何清研究员荣获新疆气象局科  相似文献   

14.
学会动态     
新疆气象学会在三月十一日召开三届七次常务理事会.会议决定:1.世界气象日宣传活动除按原订计划出版《新疆气象科普》报,并通过《新疆日报》、新疆人民广播电台开展宣传外,于3月29日组织一次报告会,各专题报告由张家宝、徐德源、李江风、温跨达、桑修诚、高子毅同志负责.2.参加中国气象学会青年气象科技奖评选论文推荐及出席首届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学术交流会人选,将由学会秘书处作进一步的工作.3.学会推荐秘书长吾甫尔同志为自治区科协科  相似文献   

15.
涂长望是著名气象学家、自然科学界积极的社会活动家。他以卓越的气象科学研究成果和杰出的组织才干,为中国的现代气象科学事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他是新中国第一任中央气象局局长,  相似文献   

16.
河南省气象科技服务现状及发展潜势分析刘爱香郭建喜(河南省气象局,郑州·450003)1河南省气象科技服务现状气象科技服务是气象部门一项卓有成效的改革,是气象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南省的气象科技服务工作从1985年国办发[1985]25号文件下发开始,...  相似文献   

17.
科学是非常爱妒忌的 ,科学只把最高的恩典赐给专心致志的献身于科学的人。他 ,从校门走进气象殿堂已有 1 7个年头了。工作一直兢兢业业 ,努力进取。在国家级、省级、地级三级学术刊物上发表气象科技论文 1 8篇 ,独立、主持、参加完成科研课题 8项 ,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 2项 ,获厅局级科技进步奖 4项 ,另有 2篇论文获“科技兴盟”奖。利用业余时间 ,在全国各报刊杂志上发表气象科普文章 1 70余篇 ,共计 8万余字。自从参加工作以来 ,他干过专业气象管理、气候影响评价、文秘、产量预报、气象情报、人工增雨等多项工作 ,无论是干哪一行 ,他都能…  相似文献   

18.
正在我省气象科技工作者同全省人民一道,深入学习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精神和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加快我省气象改革步伐,推进气象事业全面发展的时候,辽宁省气象系统第二届青年科技工作者优秀论文表奖会召开了。我参加今天的大会非常高兴,为我省有这么一支青年科技队伍  相似文献   

19.
沐浴着明媚的春光,带着春的希望,年轻的气象科技工作者30余人汇聚在东湖之滨,共同就气象事业各个领域的科研成果切磋交流。这是湖北省气象学会召开的全省第二届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省气象学会理事长、省局副局长刘志澄、省气象学会名誉理事长、总工程师杨金政参加了会议并讲了话。刘副局长在讲话中,对学会能为青年科技人员创造这样互相交流、共同  相似文献   

20.
<正>11月26日,本刊从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完成的2010年度"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评选认定结果获悉,由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和辽宁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主办的《气象与环境学报》,经过多项学术指标综合评定及专家评议,被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源期刊"即"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