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第二届全国大气化学大气污染学术会议于1986年3月22日至25日在杭州召开。会议由中国气象学会大气化学大气污染专业委员会主持。大会共收到学术论文78篇,其中大会报告了14篇论文,分组报告了62篇论文。这次会议自1984年厦门第一届全国大气化学大气污染会议以来又一次全国性大规模学术研讨会,会议内容丰富,学术气氛浓厚,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2.
中国气象学会大气化学和大气污染专业委员会第二次学术会议已于1986年3月22—25日在杭州举行。参加这次学术会议的代表有100名,他们来自全国各省、市六十个从事气象和环境保护科研单位和实际工作部门。 这次学术会议分为三个小组,即大气边界层物理组,大气湍流扩散组和大气化学组。在大会上进行报告的论文有14篇,在分组会上报告的论文有62篇。召开这次会议主要是交流和总结近二年来各  相似文献   

3.
2001年10月11~17日,第十三次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暨国家遥感中心成立二十周年学术 论坛于福州市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气象学会卫星气象委员会和福建省空间信息工程 研究中心联合主办,来自13个全国性专业委员会的120余位代表出席了会议。福建省黄小晶副省长,中国气象局刘英金副局长,中国科技部高新司副司长、国家遥感中心副主任郑立中同志,中国科学院院士童庆喜,中国气象学会秘书长梁景华等出席会议并讲了话。中国气象 学会卫星气象委员会主任张文健博士为本次学术会议的执行主席,主持了大会开幕式。本次学术会…  相似文献   

4.
亚洲气溶胶表征研究国际研讨会(ACE-Asia Science Team Meeting)于1999年11月10W15日在昆明召开。会议由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所长基金资助,由中国颗粒学会气溶胶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同举办。  相似文献   

5.
北京城市大气环境污染机理与调控原理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主要介绍了科技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首都北京及周边地区大气、水、土环境污染机理及调控原理”大气分项目的研究成果。项目分别于2001年和2003年重点开展了BECAPEX科学试验 (Beijing City Air Pollution Experiment)。BECAPEX试验同步进行城市边界层气象与大气化学观测, 通过卫星遥感、地面观测, 即城市空间和地面以及点与面结合的技术途径, 以揭示北京城市污染“空气穹隆”大气化学结构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为城市环境大气动力-化学模式提供基本科学参数, 给出城市边界层大气物理化学过程综合模型, 为提高城市环境大气物理-化学过程耦合模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供科学依据。该项目揭示了北京城区和城近郊区城市边界层结构与湍流特征, 城市大气污染垂直结构特征; 发现了城市大气污染空间结构多尺度特征, 其中包括大气污染源影响和城市热岛多尺度特征; 揭示了城市大气重污染过程周边源影响域, 以及北京及周边地区气溶胶影响域和区域气候响应; 提出了北京市典型污染源排放清单; 发展了城市气象模式系统, 包括冠层模式、街谷环流和热力结构以及城市高大建筑群周围风环境数值模拟; 发展了空气质量模式技术, 包括二次气溶胶模拟试验、北京地区SO2污染的长期模拟及不同类型排放源影响的计算与评估、影响北京地区的沙尘暴输送模拟、区域化学输送模式中NOx和O3源示踪法, 城市尺度的大气污染CAPPS模式及统计模型的应用、大气污染及紫外辐射数值预报模式和CMAQ-MOS空气质量预报方法; 改进了美国公共多尺度空气质量预报模式, 建立了CMAQ-MOS区域空气质量动力-统计模型预报模式, 以及发展的源同化技术, 突破了当前空气质量模式技术“瓶颈”, 使模式预报准确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6.
由中国气象学会和美国气象学会共同发起,世界气象组织(WMO)、国际气象学与大气物理学协会(IAMAP)以及中国气象学与大气物理学协会(CCMAP)共同赞助的“北京国际辐射会议”(BIRS)于1986年8月26—30日在北京举行。会议的名誉主席是叶笃正教授(中方)和美国科罗拉多大学 J·London 教授(美方),执行主席是中国气象学会大气物理专业委员会主任、气象科学研究院院长周秀骥教授和美国犹他大学气象系廖国男教授。  相似文献   

7.
1992年11月29日到12月4日,中国气象学会动力气象学委员会、大气物理学委员会在中国科学 院大气物理所一室、五室的资助下联合在广州召开了“中层大气物理动力学学术研讨会”。本次会议得到了广东省气象局、广东省气象学会和广东科协的大力协助,中国气象学会名誉理事长、学部委员叶  相似文献   

8.
王福志 《气象》1990,16(12):65-65
“1990全国海洋大气相互作用科学讨论会”于9月15日至18日在青岛举行。 会议由中国气象学会海洋气象学委员会主办,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一研究所、青岛海洋大学、南京气象学院、青岛远洋船员学院、青岛海洋环境预报区台及山东省航海学会和上海、山东、大连、青岛的气象学会等单位参加联办。 出席这次科学讨论会的共有117人。大会共收到学术论文85篇。会上交流了55篇专题论  相似文献   

9.
甘肃省气象学会大气物理专业委员会和兰州大学大气科学系联合举办的“兰州市大气污染学术讨论会”,于1991年12月在兰州大学逸夫科学馆召开。与会的有中科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兰州大学大气科学系、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兰化公司、西北矿冶研究院和省市环保部门的专家、领导和管理干部,共37人。提交会议的学术论文共17篇。着重从冬季兰州市大气污染源和污染现状、影响兰州冬  相似文献   

1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学会第四次代表会议于1990年12月15-17日在乌鲁木齐市举行。自治区科协主席阿巴斯·包尔汉同志到会祝贺,并在讲话中高度赞扬新疆各族气象科技工作者在为国民经济建设和在气象科普宣传中所作出的贡献。中国气象学会发来了贺电;吐鲁番地区气象处和气象学会发来了贺信。大会期间,代表们听取审议并通过了吾甫尔·司马义同志代表第三届理事会向大会作的工作报告。吾甫尔副理事长在报告中回顾了第三届理事会6年多来所取得的成绩。  相似文献   

11.
1989年12月1—3日在南京大学首次举行了“全国持续性异常气象现象动力学研讨会”,这次会议是由中国气象学会动力气象专业委员会发起,并与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数值模拟开放实验室、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和南京气象学院研究所联合举办的会议邀请国内知名的大尺度动力学专家以及在这领域中颇有成就的一些中青年气象学家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2.
大气边界层物理与大气环境过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张美根  胡非  邹捍 《大气科学》2008,32(4):923-934
总结了近5年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LAPC)在第二代超声风速温度仪研制、城市边界层研究、复杂地形大气边界层探测与数值模拟、湍流机理研究、大气污染模式发展与应用等领域的主要进展,其中,第二代超声风速温度仪的野外对比测试结果表明其主要性能完全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北京城市化发展使得北京325 m气象塔周边近地面流场已经具备了典型城市粗糙下垫面的流场特征,近地面夏季平均风速呈现非常明显的逐年递减趋势;北京沙尘暴大风时期湍流运动主要是小尺度湍涡运动,而大风的概率分布偏离高斯分布,风速较大的一侧概率分布呈指数迅速衰减,大风中风速很大的部分具有分形特征;珠穆朗玛峰北坡地区两次综合强化探测实验是迄今为止在青藏高原大型山地中实施的针对山地环流和物质/能量交换最为全面和连续的大气过程探测实验;白洋淀地区的观测研究表明,非均匀边界层具有一般边界层不具备的特点,无论是边界层结构还是湍流输送方面,水、陆边界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凸显其地表非均匀性的作用;为了解决不同尺度、不同类型的大气污染问题和实际应用,研制或发展完善了多套大气污染模式系统,包括全球大气化学模式、区域大气污染数值模式、城市大气污染数值模式和微小尺度(如街区尺度)范围内污染物输送扩散模式。  相似文献   

13.
应台湾私立中国文化大学理学院刘广英院长的邀请 ,以刘可先副理事长为团长的山东气象学会代表团一行 17人和以林献民副理事长为团长的广东气象学会一行 10人 ,于 2 0 0 1年 2月 2 4~ 2 5日参加了在台北市中国文化大学举办的“两岸气象防灾教育研讨会”。台湾私立中国文化大学董事长张镜湖先生、校长林彩梅女士出席了开幕式并讲话 ,台湾中国文化大学理学院的教师、在读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和部分高年级本科生 ,台湾“中央气象局”、台湾大学、台湾气象学会的气象专家、学者等近百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 2 5篇 ,其中大会交流了 12篇 ,…  相似文献   

14.
美国气象学会“第13届海洋-大气相互作用科学会议”于2004年8月9~13日在美国缅因州波特兰举行。本届会议与16届边界层和湍流会议一起召开,部分专题报告会联合举行。参加两会的专家来自世界10多个国家,共200多人,其中参加海洋-大气相互作用科学会议专家近100人,88人作了口头报告,并安排晚上时间阅览了两会的大字报。  相似文献   

15.
以总结学会工作经验,报告学科发展进程,选举理事会领导成员为中心内容的中国气象学会全国会员代表会议,于1986年12月20—23日在北京召开。 会议听取和审议了第二十届理事会的工作报告。代表们一致认为:近四年来气象学会的工作富有成效,进入了兴旺发展的时期。大气物理、大气化学、大气探测、动力气象、天气、气候、卫星气象、农业气象、航空气象、气象电子技术等十个专业委员会做了  相似文献   

16.
1981年8月17—28日我到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汉堡参加“国际气象与大气物理学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Meteorology and Atmospheric Physics,简称IAMAP)”的第三次科学大会。这次大会有来自三十几个国家、七百多名代表参加,刊印的论文摘要有765篇。会议共分;大气化学、对流性风暴的试验研究、气候、凝结和超短期预报、动力气象、中层大气科学、行星大气的起源和演化及辐射等八个大组。有的大组内还分若干小组,例如气候大组就分四个小组,我就是在气候大组第三小组(CL-3)“人类活动对城市和区域气候的影晌”专题组上宣读我和张超同志合写的论文“上海城市气候的若干特征(On Some Features of the Shanghai Urban Climate)”,在此小组上宣读的有  相似文献   

17.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我国三大城市群之一,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大气污染问题也接踵而来。尤其是近年来社会各界对大气污染问题愈加关注,新发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也针对性地提出了许多更高的要求,因此继续深入开展大气污染成因和治理办法研究是非常迫切和必要的。通过回顾10多年来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大气污染和大气边界层研究方面的进展,分三个方面介绍了目前珠三角地区的污染现状、气溶胶污染特征和边界层特征的研究成果。初步归纳了珠三角能见度与灰霾日近50年来的变化特征和污染气象特征,同时还讨论了珠三角大气污染和边界层研究的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气象学会第三届科普工作委员会(扩大)会议,于1987年5月19日至5月24日在青岛举行.这是本届科普工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出席这次会议的有中国气象学会科普委员和气象科普委员会电影、电视协作组成员;中国农影、吉林、宁夏电视台等单位都派代表参加了会议. 大会期间,中国气象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陈少峰同志代表常委会作了《气象科普工作大有作为》的报告. 在中国科协和中国气象学会的领导下,在国家气象局党组的关怀下,第二届科普工作委员会做了许多工作,在两个文明建设中作出了一定贡献.1985年第二届科普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会被中国科  相似文献   

19.
广西气象学会于1984年4月28日至5月6日在南宁举办了一期“地形对暴雨的影响及诊断分析”学术讲座。来自广西、湖南、贵州、广东、云南、江西、浙江、福建等八省区,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以及部队、民航、部分大中专院校的200多名气象科技工作者参加了学术讲座。区科协杨付主席出席了开幕式,并讲了话。学会邀请了国家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气象学会天气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章淹,国家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气象学报》主编廖  相似文献   

20.
“中国大气科学史第四次学术讨论会”暨“大气科学史研究会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工作会议”于1988年5月19日至23日在河北省秦皇岛市召开.来自北京、天津、辽宁、江苏、浙江、江西、河南、湖南、湖北、青海、新疆、云南、贵州等13个省、市、自治区的20个单位的32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大会收到论文28篇,其内容有建国前的气象简史,航空气象史;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有关气象专业科系的发展史;有关古籍名著的探讨、名人介绍等等.除此之外,南京气象学院研究员陈学溶先生还介绍了他与台湾气象学家们进行学术交流和通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