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依据近五百年旱涝等级和冬季冷暖资料,在时域和频域上分析了长江下游地区的旱涝演变,并进而考察了它与淮河以南冬季冷暖的关系。结果表明:长江下游地区的旱涝变化存在2—3年、5—6年、7—14年、17—20年和27—32年的显著周期;;旱涝与冷暖的变化有2—5年、7年、12年和42年等显著的共同周期,在低频变化部分,冬季冷暖变化超前于夏季旱涝变化,而在中高频部分,两者则有同位相关系。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榆林、西安、安康近520年(1470—1989年)旱涝等级序列资料和近代降水资料,经过计算和分析得到未到8年(1992—2000年)的旱涝气候趋势。  相似文献   

3.
我国东部4-9月大尺度南北旱涝的特征及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我国东部4—9月逐月、逐季降水的跷跷板结构和气候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时段跷跷板结构的位置和强度不同。当时间尺度加大时,南北旱涝特征更明显。定义并计算了1951—2003年我国的南北旱涝指数。对夏季和8月典型南北旱涝年进行差异的显著性t检验,表明南北旱涝年的划分是合理的。研究了1951—2003年我国南北旱涝特征的长期趋势和年代际变化;研究了南北旱涝指数与冷暖事件年的关系。结果表明,冷暖事件年对6月、6—7月以及夏季大尺度南北旱涝有影响,暖事件年有利于发生北旱南涝;而冷事件年则相反。结果还表明,冷暖事件仅是我国南北旱涝分布的一个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浙江省近534年旱涝发生规律及突变分析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沈锦花  胡波 《气象》2005,31(10):76-79
采用1470~1979年五百年旱涝史资料,选取杭州、宁波、金华和温州旱涝等级资料,并把旱涝等级资料延伸到2003年。用小波分析、t-检验、低通滤波等方法,对浙江近534年旱涝灾害发生的规律、周期性、阶段性和突变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浙江中等强度的洪涝或干旱平均每3~4年发生一次,大涝或大旱平均每10年一遇;浙江旱涝在不同的时间尺度和层次上30年、50年、70~80年周期振荡最显著,其次为10~20年左右周期振荡;旱涝呈现出3个上升阶段以旱为主和3个下降阶段以涝为主的阶段性气候变化特征;突变分析发现浙江旱涝交替出现3处显著的突变,主要出现在1636、1708、1963年附近,呈现出少雨期-多雨期-少雨期的气候演变特征。  相似文献   

5.
近五百年广东降水量序列重建的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对广州、汕头近五百年旱涝等级资料进行增补,然后利用这些连续的等级序列和广州(88年)、汕头(108年)近百年的降水量(年和雨季降水量)资料,通过相关分析和周期分析,估算出近五百年的年和雨季降水量(具有五年滑动平均意义)。检验结果表明:无论是拟合程度、统计性质还是周期性均令人满意。这是重建广东历史降水量序列的初次尝试。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1470—1984年县志中的史料及全国分区温度等级资料,初次建立了逐年冬季温度等级序列(南方区和北方区)和华北夏季逐年温度等级序列;分冬夏两季对我国近五百多年的温度变化进行了探讨,论证了近五百多年温度变化的总趋势;比较了二十世纪的平均温度与十五至十九世纪平均温度的差异;分析了日—地—气之间的相互关系,得到若干有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近百年我国旱涝演变的周期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宗慈  王绍武 《气象》1979,5(1):19-22
旱涝的长期预报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但是要研究这个问题首先遇到的困难就是缺乏系统的降水观测资料。在50年代末期中央气象局研究所曾收集了数十年的观测记录,绘制了近几十年的降水等级图。这就成为今天长期预报的重要资料。但这份图各站长短不齐,中间并有若干缺测,因此使用时不方便,另外用来做气候变化研究,亦感序列过短。1975年以来,中央气象局研究所和各省、市、自治区气象局先后在北京大学及南京大学组织了两次会战,整理了近五百年旱涝史料。这就弥补了上述资料的不足。我们用1871—1970年100年较完整的资料对旱涝演变的周  相似文献   

8.
定量地掌握旱涝及其变迁的规律,是旱涝预报的重要基础。本文以四川盆东地区近五百年旱涝史料和气象观测降水资料为依据,以五百年旱涝等级分布图、干旱指数和平均旱涝等级及1951~1990年逐年伏旱、洪涝分布图为工具,探讨了盆东地区旱涝时空分布特点及其演变规律。运用功率谱分析和谐波分析等统计方法得出盆东存在着旱涝变化的2~3年、11~13年、35年、138年和272年周期的规律性。并着重对有观测资料的近60年降水、旱涝变化进行了研讨,尔后,试作了公元2000年前盆东旱涝展望。  相似文献   

9.
一、资料情况及旱涝等级的确定本文主要根据杭州市及所属七个县(市)的历史气候记载,对近600多年来的旱涝规律,作一些初步分析。在气候记载比较短缺的某些年份,也适当地参考了附近地区的历史气候记载,作为补充。为了建立逐年的旱涝序列,对某年的降水采用五个等级表示,1级——涝,2级——偏涝,3级——正常,4级——偏旱,5级——旱。旱涝分级依据和标准,根据《中国近500年旱涝分布图集》所作规定,主要考虑春,夏、秋三季旱情、雨情的出现时间、范围和严重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近500年四川盆地六地区旱涝资料,通过五年平均旱涝等级与近百年各年旱涝等级作自然正交分解,建立了两种不同时间步长的时间序列,用其分析旱涝变化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旱涝频次接近Г分布,近百年旱涝年增多,连旱连涝年突出。与全国各地旱涝的关系是:阶段性与全国相似,同期相关与江淮地区最好;长周期(如340、36、20年)位相早于我国东部地区。根据自然正交时间序列,采用多种统计方法进行分析,预测90年代开始,四川盆地将逐渐转向偏旱。  相似文献   

11.
刘继宪 《干旱气象》2005,23(4):66-72
刘宋时期虽然整体上属于历史气候变迁中的寒冷期,不过期间存在气温的波动。刘宋初年气温较低,元嘉中后期升至波峰,泰始年间降至波谷,刘宋末年气温再度升高。这种波动通过当时的各种气候资料表现出来,同时也反映在当时的水旱灾害发生特点上。一般在寒冷期,水灾发生的时间要晚,反之,则早。刘宋时期梅雨期到来的早晚和降水量的多少,受制于这种气候波动,同时也影响到当时水旱灾害的发生状况,是这种气温波动的集中表现。  相似文献   

12.
1. IntroductionDroughts are one of the greatest concerns of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For the outlook of future climate it is necessary togain insight into when the climate was dry, what ma-jor droughts occurred and why they did in the past(Jonathan and Kevin, 2003). Hence, we have to drawon paleoclimate data of various kinds and fortunately,we have an abundance of Chinese records and descrip-tions in historical and modern times for the purpose,which serve as one of…  相似文献   

13.
利用我国地面观测站降水资料以及欧洲中期数值预报中心 (ECMWF) 的月平均再分析资料, 研究了在全球平均表面气温偏冷和偏暖阶段, 我国东部降水开始和结束时间以及雨带南北移动的变化, 并分析了与东部降水变化相关联的大气环流特征。结果表明:近40年, 20世纪60—70年代全球平均表面气温处于一个相对偏冷时期, 而80—90年代处于偏暖时期; 在这样的变暖背景下, 我国东部地区年总降水量呈现出“南涝北旱”异常特征, 与冷位相比较, 在暖位相阶段长江流域年总降水量明显增加, 而华北地区降水量减少, 其中长江流域降水的增加主要是由夏季降水增加引起的, 3月长江中下游降水增加也很重要, 北方的降水减少主要是由从盛夏到初秋的降水减少引起的。平均而言, 暖位相阶段我国南方强降水开始时间较早、结束较晚, 持续时间较长, 而北方强降水开始较晚, 持续时间较短。从春末到夏季, 冷位相时我国东部强降水带表现出从华南、经过长江流域向华北移动的特征, 而在暖位相时强降水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 从华南向华北移动的特征不明显。雨带的这种异常变化与东亚大气环流有关, 在暖位相时夏季东亚大陆低压比冷位相时弱, 而鄂霍次克海高压偏强,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南, 使夏季东亚副热带地区的西南风减弱, 梅雨锋加强, 导致雨带滞留在长江流域, 使长江流域降水增加、北方降水减少。  相似文献   

14.
春季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异常与东亚夏季风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定义了新的东亚季风指数,分析表明该季风指数能够更好地反映西太平洋副高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以此为基础讨论了春季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异常、夏季西太平洋副高及东亚夏季风三者之是的关系,指出春季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偏暖年,夏季西太平洋副高偏南、偏强、偏西,东亚夏季风偏弱,长江流域夏季多雨,华南、河套及其以东地区少雨;春季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偏冷年则反之。  相似文献   

15.
旱灾的地气环流形势分类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成青燕  汤懋苍  赵红岩 《高原气象》2009,28(6):1490-1497
旱灾与地气环流有很好的相关, 根据对近50多年旱灾成因的普查, 可将形成旱灾的地气环流形势分成4类: (1)大地冷涡; (2)月(季)际地温的大片负变温区; (3)大震前的大旱(旱震关系); (4)强震地热涡出现之后的地冷涡区。研究发现, 大地冷涡因其波长较长, 故移动缓慢, 造成的干旱一般均较严重。T′32的月际负变温区一般是表示该地区地下热活动减弱, 故可预测下月将少雨; T′32的季际负变温区, 同理也可预测下季将少雨。强地震对正常地热活动是一个强干扰, 我国的大旱大涝几乎均与强地震有关。  相似文献   

16.
Characteristics of anomalous precipitation events during the past five centuries in North China (NC) and the middle-lower Yangtze River Valley (MLYRV)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the data network of dryness/wetness index (DWI) over eastern China. The high occurrence frequency of anomalous precipitation events mainly occurred at periods of high solar forcing, active volcanic eruption, and large anthropogenic forcing (the twentieth century). Coherence and dipole were the two dominant modes in spatial patterns of anomalous precipitation events. Coherent floods dominated the eighteenth and nineteenth centuries, whereas coherent droughts occurred frequently in the seventeenth and twentieth centuries. The dipole patterns of anomalous precipitation events were the most frequent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NC experienced more floods in the cold periods than warm periods. Both NC and the MLYRV experienced far fewer droughts and more floods in the warm eighteenth century when natural climate forcing dominated, and more droughts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when anthropogenic forcing dominated. Coherent drought was the only spatial pattern of precipitation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explosive low-latitude volcanic eruptions. The increased coherent droughts and dipole patterns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support the findings of previous modeling studies that the tropospheric aerosols and human-induced land cover changes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the changes of summer rainfall over eastern China. Electronic supplementary material  The online version of this article (doi:) contains supplementary material, which is available to authorized users. This paper is a contribution to the AMIP-CMIP Diagnostic Sub-project on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 Simulation of the East Asian Climate, coordinated by W.-C. Wang.  相似文献   

17.
利用1979~1995年的NOAA/NCAR高空再分析格点资料, 及同期北京夏季相当暴雨日数, 冬季和春季太平洋海面温度资料、进行北京夏季旱涝对比和相关分析, 结果表明:北京夏季旱涝的平均大气环流形势有明显差异, 且夏季涝年的平均大气环流距平场和夏季相当暴雨日数与大气环流的相关场都具有暴雨过程平均环流的主要特征; 北京夏季相当暴雨日数和大气环流场都与赤道西太平洋 (暖池) 的春季SST存在显著的遥相关, 春季暖池SST的异常变化是北京夏季旱涝预测的一个强信号。  相似文献   

18.
川渝地区夏季旱涝与海温异常浅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鲍媛媛  康志明  金荣花  李峰 《气象》2007,33(5):89-93
利用1951—2006年6—8月降水资料计算了川渝地区旱涝指数Z指数,确定出该区域旱涝等级及其对应年份,分析这一带历年旱涝情况及年际变化特征,并用相关和合成分析法分析旱涝与海温的关系。结果表明,1950年代末至1970年代前期,这一带地区以旱为主,3个重旱年有2年出现在这个时段内;1970年代末至2003年,旱涝年均有,但以涝为主,2006年则出现了1951年以来最旱的年份。旱涝指数与SST的相关分析显示Z指数与前期SST,特别是1—3月SST有较好的相关关系,Z指数与赤道中东太平洋SST显著正相关。重涝年赤道中东太平洋广大海域SST呈明显的正距平,而重旱年则为大范围SST负距平。2006年1—3月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呈明显负距平、南太平洋20°S以南到40°S之间海域海温呈显著正距平有利于川渝地区出现严重干旱。  相似文献   

19.
Based on the past 200-year graded data of dryness/wetness in eastern China (24 stations), five phases to show the floods and droughts have been objectively divided by using the approach of cluster analysis of a sequential sampl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lood/drought evolution have been described and explained.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floods or droughts occurred more often for the past two centuries, and the normal phase was seldom seen in eastern China. The transitions between floods and droughts are frequently of jumping feature. The extent and the frequency of serious drought or heavy flood in eastern China tended to expand and increase significantly in the last 50 years. Finally, by using the Walsh power spectrum, the periodicity of dryness/wetness graded series has been analysed. It is found that there exist the 2-9 year high-frequency fluctuations in eastern China.  相似文献   

20.
安徽省近554年旱涝演化规律和跃变现象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周后福 《气象》2004,30(7):18-22
基于安徽省近 554年的旱涝等级资料 ,利用偏度系数、峰度系数、频次、累积距平等计算公式和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安徽省旱涝等级序列具有偏态分布性即涝明显多于旱的非正态分布特征 ,呈现干燥期、湿润期的阶段变化特性 ,以旱为主和以涝为主的现象间隔出现 ;旱涝序列分析和滑动t 检验法、Yamamoto法的检验方法都证明 1 72 3年附近、1 774年附近和 1 91 3年附近出现序列的跃变现象 ,数种方法都表明序列有基本相同的干湿转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