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证明了如下抛物方程解的整体存在性和梯度估计ut-d iv{σ(|u(t)|2)u(t)} g(t,x,u,u)=0,Ω×[0,∞)。初边值条件为u(x,0)=u0∈W1,0 p0(Ω),u(x,t)Ω=0,0≤t< ∞。其中:Ω是RN的有界区域,σ(|u(t)|2)是形如σ(|u(t)|2)=|u|m的函数,m>0,且g(t,x,u,u)是非线性扰动,形如ts|x|μuα|u|β 1。在假设Ω的平均曲率为非负,且‖u0‖p0,p0≥max{2N(β-m),2αN,2}较小的情况下,可以推导出‖u‖∞的估计,并得出广义解是整体存在的。  相似文献   

2.
2n阶微分方程周期解的存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微分方程u^(2a)+△↓G(u)=M(u)解的存在性问题,运用同胚理论及不动点方法给出在M为有界全连续算子条件下此类方程解的存在性定理。  相似文献   

3.
4.
曾庆存  程雪玲  吴琳 《大气科学》2018,42(3):448-462
对我们在南海海域建立的大气边界层观测站的资料进行分析表明,在冷涌和热带气旋(包括强台风)过境的大风期间,在边界层底层10 min平均的水平风速u基本不随高度而变,甚至大都伴随有明显的上升气流w。而且风场脉动中含有强相干性的阵风扰动( v g,频率位于1/60~1/600 Hz频段),以及近于随机性的高频湍流脉动( v t,频率大于1/60 Hz),它们的特性以及w都可以很好地用水平风速u来参数化表示。取实测的(u,w)和脉动 v '= v g+ v t,或取实测的u与参数化的 v g、 v t和w,应用拉格朗日随机模式作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由破头浪发射出来的浪花和飞沫水滴(半径rp为10~500 μm)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可以飞离大气底层而进入100 m高以上的大气中,继而对进入大气中的海盐气溶胶通量有重要贡献,不可以被忽略。在水滴的垂直传输过程中,阵风扰动起了极重要的作用,而在w>0且较显著时w更起重要作用。我们对上扬率(可上升至100 m以上高度的水滴数与由海面发射出的水滴数之比)作出了初步的参数化公式,有很高的精度,主要的参量是无量纲量u2/(rqg),其中rp和g分别是水滴半径和重力加速度。  相似文献   

5.
1998年5月14日至6月22日,在西沙永兴岛近海铁塔上进行了一次海-气通量观测试验,观测期包括了西南季风爆发前、爆发、爆发后风速加强等几个阶段。这次试验获得该年西南季风爆发的天气特征以及由涡度相关法、廓线法计算的动量、感热、潜热通量及湍流强度等一些统计量分布。分析结果表明,观测期湍流强度σu、σv、σw与平均风速之比为0.096、0.066、0.045;在近中性条件下(z/L≈0),各相似函数基本为常数,σu/u*≈3,σv/u*≈2,σw/u*≈1.25;在稳定条件下u、v、w三方向σ/u*近似相等;在稳定与不稳定条件下σt/t*随稳定度参数z/L的变化趋势相似,但符号相反。摩擦速度u*随风速的变化接近于关系式u*=0.029U10+0.006(U10为10m高度30min平均风速),空气动力粗糙度长度z0变化在0.01~0.35mm之间。观测期动量通量变化在0.05~0.30N/m2之间,季风爆发期明显增大;曳力系数CD平均为1.12×10-3,它随平均风速变化可以表示为关系式103CD=0.003U210+0.020U10+0.836或103CD=0.056U10+0.732。感热通量由海洋输向大气,平均值为7.8W/m2,数值在0~15W/m2之间变化,季风爆发后明显增大;潜热通量数值一般变化于50~200W/m2,白天中午数值较高,夜间较低。季风爆发后也明显增大。观测期间鲍恩比(BowenRatio)日平均为0.05左右。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一类椭圆抛物耦舍方程组解的存在性。在假设耦合系数σ(s)、k(s)∈W^1,m(R),b∈[L^∞(Ω)]^2,c∈L^∞(Ω)且满足c-1/2△↓·b≥-(k1-α)λ1条件下,λ1这-△的第一特征值。α>0.运用Faedo—Galerkin方法构造近似解,首先得出近似解在局部时间内存在,然后得出一些近似解的先验估计证明解可以延拓到区间[0,T],利用紧性定理得出解关于时间t和n无关。最后对逼近方程取极限,得出解整体存在。若耦合系数σ(s)、k(s)退化,构造其截断函数,仍可得出解存在且有界。  相似文献   

7.
给出了热带异常风场多年序列{V′(t)}的一个傅立叶分析方案。对热带(30°S~30°N)1月850 hPa等压面1948—2005年{V′(t)}的试分析表明:1){V′(t)}总模方S′中定常波异常{V′^*(t)}的模方S′^*远大于信风异常{[V′(t)]}的模方[S′],这与气候风场V-模方-S以信风为主的谱结构有显著差异。2){V′(t)}的谱结构具有低维、低阶的特征,|m|=^-0,6的13个低|m|分量共拟合了S′模方的87.2%。3)全域定常波异常的合成波模方S′^*|m|随|m|增大递减,|m|=1、2的V′^*|m|拟合了S′^*的44.4%,是构成{V′^*}的最主要的分量;φ纬定常波异常的累积模方拟合率P′^*|m|(φ)存在纬际差异,赤道至10°S带是主要高值带,20°N及以北是另一个高值带。4)全域和φ纬度上t年定常波异常模方及|m|=1、2的分量模方和存在明显的年际变化,20世纪80年代以来它们的强异常与强ENSO事件密切相关。因此,傅立叶分析方法是研究热带异常风场时间序列时空结构的有效和有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路瑶  李旭  李艳  陈艳 《高原气象》2022,(3):671-683
冬季乌拉尔山地区阻塞高压(以下简称乌山阻高)是引发东亚地区寒潮天气的重要天气系统,研究其动力机制可为实际业务工作中的极端低温事件的预测提供更多的理论参考。本文利用美国国家环境预测中心-能源部(National Centre from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Department of Energy,NCEP-DOE)的再分析数据,采用天气学方法从1979-2018年40个冬季中甄选出21次短中(生命期5~7天)及14次长生命期(生命期等于或大于8天)乌山阻高,对比分析两类阻高过程中定常热(v*T*)、动量(u*v*)通量的输送特征,结果表明:(1)冬季长生命期阻高期间60°N附近v*T*的辐合量及u*v*输送量显著大于短中生命期的,说明定常热、动量输送对阻高的长时间维持有重要作用。且长生命期阻高期间对流层上层(300~150 hPa)20°N-40°N区域u*v*向北输送,短中生命期的则向南输送,说明副热带急流向中纬度输送u*v*为阻高长时间维持提供动量补充。同时冬季长生命期阻高期间70°N极锋急流偏弱,为阻高延长生命期,扩大范围提供有利条件。(2)定常热、动...  相似文献   

9.
The structur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rine-atmospheric boundary layer over the South China Sea during the passage of strong Typhoon Hagupit are analyzed in detail in this paper. The typhoon was generated in the western Pacific Ocean, and it passed across the South China Sea, finally landfalling in the west of Guangdong Province. The shortest distance between the typhoon center and the observation station on Zhizi Island(10 m in height) is 8.5 km. The observation data capture the whole of processes that occurred in the regions of the typhoon eye, two squall regions of the eye wall, and weak wind regions,before and after the typhoon's passage. The results show that:(a) during the strong wind(average velocityˉu 10 m s-1) period, in the atmospheric boundary layer below 110 m, ˉu is almost independent of height,and vertical velocity ˉw is greater than 0, increasing with ˉu and reaching 2–4 m s-1in the squall regions;(b) the turbulent fluctuations(frequency 1/60 Hz) and gusty disturbances(frequency between 1/600 and1/60 Hz) are both strong and anisotropic, but the anisotropy of the turbulent fluctuations is less strong;(c) ˉu can be used as the basic parameter to parameterize all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luctuations; and(d) the vertical flux of horizontal momentum contributed by the average flow(ˉu ·ˉw) is one order of magnitude larger than those contributed by fluctuation fluxes(u w and v w), implying that strong wind may have seriously disturbed the sea surface through drag force and downward transport of eddy momentum and generated large breaking waves, leading to formation of a strongly coupled marine-atmospheric boundary layer. This results in ˉw 0 in the atmosphere, and some portion of the momentum in the sea may be fed back again to the atmosphere due to ˉu ·ˉw 0.  相似文献   

10.
利用1961-2017年新疆塔城地区塔城站(对比区)、克拉玛依市克拉玛依区气象站(目标区)57 a气象观测站的年12月降水量资料,采用统计检验对比法,不成对秩和检验、序列试验检验和t-检验等数理统计方法,结合对比区对目标区1988年起开展飞机人工增水作业前历史期27 a和作业期30 a的12月降水量进行了客观定量地统计对比差异评估分析。结果表明:(1)运用非参数性不成对秩和检验法,对比区增水显著性水平低于0.05,而目标区增水显著性达到α=0.025。(2)使用序列试验法,虽然在降水绝对增加值上目标区远不及对比区,但从相对增加率可以明显看出,开展飞机人工增水后目标区大于对比区,两者相差11.57%。(3)利用单边检验,对比区 t显著性小于0.05,而目标区t显著性为α=0.025;选定α=0.1置信区间,对比区平均年12月降水量绝对增加值为3.57 mm,相对增加率为16.5%,而目标区绝对降水增加值为1.19 mm,相对增加率为26.0%,高于对比区增加率9.5%。由此可得,开展冬季飞机增水以来,目标区降水量增量有了显著的增长。  相似文献   

11.
叶璐  刘永柱  陈静  夏宇  王静 《气象学报》2020,78(4):648-664
目前国际上采用的奇异向量集合预报初值扰动法对于初值不确定性的描述存在一定的不足,为了更有效地反映初始误差的时空多尺度特性,基于GRAPES全球奇异向量计算技术,计算了不同空间分辨率及不同最优时间间隔的多个尺度的奇异向量,并采用基于高斯分布的线性组合法来构造多尺度奇异向量的扰动初值,以代表在相空间中增长最快的多尺度初值误差模态。通过2019年1月19日的初值扰动集合预报试验,对比分析了单一尺度奇异向量初值扰动法与多尺度初值扰动法的扰动特征及集合预报效果。结果表明,多尺度奇异向量初值扰动法为区域集合预报提供的初始扰动场是合理的,扰动的大小随时间增长,且在空间分布上较好地反映了当前大气的斜压不稳定特征。此外,多尺度奇异向量扰动可以描述一定的大尺度以及中小尺度运动误差特征,较单一尺度奇异向量扰动能反映出更多初始场的不确定性信息。检验分析表明,GRAPES多尺度奇异向量集合预报在集合一致性、连续等级概率评分、离群值等方面有一定的优势,相比于单一尺度奇异向量法有较好的预报技巧。因此,基于GRAPES的多尺度奇异向量初值扰动法对于集合预报的预报效果有一定的提高,能为构建一套完善的GRAPES区域奇异向量集合预报系统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和应用基础。   相似文献   

12.
利用1951—2000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英国气象局全球海温资料、中国气象局整编的160站气温资料,采用EOF、合成、相关、奇异值分解等方法讨论了印度洋偶极子(Indian Ocean Di-pole,IOD)对南方夏季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印度洋海温异常,激发了大气环流的异常,从而导致南方降水异常。当印度洋海温一致变化时,南方降水分布也呈一致;当印度洋上海温距平偶极振荡时,长江流域与华南也出现偶极变化的现象。IOD正位相年,华南降水异常偏多;IOD负位相年,长江流域降水偏多。  相似文献   

13.
化学融雪剂是寒冷地区冬季除雪的主要措施之一,其对地表水生态系统的累积性影响已逐渐受到重视。拟以草鱼为研究对象,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和紫外吸收的方法,研究不同浓度融雪剂对鱼鳃和肌肉组织中SOD和CAT活性的影响,旨在为融雪剂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提供数据支持。在4.10、5.13、6.41、8.01 g·L-1和10.01 g·L-1不同浓度条件下,进行融雪剂对草鱼的暴露实验。结果表明:融雪剂对草鱼的96 h LC50值为14.19 g·L-1,安全浓度值应不超过4.03 g·L-1。根据化学融雪剂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96 h LC50值,5.13、6.41、8.01、10.01 g·L-1浓度融雪剂暴露组与对照组相比,草鱼鳃和肌肉组织SOD的活性均被显著抑制 (P<0.05或P<0.01)。在7 d时,化学融雪剂胁迫下草鱼鳃和肌肉组织CAT活性均表现为显著抑制(P<0.05或P<0.01),草鱼鳃中CAT活性高于肌肉组织中。  相似文献   

14.
应用奇异非线性Dirichlet问题的上下解方法以及极大值原理,得到了一类奇异半线性Dirichlet问题正古典解的存在性,最后进一步给出解的正则性。  相似文献   

15.
选取1952-2005年北太平洋月平均海表温度(SST)资料,经过奇异值分解分析表明:6月份日界线附近西风漂流区的海温集中了北太平洋海温场的主要信息,西风漂流区与赤道冷水区的海温存在遥相关震荡,并且在6月份达到全年的最高值,11月份其振幅出现次高值。6月西风漂流区的海温(SST)可视为来年盛夏(7-8月)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强弱变化的信号:当6月份西风漂流区的海温(SST)偏低,则来年盛夏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强;反之,则来年盛夏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弱。  相似文献   

16.
江西夏季雷电天气热力条件及不稳定指数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2007年夏季两次强度不同的致灾雷电过程进行对比,并将其能量参数与典型历史个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副高位置、500hPa低槽移速、中尺度辐合系统以及热力结构的差异是导致雷暴强度不同的原因之一;(2)中尺度辐合系统移向鄱阳湖时,对流天气更加剧烈,但对大尺度系统鄱阳湖的阻挡作用不显著;(3)对流层上干下湿的特征越明显,强雷电发生的概率越大;(4)CAPE〉632J/kg,K〉34℃,Si〈0℃,Li〈0℃,TT〉43℃,SSI〉43可以作为江西致灾雷电发生的阈值,超过阈值越多,强对流天气发生的概率越大;(5)能量参数的演变对致灾雷电的潜势预测、强度判别具有较好的指示,夏季对流参数的指示意义较春季更好。  相似文献   

17.
寒冷地区道路表面除雪化冰使用的化学融雪剂随着地表径流进入水体,将影响水生态系统中的水生生物正常生长,并破坏水生态系统平衡。为研究化学融雪剂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分析了不同浓度有机融雪剂对小球藻生长特征、藻细胞光和色素、蛋白质及多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浓度为2 g·L-1时有机融雪剂对小球藻生长无明显影响,当融雪剂浓度为4 g·L-1时,小球藻细胞生长表现出明显抑制效应,且抑制效应随融雪剂浓度增加呈显著上升趋势(P<0.01);当融雪剂浓度小于4 g·L-1时,有机融雪剂对小球藻细胞内叶绿素a合成有明显促进作用,但随着有机融雪剂处理浓度升高,藻细胞内叶绿素a含量逐渐下降。当融雪剂的处理浓度大于4 g·L-1的时候,藻细胞内蛋白质和多糖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呈显著下降趋势(P<0.01)。这说明融雪剂浓度高于4 g·L-1时会抑制水体中小球藻正常生长繁殖,破坏藻体细胞,最终导致水生态系统平衡被破坏。  相似文献   

18.
利用卫星云图及柳州Doppler雷达等资料,对2010年6月17—18日发生在桂西北局地性的一次强降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高原有小槽不断东移、超低空西南急流的建立为此次暴雨发生提供了有利的大尺度背景。(2)地面静止锋附近有明显的上升运动区存在,非常有利于中尺度对流的发生发展。(3)高水汽、高对流不稳定能量...  相似文献   

19.
全球气候变化引起的中高纬度地区积雪覆盖和降雪格局变化,造成该区域土壤冻融交替强度和频次变化,是土壤氮循环的重要影响因素。冻融温差和冻融循环次数影响微生物数量和群落的变化,进而影响土壤氮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以大伙房水库实验林场小流域的河岸缓冲带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冻融交替对河岸缓冲带土壤无机氮和土壤微生物量氮的影响,阐明冻融交替对土壤无机氮含量变化的影响机制,为评估小流域氮素流失风险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土壤无机氮含量呈增加趋势;不同温差的冻融循环处理对土壤无机氮影响不同,冻融条件为-5/+5℃和-20/+5℃时土壤无机氮含量在冻融循环10次之后分别为34.9±0.9 mg/kg和37.2±0.8 mg/kg,是处理前的1.21和1.41倍;冻融温差和冻融循环次数对土壤NH4+–N含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土壤冻融10次后土壤NH4+–N含量是对照处理的4-10倍;冻融循环次数对土壤NO3–N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冻融温差对NO3–N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对冻融循环的响应显著(P<0.01)。可见,冻融交替显著增加了土壤无机氮含量,由于早春季节植被对无机氮吸收较少,可能增大土壤氮素随冰雪融化的淋溶流失风险。  相似文献   

20.
干旱胁迫对夏玉米叶片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用华北地区大面积种植的夏玉米品种郑单958、承玉2号、鲁单981作为试验材料,通过研究干旱胁迫条件下的玉米叶片光合、叶绿素荧光等指标随着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规律,以期为夏玉米干旱的生理生态变化监测及水分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发现,在土壤含水量70%左右时,随着土壤相对湿度的下降,上述3个夏玉米品种仍能保持其叶片水分状态。郑单958、承玉2号、鲁单981的叶片净光合速率在土壤水分中等条件下最大,分别为39.9、38.8、38.4μmolCO2/m^2·s;在土壤相对湿度较低时,郑单958、承玉2号、鲁单981的叶片净光合速率下降趋势明显(P〈0.05)。叶片水势变化规律为:在土壤相对湿度〉90%时,对水分胁迫郑单958、承玉2号不敏感,鲁单981敏感;在土壤相对湿度〈70%时,水分胁迫条件下承玉2号不敏感,而鲁单981、郑单958敏感。气孔导度(g1)变化规律:随着水分胁迫加剧,3个夏玉米品种气孔导度均下降,在土壤水分较高时,气孔导度变化规律不明显,在土壤水分较低时,气孔导度明显下降(P〈0.01),细胞间隙CO2浓度(Ci)随土壤水分胁迫加剧而上升。上述结果表明:与叶片的光合和水分状况相比,夏玉米的气孔对土壤水分的匮缺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