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 毫秒
1.
广西气象部门防雷安全监管平台的设计和实现,能为自治区气象局和市县气象局开展防雷公共安全监管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该平台基于B/S架构,采用分布式数据库、微服务与Vue等互联网技术设计实现广西气象部门防雷安全监管平台,支撑气象防雷监管部门的防雷装置年度安全检测、检测机构检测服务、随机检查、质量考核、信用评价、行政执法、雷灾鉴定等业务。  相似文献   

2.
国务院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涉及与气象部门防雷行政审批相关的防雷中介技术服务,倒逼防雷减灾体制机制加快改革。通过分析防雷中介技术服务现状、政府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要求,以及气象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诉求,提出了加快推进防雷减灾体制机制改革几种可能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正2015年,黑龙江省气象局围绕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全面深化气象改革、全面推进气象法治建设和全面加强气象部门党的建设,创新方式,努力进取,圆满完成了全年任务。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以93.2分的历年最好成绩蝉联全国首位,气象现代化综合评分和排位明显提升,并获中国气象局"优秀达标单  相似文献   

4.
王莽  戴雪 《陕西气象》2019,(1):48-50
通过分析汉中市、县气象部门在强化防雷安全监管工作的实践经验和存在问题,提出市县履行防雷安全监管职责,必须坚持推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公众参与、企业责任主体、法治保障的防雷安全治理体系建设。同时,要加强制度建设和防雷检测服务标准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正>过去的一年,黑龙江省气象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特别是对黑龙江省两次重要讲话精神,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按照中国气象局的部署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围绕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全面深化气象改革、全面推进气象法治建设和全面加强气象部门党的建设四项重点任务,注重创新驱动,注重改革提效,注重提升气象事业发展质量,实现了"十三五"气象发展的良好开局。公众气象服务  相似文献   

6.
国务院推行审批制度改革以来,下发了一系列涉及防雷管理职能调整的决定,取消了部分审批事项,对建设工程防雷装置行政许可事项进行了优化整合,防雷检测市场向社会全面开放。地方政府进一步推进审批制度改革,要求减少审批环节、减少申请材料、缩短办事时间。如何界定部门间的防雷安全监管职能,适应地方审批制度改革,实现气象部门依法依规履行防雷安全监管职能,做到不缺位、不越位,是今后一个时期防雷管理面临的新问题。通过对近年来防雷安全监管实践的问题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当前,全国气象部门都在紧紧围绕中国气象局提出的气象事业发展“三大战略”,结合各地实际,积极深化气象事业结构改革,大力发展气象业务,提高气象预报服务的综合效益。随着各项工作的全面深入,改革进程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逐渐暴露出来。推行政务公开,强化纪检监察,就成了气象事业稳步发展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8.
陕西气象部门契合"微时代"发展步伐,积极发展气象政务微博,着力拓展气象信息的覆盖面和受众面。结合"陕西气象"微博发展情况,总结微博在气象信息传递中的发挥的作用,并进一步探讨了如何挖掘微博平台气象信息服务优势,探索公共气象服务多样化的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9.
对人的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面。对气象部门国有企业人才队伍进行分析研究,有利于深化气象部门国有企业改革,对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人力资本的有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1气象部门国有企业总体情况2018年气象部门所属法人企业共1227户,主要经营业务包括专业气象服务、气象仪器设备研发生产销售、防雷、气象信息服务、广告等,从业人员共计12309人。  相似文献   

10.
正1黑龙江省气象科技服务的现状近年来,黑龙江省气象服务中心以新发展理念为统领,围绕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全面深化气象改革、全面推进气象法治建设和全面加强气象部门党的建设四项重点任务,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认真分析公共气象服务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需求,深化气象服务供给侧改革,着力解决关键问题和重点难点问题,在开拓具有龙江特色的公共气象服务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  相似文献   

11.
防城港市农村基层气象服务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防城港市气象部门近年来基层气象服务工作的分析,找出问题与不足,提出深化防城港农村基层气象服务模式的对策:以建设乡镇气象应急岗为核心,创建基层气象服务组织新模式,全力打造气象惠农"四个有"—有组织、有管理、有机制、有服务,把气象管理工作向乡镇延伸,实现气象应急四级(市、县、乡、村)实时联动管理  相似文献   

12.
黎健 《浙江气象》2013,34(1):4-6
党的十八大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将对我国未来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作为浙江气象部门而言,必须围绕发展大局,把握发展大势,直面发展忧患,理清发展思路,才能全面推进浙江气象事业科学发展,才能做好各项气象防灾减灾和公共气象服务工作,为建设"两富"现代化浙江提供有力气象保障.  相似文献   

13.
2016年,在中国气象局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广东省气象部门认真落实新发展理念,齐心协力、攻坚克难,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切实发挥了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的重要作用,有效抗御了“妮妲”、“海马”等强台风、30次大范围暴雨、强寒潮等重大气象灾害,防灾减灾保障服务成效显著;省政府与中国气象局签署了新一轮气象现代化合作备忘录,印发了贯彻落实实施意见、考核评价办法和气象发展“十三五”规划等,气象现代化迈上了新征程;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体系建设被评为全国创新工作项目,在防雷减灾体制、综合预算管理改革等方面的探索获得中国气象局充分肯定,改革发展取得了新成绩。  相似文献   

14.
管理创新是加快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大力推进管理创新,是气象事业发展内在规律的反映,也是在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前,发展气象事业的现实需要。近年来,为适应气象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我省气象部门结合部门改革的深化,在加强管理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也有很多地方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同时,随着气象事业发展的多种内外因素的变化,给管理提出了更多的现实课题。解决好这些课题关系到气象事业的生存和发展,需要新的思路、新的机制、新的对策、新的措施,必须大力推进管理创新。大力推进管理创新,必须在机制转换上下工夫。新的形势和任务,要…  相似文献   

15.
林松良 《气象科技》2001,29(3):40-41,64
结合绍兴市气象部门城市气象服务及雷电防护工作实践,阐述了建筑工程防雷、网络工程防雷和防雷装置年检在防雷减灾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以及有关防雷法规在城市气象服务中的作用。提出建立区域性、高精度雷电预警、定位、监视系统是进一步完善城市气象服务体系和城市雷电灾害综合防御体系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6.
本文阐述了宿迁建市十多年来防雷安全管理及其技术服务工作所取得的主要成绩,指出了当前防雷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面对全市防雷安全工作的现状、特别是对如何做好广大农村地区、农村中小学校、防雷安全管理法规宣传以及经济开发区的防雷安全常规管理工作提出了针对性的工作对策;为全市气象部门依法行使防雷安全管理职能、加强和规范全社会防雷安全管理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7.
《湖北气象》2005,(4):47-48
·工作纵横·……………………………………………对如何增强决策气象服务敏锐性的若干思考……………………邵末兰,张海燕(1:3)试论加强基层气象部门气象文化建设的着力点…陈国平(1:6)气象部门领导干部战略思维能力的培育与提高…肖会中(1:8)加强和完善气象部门目标考核亟待解决的问题…许维海(2:3)………………………………………………………气象部门如何正确对待和适应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黄焕寅(2:5)对做好新时期气象科普工作的若干思考…………刘林霞(2:8)防雷……………………………………………………产品营销中三种运作…  相似文献   

18.
王云 《浙江气象》2014,(1):23-27
阐述了气象服务新型城镇化的现实背景,分析了基层气象部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现状,就基层气象部门如何结合自身实际做好新型城镇化推进中的公共气象服务、气象防灾减灾服务、环境气象服务及防范和化解人居环境风险、气候资源开发和利用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论述了从实现"中国梦"的高度来做好气象服务新型城镇化的现实意义。基层气象部门要不断提高服务新型城镇化的能力和水平,让全体城乡人民均等共享"气象福祉"。  相似文献   

19.
防雷工作是法律赋予气象部门的重要职能之一,为使气象防雷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当地的国民经济建设,本就如何加强防雷管理工作进行了动态分析。  相似文献   

20.
罗贤 《陕西气象》2020,(1):66-68
随着防雷装置检测市场全面开放以来,防雷检测市场主体迅速增加,检测市场鱼龙混杂,部分检测机构采用恶性竞争手段招揽业务,防雷安全检测过程中弄虚作假等行为时有发生,带来了重大的防雷安全隐患;因此,如何做好防雷安全监管工作成立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以防雷安全监管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陕西省防雷检测市场开放以来防雷安全监管现状分析,提出了防雷安全监管工作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提出一些防雷安全监管方面的优化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