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设计了一个以均匀网格差分模式为基础的变网格差分模式,如证明:如前者满足一定条件并具有质量和能量守恒性质,以及与连续情况一致的动,位能之间的转换关系,则变网格模式也同样具有,而且,把前者改变为后者增加的运算量很小,也非常方便。  相似文献   

2.
在修正的MM4和一个有限域变网格差分模式的基础上,设计了全球变网格多层原始方程差分模式。可以证明:设计的模式具有质量、能量守恒等整体性质,并具有正确的动、位能转换关系。为了克服高纬地区经线辐合带来的时间步长须取得很小的问题,给出了不进行滤波处理并仍能保持整体性质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3.
球面上斜压原始方程组保持总有效能量守恒的差分格式   总被引:8,自引:9,他引:8  
曾庆存  张学洪 《大气科学》1987,11(2):113-127
本文从标准层结近似下球面上的斜压原始方程组出发,针对两类常用的网格系统——C-网格和B-网格,分别设计出可以保持总动能、总有效位能和总有效表面位能之和守恒的差分格式.同时,讨论了定义在交错网格上的差分和平均算子的一些很有用的性质.  相似文献   

4.
讨论了用多重网格方法(MGM)求解赫姆霍兹型欧拉方程第一边值的五个定解问题,并与变系数超松弛迭代法作了比较。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精度条件下,前者所需的计算时间要比后者少,时间效率比随着网格数的增加而明显提高,反映了用多重网格方法求解大型差分方程组数值解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了一种用于双向套网格模式的变格距差分计算方案。该方案在不同格距的网格区采用不同精度的差分格式,它自然地连接粗细网格,避免了一般套网格方案在粗细网格相重合点上进行的重复计算。用解析法和数值试验证明了:它与其它一些变格距差分格式相比,对短波的穿透能力有明显改进,虚假的反射也较小。应用该方案建立了正压原始方程双向套网格模式,并采用空间分解和时间分解计算方法。这不仅使二维问题转化为二个一维问题,而且二维套网格也可简化为一维均匀网格和一维套网格两部分,从而使计算和程序简化。用理想场为初值所做的一系列数值试验表明,该模式中的波可以自由进出粗细网格区,计算稳定。最后,还用该模式做了台风路径预报试验,给出了一些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6.
刘卓  曾庆存 《大气科学》1995,19(2):129-139
本文基于自适应网格的原理,发展了一套网格随时间变的自适应网格模式。该模式保持着 IAP 模式原有的整体积分性质,并具有在任何时刻可随意调整网格点的疏密程度及网格点与边界相重合的特点。可用于台风路径的数值预报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一个有限区变网格模式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国家气象中心业务运行的有限区球面均匀网格模式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有限区变网格模式。使预报的窗口区设计为均匀细网格0.5°,而窗口区以外则以0.1°经纬度均匀向外递增。采用廖洞贤1995年提出的坐标变换方法,变网格中的模式方程可以在相应的均匀网格上进行计算。利用实际资料对绝热模式进行了变网格与全场均匀细网格0.5°的对比试验。3个个例的试验结果表明:对窗口区变网格模式预报几乎与全场均匀细网格模式预报水平相当。但由于窗口区外网格点数减少而所用计算机时(CPU)节省了一半以上。  相似文献   

8.
刘卓  曾庆存 《大气科学》1995,19(2):129-139
本文基于自适应网络的原理,发展了一套网格随时间变的自适应网格模式。该模式保持着IAP模式原有的整体积分性质,并具有在任何时刻可随意调整网格点的疏密程度及网格点与边界相重合的特点,可用于台风路径的数值预报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了滞弹性系统中三维动量方程的一种新的二阶有限差分形式。这种差分形式使三维运动中的总动能和二维运动中的总涡度拟能守恒。它可以用于由曲线正交坐标表示的方程及用于笛卡尔坐标系的变网格模式。  相似文献   

10.
气候和天气数值预测本质上都需建立在离散空间的基础上,并要求有高精度的空间离散化计算方案。然而,解析性微分算子和离散性差分算子的差异却是造成数值计算的原始误差源。作根据约束性代价函数原理提出了能够使得截断误差最小化的中心差分优化算子。从最优化角度看,该算子本质上是以一种简单但却相当创新的方式尝试应用变分连续同化(VCA)技术来最小化大气模式中的空间截断误差。此外,该优化差分算子的设计不依赖于网格结构,即可应用在绝大多数Arakawa网格上,诸如非跳点网格(Arakawa-A)以及常规跳点网格(Arakawa-B,Arakawa-C,Arakawa-D)。但为了对优化差分算子精确性进行严格测定,该算子的基准试验结果是通过在截断误差最易被激发出来的非跳点网格上进行严格理论和实际数值模拟测试得到的。两的结果都表明该优化差分算子截断误差造成的数字噪音能被减小到最小量。  相似文献   

11.
作者的目的是分析地形对由于热力差异所引起的局地锋生现象和地转适应过程的影响.为此,分别用零位涡流和均匀位涡流来近似代替实际大气,并借助位涡、绝对动量、位温的守恒关系,就地形对适应锋生和适应过程中能量转换等问题进行了简单讨论。初始位温扰动的水平分布及其相对于地形的位置对适应锋生有重要影响。当初始热力扰动主要位于地形迎风坡山脚时,地形不利于锋面形成,这时要形成锋面不连续,初始位温梯度的水平变化必须非常显著;当初始热力扰动主要位于山顶附近时,地形促进流体运动的辐合,有利于锋面不连续的形成,这时即使初始位温梯度的水平变化不是很大,也可能会形成锋面;当初始热力扰动主要位于背风坡时,地形是否有利于锋面不连续的形成取决于流体的层结情况,如果流体的基本层结很弱,地形促进锋面不连续的形成,反之,地形不利于锋面不连续的形成,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于在这两种情况下,地形引起的下沉增温效应的强弱是不同的。另外,地形对地转适应过程中动能和位能之间的能量转换率也有影响,与没有地形的情况相比,当初始热力差异显著区位于迎风坡时,能量转换率减小,当不平衡场位于背风坡时,能量转换率增加,原因是在迎风坡流体要克服重力作功,在背风坡重力对流体作正功。  相似文献   

12.
The energy mechanisms responsible for the splitting and rebuilding of the 100 hPa polar vortex are studied.They are the energy transporting upwards of the wave with wavenumber 2 in the troposphere and the nonlinear interaction between waves.The former mechanism appears t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making the polar vortex splitting,and the latter is minor in this process.However,in the rebuilding of the polar vortex,the latter seems to be more important than the former.  相似文献   

13.
广东两次台风龙卷的环境背景和雷达回波对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广州多普勒天气雷达及NCEP/NCAR再分析等资料对比广东省佛山市2015年10月4日EF3级和2006年8月4日EF2级台风外围强龙卷过程。结果表明:两次强龙卷都发生在登陆台风的东北象限,低层辐合、高层辐散及中低空强劲东南急流在珠江三角洲叠加是其产生的相似环境背景。环境参数均表现为较小的对流有效位能、低的对流抑制与抬升凝结高度、强的垂直风切变和大的风暴相对螺旋度。两个龙卷母体均为微型超级单体,前者雷达回波强度更强,钩状回波特征更明显;都存在强中气旋和龙卷涡旋特征(TVS),中气旋都在中低层形成后,向更低层发展最终导致龙卷。TVS比龙卷触地提前1个体扫出现,或与龙卷触地同时发生,中气旋和TVS的底高和顶高均很低。但两次龙卷触地前后,前者中气旋和TVS的底高和顶高出现突降现象,而后者中气旋和TVS的底高和顶高一直维持较低高度。龙卷触地前后,两者风暴单体的最强切变均出现剧增现象,但前者TVS的最强切变更强,比后者大1倍以上。  相似文献   

14.
辜旭赞 《气象科技》2004,32(1):19-24,33
文章研究了在热带海洋面上的水蒸发,发现水蒸发进入大气层将改变地面气压场,且蒸发潜热分为内潜热(水汽内能)和外潜热(水汽压力能),蒸发内潜热立即成为大气热能的一部分,而蒸发外潜热直接对大气层作功,使得大气位能增加;研究了大气中的大尺度凝结降水和积云对流凝结降水对于环境气压场与位势高度场的直接影响。用郭晓岚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已考虑凝结内潜热对大气的加热作用),加入了考虑因大尺度凝结降水和积云对流参数化凝结降水造成地面气压场及高空位势高度场的变化,后者应是凝结外潜热过程作用的结果。在上述研究过程中,必须引入考虑凝结作用的连续性方程,且最终可以改变有积云对流凝结降水发生的数值预报模式动力框架。  相似文献   

15.
徐枝芳  龚建东  李泽椿 《大气科学》2009,33(6):1137-1147
模式地形与观测站地形高度差异是地面资料同化方案设计中的一大难点。本文通过个例和单点试验对第I和第II部分 (徐枝芳等, 2007a, 2007b) 中涉及的两种解决模式地形与观测站地形高度差异的地面资料同化方法 (即增加温度地形代表性误差和温度订正方法) 进行对比分析, 并将这两种方法应用于WRF_3DVAR, 进行3个月的连续数值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随着地形高度差异的增加, 采用增加观测误差方法得到的估计值向其它资料同化分析值 (背景场值) 靠近, 在一定的高度差异下则失去了同化分析地面资料的意义; 温度订正方法对温度递减率的取值较为敏感, 在有探空资料参与同化分析时, 温度递减率取值敏感性相对减弱。当采用的订正值较为准确时, 采用温度订正方法较增加观测误差方法能更好地处理两种地形高度差异, 地面资料信息应用更充分, 得到的估计值最有可能接近真实值。当模式地形与观测站地形高度差异较小 (小于100 m) 时, 两种解决模式地形与观测站地形高度差异的方法达到的效果基本一致。单点及个例试验表明, 有探空资料等高质量观测参与同化分析时, 采用增加观测误差方法得到分析场更接近真实场。三个月连续试验也表明有探空资料参与同化分析时, 采用增加观测误差方法比温度订正法改进的郭永润同化方案 (Guo et al., 2002) 同化地面资料效果好, 且加入地面资料同化对所有量级降水预报都有所改善。当地面资料同化方案没处理好时, 加入地面资料同化的效果反而不如不加地面资料同化。  相似文献   

16.
《大气科学》2009,33(6)
模式地形与观测站地形高度差异是地面资料同化方案设计中的一大难点.本文通过个例和单点试验对第Ⅰ和第Ⅱ部分(徐枝芳等,2007a,2007b)中涉及的两种解决模式地形与观测站地形高度差异的地面资料同化方法(即增加温度地形代表性误差和温度订正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并将这两种方法应用于WRF_3DVAR,进行3个月的连续数值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地形高度差异的增加,采用增加观测误差方法得到的估计值向其它资料同化分析值(背景场值)靠近,在一定的高度差异下则失去了同化分析地面资料的意义;温度订正方法对温度递减率的取值较为敏感,在有探空资料参与同化分析时,温度递减率取值敏感性相对减弱.当采用的订正值较为准确时,采用温度订正方法较增加观测误差方法能更好地处理两种地形高度差异,地面资料信息应用更充分,得到的估计值最有可能接近真实值.当模式地形与观测站地形高度差异较小(小于100 m)时,两种解决模式地形与观测站地形高度差异的方法达到的效果基本一致.单点及个例试验表明,有探空资料等高质量观测参与同化分析时,采用增加观测误差方法得到分析场更接近真实场.三个月连续试验也表明有探空资料参与同化分析时,采用增加观测误差方法比温度订正法改进的郭永润同化方案(Guo et al.,2002)同化地面资料效果好,且加入地面资料同化对所有量级降水预报都有所改善.当地面资料同化方案没处理好时,加入地面资料同化的效果反而不如不加地而资料同化.  相似文献   

17.
1.IntroductionNumericalmodelsforweatherpredictionarebecomingmorereliableandpopularinmeteorologyandclimateresearch.Multi-laye...  相似文献   

18.
SPECTRUM期间目标台风移动的数值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目标台风Yancy的移动过程中,选择4个时段进行预报数值试验。模式初始场系根据SPECTRUM和TCM-90加强观测资料确定。结果表明:实际大气中目标台风移动的若干特征在模式大气中能够显示出来,如Yancy在1990年8月20日00时移向的转折现象等;台风非对称结构的低频振荡是产生移向转折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