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日本等国水稻低温冷害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亓来福 《气象》1979,5(3):13-15
目前,水稻低温冷害不仅在温带的日本、南朝鲜、美国等国发生,而且在热带地区如斯里兰卡、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国亦有发生。因此,各国特别是日本的农业气象人员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现简介如下。 一、低温冷害的类型及其特征 日本根据低温对作物产生的影响及其出现的时间,将冷害主要分为延迟型和障碍型两类。 作物营养生长朔遭遇低温,使生育延迟,成熟不良造成减产,称为延迟型冷害。主要特征是:发芽率  相似文献   

2.
水稻生长季≥20℃积温与产量的关系及其预报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是沈阳地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水稻的丰、歉对粮食总产影响很大。经研究证明,水稻生长季≥20℃积温与产量的高低有密切关系。当≥20℃积温在2100℃以下时,就会因热量不足而发生延迟型或障碍型冷害,最终造成水稻严重减产(如1957、1969、1972、1976年)。  相似文献   

3.
1 引言 水稻是沈阳地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水稻的丰、歉对粮食总产影响很大。经研究证明,水稻生长季≥20℃积温与产量的高低有密切关系。当≥20℃积温在2100℃以下时,就会因热量不足而发生延迟型或障碍型冷害,最终造成水稻严重减产(如1957、1969、1972、1976年)。只有当≥200℃积温得到基本满足,而其他光、水  相似文献   

4.
低温冷害气象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梁荣欣  沈能展 《气象》1982,8(2):26-27
近几年来,低温冷害的研究多以积温为指标,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热量条件和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间的定性或定量的关系。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作物受低温危害的关键时段出发,用图示法表示哈尔滨地区(代表黑龙江省南部地区)不同冷害年的气象型。 一、确定低温危害作物的关键时段 黑龙江省受低温危害的作物主要是玉米、高粱和水稻。据研究,玉米,高梁属延迟型冷害;水稻延迟型冷害和障碍型冷害都有。造成玉米延迟生长发育的温度敏感时期,从外部形态上看,是在出苗至八叶期、灌浆至成熟期;高粱是在三叶至七叶期、开花至灌浆期;水稻是在苗期至分蘖期(抽穗前10天前后的低温  相似文献   

5.
低温对于日本北部的水稻栽培是一个重要的气候因子。整个营养生长期的连续低温会使抽穗延迟,结果产量会大大地减少。然而出苗或移植短期低温的影响,也好像幼穗形成期到开花期一样,是值得注意的。如果移植后最初十天遭受低于13℃连续低温,水稻植株就会死亡。生长在洼地苗床中的稻秧移植后在温度高于16℃时开始发根。 在幼穗形成期至开花期之间,如果短期温度降低到17℃以下,就会出现明显的不实。这种减产型式跟延迟型不同。柿崎和木户(1938年)发现,这个时期的低温阻碍减数分裂阶段花粉母细胞的正常发育,因此造成不实。他们的结果后来被田中(1940,1941年),木户  相似文献   

6.
为合理运用气候资源来指导黑龙江省水稻莳植,采用数理统计方法、Mann-Kendall(简称M-K)突变检验法以及水稻低温冷害概率计算法等方法 ,经过统计分析1971-2014年黑龙江省逐年平均气温的变化规律和相对应的M-K突变检验,同时结合水稻产生低温冷害的时空特点之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971-2014年间,黑龙江省低温冷害出现的概率由南向北增加。北部地区为延迟型冷害出现次数最多的区域;松嫩南部地区最不容易发生延迟型冷害;牡丹江山区比三江平原地区更易发生延迟型冷害。同时,黑龙江省水稻种植区障碍型冷害每10 a发生频率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降低,20世纪80年代是障碍型冷害出现最多的时段,20世纪90年代是障碍型冷害出现由多到少的转折期,本世纪初是障碍型冷害出现频率最低的时段。在地理分布上,障碍型冷害发生频率的趋势表现为由东西部向中部、由南向北增高,其中西部障碍型冷害出现概率最低,北部最高。  相似文献   

7.
根据2007-2008两年棉花延迟型冷害的试验结果,统计分析日照、积温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光温与产量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产量随积温和日照时数减少而减少的趋势明显。其中现蕾~吐絮阶段≥20℃积温与日照不足导致的减产幅度大于其它生育时段和≥15℃、≥10℃两种积温及日照不足发生的冷害。≥20℃积温的变化可作为秋季延迟型冷害的重要热量指标。  相似文献   

8.
我国作物冷害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一、概况在作物生育期里,因为温度低(0℃至20℃)而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并引起减产的自然灾害,称为冷害。我国南北方都有冷害发生,而尤以北方为严重,近年的几个严重冷害年,东北地区粮食和大豆的减产幅度高达百亿斤以上,其中减产最严重的是水稻、高粱,其次为玉米、大豆、谷子,并且因降低种子质量影响第二年的生产。所以,作物冷害是影响地域广、减产幅度大的自然灾害之一。同国外一些国家相比较,我国对冷害的研究开始较晚。竺可桢于1964年在“论我国气候的几个特点及其与粮食作物生产的关系”一文中,指出了冷害影响的存在。同年,冯绍印、朴昌一对吉林省延边地区水稻产量与气象条件关系的分析中,提出了冷害的概念及歉收年水稻各生育阶段的温度指标,并按照其出现的时间和危害特点划分为  相似文献   

9.
延边地区的低温冷害及其预报经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温冷害,即在农作物生育期间内温度低,热量不能满足作物生长发育的需求,而使生育期推迟,霜前不能保证成熟度(延迟型)或作物在对气温敏感的生育期遇到低温,使正常生育受到障碍,降低结实率,从而导致减产的自然灾害(障碍型)。1概述延边地处中纬度东北亚滨海区域,由于经...  相似文献   

10.
采用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气象影响模式计算出的各站水稻灌浆程度,以年灌浆程度≤85%作为判定延迟型冷害的标准,分析了近48a东北三省水稻延迟型冷害空间分布特征及时间变化规律。研究得出:东北三省延迟型冷害主要发生在黑龙江省东北部、东南部地区和吉林省东北部地区。东北三省延迟型低温冷害总体呈现减少的趋势;冷害集中出现在1996年以前,1997年后冷害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1.
春玉米穗分化期低温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讨低温冷害对东北地区春玉米的影响,确定障碍型冷害对春玉米生育的影响程度,2015年以郑单958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利用人工气候室模拟低温(13℃,15℃,17℃)研究穗分化期(前期、中期、后期)春玉米产量构成因素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春玉米在穗分化期受不同低温影响后,观测到的产量构成因素和光合特性的变化趋势相似;与对照相比,低温处理后,春玉米穗长和穗粒数显著减少、穗粒重显著降低,且温度越低,持续时间越长,影响越重;穗粗和百粒重变化不显著;穗分化前期低温对春玉米穗粒数影响最重,中期次之,后期较小;低温处理后春玉米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均显著降低;穗分化期春玉米遭受障碍型低温冷害造成穗粒数减少是减产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可为春玉米障碍型低温冷害影响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基于ArcGIS Engine的北方作物低温冷害监测评估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易受气候变化引发的低温冷害灾害,总结常用低温冷害监测、评估方法和指标,结合统计模型,利用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气象预报数据和卫星遥感数据,以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数据库作为支持,应用ArcGISEngine开发工具包,在Visual Studio 2005开发环境下,完成了以玉米、水稻为主要粮食作物的北方地区低温冷害监测评估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实现了玉米延迟型低温冷害、水稻障碍型低温冷害、年度低温冷害和遥感低温冷害监测,以及玉米、水稻低温冷害影响评估及预测.  相似文献   

13.
东北地区夏季低温的气候分析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22  
丁士晟 《气象学报》1980,38(3):234-242
本文分析了1881年以来东北地区夏季气温,得到了东北夏季严重低温在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上都是一种很大尺度的现象。长春5—9月的平均气温和可以很好地代表东北地区的冷暖。东北夏季气温有明显的阶段性,即有明显的110年长周期和3年左右的短周期。东北夏季低温会造成农业严重减产,气温低的地方危害更大,低温冷害年水稻减产最大,其次是高粱。  相似文献   

14.
东北地区粮食作物冷害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东北地区是我国主要商品粮基地之一,但是产量不稳定,且近三十年来总产量的变化幅度有增大的趋势;五十年代变幅仅为几十亿斤,六十年代以来有的年份却高达一百亿斤以上(1969、1972年)。这样大的变动,当然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经过几年的试验研究,确认低温冷害是东北区粮食减产的主要原因。现将我们对冷害规律和防御措施的看法分述如下。 一、东北冷害的表现及其出现规律 (一)冷害的几种类型 1.延迟型冷害及作物的敏感期:北方主要属一季作物栽培区。如果大田作物(玉米、高梁、大豆、谷子)生育期内温度低,其成熟期就会延迟,不能在霜冻前成熟。这种贪青晚熟的现象被称为“哑叭灾”。遇到这种现象时粮食粒重下降,产量降低。这种延迟型冷害是北方的主要冷害类型。 作物从播种到成熟的全过程的发育速度都受气温  相似文献   

15.
利用2013年4—10月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地区4个不同海拔高度试验点水稻盆栽和跨海拔搬运试验资料,分析了海拔高度变化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及光合作用特征,确定粳稻和籼稻生长最大差异的临界海拔高度,结合同步气象观测数据确定云南地区粳稻和籼稻拔节期、开花结实期及乳熟期的低温冷害指标.结果表明:由海拔高度变化造成温度的变化对云南地区粳稻和籼稻生长指标及光合作用特征均具有较大影响,粳稻受影响更显著;籼稻生长最大差异临界海拔高度为1500—1800 m,粳稻生长最大差异临界海拔高度为1800—2100 m;在云南地区水稻拔节期,籼稻低温冷害成灾指标为19.6℃,粳稻低温冷害成灾指标为17.2℃;在水稻开花结实期,籼稻低温冷害成灾指标为20.5℃,粳稻低温冷害成灾指标为18.1℃;在水稻乳熟期,籼稻低温冷害成灾指标为19.1℃,粳稻低温冷害成灾指标为16.7℃.  相似文献   

16.
公元626年,日本就有冷害的记载。从十七世纪到现在,约有100个歉收年,其中冷夏造成的歉收年,大约每6年一次。日本历史上4次大歉收年(1695、1755、1783、1837)都是由于冷夏的原因造成的。二十世纪初,也曾出现过三大冷害年,即1902、1905、1913年。1980年日本从北海道到九州一带,又出现了异常低温。日本的冷夏北部最严重,主要是在日本的东北、北海道,特别是三陆沿岸和北海道东部等地。而四国、九州、冲绳也会受到冷夏侵袭。  相似文献   

17.
吉林省水稻延迟型低温冷害气候风险评价与区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吉林省是全国主要的水稻产区之一,研究水稻延迟型冷害发生规律及风险性,对于防御冷害和保证水稻安全生产意义重大。基于1961-2008年吉林省46站平均气温资料,建立包括生长季热量变异系数、冷害发生频率、冷害风险指数和冷害发生气候概率4个指标在内的指标体系,对水稻延迟型低温冷害风险进行评估。将4个评价指标进行极差标准化,采用等权重求平均,得到水稻低温冷害气候风险综合指标;将吉林省划分成高、次高、中等、次低和低5个水稻延迟型低温冷害气候风险区域。结果表明:吉林省的东部延边、白山多数地区低温冷害的风险性较大;西部地区大部、四平大部和通化南部低温冷害的风险性较小。  相似文献   

18.
吉林省的冷害及其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吉林省地处北温带,目前粮食作物和大豆的种植制度是一年一作。有些年份,由于生长季热量偏少,或作物的某一发育阶段出现一定的较低温度,引起作物生育延迟以至秋霜到来尚不能完全成熟,或直接危害作物结实器官的形成,致使减产歉收。这种以低温为主要特征的灾害称为冷害,是对本省粮豆产量影响最大的灾害。它的特点是:影响的地域广,且对全部粮豆作物都有危害,因而对产量的影响也最大。1954、1957、1969、1972年是本省冷害最严重的年份,这四年与其前一年相比,全省粮豆总产量平均减产16%,其中减产幅度最大的是水稻和高粱,分别减产39%和19%。不仅如此,冷害  相似文献   

19.
一、前言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夏季低温冷害是东北地区农业生产上的主要灾害之一.在严重的低温冷害年,粮食产量可减产几十亿甚至百亿斤以上. 所谓夏季低温冷害,是指在作物整个生育期或某个生育阶段,气温低于作物所需要的临界温度而造成的严重减产.近年来,许多研究都证明,低温冷害具有影响面积大、危害程度重、发生频率高等特点.调查,它不仅发生在中高纬度温凉地区,在低纬甚至赤道地区也有发生.  相似文献   

20.
日本作物产量预报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四强 《气象》1985,11(3):25-27
日本的作物产量预报分为研究和业务两个方面。研究主要集中在农林水产省所属的农业环境技术研究所和农业试验场以及部分综合大学农学系;业务属于农林水产省统计情报部。下面分别就研究和业务情况及今后设想作一简要介绍。 一、研究方面 1 气象统计模式:在日本最常见到的是多元回归分析,通常将产量序列视为时间的函数,用曲线回归式拟合实际产量与预测产量的差,即把回归残差(y-)作为因变量;模式的因子可以概括为作物生育期间的光、温、水条件。由于各地气象、气候条件的差异,引起产量变动的因子也不相同。位于太平洋沿岸的东北地区(本州东北部),由于亲潮寒流的影响,从太平洋上吹来的冷风常常造成夏季的作物低温冷害而导致减产,所以这一地区决定水稻产量的主要因子是6—8月的月平均温度。例如青森县预测水稻产量,用水稻生育期间的月平均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