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高山气象站所处特殊的气候条件和地理位置,夏季多强雷暴,自动气象站遭受到雷击的机率要大的多,这对自动气象站防雷提出了特殊的要求.本文以峨眉山气象站为例,就峨眉山的雷暴特点及自动气象站运行近4年来因雷暴所遇到的问题及防雷措施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高山自动气象站防雷问题的一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高山气象站所处特殊的气候条件和地理位置,夏季多强雷暴,自动气象站遭受到雷击的机率要大的多,这对自动气象站防雷提出了特殊的要求。本文以峨眉山气象站为例,就峨眉山的雷暴特点及自动气象站运行近4年来因雷暴所遇到的问题及防雷措施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高山自动气象站防雷问题的一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自动气象站故障分析排除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综合气象观测系统运行监控平台(ASOM)中运行的2400多套国家级自动气象站的数据、各型号自动气象站厂家备件的调研以及22个省(区)2007—2008年国家级自动气象站故障和维修信息,从采集系统、传感器、供电系统、业务终端设备、通信传输设备、软件等方面对自动气象站的典型故障原因、故障现象以及简单解决办法进行了汇总分析,为技术人员在维修活动中提供参考,为分析排除故障、提高维修效率、提高自动气象站的技术保障能力提供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4.
将质量功能展开(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QFD)方法引入到自动气象站运行质量测评研究中,建立了观测员对自动气象站运行满意度测评质量功能展开模型,通过两个阶段的质量屋结构将观测员对自动气象站运行质量逐步展开为观测员所关注的具体细节,该模型不但可以帮助自动站设计人员、业务管理人员、技术保障人员及测报员直观了解自动气象站运行现状,而且为提高自动气象站运行质量指明了需要改进的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周林 《陕西气象》2006,(6):45-47
自2002年第一批自动气象站在陕西安装运行以来,全省已有80个自动气象站投入业务运行。按照中国气象局的业务运行规定,自动气象站要将正点观测资料通过气象通信网络实时上传,并对传输质量进行考核。2006年中国气象局下达的年度目标中,自动站正点观测资料传输及时率要求为98%。通  相似文献   

6.
针对2014年象州国家一般气象站发生的几次自动气象站仪器设备雷击事故,分析自动气象站仪器设备遭受雷击的原因和雷击电磁脉冲入侵途径,提出解决办法和对策,旨在为本站自动气象站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7.
区域自动气象站运行监控省级系统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自动气象站运行监控省级系统是保障全国各省区域自动气象站稳定、可靠运行的实时业务系统。文章从系统的逻辑架构、技术架构、系统建设的主要技术路线、系统实现的主要功能以及系统创新等方面介绍了区域自动气象站运行监控省级系统建设。  相似文献   

8.
为早日改变现行气象信息人工采集的落后面貌,实现现代信息采集与传输同步发展的目的,从九十年代初开始,中国气象局大气探测自动化领导小组就组织专业机构和部分地区共同实施研制开发地面遥测自动气象站,经过几年试用,目前已有两种机型已经和正在通过产品设计定型,进入业务应用阶段。在“九五”期间,中国气象局计划先在边远、高山、无人海岛,然后在国家基准、基本站分步建立地面遥测自动气象站。1地面遥测自动气象站的分类地面遥测自动气象站分为中小尺度自动天气监测站和自动气候监测站。中小尺度自动天气监测站主要为抗灾防灾服务…  相似文献   

9.
加密自动气象站实时监控与查询显示系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杨晓武  黄兴友  徐平 《气象科技》2008,36(4):506-509
张家口于2005年建立首批60套雨量、温度两要素加密自动气象站,并于汛期投入应用.为有效利用加密 自动气象站资料,充分发挥加密自动气象站资料高时空分辨率的特点,结合日常业务运行流程和公众服务的需求, 研制了"加密自动气象站实时监控与查询显示系统".该系统集数据查询、统计计算、自动绘制雨量等值线图、文件 输出、报警监控等于一体,具有界面美观、易于操作、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业务运行表明该系统功能实用、运行稳 定、查询速度快、输出图表清晰美观,适合在基层业务部门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DYYZⅡ型自动气象站故障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动气象站(以下简称"自动站")在山西省投入业务运行已近2年,我们根据近2年来自动站的运行情况及常发生的一些问题和故障,写出此文,希望能对自动气象站今后的正确使用、规范操作、维护、维修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11.
结合海南省气象局中尺度自动站网络建设实际案例,介绍了基于GPRS技术和SDH网络的APN组网原理,并详细讲解了其组网的配置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12.
APN技术在中尺度自动站数据通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海南省气象局中尺度自动站网络建设实际案例,介绍了基于GPRS技术和SDH网络的APN组网原理,并详细讲解了其组网的配置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13.
沪宁高速公路无锡段春季浓雾的实时监测和若干特征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 0 0年 2月到 4月沪宁高速公路 ,共监测到 7次低能见度 (<2 0 0m)的春雾。本文应用环境气象监测仪AMW自动气象站 ,每分钟实测的有关资料和相应的环流背景场 ,对 7次春雾形成的物理过程作了研究分析。揭示了春雾形成过程中的若干特征和设计了实施临近预报制作的思路、流程。并论述了在高速公路沿线布设AMW自动气象监测仪的基础上作出低能见度的预测是可行和可能的  相似文献   

14.
自动气象站综合探测网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简要介绍了我国地面气象观测中并存的两种类型自动气象站组网模式,分析了两种组网模式的产生背景、现状,以及两种组网模式在提高地面气象观测网密度、自动化程度和观测精度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根据两种组网模式在2004年以来江西省的实际应用情况,对遇到的自动站资料综合应用、综合观测系统的设计问题,提出了建立综合探测网,利用多种探测资料同化形成气象再分析场,从而为中尺度强对流天气预警监测提供服务的设想。  相似文献   

15.
深圳2000年4月份出现了4次暴雨和大暴雨,其中“4.14”为打破历史纪录的特大暴雨。深圳市气象台所发布的黄、红、蓝色暴雨信号是历史上次数最多,最频繁之一。本文通过对这几次不同量级的暴雨过程中暴雨信号发布情况以及短期天气预报和云图、雷达和自动站等中尺度资料在暴雨预警信号发布中所发挥作用的分析,总结发布暴雨信号的发布思路;并得到十分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以府环河流域内所有加密自动气象站降水资料为基础,使用泰森多边形法计算实况面雨量,利用T213、GRAPES、MM5、JAPAN和GERMANY数值预报模式短期降水预报产品,将其在府环河流域上所有格点资料的算术平均值作为预报因子,采用灰色预测GM(0,h)模型,制作府环河流域24h、48h面雨量预报。经过2007年主汛期6~8月预报业务实际应用,其面雨量预报能力较强,其中面雨量暴雨预报Ts综合评分,24h的为52.0%,48h的为40.0%。  相似文献   

17.
福建省中南部一次强飑线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林新彬刘爱鸣  冯晋勤 《气象科技》2006,34(5):574-577,I0001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自动观测站资料和多普勒雷达等资料,综合分析了2005年3月22日发生在福建省中南部地区的一次飑线天气过程。结果表明:福建处于上干冷、下暖湿的不稳定大气层结中,南支槽和冷锋的逼近触发了不稳定能量的释放和风暴的发生。强风暴发生在高空急流出口区左侧辐散和地面冷锋前侧辐合重叠区。多普勒雷达资料很好地揭示了该飑线的发展、演变和移动特征。速度场的分析可以较早获得飑线东移中将发展加强的信息,对短时临近预报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中西部飑线过程个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自动站观测资料和NCEP1°×1°再分析资料、雷达探测等资料对2007年7月11日山东中西部发生的一次飑线过程进行了综合诊断分析。结果表明:飑线发生在高空低涡后部横槽前上千冷下暖湿的不稳定层结中,高空急流和地面切变线对不稳定能量的释放有触发作用;飑线是在低空增温增湿及对流层中层干侵入的作用下形成的,并在强风速垂直切变条件下发展成熟,边界层弱的水汽输送和能量积聚是这次过程的能量来源。  相似文献   

19.
PTB220型压力传感器检定结果不确定度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昕娣  罗怀洁 《气象科技》2014,42(6):983-985
测量不确定度是表明测量结果可信程度的参数。为了保证气压传感器检定结果的准确可靠,依据JJG(气象)001-2011《自动气象站气压传感器检定规程》及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的要求,使用省级压力标准器745,以VAISALA的PTB220型压力传感器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被测量的数学模型,分析并列出了对测量结果有明显影响的不确定度来源,并定量评定了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通过实验分析及验证得出其检定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为0.2hPa,对其他类型压力传感器的检定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具有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鲁西南霾天气个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魏秀兰  王玮  范文锋 《气象科技》2008,36(6):724-727
2007年6月11~13日鲁西南连续3天出现罕见的霾天气过程,为了弄清楚这次霾天气过程形成的天气学原因.利用常规气象资料、探空站资料及自动气象站资料和空气污染资料对这次过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霾的形成是多种气象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大陆暖高压东移人海,其底部的偏东气流将海上的低温高湿空气向鲁西南输送,是霾形成的有利环流条件;中低层风速较小,且风向随高度逆转,是霾形成的有利风场;大气层结稳定,且低层存在逆温层是霾形成的重要条件;高污染浓度是形成霾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